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尊重·引导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与经验都比较欠缺,作业中的错漏也比较多。但他们又十分敏感,批评容易使他们感到紧张、焦虑。同时,他们也十分渴望独立,希望成年人能够承认、尊重他们的想法,获得平等的待遇。因此,在批改作业这一重要的语文教学环节上,教师应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中心,了解、尊重他们,缩小与他们的心理差距。同时,采用适合他们的多种方式进行批改,最终培养他们自批自改的能力,实现脱离老师进行自主批改语文作业的目标。
  一、了解心理,采用适宜的批改方式
  理论上,作业有巩固知识、深化技能、延伸学习、培养品格等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所有的作业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批改的功力。曾经和眼下,在教师中都存在一种十分普遍的批改方式——分数+评语。很多学生拿到这样的作业评点结果之后,基本上都是很关心地看一眼分数,如果分数较高,就会比较高兴地看看评语,或者再欣赏一遍自己的作业,但这种自我陶醉并不会深刻化他们对知识的认识,不会演变成对作业内容的深入研究;倘若分数低于自己的期望值,则很可能气不打一处来,或者漠然地直接将作业硬塞进抽屉,不再看一眼评语,更不会穷究原因。不管哪一种结果,都不是教师所希望的。
  在初中生的心理状态中,既有情感脆弱、缺乏意志、容易悲观的一面,也有争强好胜、思维敏捷、希望长大的一面。对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当灵活处理,择其性格中的优点顺势而为,有意放大、张扬,或在全班作专门夸奖,或在作业本上予以积极的点评。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该生对语文的热爱,鼓励他进一步探讨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性格中的消极面。进一步说就是,教师应多作学生愿意听、愿意看的批改,而不是从教师自己的角度认识问题。
  有时看到学生作业中有有趣的内容或表达,笔者会特意挑出来,将之作为导线,或牵出相关知识,或引发全班讨论,让这一后续工作成为一种进一步的点评。应该说,这是对学生最高的评价,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二度成为全班关注的正面焦点。
  有一位老教师还告诉笔者一种很有启发意义的作业评改方式,这是一种针对以课为单位的、覆盖面较全的作业评改方式。他选出作业中有一定难度的题,以抽签的方式,让学生逐题上台讲解,讲完一题的学生抽下一题,讲不出的学生则可以有一次机会下坐位跟同学交流,然后再上台讲。这种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只是笔者觉得花时间太多,仅偶尔为之,更多是运用在测验或考试的讲评中。
  二、尊重需求,缩小师生心理差距
  在办公室中批改作业时,常听到有教师改到一些学生可笑的答案时,会大声地念给其他老师听,接着就会引起一片指责、嘲笑、鄙视等,这让笔者想起了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的那句描写:“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学生正因其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的不足,才会来到学校学习,对这一点,接受过专业师范教育的教师是十分清楚的。但个别教师却放任自己情绪的宣泄,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虽然没有当学生的面表现出来,但心态的不端正,会使教师很难从呵护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作业批改,其结果也就会与期望值产生较大差距。
  从一次次的作业批改中,笔者能细细体察到学生的需要:他们想要的作业批改形式是“青春”的、贴近网络的,希望评价的内容是鼓励的、诚恳的。并且,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学生的个性应该得到鼓励和张扬。对此,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应朝多层次、多样化发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教师应提升批改的质量,消除双方的交流障碍。
  例如,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他们与教师需要磨合、交流。本着公平对等的原则,笔者在布置作业时,让有兴趣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也设计一两道作业题考考老师。开始,设计的学生并不多,因此,每次讲评作业时,笔者都要将同学所出的题,以及自己所做的答案念一念,常常还附上自己解答的思路、方法和故事。这一招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出题的人越来越多。有一次,一个同学甚至出了一道他不会做的数学题,笔者不厌其烦地作了解答,害怕不够准确,又让数学老师帮忙过目,通过之后才写上去。经常还有学生要求“给个面子打优吧”,但是作业本身并未达到“优”的标准,于是笔者就给“优”打上双引号,如果学生问,就顺便给他普及一下双引号的作用。笔者和同学们在作业本上逐渐形成了评语式的对话,他们也学着笔者评价他们作业的方式,对笔者的回答评头品足,一种平等的信任在我们之间弥漫。
  三、引导学生认知,培养自主合作
  叶圣陶先生具有前瞻性的著名观点“教是为了不教”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也适用于作业批改,教师今日的批改,正是为了今后学生的自改。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批改的原则、思路、方法等,让学生学会批改。让学生学会站在教师、尤其是评卷教师的立场看问题,是相当有必要的。
  通常在七年级上学期,笔者是自己改作业的。但在讲评时,笔者一定会交给学生批改时所用的符号、怎样评价、怎样扣分,明确开放题中的“言之成理即可”怎样理解,并且明确从下学期开始,就会要他们自己批改作业。总之,笔者把评改方法当做语文的一个知识点来教给学生。虽然,这时笔者采用的是最普通的分数或加评语的评改方式,但是作为一种知识,我会将所有批改方法教给学生。
  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笔者便引导学生互相批改作业。如果是基础较差的班级,就根据学生的情况,先组织一个批改小组,挑选尽可能多的有能力者进入,以后逐步扩大,最后目的是要在全班普及,每个同学都要学会批改。一般情况下,笔者会让学生采用抽签的形式,两两交换批改,并在批改的结果下方,签上自己的名字,以便被改者能够在发现错漏后,找到“债主”。如果有争执不下的地方,就“上诉”到笔者这里作最终裁定。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打分,打分比较熟练之后,便增加了一些评语。对此,笔者会做出一些示范,逐渐的学生们便会写出十分有趣的、极具个性的评语,而这正是笔者所企望的。此外,笔者鼓励他们思考更多的批改方式,然后笔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直接采用,或修改之后运用。
  作业批改归根结底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对此笔者一直深信不疑。教师的引导固然不可或缺,但绝不能长期延续。跟其他语文知识与能力一样,批改需要教师点化,更需练习和思考的空间。总而言之,关于批改能力的培养,教师心中必须有顺生而为的理念,不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调节,推动学生的进步。这样,学生的成长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意识和各种价值观开始养成的时期,也是学生个性思维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承启阶段。初中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精神世界的拓展,努力把情感因素渗透到各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之中。  初中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元素,是实施情感教学的温床和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善于通过引发挖掘和渗透利用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化,努力攫取直接输送和潜移默化的效果。本文试简要阐述之。  一、要注重
期刊
一、设计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对于九年级第一课《鼎湖山听泉》,学生理解颇为费难。对此,笔者从定教学目标开始把目光转向学生,引导学生先学,形成第一手生成资料,再确定教学目标和课堂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积极推进“协进课堂”模式,即以前置学习、协进学习、多元探究、引领提升为四步骤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关注度转向学生
期刊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选用了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的短篇小说《安恩和奶牛》。在教学实践中,就该怎样对这篇小说进行教学解读的问题,不同人产生了不同视角的文本解读,对小说的主旨探究也有不同的理解。有鉴于此,笔者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试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解读文本的路径,使之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能体现小说的文学特征,实现读小说就有读小说的视角和读出小说品位来的目标。  小
期刊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打造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学,将语文教学纳入一个开放的体系之中,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渐优化教学过程,让语文教学更充满活力。以下,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分别从自主和开放两方面阐述如何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  一、自主:释放学生的主观感受  自主学习是近年来教学领
期刊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同时,这一成语现也成为了很多语文老师一节课下来的口头禅。它意在表达两种意思,一方面是说所教的内容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另一方面也是在“痛心疾首”地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不爱学习,上课不爱听讲。可以说,笔者曾经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对牛弹琴的后续故事:对牛弹琴的公明仪先生发现他弹的琴曲未能引起牛的触动后,一直在琢磨究
期刊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习汉语言文化的必经之途。但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与现代汉语、日常用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词汇、用法、古今歧义等,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带来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信心与兴趣。而兴趣又是语文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趣味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一、谐趣预设,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
期刊
文言文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中学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为古代文学作品之精华,对学生文言文学习影响重大。然而,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反思教学实践,认为南宋朱熹提出的“熟读精思”可谓古代语言教育方法的典范,即使是在现代,仍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因此,笔者将从“熟读”与“精思”两方面谈
期刊
目前有些中学生,受家庭及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影响,对待身边的人漠不关心,遇事很消极、偏激,对众多问题毫无兴趣。所以,在他们的作文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无动于衷,编造他人的故事,只想着把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讲完,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倾注感情,文章如同白开水,淡而无味;二是无病呻吟,以为频频出现的感叹句和堆砌起来的形容词就是感情浓烈的象征,实则虚情假意;三是“情”“事”分离,或者是光有情而没有人和事,使情无
期刊
初中写作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强调创新意识和真实情感,摆脱“形而上”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写作向主动写作转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引入网络资源能较好的满足现行教育对初中写作的要求。  一、激发创作欲望,释放真实个性  写作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过多的束缚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若在写作中失去个性,就不能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网络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影像、图片,它们可以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新课改的实施,在初中阶段,对语文教学活动有了新的要求。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初中学生具有年龄小、好动性强的特点,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往往不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感到生活氛围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以下,笔者将就语文生活化教学方式做简要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