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品读引导,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品读感悟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
  一、抓住文眼引导品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二、激發思维引导品读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我国古人把“熟读精思”作为一条重要的阅读规律,可见他们很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是强调思考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怎样使学生在读中思考呢?
  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苏霍姆林斯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我们知道就学生读的方式来看,有默读,有朗读。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思考,默读比较合适,因为默读不出声音,全班同学互不干扰,有利于注意力集中,便于思考,这样边读边思,才能达到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目的。
  其次,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感悟。叶圣陶先生曾明确向我们指出:只有培养出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阅读效果,才算得上是教会学生学习了。读是教好、学好语文的根本,语文教学必须把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放在首要地位。语文课堂就是要创造机会,保证时间,让学生亲自去感受文本,自己去与知识密切联系,深入探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最后,要注重学生感悟的引导。俗话说,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形象。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中,我力求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读进文本。
  三、引“趣”激“情”引导品读
  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感悟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一要做好引“趣”激“情”。兴趣和愉快是人的最主要的两种积极情绪。能引起兴趣的情境,往往也能引起愉快,而能引起愉快的情境,也往往使人感兴趣。因此,在指导学生品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兴趣和愉快经常伴随出现、相互补充、相互作用,营造学生品读活动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情绪背景;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朗读,提高品读能力。例如,教学《草原的早晨》时,当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说了草原多美以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极其轻缓的语调来了一段配乐朗诵:“……我仿佛来到了美丽宽广的草原。忽然,不知从哪儿传来了啪、啪响亮的鞭声……”学生心领神会,跟上来吟诵:“啪、啪响亮的鞭声……”接连几遍,学生朗读一遍比一遍情绪饱满,整堂课达到高潮。同时,在引“趣”激“情”的引导中,应注意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分角色朗读中,孩子们通过进入角色,使他们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凶善,读者绘声绘色,听者身临其境。
  二要提高范读效果。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模仿能力强,根据儿童的这一优点,应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特别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他们年幼少知,理解能力差,所以,有感情地朗读对儿童来说很难,这样就需要教师正确、耐心地去指导、范读,教给他们读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为他们到高年级时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范读中,教师须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儿化音;其次,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让孩子们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换气、停顿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要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态,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
  三要注重组织形式。我们知道,无论是情感体验,还是语言训练,都应该以“读”为凭借物,以“读”作为中介和纽带。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感悟,求得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从学生读的方式来看,有默读,有朗读;从组织的形式来看,有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有齐读;从读的要求来看,有带表情的读,有轻、重音区别之读。在读的环节中学生是主体,但怎样读效果好,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指导,并逐步使学生掌握读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上也能取得好的成绩。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为此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采用如下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善于倾听,才能掌握该课堂的知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注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也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不断地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的理念与要求,为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及由此带来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创
期刊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篇爱国人士写的《令国人震撼深思的文章》,关于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题为《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的文章,描述了他在飞机、机场、火车站上看到的中国人,总是高声打电话、玩游戏,却未见有人读书。中国人或喧嚣或孤独地忙碌,似乎总是缺少满足和安宁。据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人年均7本,日本人年均40本,俄罗斯人年均55本差距甚远。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
期刊
在中职学校中,美育课程是全面培养优秀人才的必备条件。而美术教育则是美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渗透美育教育,培养学生懂得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一、美育的内涵特征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狭义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主要是指通过艺术的手段
期刊
摘要:活动组织形式中的多样与创新,活动内容选择里的灵活与巧妙,活动评价方法上的多元与机智,课程设置上的开放性与生活化。“生活秘密探究活动”就在这种教育形势的召唤下应运而生的。生活秘密探究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探秘的对象没有界限,探秘协助者涉及范围广泛,是个内涵丰富外延无限的,需要师幼们主动发挥各自创意与个性的,富于生活化的有意义的综合性课程。  关键词:自主游戏;亲身探究;根植生活  随着《3-6岁
期刊
当前,学生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成为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安全教育仍是中小学校一项长期而非常重要的工作。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所以说,社会、学校、家庭怎样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是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的问题。  一、常发生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  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校园内安全事故,如火灾、食物中毒、运动伤害、拥挤踩踏以及突遇自然灾害等;有校
期刊
随着广东高考题型的发展,文学类文本的出题方向在大的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难度方面必须作出一定的调整。教师在指导此类文本阅读的时候,更应训练学生抓好基本阅读方法和答题方法,让学生把握各种题型的“潜规则”,落实答题的基本方法,则“大分小分落玉盘”是水到渠成之事。  根据广东近三年甚至更早以前的高考,无论是小说类阅读还是散文类阅读,文学类作品常见的题目都有如:请概括作品人物的形象特点、概括人物感情变化
期刊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了教育的重要任务。青少年处在创造力发展最佳时期,他们创造意识强烈、创造思维敏捷,喜欢思考,对事物执著追求、寻根问底。这一切,构成了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良好条件。因此,高度关注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必要意义。  一、青少年創造力发展的现状  传统教育无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等单位关于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调查显示, 自评具有初步创造人格
期刊
内容摘要: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要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惯。如何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习基础(兴趣)的培养;教师要教会学生建立“错、典型题集”,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教師要教会学生问问题,敢问问题,从问题中发现不足,从不足中落实基础。  关键词:培养;农村学生;学习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在用完一次后就被人们遗弃了,不利于环境的美化和保护,还影响了人们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还会给生活带来一些麻烦  一、废旧材料运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意义  废旧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废旧物品,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了生活环境,让废旧物品再次得到合理利用,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渗透环保意识,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