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华艺术宫的一楼展厅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哥伦比亚画家博特罗的一百三十七件绘画作品。如果你不是个喜欢走马观花的欣赏者,你一定不会被一系列“我画的不是胖子”或“以胖为美的画家”的标签影响你的鉴赏力。如果你能全面仔细地观赏博特罗的拉美生活、马戏系列、斗牛系列、静物系列、经典再现、宗教系列、素描系列以及中华艺术宫广场上的大型女性雕塑共八大板块的作品后,你会发现,“胖”这一概念在你的脑海中就会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体积感的视觉真实性与画家生活体验的感觉真实性。有趣的是,博特罗在完成他的《红花三联画》创作之后,偶然地发现他选择的色彩居然就是哥伦比亚国旗上的三原色,并且顺序都是一样。他在惊喜之余声称这并非有意为之,而是这样的色彩对于他的艺术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或许就是贯穿在他不同系列画作中的共同的隐喻。
从展览的前言我们得知,博特罗的这些作品的最初灵感源自于他童年时代生活的记忆,他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对于体积和色彩的探索是自他20世纪50年代确定绘画风格之后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并且他的作品常年在世界各地巡展。我们一定会问:为什么这个哥伦比亚画家的作品能被世界各地不同文化所接受呢?他的作品中一定有不同文化都能解读的因素,而这个都能被解读的因素却是以独一无二的博特罗式呈现出来的。当你得知博特罗的系列作品中有宗教系列,你一定以为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的印象中,西方画家多半是信仰基督教的。恰恰相反,他不是,但是他却表现了众多红衣主教的形象。他关注的并非宗教的视觉真实所带来的教化作用,而是“大”人物与“小”人物的体积对比,人物与环境、物体的空间层次、空间和色彩变化及人物衣服的细致纹理。而那副颇具吸引力的、遵循一般肖像模式的女性圣徒《圣阿格尼丝》更具有代表性。博特罗借助着他的体积感的个性语言强化了这个备受信徒敬畏的善良神圣的女性,将其转换成为一个感情真实的普通女性形象,如同我们观看拉斐尔的圣母像那样感受身边的一位普通少妇的真实存在。从这一点上看,博特罗的内心很纯净,因为他看到的与感受到的都是人性最自然的一面。
静物系列中有一件作品比较特别,与众多胀鼓鼓的水果题材不同,画布上是一组随意摆放在椅子上的帽子、领带、裤子、外套和手帕,背景的墙上还有一个带有十字挂件的十字架,这些颜色和衣服帽子等的款式明显带有画家家乡的地方特色,他同样是借助他的体积与色彩这一个性语言让我们不自觉地猜想画布上的这些个人物品也许是画家本人的。但这样的画面使视觉真实呈现的意图回到了最本真的层面:对自己热爱的生活的回味,这种回味只具有唯一的味道,那就是博特罗式的。只有单纯的人才会时刻懂得享受生活,回味人生。
“我画的不是胖子,而是想通过现实题材来表达一种体积带来的美感和可塑性,艺术是变形和夸大的,跟胖子没有关系,不只是人,我画的动物、水果、乐器也都是胀鼓鼓的。”这段博特罗的自述虽被引用多次,但仍然不失为他在观众面前对自己作品的最好解读。当他画的所有形象都以一定的体积感呈现时,这种体积感只会内化成一种强烈的感触力,而非仅仅在观者眼中留下体态的外在形象。观者的注意力会随着题材的变化而转移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人性的真实。展览的宣传画册上最显眼的当属马戏系列作品,因为这一系列作品的色彩丰富,更具有直观性和吸引力。但我们也许更应该注意到博特罗对于儿时观看马戏之余对于马戏演员及表演的动物之间人性关怀的一面,马戏表演的人与动物都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一面,在光鲜的表演帷幕的遮掩下,这些似乎总是被人们忽略,但博特罗意在表达这些被人遗忘的情感。即便是在斗牛系列中,博特罗也会刻意向观者呈现一匹并没有人骑着的马,让观者在观看马戏表演和享受斗牛的刺激之后偶然走到了幕后,不经意瞥见到了台上光鲜的外表下残酷、真实、啼笑皆非的人生。
博特罗作品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他所画的所有的人物都是面无表情的,无论在他的“拉美生活”还是“总统家庭”都是如此。博特罗的解释是面无表情的形象最能打动人。或许这种面无表情的形象能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的空间,并能使画布上展现的包括构图、空间和场景的精妙之处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艺术价值的永恒之处不只是存在于外在的形式,雕塑大师罗丹曾经高度赞美自然,这里的自然即是社会生活。他强调艺术家观察自然,要由表面到内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发现存在于现象之中的内在的美。“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均匀,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罗丹语)古今中外,艺术创作都极其关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表达出来的不仅仅是观众看到的外在形式,还有观众无法直观到的,却可以领会到的真情实感,这种真情实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可以使观众与艺术家产生情感共鸣。
博特罗艺术的足迹之所以能遍布全世界的众多国家,之所以能让观众记住他的个性标签并深深打动观众,原因就在于他用他颇具民族性的生活印象与传承经典而成的空间、体积塑造的经典范式展现了一个鲜活的哥伦比亚人的人性关怀。他的艺术中一个个颇具体量感的形象不只包括了真实生活中美的印象,也包括了“不美”的印象,这些都已经转化成为博特罗式的“艺术美”的印象,在他脑海中可怕的暴力事件、地震等激起了他对于受难的人群的同情和对于战争的反感,他笔下的面无表情的人物也被强化了个性特征。他的单纯性恰恰就表现在他艺术创作的时而幽默、时而严肃、时而讽刺又时而赞美,这不是刻意选择的创作方式,而是出于内心的本真。
博特罗作为一个当代画家,仍使自己的艺术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相比之下,当下的社会中,利益的驱使与浮躁的心态成为艺术的大敌。一味标新立异、盲目求创新的艺术作品只会昙花一现,在满足了一时的视觉快感之后,留下的只是没有血肉的躯壳。文化的全球化并非等于文化的同一化,而恰恰需要保持她们的各自特征,而艺术家作为现实社会中的真实的个体,也必定脱离不了自己的民族,艺术家的创作必定带有所属民族的烙印。因此,只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自然”,才是艺术的永恒追求。
从展览的前言我们得知,博特罗的这些作品的最初灵感源自于他童年时代生活的记忆,他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对于体积和色彩的探索是自他20世纪50年代确定绘画风格之后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并且他的作品常年在世界各地巡展。我们一定会问:为什么这个哥伦比亚画家的作品能被世界各地不同文化所接受呢?他的作品中一定有不同文化都能解读的因素,而这个都能被解读的因素却是以独一无二的博特罗式呈现出来的。当你得知博特罗的系列作品中有宗教系列,你一定以为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的印象中,西方画家多半是信仰基督教的。恰恰相反,他不是,但是他却表现了众多红衣主教的形象。他关注的并非宗教的视觉真实所带来的教化作用,而是“大”人物与“小”人物的体积对比,人物与环境、物体的空间层次、空间和色彩变化及人物衣服的细致纹理。而那副颇具吸引力的、遵循一般肖像模式的女性圣徒《圣阿格尼丝》更具有代表性。博特罗借助着他的体积感的个性语言强化了这个备受信徒敬畏的善良神圣的女性,将其转换成为一个感情真实的普通女性形象,如同我们观看拉斐尔的圣母像那样感受身边的一位普通少妇的真实存在。从这一点上看,博特罗的内心很纯净,因为他看到的与感受到的都是人性最自然的一面。
静物系列中有一件作品比较特别,与众多胀鼓鼓的水果题材不同,画布上是一组随意摆放在椅子上的帽子、领带、裤子、外套和手帕,背景的墙上还有一个带有十字挂件的十字架,这些颜色和衣服帽子等的款式明显带有画家家乡的地方特色,他同样是借助他的体积与色彩这一个性语言让我们不自觉地猜想画布上的这些个人物品也许是画家本人的。但这样的画面使视觉真实呈现的意图回到了最本真的层面:对自己热爱的生活的回味,这种回味只具有唯一的味道,那就是博特罗式的。只有单纯的人才会时刻懂得享受生活,回味人生。
“我画的不是胖子,而是想通过现实题材来表达一种体积带来的美感和可塑性,艺术是变形和夸大的,跟胖子没有关系,不只是人,我画的动物、水果、乐器也都是胀鼓鼓的。”这段博特罗的自述虽被引用多次,但仍然不失为他在观众面前对自己作品的最好解读。当他画的所有形象都以一定的体积感呈现时,这种体积感只会内化成一种强烈的感触力,而非仅仅在观者眼中留下体态的外在形象。观者的注意力会随着题材的变化而转移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人性的真实。展览的宣传画册上最显眼的当属马戏系列作品,因为这一系列作品的色彩丰富,更具有直观性和吸引力。但我们也许更应该注意到博特罗对于儿时观看马戏之余对于马戏演员及表演的动物之间人性关怀的一面,马戏表演的人与动物都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一面,在光鲜的表演帷幕的遮掩下,这些似乎总是被人们忽略,但博特罗意在表达这些被人遗忘的情感。即便是在斗牛系列中,博特罗也会刻意向观者呈现一匹并没有人骑着的马,让观者在观看马戏表演和享受斗牛的刺激之后偶然走到了幕后,不经意瞥见到了台上光鲜的外表下残酷、真实、啼笑皆非的人生。
博特罗作品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他所画的所有的人物都是面无表情的,无论在他的“拉美生活”还是“总统家庭”都是如此。博特罗的解释是面无表情的形象最能打动人。或许这种面无表情的形象能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的空间,并能使画布上展现的包括构图、空间和场景的精妙之处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艺术价值的永恒之处不只是存在于外在的形式,雕塑大师罗丹曾经高度赞美自然,这里的自然即是社会生活。他强调艺术家观察自然,要由表面到内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发现存在于现象之中的内在的美。“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均匀,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罗丹语)古今中外,艺术创作都极其关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表达出来的不仅仅是观众看到的外在形式,还有观众无法直观到的,却可以领会到的真情实感,这种真情实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可以使观众与艺术家产生情感共鸣。
博特罗艺术的足迹之所以能遍布全世界的众多国家,之所以能让观众记住他的个性标签并深深打动观众,原因就在于他用他颇具民族性的生活印象与传承经典而成的空间、体积塑造的经典范式展现了一个鲜活的哥伦比亚人的人性关怀。他的艺术中一个个颇具体量感的形象不只包括了真实生活中美的印象,也包括了“不美”的印象,这些都已经转化成为博特罗式的“艺术美”的印象,在他脑海中可怕的暴力事件、地震等激起了他对于受难的人群的同情和对于战争的反感,他笔下的面无表情的人物也被强化了个性特征。他的单纯性恰恰就表现在他艺术创作的时而幽默、时而严肃、时而讽刺又时而赞美,这不是刻意选择的创作方式,而是出于内心的本真。
博特罗作为一个当代画家,仍使自己的艺术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相比之下,当下的社会中,利益的驱使与浮躁的心态成为艺术的大敌。一味标新立异、盲目求创新的艺术作品只会昙花一现,在满足了一时的视觉快感之后,留下的只是没有血肉的躯壳。文化的全球化并非等于文化的同一化,而恰恰需要保持她们的各自特征,而艺术家作为现实社会中的真实的个体,也必定脱离不了自己的民族,艺术家的创作必定带有所属民族的烙印。因此,只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自然”,才是艺术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