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上它可能是片面的,但记录下来的就是当时一种状态。就是一个印迹,像我走过的路,可谁会去欣赏自己的脚印?反正我是不会去看的。
二十多年前,没等着拿到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证,艾未未已经站在纽约的土地上,手里拿着照相机记录身边的人,甚至是自己。当然,那时用的不是数码产品,也没有每天可以更新的博客,于是这些照片要等到二十多年后,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创办人荣荣和映里再三要求下,才终于见得天日——这便是“艾未未:纽约1983—1993”影展的缘起。虽然是“陈年旧账”,但展览从1月2日一直到4月18日,可见三影堂对这次展览的重视。
“这些照片拍过后都没洗出来过,现在看不再那么提放自己了,实际上我比较害怕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当然现在看那时的自己像在看另一个人,如果再不看的话也忘记了。摄影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个事儿,只是记录了自己,无论是数码还是胶片,我拍了也不会去看,甚至我的助手帮我放到博客上,我也不会去看。我觉得我们有一个很现实的生活,这个生活已经记录下来了,事实上它可能是片面的,但记录下来的就是当时一种状态。就是一个印迹,像我走过的路,可谁会去欣赏自己的脚印?反正我是不会去看的。而引导有可能会变成一种误导,所以这次在选片时我尽量还原自己当时的状态。你会看到很多虚的、不好的照片都在里面。我只是尽量选择一种整体的状态。”
“我在大学里也没想过拍电影,因为自己有兴趣的是个人活动,而至少在当时拍电影是要在电影厂里的。我不认为人学什么和做什么一定要有关系,好像当作家不一定要上北大文学系一样,做电影的也不一定学过电影,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最重要的是你的个人兴趣是什么。”资料显示,目前艾未未的研究领域涉及建筑、雕塑、绘画、家具、编书、策展等多个方面,没人知道他到底喜欢什么。“很多时候,技术上的问题变成一道门槛把人挡在外面,比如是不是有资金,是不是有设备,是不是能号召一帮人……可能让有些人觉得比较麻烦,但是事实上你只是有个故事要拍出来。这和你要把一个故事说出来或写出来没什么区别。”
2007年2月底,艾未未在博客上发布《童话》草案,招募1001个中国人一同前往德国,参加同年6月举行的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坊间流传着“草场地某煎饼摊老板因一句戏言便稀里糊涂跟着出国”的故事。三四天的时间里,艾未未的助手们从几千名报名者中筛选到了这1001个人,其中很多是学生、自由职业者和农民。他们没有账号、财产甚至英文介绍信等等。“传说”构成了“童话”本身。
艾未未,这个曾入选英国《艺术评论》杂志“全球当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100人物”的名字是有保障的,让这件事比看见张艺谋、冯小刚和陈凯歌的名字就买票进电影院来得靠谱些。
随后,基本上全国最精英的独立纪录片人被召集到一起进行《童话》的拍摄和记录。最终二十多位导演制作了1600个小时的素材,剪出两个半小时的内容。有的作者拍摄的片断被留存下来,也有的被全部删减甚至一个镜头都没留下来。“我希望尽量让年轻导演做这件事,主要是王兵负责。他认识的圈子基本上就是中国拍纪录片的圈子,能够熟练拍的,出点头的基本上都请过来了。甄选还是我来做,比如有的人拍了很多小时却一秒钟也没有用上。但没有关系,这个作品并不仅仅是部纪录片,而是整个活动,包括这批资料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拍摄和成片是两个概念,拍摄当然希望多和全,尤其是纪录片,所以我们要求量很大。这就像做顿饭,不需要菜地里所有的菜。因为成片的理由和拍摄的理由常常不是一致。我觉得现在做成这样已经很好了。我比较喜欢黄文海和李佩锋的部分,他们比较有经验,拍得也比较稳。但即使是他们在这里面也有问题,因为他们的东西比较适合独立成片,而不适合一个整体。那些镜头往往很长,在剪辑时也有很大的问题。”
这部以真人为元素,以围绕着真人而展开的现实主义创作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投入3000多万。有人认为《童话》是“更好更高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人认为这个“找了1001个疯子去德国的家伙本身就是一个疯子”!当然小孩子是不会在乎别人对他捏的泥巴评价什么,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玩得尽兴不尽兴。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都不过是他玩的一部分。
可以说在《童话》之前,大部分人都不太知道艾未未曾经DV过,我们几乎没在任何场合看到过他的“DV”。而艾未未也不是那种见谁都抖搂家底的人,所以你不问他,他也不会告诉你,就算问,他也不见得会拿给你。最多从“圈内人士”的口中得到只言片语,但那大部分是和当代艺术有关系的,而且大家也表现得颇为神秘,因为对方可能也一知半解。你可以说艾未未这人各色,也可以说这就是他的童真。
“DV我很早接触,在美国时就拍了些,80年代末斯皮尔伯格就说过,任何家庭都可以拍电影,我当时还想怎么可能这样,电影应该是好莱坞那种,现在看来确实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我从来不喜欢设备,但是有些东西你必须要用,所以DV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艾未未说这些年他拍摄的DV量非常大,仅仅一个记录北京的作品就拍了150个小时,要看完的话需要六天七夜。这让我开始理解他与王兵多年的关系。“通常我做一件事情,觉得有意思,值得做就做了,不会想怎么做,如何做。我拍摄的目的就是希望被大量阅读,而我的创作量很大,因此甚至可以放弃某一块的版权。”艾未未开始考虑是不是把一部分视频作品搬到网上去。
关于《童话》,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意义深刻的“纪录片”,也可以当作一部涉及人数众多的旅游风光片,当然更多人会把它当成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不过据说永远不要把艾未未所谓“我从来没有想过所谓艺术的问题”之类的话当真,因为艾未未理解的艺术系统和艺术世界,是个体的又是自我质疑的,是艺术的又是普通生活的。
也许我们还曾为那些从未出过国的农民兄弟们担心,不知回国后巨大落差与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如何调节,会不会从此活生生毁掉个把人。但时间推移过来,什么事都已经过去了,生活依旧平静的继续。“其实我很老实地告诉大家,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它就是生活本身,是很多人的一个愿望,能够出国,能够去看一个展览,只是不能留下。 ”
留着一脸大胡子的小孩仍在继续制造着他的各种童话,甚至肆无忌惮地用他的小针扎着麻木的人,让人们时刻记住他的存在。
二十多年前,没等着拿到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证,艾未未已经站在纽约的土地上,手里拿着照相机记录身边的人,甚至是自己。当然,那时用的不是数码产品,也没有每天可以更新的博客,于是这些照片要等到二十多年后,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创办人荣荣和映里再三要求下,才终于见得天日——这便是“艾未未:纽约1983—1993”影展的缘起。虽然是“陈年旧账”,但展览从1月2日一直到4月18日,可见三影堂对这次展览的重视。
“这些照片拍过后都没洗出来过,现在看不再那么提放自己了,实际上我比较害怕看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当然现在看那时的自己像在看另一个人,如果再不看的话也忘记了。摄影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个事儿,只是记录了自己,无论是数码还是胶片,我拍了也不会去看,甚至我的助手帮我放到博客上,我也不会去看。我觉得我们有一个很现实的生活,这个生活已经记录下来了,事实上它可能是片面的,但记录下来的就是当时一种状态。就是一个印迹,像我走过的路,可谁会去欣赏自己的脚印?反正我是不会去看的。而引导有可能会变成一种误导,所以这次在选片时我尽量还原自己当时的状态。你会看到很多虚的、不好的照片都在里面。我只是尽量选择一种整体的状态。”
“我在大学里也没想过拍电影,因为自己有兴趣的是个人活动,而至少在当时拍电影是要在电影厂里的。我不认为人学什么和做什么一定要有关系,好像当作家不一定要上北大文学系一样,做电影的也不一定学过电影,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最重要的是你的个人兴趣是什么。”资料显示,目前艾未未的研究领域涉及建筑、雕塑、绘画、家具、编书、策展等多个方面,没人知道他到底喜欢什么。“很多时候,技术上的问题变成一道门槛把人挡在外面,比如是不是有资金,是不是有设备,是不是能号召一帮人……可能让有些人觉得比较麻烦,但是事实上你只是有个故事要拍出来。这和你要把一个故事说出来或写出来没什么区别。”
2007年2月底,艾未未在博客上发布《童话》草案,招募1001个中国人一同前往德国,参加同年6月举行的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坊间流传着“草场地某煎饼摊老板因一句戏言便稀里糊涂跟着出国”的故事。三四天的时间里,艾未未的助手们从几千名报名者中筛选到了这1001个人,其中很多是学生、自由职业者和农民。他们没有账号、财产甚至英文介绍信等等。“传说”构成了“童话”本身。
艾未未,这个曾入选英国《艺术评论》杂志“全球当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100人物”的名字是有保障的,让这件事比看见张艺谋、冯小刚和陈凯歌的名字就买票进电影院来得靠谱些。
随后,基本上全国最精英的独立纪录片人被召集到一起进行《童话》的拍摄和记录。最终二十多位导演制作了1600个小时的素材,剪出两个半小时的内容。有的作者拍摄的片断被留存下来,也有的被全部删减甚至一个镜头都没留下来。“我希望尽量让年轻导演做这件事,主要是王兵负责。他认识的圈子基本上就是中国拍纪录片的圈子,能够熟练拍的,出点头的基本上都请过来了。甄选还是我来做,比如有的人拍了很多小时却一秒钟也没有用上。但没有关系,这个作品并不仅仅是部纪录片,而是整个活动,包括这批资料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拍摄和成片是两个概念,拍摄当然希望多和全,尤其是纪录片,所以我们要求量很大。这就像做顿饭,不需要菜地里所有的菜。因为成片的理由和拍摄的理由常常不是一致。我觉得现在做成这样已经很好了。我比较喜欢黄文海和李佩锋的部分,他们比较有经验,拍得也比较稳。但即使是他们在这里面也有问题,因为他们的东西比较适合独立成片,而不适合一个整体。那些镜头往往很长,在剪辑时也有很大的问题。”
这部以真人为元素,以围绕着真人而展开的现实主义创作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投入3000多万。有人认为《童话》是“更好更高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人认为这个“找了1001个疯子去德国的家伙本身就是一个疯子”!当然小孩子是不会在乎别人对他捏的泥巴评价什么,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玩得尽兴不尽兴。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都不过是他玩的一部分。
可以说在《童话》之前,大部分人都不太知道艾未未曾经DV过,我们几乎没在任何场合看到过他的“DV”。而艾未未也不是那种见谁都抖搂家底的人,所以你不问他,他也不会告诉你,就算问,他也不见得会拿给你。最多从“圈内人士”的口中得到只言片语,但那大部分是和当代艺术有关系的,而且大家也表现得颇为神秘,因为对方可能也一知半解。你可以说艾未未这人各色,也可以说这就是他的童真。
“DV我很早接触,在美国时就拍了些,80年代末斯皮尔伯格就说过,任何家庭都可以拍电影,我当时还想怎么可能这样,电影应该是好莱坞那种,现在看来确实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我从来不喜欢设备,但是有些东西你必须要用,所以DV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艾未未说这些年他拍摄的DV量非常大,仅仅一个记录北京的作品就拍了150个小时,要看完的话需要六天七夜。这让我开始理解他与王兵多年的关系。“通常我做一件事情,觉得有意思,值得做就做了,不会想怎么做,如何做。我拍摄的目的就是希望被大量阅读,而我的创作量很大,因此甚至可以放弃某一块的版权。”艾未未开始考虑是不是把一部分视频作品搬到网上去。
关于《童话》,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意义深刻的“纪录片”,也可以当作一部涉及人数众多的旅游风光片,当然更多人会把它当成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不过据说永远不要把艾未未所谓“我从来没有想过所谓艺术的问题”之类的话当真,因为艾未未理解的艺术系统和艺术世界,是个体的又是自我质疑的,是艺术的又是普通生活的。
也许我们还曾为那些从未出过国的农民兄弟们担心,不知回国后巨大落差与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如何调节,会不会从此活生生毁掉个把人。但时间推移过来,什么事都已经过去了,生活依旧平静的继续。“其实我很老实地告诉大家,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它就是生活本身,是很多人的一个愿望,能够出国,能够去看一个展览,只是不能留下。 ”
留着一脸大胡子的小孩仍在继续制造着他的各种童话,甚至肆无忌惮地用他的小针扎着麻木的人,让人们时刻记住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