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顾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586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顾那些事,是郭万达和马连生说给我的。我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老顾就那样随随便便死了。
  竹坞和顾庄隔着一道岭,那岭叫摩天岭,最高处叫牛头山。竹坞的人去顾庄,或者顾庄的人去竹坞,很少翻这摩天岭,原因很简单,岭太高。这次我翻越摩天岭的时候,尽管有马连生陪着,但还是觉着心里空得慌。路在山上拐来拐去,一不留神就没了踪迹,林子太大了,人太小了。我看一眼马连生,他脸上已经成赤红色,一头卷发被汗水弄得贴着头皮。我说:“这咋看不见山下的村庄呢?”马连生说:“山下看山上是一片很高的林海,山上看山下是一片很大的林海。”
  这时,一群麻雀正在松树上啄松果,黑青色的脚趾纤细如丝,抱着牛角一样的松果摇晃,就有籽粒落下来,就有成群的麻雀飞下来抢食。
  马连生39岁了,还是一个人过着。他屋后有一块地,二分大小一个园子,栽着一种叫白芨的植物,是他起早贪黑从山上挖来的。他舅老顾说:“白芨苗子值钱,野生的嫩苗连根一斤130块。”马连生就信了。白芨苗一窝一窝像鸡冠一样,绿得生亮,中间抽出一棵花信子,开着天蓝色的花朵。马连生说:“野生苗子太稀少,有时候一天挖不了几棵,这半年时间,才栽种成这样一个园子。”马连生还养了十几笼蜂,在门前的土台子上做了木桶样的蜂笼,糊着金黄色的泥巴,他说他每年要割三十几斤蜂蜜,大多都送了邻人,其余让蜜蜂当越冬口粮吃了。
  马连生有个卧床的老娘,在床上躺了12年,今年过世刚送上山,马连生的婚事就耽搁到了今天,也成了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户。
  见我天天为扶贫的事情发愁,马连生给我宽心说:“你就愁别人家的事情,我保证按时脱贫。”
  我到顾庄见到郭万达的时候,他正很严肃地跟一个中年男人说话。郭万达方脸,一头寸发,神情庄严。那男人穿一身旧牛仔服,静静地抽烟。我喊马连生进门,马连生却犹犹豫豫磨蹭着,不想进来。马连生就站在门外,从背后移过一个塑料袋子,取出一个玻璃瓶子。瓶子里是紫黑色的东西。马连生说:“老舅,我看你来了,给你带了一瓶白芨蜜。”那男人只是瞥了一眼马连生手里的东西,说:“白芨蜜?你栽了几苗白芨,就能收一茬儿白芨蜜?我看那咋像是黄连蜜呢?郭书记这里有开水,一尝就知道了。”一尝,果然是黄连蜜,带了一丝苦味。
  马连生到他舅家叙家常去了,屋里就剩了我和郭万达。
  “顾庄扶贫这事难弄得很。”郭万达说。我说:“说的是废话,哪里有好弄的事情?再难弄的事情不是照样得弄好吗?”郭万达说他在顾庄整整猫了一个冬天,建档立卡完成,工作刚走上正轨,这老顾就回来了。老顾不是贫困户,他也不想当贫困户,就是对村上的扶贫工作有意见,他说他怀疑该评上的没评上,有房有车的倒是享受贫困待遇。“这话听着轻巧,真要翻腾起来就是大事情。这老顾在外见了些世面,有自己的主见,还有不错的群众基础。我对老顾说:‘再大的事情最终还不得最后从基层解决?’老顾说:‘你是个实在人,你的心思我知道。你说你相信基层能解决问题?你敢拿党性作担保吗?’他那不信任的神情,让人头疼又无奈。”
  老郭说完又忙村上的事情去了。我出门闲转。老顾家就在村委会隔壁,院子很大,久无人居,院子里外长着茂盛的艾蒿、蒲公英和猪耳朵草。上房的一间屋子里传出马连生和老顾喝酒的声音。
  郭万达回竹坞后没几天,老顾向他借了1000元钱,然后玩起了失踪,一会儿说在市里,一会儿说在省城。郭万达担心老顾这样游荡下去弄不好会返贫,就为老顾联系了一个致富项目。他托人把消息带给老顾,老顧反倒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让郭万达去接他。郭万达在电话里给我说:“我准备去接老顾,花钱买个心安。我想当面问老顾,我这基层工作够意思吗?那边却来电话说不用去了,老顾喝醉了酒,在一家洗浴中心跟人闹事,心脏病突发,已经死了。”
  这消息我得告诉马连生。马连生正在他的蜂笼边上准备割蜜,一脸的满不在乎。见我不解,马连生放了手里的工具,说:“我舅死不了。他的消息复杂得很,不过我肯定他死不了。”他说老顾原先是个泥水匠,去老虎沟金矿干手艺活儿的时候,发了不义之财。老虎沟一道出的金矿石,全是富矿,偶尔夹着明金粒。私人开了洞子,当地人盖房就全用矿石扎垒桩基,夯填桩基用的也是矿石。盖房的多,老顾的手艺派上了用场,就忙得天天干活儿到晚上10点钟,包活儿给自己干。那天晚上他正泥着墙皮,碰上两个南方老板分金子哩,胳膊粗的一根金棒,量好尺寸,下边一柄金刚斧,刃向上,上边一柄金刚斧,刃向下,一锤下去,左归你右归他,商定好的。“我舅说,一锤下去的时候,一道金光顺着他的耳轮子擦过,戳到墙上的泥巴里去了,他下意识地用泥板抹了过去。两个老板,面面相觑,地上只是半截儿金子,寻遍了屋子的角角落落,只是两个人,半截儿金子飞了。”几天后等墙皮泥干了,在一个夜晚,老顾怀揣着那半截儿金子回了顾庄。
  “运气。”老顾说,“人强不过命,强不过运气。运气只能等。”老顾回顾庄半年后盖了新房,然后离婚、结婚,娶了个小自己十几岁的女人,天天都有闲人来老顾家喝酒。村主任也来,劝老顾干点儿事情,要不会坐吃山空的。老顾一脸醉意地说:“等不到那时候,运气就又来了。”
  “嘴虽这么说,我舅还是养过猪,养过牛,承包过工程,办过石场,入股过小煤窑。全都赔了。最后,就连那个小他十几岁的女人,也离婚嫁给了村主任。我那天问过我舅:‘你年年闹腾啥哩?’他说:‘舅有希望才闹腾哩,谁能说清楚,哪一天舅的运气又回来了呢?’”马连生接着说,“一个内心有强烈希望的人咋会随随便便死了?你等郭万达的电话吧,说不定哪天我舅老顾,冷不丁就又回到顾庄了呢!”
  [责任编辑 王彦艳]
其他文献
暴雨下了整整一夜。凌晨,暴雨还在下,没有一点儿停的迹象。  德根老汉坐在自家堂屋当门,一口接一口地抽着老烟袋。望着屋外如注的暴雨,德根老汉紧锁双眉。雨幕中,一个人撑着雨伞匆匆奔进德根的院子。  谁这么早来我家?老汉正在惊诧,雨伞下的人已经奔到眼前,是村支部书记沈明。老汉再次惊诧。  “德根叔,我跟您商量件事!”沈明用手抹了一下脸。尽管打着雨伞,可他浑身依然湿漉漉的。  德根老汉赶紧站了起来,他满腹
期刊
从前有座大寺庙,大寺庙里有个小沙弥,小沙弥每天只做一种事,准备好洁净的盆子和手巾,接待进山门的施主。  一天早晨,如同过去无数个早晨。这天,有个花农挑着一担鲜花进来了,他的双手沾满了泥巴。  小沙弥猜定花田离寺庙不远。他眼一亮,花瓣还托着亮晶晶的露珠呢。  花农仿佛进了自己家一样随便,他用盆子舀了水洗手,留下一水盆污泥。他拿起手巾擦手,手巾也留下了泥痕。  小沙弥来不及阻止。一个卖花的人,连问也不
期刊
代理指导员带领战友闯进三里湾时,又冷又饿不说,好多战友还身负重伤。三里湾人分头把他们接到家里,挤出自家的口粮招待这些瘦弱的军人,还把私藏的苞谷酒送给伤员消毒使用。  草药伍更是忙里忙外。  有的战友伤势太重了,草药解决不了问题,急需一些西药。三里湾虽是两不管的地方,可垭口已被两边的保安团封锁,任何人不能进也不能出。代理指导员——就是个小红军,21岁的指导员牺牲了,17岁的他顶上——央求草药伍想法子
期刊
第一次去西街村搞贫困户核查时,我跟同事肖梅一组。别看肖梅比我小两岁,但她已经在扶贫一线待了快半年了,稀奇古怪的事儿、难缠的刺儿头,她都应付得头头是道。领导说:“跟着肖梅,抓紧熟悉一下流程,把肩膀磨踏实了。千斤重担,都在那儿等着人挑呢。”  西街村不大,三百多户,一千来口人,却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镇里初次调查摸底,就圈定了五十多户贫困户。厚厚的一沓资料摆上案头,我翻了足足一天,才在密密麻麻的数字蛛
期刊
有一种很古老的测验,目的在于帮你找出对你最有意义的书目。测验是这样进行的: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上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一段时间,而假設你可以带一些实际有用的物品到岛上,还能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  当你想象自己被隔绝在一个没有娱乐、没有资讯、没有可以理解的一般事物的世界时,你是否会对自己了解得更多一些?你会觉得这样想象的情况有点儿稀奇古怪,不太真实。当真如此吗?我们不这么认为。在某种程度
期刊
侯德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天鼓: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寂寞的书》《那时候我们长尾巴》等专著、文集十五部,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等多种奖项。  2018年8月8日,我写过一篇关于丛棣也关于小小说的文章,题为《读丛棣:眼花》。我在这篇作品的开头,用二百多字的篇幅,回顾了我和他的友情基础,这里不妨将大意复述一遍。  我和丛棣的交往,始于19
期刊
吃罢早饭刷了锅碗,水玉抓了两把玉米撒到院里,倚着门框,看着鸡们争先恐后地吃。枣红色公鸡叼起来一颗玉米,咯咯咯叫着又放到地上,招呼母鸡们来吃。母鸡们一过去,它就趁机跳到她们背上了。  瞧着鸡冠血红、雄赳赳的公鸡,水玉想起了男人。天阴着,刮起冷冷的风,再过几天就是八月十五了。上次走的时候,男人还穿着单裤短褂,天冷了也不知道回来拿衣裳。  水玉正盯着公鸡母鸡们出神,街上传来锡匠打锡壶的嘹亮吆喝声。想起男
期刊
王麻子佝偻着背,舞着桑树棍,脸上的麻子一颗一颗亮起红晕,像铁枝老梅,咬牙切齿地开着。  “还尿裆不?”  王狗剩摇摇头又点点头。狗剩是王麻子的独儿。  “啥意思,点头摇头的?”桑树棍抽在王狗剩身上啪啪响,狗剩把嘴唇咬得惨白,像抿着一片儿纸。  “码砖有我风光?”  狗剩摇头。  “剃头有我风光?”  狗剩摇摇头。  “吃香的喝辣的,村里谁最风光?”  “村主任……不,是爹。”  “那老实跟我学,杀
期刊
小小说创作的核心在于“写什么”,也在于“怎么写”。  这个命题并不新鲜,但却是关于小小说创作的本质叩问。  写什么?换句话说就是选什么材。课本里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论断,换为“叶氏语录”:艺术来源于苦难,高于苦难。  这个论断很有诗意。  论断的前半句很多大家已经论述过了,从尼采到周国平,无一不在强调生活的苦难性,无一不在强调苦难之于艺術的重要意义。后半句似乎少有人提,即便提起,也就三
期刊
每天他和她都会在同一个公交站点等车,一个月了,但却从未搭过话。他们都在等对方先开口,也都知道对方在等自己开口。一个月,再不互相说点儿什么,就太不正常了。可是一个月都没有说话,再开口,也显得有点儿刻意和别扭。他曾想故意晚来或早到一会儿,错开和她在一起等车的时间,头一天都决定了,第二天又鬼使神差准时准点地来了。  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偶尔还会戴一副浅色眼镜。那样就会使她的脸显得更精致。他喜欢她戴眼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