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对杜甫的影响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81888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封建社会由上升阶段进入没落阶段。安史之乱前后达八年之久,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黑暗,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受到了重创,文学也必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那么我们就走进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中,看看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
  关键词:安史之乱;诗风;胸怀;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国破家愁;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封建社会由上升阶段进入没落阶段。安史之乱前后达八年之久,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黑暗,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受到了重创,文学也必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那么我们就走进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中,看看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
  诗圣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歌忧国忧民,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实,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由于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745年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因此诗风以沉郁顿挫为主。下面就以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对比,来展现安史之乱对杜甫的影响。
  杜甫早期诗歌现存很少,《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结交不少好友,《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本诗所写的虽是泰山,但也是作者借歌颂泰山的雄伟,兼写自己的胸怀,表现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思想,虽然现在没有得志,但诗人相信自己定会终有成就,全诗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例如明代的莫如忠在《登东郡望岳楼》一诗中感叹:“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整首诗全都洋溢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豪情,是年少时期的杜甫所展现的锋芒。
  然而,杜甫毕竟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大时代,很快,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的诗歌着力点就转到了江河日下的国家和在水深火热的人民身上,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
  《春望》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安石之乱爆发之后,各地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杜甫在逃亡过程中被抓住,遣送回长安,一路上见到国破山河的景象,悲愤交加,写下了《春望》。
  同样是望,但是此时的杜甫望见的景色与当年已经大有不同。眼中曾经雄壮壮丽的河山还在,满是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曾经被层云激荡的胸怀因“感时”而酸楚,连鸟鸣声都引得一阵阵心惊。可以看见,诗人的着眼点已经完全由自己的雄心壮志转入人民的苦难,只想着这烽火连天,要如何才能与家人互通音讯。登上高峰抱负,一览众山的豪情,终究化作了深深地忧虑郁积在心。社会的动乱,使少年慷慨的高歌渐渐变成了老人沉重的叹息,这样的社会环境让杜甫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底层广大民众。杜甫由早期的雄心壮志,踌躇满志,变得专注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忧思满怀。这是杜甫的描写内容由游历河山所观之景,变成动荡的社会状况,悲苦的人民生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通过“望”而一下子将时局,景物以及诗人的满腔激愤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上句写山河虽在,而国家蒙难;下句写浩劫过后,人烟稀少,草木荒芜,满目凄凉,昔日繁华,已成记忆。读此诗应时时不忘题目“望”字。望的意义是向远处看。望到如此景象,无限感慨不禁涌上心头,这便自然引出第三第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溅泪”,是人见花而溅泪;“鸟惊心”,人听见鸟啼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烽火,即战火;连三月,是说战火持续时间之久。这里说的烽火并不一定是诗人真的望到的,很可能是听到了长安以外战火未熄,是想象中的战火。极可能是家人在下句的“家书”中告知的。这两句,上写国难,上说家愁。国难家愁均由战乱而生。
  宋代司马光在评论《春望》时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余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最后两句描写诗人的自身形象。杜甫因战乱被俘,到写这首诗时已有七八个月了,因昼夜忧国忧民思亲念家,愁白的头发,已经不停的脱落,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这首诗开头从大处落笔,结尾回到自身。将国、家、己三者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在这首诗里,由景、物、人、事等组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完整地融为一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愁无限悲痛之情,忧国思家之意。自此,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
  作者简介:
  江升,1994年12月21日出生,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成佳琪,1994年11月 8日出生,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造船业是舟山的支柱产业,占据了舟山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而船厂外包企业承担着造船业的主要生产任务,外来员工人数多、规模大。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造船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一些船厂经济效益下滑,资金周转困难,造成欠薪问题多发频发,船厂外包企业员工的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如若不加重视,后果很难设想,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关键词:外包工程企业;生存困境;风险防范    
期刊
摘要: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相较于传统集体主义对个人利益的禁锢,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有利于解放个性,培养具有平等,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义主体,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反映在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中,他有着盲目性和自发性,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引起原有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加剧原社会结构的分化,使得集体主义的社会主导价值观随之受到冲击。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们思想觉悟,教育水平,社会角色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旧楼改造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地重要手段,同时也符合了城市美化环境的重要标准,这也是旧楼改造的最终目的。和新楼相较而言,旧楼改造耗资较少,效益较好。然而,旧楼改造的耗资的多少和地基处理的是否恰当紧密相连,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旧楼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改造的不同方式入手,对旧楼改造的地基处理方法
期刊
本论文系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高校艺术类院系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研究》(GXDJ2013-B088)的研究成果。  高校一直作为我国培养建设人才,选拔国家栋梁的重要基地,而高校党建工作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被许多人视为“捷径”的艺考更是在全国掀起一阵报考热,每年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高达几百万人次。美术类学生数量的连年递长为高校探
期刊
一、帝国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帝国主义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产生的  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此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从1825年以来平均每隔十年爆发一次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危机尤其是空前剧烈的1873年经济危机的强烈推动,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
期刊
摘要:自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成为当下最为活跃的舆论阵地。在自媒体环境下,如何引导高校学生辨别来自自媒体良莠不齐的信息、防范来自自媒体的不良影响,利用自媒体这一自主自由的交流平台对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的教育,成为时下高校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新的探索和思路将会带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高校    自媒体有其自身的传播特点,改变了大学生获得信息和人际交往的方式
期刊
摘要:毛泽东经历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领导过新民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以,毛泽东的民主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有概括性的主要有三种,一是民主集中制,二是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三是人民群众路线。除此之外,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评议、民主投诉、人民信访、举报等,都是毛泽东践行过的民主实现形式。  关键词:民主; 毛泽东; 政府    民主的实现形式有很多种。因为,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民主思
期刊
摘要:彼得 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本文通过回顾德鲁克的信仰历程,分析了存在主义对德鲁克思想形成的重要性。  关键词:存在主义;德鲁克管理    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
期刊
摘要:群众观是毛泽东在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大理论。从毛泽东到党的十八大,群众路线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本文通过阐述毛泽东群众观的内涵,沥青群众路线贯彻的脉络,从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践行群众路线的意义和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关键词:群众观;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中国梦    前言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期刊
摘要:上海金山分公司是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基层单位,设有上海金山分公司党委、纪委。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纪委的领导下,上海金山分公司纪委认真履行党章、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和专业公司的经营重心,努力发挥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应有的作用,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到公司工作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在谋划中找准定位、在兼顾中把握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