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家庭教育主要有基础性、感染性、针对性、长久性等特点[1]。
关键词:家庭教育 缺失 护生教育 挑战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14-02
近几年来,幼儿、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逐渐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而护生的家庭教育却一直被许多家长、学校所忽视,致使护生的家庭教育处于缺失状态。
1护生家庭教育缺失的种种表现
1.1 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
1.1.1 经济支配盲目随意。2010年,我院护生均交纳学费4600元、住宿费800元,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0%。除了学费之外,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名目繁多,学习、娱乐、交往等都需要金钱支撑。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生,在支配金钱上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的护生消费缺少计划性,铺张浪费、攀比成风。有的护生消费具有盲目性,自我控制力差难以抵御各种社会诱惑,金钱用于学习少而玩乐多,继而引发沉湎娱乐荒废学业的情况。
1.1.2 高度依赖教育管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生一方面高度依赖学校的教育管理,习惯于中学阶段的保姆式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专业教学,护生的课余时间多而且安排更是在于学生自己。部分护生上网和谈恋爱成了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据调查显示,60%的护生每周上网时间在8至20小时之间,12.5%的护生每周上网在30小时以上,有极少数护生每周在100小时以上。上网经常浏览的网站:娱乐网站46%,音乐网站44%,贺卡网站43.5%,文学网站39%,电影网站33.5%。
1.2情感教育缺失的表现
2004年媒体非常关注一封特殊家书——《辛酸父亲的来信》。这位大学生家长的来信反映某些大学生与家长情感淡漠、关系生疏的现状,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究其本质是暴露了当今大学生在情感教育上的缺失。21世纪的电视与网络挤占家庭教育的时间,护生难得回家一次,沉迷于电视与网络,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这种现象也加剧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冷淡。有些护生在被学习、人际关系和恋爱苦闷等问题困扰时,不和父母交流,是不愿父母担心,报喜不报忧,或者是认为父母不能理解,没必要知晓。
1.3心理教育的缺失的表现
1.3.1 心理问题难以调适。作为大学生的护生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尚缺乏对自我心理问题的管理能力。我系对09级和10级新入校护生进行心理普查,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护生达到22%。缺乏对心理问题管理的手段和能力,引发并加剧了护生的生存困境。心理上的不健全,难以掌控或化解心理难题,不仅妨碍护生全面发展,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影响力也很大。
1.3.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攀富珉教授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为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2护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
2.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激发护生建立自我管理的理念。
2.1.1转变思想。首先,明确护生管理的主体是学生,而不再是被动的管理对象。转变在护生管理中,命令式的要求护生服从管理的观念,而是要与护生形成互动关系,促进护生民主参与。创造条件鼓励护生发掘潜能,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其次,我们需要更新观念,树立护生是护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的观念,充分利用护生的心理需求,发挥其自我意识和潜能。
2.1.2培养护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可以从引导他们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开始。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授之以渔,根据其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有意识的培养护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掌握利用校园资源的方法。如在选课、利用图书馆、社团活动等方面有意识地加强宣传教育,促使他们接触并利用这些资源,在学习和生活上进行自我管理的实践。其次,在护生适应专业学习生活后,有针对地进行个性化指导,使护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我整合学校内外部的资源,从而形成独立个性的自我管理方式。学校也需要积极配合护生,尽可能开发资源,满足护生的需求。护生在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有选择地院系各项活动或是学生社团,形成学术氛围提高专业水平。
2.1.3实施环境管理,鼓励护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对于护生的管理可以通过引导护生制定出班级和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约束和引导护生的行为。使护生对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范的遵守、外塑、认同而后习得。形成对规范的自觉维护机制,从而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于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可以形成护生积极参与管理的机制。使护生不仅是使用者,同时也是管理和维护者。如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可以采用指导班级或年级轮岗管理、专业护生对口管理等方式,最大限度吸收护生成为教育设施管理者。
2.2理想前途教育
2.2.1 走进临床教学医院,实施零距离入学教育[2]
①组织护生参观医院和病房,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将来的工作岗位,亲身体验护理工作的神圣和艰辛,感受患者的需要,医务人员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工作态度。
②播放专题片。专题片从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的生平事迹讲起,全片展示了护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只有情感也职业意识。我院护理系是国家护理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之一。让入校新生参观护理实训中心,体验护理工作环境。
③请临床教学医院的带教教师现身说法,用自己多年从事护理工作的经验、体会对护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
④入学教育。集中介绍院系的概况、专业思想教育、适应性教育、学习学生手册及学生有关管理规定。并在入学前为每一个新生班级确定一个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为助理辅导员,使其一进校就有固定的学长与其交流,以轻松的聊天方式帮助其尽快的了解学校及专业。
2.2.2 职业特点教育
通过专业课、护士条例的理论学习,使护生从理论上了解护理职业的特点:知识性、服务性、自主性,并从思想上树立风险意思;通过医院见习,亲身体会护士的角色、护理工作的内容及病人的需要,使护生感受护理的情感、更加明确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和院内、院外专家的讲座,使护生了解护理职业发展的新进展、新技术。
2.2.3 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一方面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护理心理学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2010年4月26日我系成立了学院首个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平均每天接待2-3名心理咨询的护生。 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班主任不定期和家长联系,共同做好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学习督促。学校心理活动中心通过推出“朋辈辅导员”制度,请来校内的优秀学生担任志愿者,和同龄人对话,为“正牌辅导员”“减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就业、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问题,彼此促进,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桑冬平.大学生家庭教育作用弱化成因分析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
[2] 张生皆,曹世明.高职护生入学教育方法改革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
关键词:家庭教育 缺失 护生教育 挑战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14-02
近几年来,幼儿、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逐渐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而护生的家庭教育却一直被许多家长、学校所忽视,致使护生的家庭教育处于缺失状态。
1护生家庭教育缺失的种种表现
1.1 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
1.1.1 经济支配盲目随意。2010年,我院护生均交纳学费4600元、住宿费800元,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0%。除了学费之外,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名目繁多,学习、娱乐、交往等都需要金钱支撑。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生,在支配金钱上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的护生消费缺少计划性,铺张浪费、攀比成风。有的护生消费具有盲目性,自我控制力差难以抵御各种社会诱惑,金钱用于学习少而玩乐多,继而引发沉湎娱乐荒废学业的情况。
1.1.2 高度依赖教育管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生一方面高度依赖学校的教育管理,习惯于中学阶段的保姆式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专业教学,护生的课余时间多而且安排更是在于学生自己。部分护生上网和谈恋爱成了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据调查显示,60%的护生每周上网时间在8至20小时之间,12.5%的护生每周上网在30小时以上,有极少数护生每周在100小时以上。上网经常浏览的网站:娱乐网站46%,音乐网站44%,贺卡网站43.5%,文学网站39%,电影网站33.5%。
1.2情感教育缺失的表现
2004年媒体非常关注一封特殊家书——《辛酸父亲的来信》。这位大学生家长的来信反映某些大学生与家长情感淡漠、关系生疏的现状,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究其本质是暴露了当今大学生在情感教育上的缺失。21世纪的电视与网络挤占家庭教育的时间,护生难得回家一次,沉迷于电视与网络,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这种现象也加剧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冷淡。有些护生在被学习、人际关系和恋爱苦闷等问题困扰时,不和父母交流,是不愿父母担心,报喜不报忧,或者是认为父母不能理解,没必要知晓。
1.3心理教育的缺失的表现
1.3.1 心理问题难以调适。作为大学生的护生生理上基本成熟,但尚缺乏对自我心理问题的管理能力。我系对09级和10级新入校护生进行心理普查,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护生达到22%。缺乏对心理问题管理的手段和能力,引发并加剧了护生的生存困境。心理上的不健全,难以掌控或化解心理难题,不仅妨碍护生全面发展,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心理影响力也很大。
1.3.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攀富珉教授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为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2护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
2.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激发护生建立自我管理的理念。
2.1.1转变思想。首先,明确护生管理的主体是学生,而不再是被动的管理对象。转变在护生管理中,命令式的要求护生服从管理的观念,而是要与护生形成互动关系,促进护生民主参与。创造条件鼓励护生发掘潜能,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其次,我们需要更新观念,树立护生是护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的观念,充分利用护生的心理需求,发挥其自我意识和潜能。
2.1.2培养护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可以从引导他们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开始。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授之以渔,根据其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有意识的培养护生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掌握利用校园资源的方法。如在选课、利用图书馆、社团活动等方面有意识地加强宣传教育,促使他们接触并利用这些资源,在学习和生活上进行自我管理的实践。其次,在护生适应专业学习生活后,有针对地进行个性化指导,使护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我整合学校内外部的资源,从而形成独立个性的自我管理方式。学校也需要积极配合护生,尽可能开发资源,满足护生的需求。护生在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有选择地院系各项活动或是学生社团,形成学术氛围提高专业水平。
2.1.3实施环境管理,鼓励护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对于护生的管理可以通过引导护生制定出班级和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约束和引导护生的行为。使护生对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范的遵守、外塑、认同而后习得。形成对规范的自觉维护机制,从而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于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可以形成护生积极参与管理的机制。使护生不仅是使用者,同时也是管理和维护者。如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可以采用指导班级或年级轮岗管理、专业护生对口管理等方式,最大限度吸收护生成为教育设施管理者。
2.2理想前途教育
2.2.1 走进临床教学医院,实施零距离入学教育[2]
①组织护生参观医院和病房,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将来的工作岗位,亲身体验护理工作的神圣和艰辛,感受患者的需要,医务人员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工作态度。
②播放专题片。专题片从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的生平事迹讲起,全片展示了护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只有情感也职业意识。我院护理系是国家护理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之一。让入校新生参观护理实训中心,体验护理工作环境。
③请临床教学医院的带教教师现身说法,用自己多年从事护理工作的经验、体会对护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
④入学教育。集中介绍院系的概况、专业思想教育、适应性教育、学习学生手册及学生有关管理规定。并在入学前为每一个新生班级确定一个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为助理辅导员,使其一进校就有固定的学长与其交流,以轻松的聊天方式帮助其尽快的了解学校及专业。
2.2.2 职业特点教育
通过专业课、护士条例的理论学习,使护生从理论上了解护理职业的特点:知识性、服务性、自主性,并从思想上树立风险意思;通过医院见习,亲身体会护士的角色、护理工作的内容及病人的需要,使护生感受护理的情感、更加明确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和院内、院外专家的讲座,使护生了解护理职业发展的新进展、新技术。
2.2.3 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一方面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护理心理学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2010年4月26日我系成立了学院首个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平均每天接待2-3名心理咨询的护生。 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班主任不定期和家长联系,共同做好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学习督促。学校心理活动中心通过推出“朋辈辅导员”制度,请来校内的优秀学生担任志愿者,和同龄人对话,为“正牌辅导员”“减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就业、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问题,彼此促进,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桑冬平.大学生家庭教育作用弱化成因分析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
[2] 张生皆,曹世明.高职护生入学教育方法改革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