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讨论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在这种背景下语文课的生机如何显露,学生的语文个性如何培养,已成为共识问题。我认为,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实新课标切实可行的目标,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精心选择课堂讨论的内容
  课堂讨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教师要积极钻研教材,精心设置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问题。
  (一)讨论内容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越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越要集思广益,组织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力求突破。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一文,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后,我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带有探究性的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济南的冬天的?这一问题,既是全文的重点,又是文章的难点。问题刚抛出学生便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经过多番讨论,形成了如下认识:①作者不断变换观察的立足点,多角度的描绘了济南的城,山,水,写出了冬天济南处处舒适,气候温暖的特点。②描写景物时,既注重了整体性又给人以层次感,在描全景时,作者先俯瞰,然后仰视;在描写冬水时由俯视到仰视,再纵览;在描绘雪后山景时,作者进行了远眺。经过这样的讨论,既落实了本文的重点,又突破了全文的难点,真可谓“一箭双雕”,师生在轻松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二)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应是学生共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每一个学生的思索,教师也能恰如其分地点拨,其释疑,解惑的职能才能更好地彰显。如在教《驿路梨花》一课,在确定谁是房子的主人时,学生的分歧较大。一部分同学认为“建茅屋的解放军是小茅屋的主人”,一部分则认为“茅屋的照料者梨花是小茅屋的主人”,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梨花早已出嫁,梨花妹妹时时照顾小屋,她才是真正的主人”。真是见仁见智,在这紧要环节,我设计了一辅助问题,文章是写某一时间的小屋主人,还是写存在这几十年的小屋的主人?此时学生茅塞顿开。本文不是一般化的赞雷锋精神,而是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不断发扬,不断传递的瑰宝展示的。因此,所有的为茅屋建设照料出力的人都应是主人。在这样的讨论中,同学们达成了共识。
  二、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教师除要设置好课堂讨论的问题外,还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切不可随意操作,否则,课堂上除了热闹外,金玉全无,因此,要注意:
  (一)当学生的思维不通畅时,教师要灵活机动,设计思维“壁垒”,让学生产生疑问,及时组织讨论,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思维活跃,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板书课题后我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大笑后回答:“叫孔乙己”,我又接着问:“孔乙己是他的真名吗?”学生稍加思索后回答:“是绰号”,我又问:“孔乙己读了大半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学生面对如此问题学习课文的热情上升,面对孔乙己没有名字的反常事实,深深思索起来,探究讨论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很好的激发起来。
  (二)现在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在课堂上随时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讨论。如在学《愚公移山》时,一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愚公不顾一切地挖山削石,思维完全定势他才是真愚,怎么说比智叟聪明?”我及时表扬这位同学,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更加强化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这一中心观点。
  尽管课堂讨论是一种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式但并非堂堂可用,必须做到需用则用。形式主义的讨论只会浪费时间,甚至还会进入语文教学的误区,所以这一法宝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还需教育同仁不断探讨研究。
其他文献
初中一年级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由于角色的转换、环境的变化、学习要求的不同、身体开始发育等等,使得刚入学初一学生适应新环境较为困难,学生中出现盲目自卑或妄自尊大的现状,他们把自己仍然停留在小学阶段,或者是出现超出自身年龄模仿成人的言行,就是无法融入到学校、新班级 、新同学中来。为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加强同学间的了解,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初中这个新的成长阶段,在学生刚进班,我们就开始了“我是谁”这样
期刊
面对初一学生,面对新课改,今天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已经悄悄地发生了“革命”。  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目标: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状物的方式。我的思路是想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孩子们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只要他们读出了“自己”,目标就算达成了;品味语言我采用的是静、动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先自己默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语段,从遣词造句、修辞使用和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当前的中小学生普遍的怕写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教师也怕教作文,常常怕教学上“不得法”而苦恼。那么,如何才能克服学生怕写作文,如何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呢?  我个人认为,解决“习作难”,应该从改进教学方法入手,抓住习作教学的全过程,重点落实“写前积累”、“写中指导”、“写后讲评”这三大环节。  一、写前积累  古人说:“立言之要在于物”
期刊
重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被其平实语言蕴含的情趣深深吸引。  先说“趣味”。本文写自己的居室以及居室中的生活情景,写得饶有趣味。“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居室小得可爱。“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居室简陋、昏暗,却乐在其中。“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稍加翻修,舒适明亮,怡然自得。“又杂植兰桂
期刊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将这一道理运用到教师身上,那就是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教师的言行作为镜子来照亮自己,可以从中明得失,正言行,帮助自己找准努力的方向。  回想自己从教24年的经历,感觉是每年都在做相同的事——教书育人,每天的生活模式都是一样的,可用单调乏味来形容了,到现在已有教学倦怠之感,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
期刊
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信息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代在进步,如果我国国民不能跟上步伐,必将落后。因此针对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要求,我国教育对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等进行了系统的改革。  新课程的变革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去掉不合时宜的元素,体现时代要求。
期刊
随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理念或多或少渗进了每一位教师的脑海中。但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课堂市场。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忽略了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摆设。对于学生而言,在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忙于做各科的作业,没有时间阅读。在家中,家长也
期刊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对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重要意义,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一、以读训练想象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最多的方法。通过朗读,能够透过语言文字,训练学生的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在脑海
期刊
一、案例陈述  师:同学们,本次期中考试的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叫《那天,太阳好暖》,老师详细地统计了同学们的得分,请看投影:(出示作文得分统计表)哪位同学告诉老师,通过这张表格,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A:大多数同学得分不高,在46分左右,50分以上的只占12%,不及格作文有11篇,主要原因是偏题。  师:很好,下面老师手中有几篇典型的作文,我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面同学边听边分析,分组讨论。  学
期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开头,以期引领学生跃跃欲试,充满趣味的进入文本。但是,有些教师在切入新授时思考不够缜密,以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前不久,在一次听课中,一位老师在新授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时是这样切入的:  师:同学们,“我们先共同欣赏一首歌。”(韩红《天亮了》)  师:歌听完了,有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及演唱者吗?  生:沉默。  生:这是韩红演唱的《天亮了》(终于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