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心中。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 提高他们建立魅力语言课堂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顺学而教;魅力课堂
在新课改中,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以生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特别关注“人”的因素。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并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语文课堂学习的无穷魅力。
一、 视频辅助,激发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互动中去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也是关键。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注重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尊重学生的认识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而视频辅助就是一种深受小学生喜欢而且效果很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通过视频辅助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很好地投入到课堂互动中去。《桂林山水》是一篇抒情散文,在这篇课文中向我们展示了桂林的风光之美,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桂林山水一种别样的感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意识到这样的文章虽然语言生动优美,但是要让学生感受文本中的具体内容,对于没有真正去过桂林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于是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采用了视频辅助的方法,将关于桂林的视频资料制作成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课件资料,这样桂林的山水以一种具体形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进入到营造的课堂情境中去,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受到桂林的巨大魅力。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找一找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关于桂林的描写,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散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而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采用了视频辅助的方法,将抽象变得具体可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也让学生走进教学情境中,为深入体会文本之美奠定了基础,效果很好。
二、 师生互动,引导自主探究
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以前的“满堂灌”,而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获得知识。而教师要改变以前的角色,和学生之间进行良性互动,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甚至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一个苹果》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分析这篇课文,感觉文本内容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如果教师只是枯燥的讲解,那么,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容易流于表面,同时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了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发了几个苹果以及其他的水果,然后为学生布置任务:“同学们,老师发给你们的苹果里都藏着五角星,你们能通过大家的合作努力找到吗?同时老师引入今天的课题,大家先默读课文,看看文中住主要写了什么?”小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产生较高兴趣,于是大家纷纷动手操作,经过大家的努力,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三、 尊重生成,拓展认知深度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预设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整个课堂跌宕起伏,精彩不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互动中的“精彩一瞬”,同时还要自主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承担一部分学习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意外的惊喜,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解读。
例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让学生认识到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细读文本,深入体会文本中描绘的双龙洞的美好景色。
就在大家尽情享受双龙洞的美丽景色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这样说:“老师,这里的景色真美啊,等我长大了,我就去双龙洞做一个导游,不仅自己尽情欣赏双龙洞的景色,还要向别人介绍双龙洞的景色。”面对学生的这个说法,教师感觉非常有意义,于是这样引导学生:“那么,同学们明天我们就做一个小小的模拟演练,你们自主搜集整理关于双龙洞的资料,组织语言,作为一名导游,向自己的游客介绍双龙洞的景色,好不好?”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与众不同的想法,没有否定,更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抓住这样的契机,将一部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在课下完成,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印象推到另外一个高潮。
四、 打破定势,突破思维局限
顺学而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生活经验都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顺学而教的语文课堂,就要在学生陷入思维定势的时候教师进行有效地追问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获得新的体验。
五、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语言教师,我们还必须从学生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同时结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使课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让语言课呈现出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李水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J].考试周刊,2014(32).
[2]翁静芳.基于“以学定教,差异发展”理念的教学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5(6).
作者简介:
梁德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潘家庄镇团结学校。
关键词:小学语文;顺学而教;魅力课堂
在新课改中,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以生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特别关注“人”的因素。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并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语文课堂学习的无穷魅力。
一、 视频辅助,激发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互动中去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也是关键。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注重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尊重学生的认识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而视频辅助就是一种深受小学生喜欢而且效果很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通过视频辅助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很好地投入到课堂互动中去。《桂林山水》是一篇抒情散文,在这篇课文中向我们展示了桂林的风光之美,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桂林山水一种别样的感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意识到这样的文章虽然语言生动优美,但是要让学生感受文本中的具体内容,对于没有真正去过桂林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于是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采用了视频辅助的方法,将关于桂林的视频资料制作成课件,让学生仔细观看课件资料,这样桂林的山水以一种具体形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进入到营造的课堂情境中去,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受到桂林的巨大魅力。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找一找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关于桂林的描写,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散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而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采用了视频辅助的方法,将抽象变得具体可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也让学生走进教学情境中,为深入体会文本之美奠定了基础,效果很好。
二、 师生互动,引导自主探究
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以前的“满堂灌”,而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获得知识。而教师要改变以前的角色,和学生之间进行良性互动,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甚至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一个苹果》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分析这篇课文,感觉文本内容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如果教师只是枯燥的讲解,那么,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容易流于表面,同时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了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发了几个苹果以及其他的水果,然后为学生布置任务:“同学们,老师发给你们的苹果里都藏着五角星,你们能通过大家的合作努力找到吗?同时老师引入今天的课题,大家先默读课文,看看文中住主要写了什么?”小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产生较高兴趣,于是大家纷纷动手操作,经过大家的努力,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三、 尊重生成,拓展认知深度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预设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整个课堂跌宕起伏,精彩不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互动中的“精彩一瞬”,同时还要自主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承担一部分学习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意外的惊喜,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解读。
例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让学生认识到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细读文本,深入体会文本中描绘的双龙洞的美好景色。
就在大家尽情享受双龙洞的美丽景色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这样说:“老师,这里的景色真美啊,等我长大了,我就去双龙洞做一个导游,不仅自己尽情欣赏双龙洞的景色,还要向别人介绍双龙洞的景色。”面对学生的这个说法,教师感觉非常有意义,于是这样引导学生:“那么,同学们明天我们就做一个小小的模拟演练,你们自主搜集整理关于双龙洞的资料,组织语言,作为一名导游,向自己的游客介绍双龙洞的景色,好不好?”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与众不同的想法,没有否定,更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抓住这样的契机,将一部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在课下完成,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印象推到另外一个高潮。
四、 打破定势,突破思维局限
顺学而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生活经验都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顺学而教的语文课堂,就要在学生陷入思维定势的时候教师进行有效地追问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获得新的体验。
五、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语言教师,我们还必须从学生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同时结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使课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让语言课呈现出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李水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J].考试周刊,2014(32).
[2]翁静芳.基于“以学定教,差异发展”理念的教学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5(6).
作者简介:
梁德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潘家庄镇团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