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乡油路改造工程是国家统一部署的、“十五”计划后3a实施的“东部地区通村、中部地区通乡、西部地区通县”民心工程。山区农村公路的“建”与“养”不仅与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农村走向小康社会,实现建立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局。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通乡油路改造工程又是一项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建设程序从简的工程。尽管国家计委和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但其技术方案和采取质量要求仍然不很明确。因此,因地制宜,切实做好通乡油路工程确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和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是优质高速完成通乡油路建设任务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通乡;油路;管理
一、当前乡村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经费无着落,养护资金难筹措。乡村公路建起后,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直接交付村级投入使用。由于乡村公路养护政策尚未到位,村级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在建设中已经倾其所有,难于筹到常年用于乡村养护的专项资金。对乡村公路养护目前没有硬性规定,受政策和资金制约,大部分乡村公路采取季节养护和群养群护的方式,有的甚至无人管护,给行人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2.养护无标准,养护工作难考核。乡村公路建设时为了节约资金、土地,采取因路制宜,设计技术标准低,上山下岭,爬坡过河,与列养等级公路比,养护线路长,难度大,完全靠人工作业。对乡村公路养护按照什么样的养护标准,目前没有统一模式,专人养护里程定多远,资金定多少,是只负责路面保洁,还是涵盖路面病害,尚无规定内容,如何检评、考核、兑现,也只在摸索之中。
3.管理无主体,有效管理难到位。乡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是所在乡镇和村民委员会,其管理划给谁,目前尚无定论。如果说划给路政,点多线广,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就是管了,对路产路权维护的罚没收入,应缴给谁,发生的费用如何处理,均无章可循。如果村级负责管理,将依照乡规民约进行,但各村情况不一样,民风不一样,人员素质不一样,势必造成乡规民约的内容不同,对路产路权的维护条款不同,处罚标准不同,有可能造成在同一个县市、同一个乡镇处罚不一样,而且能否做到依法文明维护路产路权尚难说清。
4.人员无要求,养护质量难保证。对乡村公路列养,由于受地理、条件、人居等因素限制,大部分采取以村为单位养护,聘请的多数是本村村民,受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责任心等限制,乡村公路养护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二、对加强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乡村公路建设情况和国家相关养护政策的出台,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公路养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交通,结合谷城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1.加强质量管理,打造和谐公路。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加大,国家奖补资金已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不含地方补贴),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速度。虽然谷城已向每个乡镇派驻了监理,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了审验,驱逐了部分施工不合格单位,但是由于点多面广,加之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一个乡镇几个村甚至十几个村同时施工,监理无法实现真正“驻地”。受利益驱动,少数施工队仍然存在着趁监理不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容易造成质量隐患,也给日后养护管理带来困难。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必须严把建设关,建议上级加大对监管经费投入,改善交通工具,确保按施工组织设计作业,强化质量管理,为延长乡村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打好基础。
2.科学建立基金,实现持久发展。今年,国家已经提出了乡村公路养护的意见,但从谷城专人养护的效果看,应当考虑把日常养护与公路大中修分开,日常养护由乡村负责管理,交通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经费支出为每公里/年1500—2000元,养护人员仍采用竞标和合理低价中标两种形式,便于乡村管理,增强村级爱路护路意识。路面病害处治应组建专业施工队进行。公路大中修工程由交通部门负责,乡村进行监督,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按国家有关政策划拨的养护经费,在扣除小修保养经费后,其剩余资金建立公路大中修基金。其公路大中修费用具体分担比例可采取倒“三七”的办法,即从验收合格后的第6年开始,第一年维修,大中修基金出30%,乡村负担70%,第二年大中修基金出40%,乡村负担60%,依次类推,直到第五年也就是公路验收后的第十一年以后均采用大中修基金出70%,乡村负担30%的办法进行。
3.认真开展培训,提高人员水平。要加大对农村养路工的政治业务培训,政治、政策培训以乡镇为主,业务、安全培训由交通部门负责实施,不断提高农村养路工人素质。
4.建立考评机制,激发养护合力。要结合实际逐步建立一整套乡村公路养护考核机制,做到养护效果与养护经费挂钩,与安排下年度建设项目挂钩,奖罚分明,树立公路养护标杆和旗帜,通过优胜劣汰,努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
5.试行全程监督,保障资金安全。建立乡村公路养护资金专项审计制度,纳入交通效能监察,坚持每年对养护资金进行一次专项审计,每年交通监察部门进行一次专项检查,保障国家资金使用安全,确保不被挪作他用。
三、工程的质量控制
1.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众多工程实例和理论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施工工序及其质量的影响程度有着显著的差别
2.质量控制的原则
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可遵循“质量第一,以人为核心、以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通乡油路改造工程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百年大计”工程,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对工程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施工中间环节的检查,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四、结语
通乡油路改造工程是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设的项目,在当前地方财政紧张状况下,地方配套资金一般很难到位,要求工程的结构设计一定要合理,工程造价要低,即“经济”。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协调”,即不同的公路行政等级、不同的交通流量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优化设计,使之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参考文獻:
【1】周志言.公路工程监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2】王红霞.公路养护与管理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关键词:通乡;油路;管理
一、当前乡村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经费无着落,养护资金难筹措。乡村公路建起后,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直接交付村级投入使用。由于乡村公路养护政策尚未到位,村级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在建设中已经倾其所有,难于筹到常年用于乡村养护的专项资金。对乡村公路养护目前没有硬性规定,受政策和资金制约,大部分乡村公路采取季节养护和群养群护的方式,有的甚至无人管护,给行人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2.养护无标准,养护工作难考核。乡村公路建设时为了节约资金、土地,采取因路制宜,设计技术标准低,上山下岭,爬坡过河,与列养等级公路比,养护线路长,难度大,完全靠人工作业。对乡村公路养护按照什么样的养护标准,目前没有统一模式,专人养护里程定多远,资金定多少,是只负责路面保洁,还是涵盖路面病害,尚无规定内容,如何检评、考核、兑现,也只在摸索之中。
3.管理无主体,有效管理难到位。乡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是所在乡镇和村民委员会,其管理划给谁,目前尚无定论。如果说划给路政,点多线广,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就是管了,对路产路权维护的罚没收入,应缴给谁,发生的费用如何处理,均无章可循。如果村级负责管理,将依照乡规民约进行,但各村情况不一样,民风不一样,人员素质不一样,势必造成乡规民约的内容不同,对路产路权的维护条款不同,处罚标准不同,有可能造成在同一个县市、同一个乡镇处罚不一样,而且能否做到依法文明维护路产路权尚难说清。
4.人员无要求,养护质量难保证。对乡村公路列养,由于受地理、条件、人居等因素限制,大部分采取以村为单位养护,聘请的多数是本村村民,受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责任心等限制,乡村公路养护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二、对加强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乡村公路建设情况和国家相关养护政策的出台,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公路养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交通,结合谷城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1.加强质量管理,打造和谐公路。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加大,国家奖补资金已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不含地方补贴),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速度。虽然谷城已向每个乡镇派驻了监理,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了审验,驱逐了部分施工不合格单位,但是由于点多面广,加之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一个乡镇几个村甚至十几个村同时施工,监理无法实现真正“驻地”。受利益驱动,少数施工队仍然存在着趁监理不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容易造成质量隐患,也给日后养护管理带来困难。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必须严把建设关,建议上级加大对监管经费投入,改善交通工具,确保按施工组织设计作业,强化质量管理,为延长乡村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打好基础。
2.科学建立基金,实现持久发展。今年,国家已经提出了乡村公路养护的意见,但从谷城专人养护的效果看,应当考虑把日常养护与公路大中修分开,日常养护由乡村负责管理,交通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经费支出为每公里/年1500—2000元,养护人员仍采用竞标和合理低价中标两种形式,便于乡村管理,增强村级爱路护路意识。路面病害处治应组建专业施工队进行。公路大中修工程由交通部门负责,乡村进行监督,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按国家有关政策划拨的养护经费,在扣除小修保养经费后,其剩余资金建立公路大中修基金。其公路大中修费用具体分担比例可采取倒“三七”的办法,即从验收合格后的第6年开始,第一年维修,大中修基金出30%,乡村负担70%,第二年大中修基金出40%,乡村负担60%,依次类推,直到第五年也就是公路验收后的第十一年以后均采用大中修基金出70%,乡村负担30%的办法进行。
3.认真开展培训,提高人员水平。要加大对农村养路工的政治业务培训,政治、政策培训以乡镇为主,业务、安全培训由交通部门负责实施,不断提高农村养路工人素质。
4.建立考评机制,激发养护合力。要结合实际逐步建立一整套乡村公路养护考核机制,做到养护效果与养护经费挂钩,与安排下年度建设项目挂钩,奖罚分明,树立公路养护标杆和旗帜,通过优胜劣汰,努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
5.试行全程监督,保障资金安全。建立乡村公路养护资金专项审计制度,纳入交通效能监察,坚持每年对养护资金进行一次专项审计,每年交通监察部门进行一次专项检查,保障国家资金使用安全,确保不被挪作他用。
三、工程的质量控制
1.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众多工程实例和理论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施工工序及其质量的影响程度有着显著的差别
2.质量控制的原则
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可遵循“质量第一,以人为核心、以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通乡油路改造工程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百年大计”工程,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对工程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施工中间环节的检查,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四、结语
通乡油路改造工程是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设的项目,在当前地方财政紧张状况下,地方配套资金一般很难到位,要求工程的结构设计一定要合理,工程造价要低,即“经济”。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协调”,即不同的公路行政等级、不同的交通流量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优化设计,使之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参考文獻:
【1】周志言.公路工程监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2】王红霞.公路养护与管理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