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社会因素致剖宫产率的逐年升高,其剖宫产的并发症亦随之升高。剖宫产致脾破裂,术中若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后果极为严重。通过此2例病人的处理,仍有不足之处值得总结,以免发生类似情况。
【关键词】剖宫产;脾损伤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61-01
患者1:30岁,G3P1,因停经39+4周,B超提示羊水中见较多光点漂浮物于09-6-18入院。孕期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无外伤史。既往体健。查体:T:36.5oC,P:84次/分,BP:90/60mmHg,体重:82kg。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异常。宫高:30cm,腹围:112cm,无宫缩,胎心140次/分,先露头,浮。入院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正常。B超双顶径9.7cm,羊水指数16.3cm,羊水中见较多光点漂浮物,胎盘Ⅲ度成熟。因“初产头浮,患者及家属要求手术”择期在持硬麻下行取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者右手入宫腔上托胎头至切口处,助手按压宫底,以头位娩出一活女婴,新生儿1分钟Apgar评9分,重3700g。拟关腹时常规检查附件,见左中腹有新鲜血液向下流出,请外科医师上台探查,发现脾脏下极破口1.5cm×1.5cm活跃出血,予7#线缝合数针,因组织极脆,出血更凶猛,为挽救患者的生命,经家属同意最后行脾切除。术中出血2800ml,其中剖宫产出血约200 ml,脾破裂出血约2600 ml,术中输悬浮红3u,血浆600 ml ,术后继续纠正贫血及抗感染治疗,于第11天痊愈出院。
患者2:39岁,因停经40+5W,下腹胀痛1+天,于09-6-22入院。孕早期因“妊娠剧吐”于我院住院治疗。孕中期无异常。三天前感冒咳嗽,无咳痰、呼吸困难等不适,自服“双黄连”后好转。1天前感下腹不规律胀痛,阴道无流血、流液。入院诊断:1、G3P1孕40+5周先兆临产;2、上呼吸道感染。既往史无特殊。18年前平产一女婴,健在。孕5+月引产一次。T:36.8℃,P:84次/min,BP:90/60mmHg,神清,皮肤粘膜红润,心肺(-)。宫高31cm,腹围94cm,胎心130次/min,无宫缩,B超:BPD:9.6cm,FL:7.6cm,羊水指数11cm,脐绕颈一圈。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各项化验均正常。因“超期妊娠患者及家属坚决要求剖宫产”择期在持硬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右手入宫腔上托胎头至切口处,助手按压宫底,以头位娩出一活女婴,新生儿1分钟Apgar评9分,重3500g。 关腹前查见左中上腹少许活动性出血,色鲜红,请外科医生上台探查,发现脾下极4cm×5cm×4cm撕裂伤口并活动性出血,大网膜与下腹壁粘连,粘连带长约10cm,行脾修补术及腹腔粘连松解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1800 ml(剖宫产出血约250ml),输悬浮红4u,血浆1000 ml,术后第八天痊愈出院。
讨论:剖宫产术中发生脾损伤临床很少见,脾损伤根据病因可分为三类:1、外伤性脾损伤;2、自发性脾破裂;3、医源性脾损伤。该病例无外伤史,剖宫产术前及术中进腹腔后均无异常发现,关腹前均发现左中上腹活动性出血,色鲜红,请外科医生上台探查为脾损伤,因术中两例娩出胎头时均有常规按压宫底的操作,加之孕晚期出现生理性脾脏增大,质特脆,而经腹部按压子宫底,有可能影响到增大的脾脏。所以该病例脾损伤可能与按压宫底有关。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年增高,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院剖宫产率仅达15-20%,而近年已达50%以上;有些城市甚至高达70%以上,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剖宫产率必须在15%以下,而目前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因素(1)。我院建院三十余年,分娩人次达七万余人,仅此2例剖宫产并发脾破裂;虽然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较好的办法,是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病死率的有效手段,但同时并发症亦随之增加;若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好,尤其是脾损伤,极易引起严重后果;为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首先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合理选择剖宫产,努力提高阴道分娩质量,避免滥用剖宫产;其次手术中要注意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腹壁及子宫切口一定要够大,包括选择子宫切口应在子宫下段和宫体交界下3cm较为恰当,切口长10cm-11 cm为宜,不要偏向一侧,取胎先露时禁忌用“暴力”按压宫底,并应掌握必要的胎头娩出的技巧,充分利用胎头与胎体即杠杆原理,助手适而可止的按压胎臀,手术者掌握好取头时机,术者与助手配合得当,尽量做到准、稳、轻取出胎头及胎体;相信通过我们医务人员、产妇和家属以及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遏止剖宫产率的盲目剧增,从而减少剖宫产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廖予妹,耿正惠.中国剖宫产现状及其远期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8):630-632
【关键词】剖宫产;脾损伤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61-01
患者1:30岁,G3P1,因停经39+4周,B超提示羊水中见较多光点漂浮物于09-6-18入院。孕期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无外伤史。既往体健。查体:T:36.5oC,P:84次/分,BP:90/60mmHg,体重:82kg。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异常。宫高:30cm,腹围:112cm,无宫缩,胎心140次/分,先露头,浮。入院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正常。B超双顶径9.7cm,羊水指数16.3cm,羊水中见较多光点漂浮物,胎盘Ⅲ度成熟。因“初产头浮,患者及家属要求手术”择期在持硬麻下行取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者右手入宫腔上托胎头至切口处,助手按压宫底,以头位娩出一活女婴,新生儿1分钟Apgar评9分,重3700g。拟关腹时常规检查附件,见左中腹有新鲜血液向下流出,请外科医师上台探查,发现脾脏下极破口1.5cm×1.5cm活跃出血,予7#线缝合数针,因组织极脆,出血更凶猛,为挽救患者的生命,经家属同意最后行脾切除。术中出血2800ml,其中剖宫产出血约200 ml,脾破裂出血约2600 ml,术中输悬浮红3u,血浆600 ml ,术后继续纠正贫血及抗感染治疗,于第11天痊愈出院。
患者2:39岁,因停经40+5W,下腹胀痛1+天,于09-6-22入院。孕早期因“妊娠剧吐”于我院住院治疗。孕中期无异常。三天前感冒咳嗽,无咳痰、呼吸困难等不适,自服“双黄连”后好转。1天前感下腹不规律胀痛,阴道无流血、流液。入院诊断:1、G3P1孕40+5周先兆临产;2、上呼吸道感染。既往史无特殊。18年前平产一女婴,健在。孕5+月引产一次。T:36.8℃,P:84次/min,BP:90/60mmHg,神清,皮肤粘膜红润,心肺(-)。宫高31cm,腹围94cm,胎心130次/min,无宫缩,B超:BPD:9.6cm,FL:7.6cm,羊水指数11cm,脐绕颈一圈。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各项化验均正常。因“超期妊娠患者及家属坚决要求剖宫产”择期在持硬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右手入宫腔上托胎头至切口处,助手按压宫底,以头位娩出一活女婴,新生儿1分钟Apgar评9分,重3500g。 关腹前查见左中上腹少许活动性出血,色鲜红,请外科医生上台探查,发现脾下极4cm×5cm×4cm撕裂伤口并活动性出血,大网膜与下腹壁粘连,粘连带长约10cm,行脾修补术及腹腔粘连松解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1800 ml(剖宫产出血约250ml),输悬浮红4u,血浆1000 ml,术后第八天痊愈出院。
讨论:剖宫产术中发生脾损伤临床很少见,脾损伤根据病因可分为三类:1、外伤性脾损伤;2、自发性脾破裂;3、医源性脾损伤。该病例无外伤史,剖宫产术前及术中进腹腔后均无异常发现,关腹前均发现左中上腹活动性出血,色鲜红,请外科医生上台探查为脾损伤,因术中两例娩出胎头时均有常规按压宫底的操作,加之孕晚期出现生理性脾脏增大,质特脆,而经腹部按压子宫底,有可能影响到增大的脾脏。所以该病例脾损伤可能与按压宫底有关。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年增高,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院剖宫产率仅达15-20%,而近年已达50%以上;有些城市甚至高达70%以上,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剖宫产率必须在15%以下,而目前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因素(1)。我院建院三十余年,分娩人次达七万余人,仅此2例剖宫产并发脾破裂;虽然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较好的办法,是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病死率的有效手段,但同时并发症亦随之增加;若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好,尤其是脾损伤,极易引起严重后果;为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首先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合理选择剖宫产,努力提高阴道分娩质量,避免滥用剖宫产;其次手术中要注意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腹壁及子宫切口一定要够大,包括选择子宫切口应在子宫下段和宫体交界下3cm较为恰当,切口长10cm-11 cm为宜,不要偏向一侧,取胎先露时禁忌用“暴力”按压宫底,并应掌握必要的胎头娩出的技巧,充分利用胎头与胎体即杠杆原理,助手适而可止的按压胎臀,手术者掌握好取头时机,术者与助手配合得当,尽量做到准、稳、轻取出胎头及胎体;相信通过我们医务人员、产妇和家属以及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遏止剖宫产率的盲目剧增,从而减少剖宫产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廖予妹,耿正惠.中国剖宫产现状及其远期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8):63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