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他呼应具体的现实世界提出了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础,孟子的教育学说也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架构起来的。与孔子教育思想相比较,孟子教育学说有其内在特性。因此,对孟子性善论及其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性善论;孟子;教育思想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孟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孟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其教育思想也日益受到关注。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赵歧、朱熹、焦循以及近现代许多学者都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了阐释。但是当前对孟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还是归纳为主,缺乏深入的论证,因此有必要对孟子性善论及其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进行探究。
一、孟子的性善论——教育学说之基础
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其学说可谓是上承孔子。孟子周游列国,回到故乡后,便与万章之徒,作《孟子》七篇。事实上,孟子并非先建构一套体系去发展他的性善论思想,而是基于人生历程的因缘情况,呼应于具体的现实世界,提出了他的哲学理念。
孟子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王权衰落,霸权迭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孟子提出了他的“性善论”,为统治者治民为什么要以道德教化为主提供人性依据。在孟子看来,一般民众也像尧舜一样本性是善良的,有仁、义、礼、智四端,只要善加引导,启发他们的道德自觉,就可以达到治国的目的,所以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是不必要的。在思想渊源方面,孟子作为孔门弟子,其思想必然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孟子对于人性的诠释,正是达孔子之意。在孟子之前,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之说。所谓“性相近”,是指每一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因而都具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所谓“习相远”,则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人究竟能不能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最终取决于人的不同习性。而人的本性是向善还是向恶,孔子并没有明确的提出,但是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要拥有仁德,还是在自己。孟子作为儒家正统的继承者,则明确了人性向善这一层面。正是基于性善论,孟子构建了他的教育思想,更侧重于自我教育,强调反求诸己。
那么孟子的性善论是如何架构起来的呢?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认为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而成就了仁义礼智四端,因为人们有了此四端,才能扩充到周身全体。孟子同过“四端”来说明人性善的问题,但是,他在当时遭到了告子这样的思想家的反驳。通过与告子的论辩,孟子进一步的解释了为什么人性善。孟子通过杞柳之辩,水之向下,人禽之辩,“仁内义外”说的辩论,进一步明确了性善论的思想。孟子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也就是说从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它善良,这便是所谓的人性善良。在这里,孟子明确的指出了性善只是一种应然,是一种有待于实现的应然。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而这种内在的要求和潜能正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也”。人要扩充发扬其善端,才能够具备仁、义、礼、智四德,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孟子的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进一步发挥了儒家“内圣”的理论——即“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的成圣功夫。“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是否为善,成就道德人格乃决定于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拥有成圣成贤的内在可能性。在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逐渐架构起了自己的教育学说。那么,孟子又是如何在性善论的线索下,发展自己的教育学说的呢?
二、基于性善论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侧重于向内的自我探求,这与孟子的性善论是密切相关的。孟子的教育学说,正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架构起来的。
孟子的“性善说”立论于人具有的四种善端,这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而具有的,不是后天加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把不待学习便能得到的,不待思考便会知道的称为“良知”、“良能”,而这仁义礼智四端也就是不学而能,不虑而得的良知、良能。不过孟子虽然主张仁、义、礼、智四端乃人本心所固有,但是人之所以不能纯为善,甚或变而交恶,往往是因为后天物欲所蔽或受到环境影响,丧失本心所致。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据,因为良心本心是天赋予的。正是人性中有“陷溺其心”,丧失本心而使人性不能向善这一可能性的存在,才使孟子的教育思想得以存在与发展。可以说孟子的教育思想正是基于此建立起来的,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通过存心养心,保养其本心,那么人的善端便可以扩充达到至善,而这种思想则深深贯穿于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也主张德育,即提倡自我教育。做人的基础、道德修养的基础正是“性善论”,只有善是存乎于人心的,人才能通过反求诸己获得善,才能存心养性,也才能够尽心、知性、知天,达到天人合一。人性善的理论认为,仁、义、礼、智就内在于人自身。孟子这样讲,主要是指出人的道德不需外求,而不是说人不进行道德修养就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在《离娄上》中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在孟子看来,不反求诸己,没有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内在于人的道德潜能就不能发挥作用。人只有反求诸己,使其内在的善性得以实现,才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可以说,反求诸己是对人性向恶的一种预防,通过反省自身使善端扩充发扬。但是,当一个人已经做错了事时,孟子则对此提出一条道德挽救之路——“求放心”。在《告子上》中记载,“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求放心”是孟子所提倡的教育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我教育的根本任务。因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心中所固有的,但是最初只是一个萌芽,这种善的萌芽是极易被损坏的,需要养护和加以扩展,否则就会失去它。现实中的人所以会为恶,就是因为他们丢失了自己的本心。所以在孟子看来,自我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要把良心本心寻回,要求其放心。
《尽心上》载道: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弈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的意思是教育是讲规则,有法度的,就如射手射箭,匠人制造器物一样。教师必须要用规则中合法度来引导学生,不能因为某个受教育者的才能,悟性低下而去改变原则性的东西。作为一个教师自然应该循循善诱,而作为一个学生,则更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修行靠自身,一切还得靠自己去理解体悟融会贯通。学贵在自得,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深造。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正是强调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良心本心的作用。正是因为人心是向善的,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所以才自觉地去探求知识。
三、结语
孟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性善论”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观念仍具有启迪价值。其思想内容对人的价值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学习作用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孟子性善论及其教育思想,使其思想对于我们有更进一步的指导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杨泽波.子性善论研究[M].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性善论;孟子;教育思想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孟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孟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其教育思想也日益受到关注。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赵歧、朱熹、焦循以及近现代许多学者都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了阐释。但是当前对孟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还是归纳为主,缺乏深入的论证,因此有必要对孟子性善论及其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进行探究。
一、孟子的性善论——教育学说之基础
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其学说可谓是上承孔子。孟子周游列国,回到故乡后,便与万章之徒,作《孟子》七篇。事实上,孟子并非先建构一套体系去发展他的性善论思想,而是基于人生历程的因缘情况,呼应于具体的现实世界,提出了他的哲学理念。
孟子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王权衰落,霸权迭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孟子提出了他的“性善论”,为统治者治民为什么要以道德教化为主提供人性依据。在孟子看来,一般民众也像尧舜一样本性是善良的,有仁、义、礼、智四端,只要善加引导,启发他们的道德自觉,就可以达到治国的目的,所以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是不必要的。在思想渊源方面,孟子作为孔门弟子,其思想必然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孟子对于人性的诠释,正是达孔子之意。在孟子之前,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之说。所谓“性相近”,是指每一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因而都具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所谓“习相远”,则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人究竟能不能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最终取决于人的不同习性。而人的本性是向善还是向恶,孔子并没有明确的提出,但是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要拥有仁德,还是在自己。孟子作为儒家正统的继承者,则明确了人性向善这一层面。正是基于性善论,孟子构建了他的教育思想,更侧重于自我教育,强调反求诸己。
那么孟子的性善论是如何架构起来的呢?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认为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而成就了仁义礼智四端,因为人们有了此四端,才能扩充到周身全体。孟子同过“四端”来说明人性善的问题,但是,他在当时遭到了告子这样的思想家的反驳。通过与告子的论辩,孟子进一步的解释了为什么人性善。孟子通过杞柳之辩,水之向下,人禽之辩,“仁内义外”说的辩论,进一步明确了性善论的思想。孟子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也就是说从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它善良,这便是所谓的人性善良。在这里,孟子明确的指出了性善只是一种应然,是一种有待于实现的应然。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而这种内在的要求和潜能正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也”。人要扩充发扬其善端,才能够具备仁、义、礼、智四德,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孟子的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进一步发挥了儒家“内圣”的理论——即“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的成圣功夫。“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是否为善,成就道德人格乃决定于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拥有成圣成贤的内在可能性。在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逐渐架构起了自己的教育学说。那么,孟子又是如何在性善论的线索下,发展自己的教育学说的呢?
二、基于性善论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侧重于向内的自我探求,这与孟子的性善论是密切相关的。孟子的教育学说,正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架构起来的。
孟子的“性善说”立论于人具有的四种善端,这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而具有的,不是后天加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把不待学习便能得到的,不待思考便会知道的称为“良知”、“良能”,而这仁义礼智四端也就是不学而能,不虑而得的良知、良能。不过孟子虽然主张仁、义、礼、智四端乃人本心所固有,但是人之所以不能纯为善,甚或变而交恶,往往是因为后天物欲所蔽或受到环境影响,丧失本心所致。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据,因为良心本心是天赋予的。正是人性中有“陷溺其心”,丧失本心而使人性不能向善这一可能性的存在,才使孟子的教育思想得以存在与发展。可以说孟子的教育思想正是基于此建立起来的,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通过存心养心,保养其本心,那么人的善端便可以扩充达到至善,而这种思想则深深贯穿于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也主张德育,即提倡自我教育。做人的基础、道德修养的基础正是“性善论”,只有善是存乎于人心的,人才能通过反求诸己获得善,才能存心养性,也才能够尽心、知性、知天,达到天人合一。人性善的理论认为,仁、义、礼、智就内在于人自身。孟子这样讲,主要是指出人的道德不需外求,而不是说人不进行道德修养就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在《离娄上》中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在孟子看来,不反求诸己,没有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内在于人的道德潜能就不能发挥作用。人只有反求诸己,使其内在的善性得以实现,才可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可以说,反求诸己是对人性向恶的一种预防,通过反省自身使善端扩充发扬。但是,当一个人已经做错了事时,孟子则对此提出一条道德挽救之路——“求放心”。在《告子上》中记载,“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求放心”是孟子所提倡的教育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我教育的根本任务。因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心中所固有的,但是最初只是一个萌芽,这种善的萌芽是极易被损坏的,需要养护和加以扩展,否则就会失去它。现实中的人所以会为恶,就是因为他们丢失了自己的本心。所以在孟子看来,自我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要把良心本心寻回,要求其放心。
《尽心上》载道: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弈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的意思是教育是讲规则,有法度的,就如射手射箭,匠人制造器物一样。教师必须要用规则中合法度来引导学生,不能因为某个受教育者的才能,悟性低下而去改变原则性的东西。作为一个教师自然应该循循善诱,而作为一个学生,则更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修行靠自身,一切还得靠自己去理解体悟融会贯通。学贵在自得,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深造。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正是强调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良心本心的作用。正是因为人心是向善的,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所以才自觉地去探求知识。
三、结语
孟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性善论”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观念仍具有启迪价值。其思想内容对人的价值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肯定,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学习作用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孟子性善论及其教育思想,使其思想对于我们有更进一步的指导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杨泽波.子性善论研究[M].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