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课程体系单一教学内容重复,缺乏全面和系统的实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校内指导老师实践经验的缺乏,会计实务的理论教学和实务没有有机结合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会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联系,完善校内手工模拟实验环境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和强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培养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来有效加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职业能力;人才培养
一、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单一,教学内容重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另外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也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2.缺乏全面和系统的实践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般设置《会计基础实训》、《财会综合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几门实训课程,但是这些实训内容只包含一部分会计专业技能,没有涉及税收知识、审计知识、内部控制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等财务活动方面的内容,这种片面的训练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部就班地以教科书为依据,实施“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课记笔记,下课学笔记,考试考笔记,学生思维闭塞,把记忆当做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知识的应用,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显得不足。
4.校内指导老师实践经验的缺乏
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职业轨迹一般就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从事过具体的会计工作,虽然理论水平高,但操作真实经济业务的经验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5.会计实务的理论教学和实务没有有机结合
会计教学通常采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丁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偏重理论讲授,而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学生思维闭塞,把记忆当作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学习被动,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教师虽教会了学生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如何把这些知识转换为能力。若遇到实际会计工作中如怎样编制会计会录、怎样编制报表,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就不知如何下手,就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财务信息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而且许多会计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本身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其实践性教学也不可避免带有强烈的理论色彩。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策略
1.会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联系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我国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来制定。每当出现新理论、新政策、新法规时,老师都应及时把它们加入到授课内容里面,避免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需要脱节。目前社会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学生职业专项技能,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社会考试。同时加强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运用与创新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作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能力。
2.完善校内手工模拟实验环境,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和强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每门专业课程结束后,针对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开设模拟实验;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应尽量采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材料进行实验,使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如同置身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同时,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化会计电算化应用,积极推广会计实用软件、多媒体课件、考试软件的使用。教师利用会计核算软件教学,能全面、形象地介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加强对会计核算程序的理解,还可以进行练习,在计算机环境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会计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制作成画面、图象、文字和声音等为一体的,具有智能结构、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利用考试软件,自动生成考试盘、考试试卷、自动阅卷、成绩查询和试卷分析。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传统高等会计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基本特点是“教师滔滔绝地的讲,学生默默无言的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进行机械被动式的知识吸收。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教学;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共鸣。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双证书”要求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要达到“双师型”目的,必须从个体结构和整体结构来考虑。①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历层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关注点的变化,制定培训内容。②强化技能培训。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核。
参考文献:
[1]周秀华.关于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2]陈慧英.德国“双元制”教育在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借鉴[D].浙江师范大学,2009
[3]田宇.有效教学视域下高职会计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4]陈玉荣.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 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J].会计之友,2005(03)
[5]吴雅琴.高职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05(03)
基金项目: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课题《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以丽江师专为例》课题论文,课题编号:QNXM2014-04。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职业能力;人才培养
一、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单一,教学内容重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另外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也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2.缺乏全面和系统的实践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般设置《会计基础实训》、《财会综合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几门实训课程,但是这些实训内容只包含一部分会计专业技能,没有涉及税收知识、审计知识、内部控制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等财务活动方面的内容,这种片面的训练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部就班地以教科书为依据,实施“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课记笔记,下课学笔记,考试考笔记,学生思维闭塞,把记忆当做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知识的应用,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显得不足。
4.校内指导老师实践经验的缺乏
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的职业轨迹一般就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从事过具体的会计工作,虽然理论水平高,但操作真实经济业务的经验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5.会计实务的理论教学和实务没有有机结合
会计教学通常采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丁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偏重理论讲授,而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学生思维闭塞,把记忆当作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学习被动,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教师虽教会了学生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如何把这些知识转换为能力。若遇到实际会计工作中如怎样编制会计会录、怎样编制报表,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就不知如何下手,就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财务信息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而且许多会计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本身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其实践性教学也不可避免带有强烈的理论色彩。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策略
1.会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联系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我国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来制定。每当出现新理论、新政策、新法规时,老师都应及时把它们加入到授课内容里面,避免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需要脱节。目前社会用人单位都非常重视学生职业专项技能,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社会考试。同时加强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运用与创新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作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能力。
2.完善校内手工模拟实验环境,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和强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每门专业课程结束后,针对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开设模拟实验;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应尽量采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材料进行实验,使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如同置身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同时,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化会计电算化应用,积极推广会计实用软件、多媒体课件、考试软件的使用。教师利用会计核算软件教学,能全面、形象地介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加强对会计核算程序的理解,还可以进行练习,在计算机环境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会计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制作成画面、图象、文字和声音等为一体的,具有智能结构、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利用考试软件,自动生成考试盘、考试试卷、自动阅卷、成绩查询和试卷分析。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传统高等会计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基本特点是“教师滔滔绝地的讲,学生默默无言的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进行机械被动式的知识吸收。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教学;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共鸣。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双证书”要求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要达到“双师型”目的,必须从个体结构和整体结构来考虑。①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历层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关注点的变化,制定培训内容。②强化技能培训。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核。
参考文献:
[1]周秀华.关于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2]陈慧英.德国“双元制”教育在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借鉴[D].浙江师范大学,2009
[3]田宇.有效教学视域下高职会计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4]陈玉荣.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 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J].会计之友,2005(03)
[5]吴雅琴.高职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05(03)
基金项目: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课题《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以丽江师专为例》课题论文,课题编号:QNXM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