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如果“不求甚解”,八年级学生大致能了解文字内容。但要深度理解课文,尤其是比较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的写作意图,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和书下的注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内容。但是如果“穿插”不当,就会使课堂枝枝蔓蔓,影响学生对文本本身的学习和理解。在全国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研讨会上,徐杰老师执教的《五柳先生传》则巧妙地运用了“穿插”,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我觉得徐老师这堂课的“穿插”艺术,妙在其“指向性”。
一、选准时机,指向破解学生的认知困顿
好的“穿插”应该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关材料,也就是在学生出现认知困顿、裹足不前时,适时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脚手架”。比如,在译读课文环节,因为文中有不少古今异义的词语,学生在理解时遇到了困难,翻译明显止步不前,还提出不少疑问。徐老师适时地提供了“古今异义”的“课中小讲座”来帮助学生释疑,引导学生强化了对这种文言现象的认识。学生不仅明白了“古今异义”这种差异是在语言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而且还知道了这种演变有不同的形式,并通过举例来体会“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等特点。这种 “知识性助读穿插”有温故知新的效果,破解了学生认知中不善于前后勾连的认知困顿。
再如,在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黔娄”这个问题时,有学生说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自己的清廉,有学生说是为了侧面描写自己,有学生甚至问黔娄是不是很有名,课堂气氛顿显凝滞。显然,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出现了认知困顿——似乎知道,但是知之不深,知之不透,原因是学生对黔娄知之不多。这时,徐老师出示了黔娄的资料,然后问学生:“除了都是隐士,志趣高雅,他们还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对“为什么要写黔娄”这一问题豁然开朗,课堂气氛也顿时活跃起来。这种 “关联性穿插”,破解了因背景性知识不足而导致的学习障碍。如果不让学生经历山穷水复的困顿与纠结,直接出示黔娄的生平资料,就不能激起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和深入探索的欲望。
二、精选材料,指向促进文本的深度理解
余映潮老师说,“穿插”就是配合教学内容,或靠近教学主线,或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有机地“切”进一些与课文学习相关的内容。有些教师对“穿插”的材料信奉简单的“拿来主义”,有的甚至直接从网络上复制拷贝下来。事实上,好的 “穿插”必须是经过教师精心选择、合理剪裁的,而不是不分主次地全部塞给学生。徐老师所运用的穿插材料,是经过精心加工和深度加工的,之所以如此,是为了防止材料冲淡文本,淹没文本。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的卓尔不群,很多教师会在PPT上密密麻麻地出示一堆东晋时期的社会背景材料,而徐老师则要言不烦地介绍了东晋时期的社会风气,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陶渊明的人格风骨。
特别是黔娄的材料穿插,更显示出徐老师选择的匠心。作者为什么要写黔娄?这是理解课文、读懂陶渊明的关键。笔者课后在“百度百科”上查“黔娄”,有关介绍将近3000字,相关网页也有很多。在这堂课上,徐老师不是一股脑地将网上的材料“批发”给学生,而是经过精心的选择和加工,将黔娄的相关材料浓缩到了不足130字。在理解课文中为何黔娄之妻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言时,徐老师又穿插入一个细节,向学生介绍了黔娄之妻拒绝别人拉斜黔娄的破毡时所说的话:“先生一生正气,我怎么能够在他死后违背他的意愿呢?”这样的典故是极具震撼力的,如果没有这个“穿插”,学生不会知道原来这短短的一句话的背后,一个人有着那样的故事和精神。随着徐老师深沉的诉说,黔娄这个人物仿佛传神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令听者从内心里对黔娄和陶渊明升腾起敬仰之情,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文人的“正气歌”。这一段剪裁材料的引入如在学生的心湖投下一颗石子,久久回荡着涟漪。
三、精准定位,指向激发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
所谓定位,指的是穿插的材料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所谓精准,是指穿插的材料是为学习这一篇课文服务的。上文提到的在学生译读课文时穿插“古今异义”小讲座,让学生通过默读,归类整理古今异义的字词,是指向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活动。为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时,徐老师穿插了古人取姓名、字号的一般方法,看似随意,实则是指向人物形象刻画的思维活动。在让学生理解文中为什么用“不”字时,徐老师甚至用戏谑的口吻,穿插了这样一句话:“许多人炫耀学问,巴不得别人都知道自己。XX为成为头条煞费苦心。”看似无意,其实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理解课文是通过反衬,表现了陶渊明跟当时追求功名的习气不同流合污,表明自己的特立独行。此外,徐老师还引入了一些名人语录与评论,如孟子的“养浩然正气”、朱光潜先生对古代伟大文学家的评论等,这些穿插都指向师生对话和生本对话,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引导学生由浅显到深刻、由感性到理性地理解教学内容,将学生对人物精神家园的深入理解再推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徐老师在这堂课中的穿插是有效的、有用的。我以为,有效的、有用的“穿插”,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换句话说,就是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提供恰当的材料,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展开与深入,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徐老师的这节课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课例诠释。(作者为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饮泉中学教师)
一、选准时机,指向破解学生的认知困顿
好的“穿插”应该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关材料,也就是在学生出现认知困顿、裹足不前时,适时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脚手架”。比如,在译读课文环节,因为文中有不少古今异义的词语,学生在理解时遇到了困难,翻译明显止步不前,还提出不少疑问。徐老师适时地提供了“古今异义”的“课中小讲座”来帮助学生释疑,引导学生强化了对这种文言现象的认识。学生不仅明白了“古今异义”这种差异是在语言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而且还知道了这种演变有不同的形式,并通过举例来体会“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等特点。这种 “知识性助读穿插”有温故知新的效果,破解了学生认知中不善于前后勾连的认知困顿。
再如,在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黔娄”这个问题时,有学生说这样写是为了反衬自己的清廉,有学生说是为了侧面描写自己,有学生甚至问黔娄是不是很有名,课堂气氛顿显凝滞。显然,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出现了认知困顿——似乎知道,但是知之不深,知之不透,原因是学生对黔娄知之不多。这时,徐老师出示了黔娄的资料,然后问学生:“除了都是隐士,志趣高雅,他们还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对“为什么要写黔娄”这一问题豁然开朗,课堂气氛也顿时活跃起来。这种 “关联性穿插”,破解了因背景性知识不足而导致的学习障碍。如果不让学生经历山穷水复的困顿与纠结,直接出示黔娄的生平资料,就不能激起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和深入探索的欲望。
二、精选材料,指向促进文本的深度理解
余映潮老师说,“穿插”就是配合教学内容,或靠近教学主线,或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有机地“切”进一些与课文学习相关的内容。有些教师对“穿插”的材料信奉简单的“拿来主义”,有的甚至直接从网络上复制拷贝下来。事实上,好的 “穿插”必须是经过教师精心选择、合理剪裁的,而不是不分主次地全部塞给学生。徐老师所运用的穿插材料,是经过精心加工和深度加工的,之所以如此,是为了防止材料冲淡文本,淹没文本。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的卓尔不群,很多教师会在PPT上密密麻麻地出示一堆东晋时期的社会背景材料,而徐老师则要言不烦地介绍了东晋时期的社会风气,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陶渊明的人格风骨。
特别是黔娄的材料穿插,更显示出徐老师选择的匠心。作者为什么要写黔娄?这是理解课文、读懂陶渊明的关键。笔者课后在“百度百科”上查“黔娄”,有关介绍将近3000字,相关网页也有很多。在这堂课上,徐老师不是一股脑地将网上的材料“批发”给学生,而是经过精心的选择和加工,将黔娄的相关材料浓缩到了不足130字。在理解课文中为何黔娄之妻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言时,徐老师又穿插入一个细节,向学生介绍了黔娄之妻拒绝别人拉斜黔娄的破毡时所说的话:“先生一生正气,我怎么能够在他死后违背他的意愿呢?”这样的典故是极具震撼力的,如果没有这个“穿插”,学生不会知道原来这短短的一句话的背后,一个人有着那样的故事和精神。随着徐老师深沉的诉说,黔娄这个人物仿佛传神地站在了我们面前,令听者从内心里对黔娄和陶渊明升腾起敬仰之情,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文人的“正气歌”。这一段剪裁材料的引入如在学生的心湖投下一颗石子,久久回荡着涟漪。
三、精准定位,指向激发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
所谓定位,指的是穿插的材料是为语文学习服务的;所谓精准,是指穿插的材料是为学习这一篇课文服务的。上文提到的在学生译读课文时穿插“古今异义”小讲座,让学生通过默读,归类整理古今异义的字词,是指向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活动。为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时,徐老师穿插了古人取姓名、字号的一般方法,看似随意,实则是指向人物形象刻画的思维活动。在让学生理解文中为什么用“不”字时,徐老师甚至用戏谑的口吻,穿插了这样一句话:“许多人炫耀学问,巴不得别人都知道自己。XX为成为头条煞费苦心。”看似无意,其实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理解课文是通过反衬,表现了陶渊明跟当时追求功名的习气不同流合污,表明自己的特立独行。此外,徐老师还引入了一些名人语录与评论,如孟子的“养浩然正气”、朱光潜先生对古代伟大文学家的评论等,这些穿插都指向师生对话和生本对话,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引导学生由浅显到深刻、由感性到理性地理解教学内容,将学生对人物精神家园的深入理解再推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徐老师在这堂课中的穿插是有效的、有用的。我以为,有效的、有用的“穿插”,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换句话说,就是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提供恰当的材料,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展开与深入,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徐老师的这节课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课例诠释。(作者为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饮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