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在秋季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1989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江西教育》相逢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刚迈出师范学校大门、初涉教坛的我似蹒跚学步的幼儿,在教育教学天地里摇摇晃晃。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交响乐刚奏响序曲,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教育类报刊难得一见。一天,我在学校教导处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本教育杂志,随手翻了翻,只记得从封面到封底都是黑白的。这就是《江西教育》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两年后深秋的一天下午,学校通知部分教师到小会议室开会。到了会场才得知,《江西教育》编辑部来了一位领导,想听听大家关于如何办好《江西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参加座谈会的教师年纪最大的已近花甲,小的如我20出头。大家从不同角度结合自己的实践,畅所欲言。第二天,县文教局召集城区部分教师到文教局开会,专门听取编辑部那位领导的报告。那天上午,那位领导从《江西教育》创刊时的背景到办刊的宗旨,从栏目设置到改版设想,从选题策划到投稿注意事项,足足讲了一上午。这就是我与《江西教育》相识的开始。
  也许是从小就偷看了家藏线装书《水浒传》的缘故,从读初中起我就有了当作家的梦想,高中时开始写章回小说,但直到为人之师仍然没有一个字发表。听完《江西教育》编辑部那位领导的报告后,我决定尝试为《江西教育》写稿。
  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心得,从课堂教学设计到学生作文评语书写,只要有所感悟,我都会记录下来整理成文,然后投给《江西教育》。从酷暑到严冬,不知用去了多少稿纸,接到过多少退稿信。关于那段经历,我在后来写的随笔《格子难爬》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将填得满满的‘格子’塞进信封,塞进邮筒,似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发出第一封情书,渴盼与惶恐就开始缠人。”
  就在这屡战屡败、屡退屡投中,时光把我带到了1986年秋季。
  或许是生于秋季的缘故,我对秋天有一种特殊情结。我欣赏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秋天,但我更沉醉于秋风萧瑟、落叶无边、古道西风、长空孤雁的秋天。每当读到“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古人的咏秋名句时,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便油然而生。这年十月的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又登上了三层教学楼的楼顶,眺望暮云低垂、秋风习习的远山。这时,一位老师在院子里举着一个信封,大声叫着我的名字。
  我赶忙下楼,接过信封一看,发现是《江西教育》编辑部寄来的。我匆匆拆开信封,把杂志抽了出来,这是一本当年第10期的《江西教育》。我迅速翻着这本散发着油墨香的崭新刊物,在第35页终于看到了赫然印着我姓名的文章《续补课文内容的尝试》。那一刻,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这时的《江西教育》和第一次相逢时已有明显差别,封面、封底已是彩页,栏目也已达近20个,内容包含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业务探讨、教育文摘等。
  我把那期的《江西教育》放在枕边十多天后才将她置于抽屉。处女作的发表带给我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还有经济上的实惠。两个多月后,编辑部给我寄来了8元稿费,学校和县教研室按规定奖励了我72元。80元,对于当时工资仅几十元的我来说,不啻是一笔“横财”,为此,我兴奋了好长时间。
  此后,我的名字印成铅字的频率便日渐加快。《赣南日报》《赣南教育》先后刊登过我的教育、教学心得文章。《羊城晚报》《江西青年报》《妇女之声报》《赣南文艺》《赣南日报》《赣南文化报》先后刊登了我十多篇(首)散文、诗歌。
  时光如白驹过隙,近30年光阴眨眼而过。《江西教育》已从“丑小鸭”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乃至丰韵十足的少妇。如今的我也已华发早生,这些年来,我已发表各类文章数十万字,这些成绩的取得,跟《江西教育》对我的帮助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我永远不会忘记《江西教育》那些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老师,永远不会忘记1986年的那个秋季。◆(作者系南康市教育局纪检书记)
其他文献
《江西教育》60华诞到来之际,作为她的读者、作者和好朋友,我衷心希望她再创辉煌,为江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江西教育》在我几十年的教育人生中,对我的起步、成长、成名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之间的情缘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1958年,我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江西师院附中任教,很快就成为物理学科的骨干教师,并在省、市物理教师队伍中崭露头角。记得我的第一篇教学总结文章就是在《江
璀璨,本是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我确信,经历过60个春秋的《江西教育》,说她是镶嵌在赣鄱大地上的一块玉石,一点也不为过。  1950年4月创刊的《教育工作》(《江西教育》的前身)是江西省创办的第一本期刊。后经“文化大革命”冲击又是首家恢复出版的刊物。过了不久,她又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期刊。现在,《江西教育》发展成为A、B、C三个版别(旬刊),办刊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由于特殊的原由,我在30年前就与《江西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在江西省教育厅工作近40年,先后从事过教育行政、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工作,在省教科所领导岗位上工作了20年。回首自己的成长道路和专业生涯,不能不对《江西教育》怀有感激之情。  复刊之后的《江西教育》,是在我当时工作的省教材编写组的基础上筹建的,刊物的领导和采编人员,都是我熟识的领导和同事。由于同在一幢楼里办公,同住在一个院
1980年,《江西教育》复刊时,我有幸参与刊物的组建和编辑工作,一直干到1993年离休。由于负责编审《园丁赞》一类栏目,我编辑过成百上千篇记叙优秀教师事迹的稿件。教师们爱岗敬业的品德,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灵魂一次次得到洗礼。  南昌二中英语教师、高三(四)班班主任虞华来,大学毕业后选中了教师这一职业。1982年4月,医生在他的病历上无情地做出了生殖细胞癌的诊断,并预言他只有三
我跟《江西教育》的联系已有25年了。我是1985年参加工作的,大学学的是历史学专业,对世界现代史颇有兴趣,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还被《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作为优秀毕业论文发表,这更坚定了自己毕业后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的意愿。没想到,毕业后我却被分配到了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当时,我多次找过领导,希望能进政教系教历史,但领导说不能改了。于是,我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搞起教育来了。说实在的,开始很长一
对于红河哈尼族这一具有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旅游文化资源而言,如何充分加工民族文化,包装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旅游产品,来适应旅游行业新的竞争态势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本文目的是挖掘哈尼文化中旅游元素构建独特旅游IP产品,运用全新的开发模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哈尼文化。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知名旅游IP案例的IP性质、用发展历程论证旅游IP形成路径的可行性;以及从IP的视角分析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借鉴其成
学位
佳事流芳千古,好书播惠九洲。伴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坚定的步伐,经历了灿烂的阳光,也经历了坎坷的风雨,《江西教育》走过了60个春秋,迎来了她创刊60周年纪念日。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教育报刊中,每逢捧读《江西教育》,闻着油墨的芬芳,我都会倍感亲切和温暖。因为,多年以来,《江西教育》与我一路相伴。  考试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我被南昌师范学校录取,1979年底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当时,我
问世宣功六十年,  开明启智此期刊。  修文辑稿春秋事,  焕出辉煌教史篇。  《江西教育》是为江西教育的持续改革和永续发展创立的刊物,同时,也是为辛勤耕耘于赣鄱红色土地上的教育工作者开办的期刊。为教育改革和发展高悬风向标,便成了《江西教育》60年的服务要义;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点亮心灯,更成了《江西教育》60年的服务要务。60年风云变幻,但《江西教育》始终矢志不移、立行不废。这种涵养静气的修
数字媒体艺术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数字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的艺术设计形式,打破了传统艺术设计形式单一、只追求美感的特点,数字媒体艺术更加寻求差异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