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duiyu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巧妙导读,能有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借助工具,解决绊脚石
  由于小学生识字水平有限,所以在阅读中难免会遇到生字词,不少学生会跳字漏字,对文意囫囵吞枣,一知半解。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工具书,如查字典、词典等,准确把握字词的含义,正确、完整地理解文章段意,从细节入手,是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第一步。
  二、反复阅读,突破难点
  对于学生在阅读中不理解的句子或文章段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结合相关的重点词语或句子感知文意,同时,注意手、脑、口并用,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正。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避免有些学生只追求形式,不深入理解的情况。如在教学《最后的辉煌》时,部分学生在读了三遍文章后还不知道“最后的辉煌”到底是指什么,甚至有的学生误将文中第一段描述诺贝尔发明炸药、积累巨额财富视为“最后的辉煌”。为此,笔者特意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最后”一词进行深入阅读,直至学生正确理解了“最后的辉煌”指的是诺贝尔晚年将自己巨额财产捐助给祖国医学事业和设立诺贝尔奖的辉煌业绩为止。自然而然地,他这种高尚、无私奉献的精神令学生肃然起敬。
  三、情感阅读,品味语韵
  阅读文章离不开情感,没有感情的阅读是淡而无味的,更不用说感悟语意、领会精神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文章,根据文章的需求提出不同的情感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阅读的乐趣。如在教学《月光曲》时,针对皮鞋匠由贝多芬所弹钢琴曲而产生的联想这一内容,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钢琴曲的迷人,笔者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情感去品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这几句描写的大海是在微波粼粼的月光下,故笔者引导学生用舒缓的语气来读,以便学生慢慢感悟当时宁静的氛围;“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几句突出了海面波涛汹涌的场面,故笔者引导学生用激昂、快速的语气朗读,使学生充分体会波涛翻滚时的壮烈场景,进一步品味出《月光曲》的魅力。用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不但能使学生正确理解文意,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广泛阅读,拓展视野
  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之后,教师要将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本外的名篇佳作。课外阅读虽然脱离了课本,由学生自己完成,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时的学生就好像习惯了在室内摆弄玩具的小孩子突然走进了大自然,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他们很容易迷路。由此看出,只有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和阅读能力。
  1.教师要有选择地推荐图书
  现在的书籍市场种类繁多,如果任由学生自由选择,就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小船,风险很大。所以为了正确地引导学生,教师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避免学生走弯路,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条件。
  2.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阅读
  名著往往页数很多,不少学生刚开始读时兴致很高,但持续时间不长,一旦碰到难以理解的词句,学生就会灰心丧气,甚至一下子就翻到结尾,草草了事。所以,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跳读或重读,以帮助学生顺利读完名著。如《居里夫人》中就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化学名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跳读,知道大意即可,但对于居里夫人如何克服困难,致力于科学研究等段落,则需要学生重点阅读,以领会居里夫人惊人的毅力和非凡之处。
  3.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理解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及阅读感悟,这都是正常现象。作为教师,应珍视学生或深或浅的感悟,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鼓励他们大胆地坚持下去,养成良好
其他文献
摘要:爱是一种创造力,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对自身及其生存世界的一种普遍关怀和相应行为。爱表现为给予、了解、关心、尊重以及责任等。教育的真谛就是教师用爱去引导、创造和教育学生。  关键词:爱 教育  一、爱的创造  1.爱是什么  爱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人们对爱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心理、宗教等众多领域,很多人都在思考、探索爱,试图探寻爱的真谛,概括爱的定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开展阅读活动,是班级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生态阅读”是指一种自然的、美的、可持续发展的阅读状态,它有别于简单、搞笑、无聊的阅读,强调回到以纸质阅读和经典阅读为主的状态。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推荐阅读,确保阅读质量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籍浩如烟海,如果不加选择地阅读,那阅读效果一定不理想。对
摘要:实行校企合作,是加强工学结合、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模式,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文在分析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校企合作的对策,以保证校企合作实现“双赢”,促进职业教育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实行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让职业院校与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活动和语言实践,即语文教学要与课内外结合,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既要传授文化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突显语文教学的特点。本文针对怎样才能使语文教育体现姓“语”的特点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 教育观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注重语文活动和语言实践,体现语文姓“语”的特点,即交际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无处不语文”“无事不
摘要:本文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分析了高职生篮球裁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高水平高职生裁判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生 篮球裁判 问题 培养方略  篮球裁判工作是开展高职篮球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高职生篮球裁判水平低,这不仅会影响高职篮球比赛的精彩程度,还会限制高职生篮球运动水平的发挥。因此,培养高水平的高职生篮球裁判,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生篮球裁判存在的问题  1.缺
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引导学生研讨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品味语言的无穷魅力,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享受语言的魅力,使语文课返璞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读中品味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解文本内容的思想感情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对“语文本色”地品味。事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语言知识、向学生介绍异域文化知识,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是大学教师的任务。这种想法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化知识的匮乏和交际能力的薄弱。  一、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存在语法正确率高、语音语调准确,但经常犯文化知识性错误的现象。如在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中,学生总会问一些“Have you had yo
日前,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名师舟曲行”活动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举行,10位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走进舟曲县,通过学情调研、专题讲座、指導备课、听课评课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及培训活动,送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助力西部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切实发挥教育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名师舟曲行”活动作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扶贫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缺失的现状,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缺失的原因,并提出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建设的策略,旨在提高教学管理的执行力度,从而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 教学管理 执行力 缺失 建设  执行力是指管理者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加大教学管理执行力度的政策和策略。对于高校组织管理来说,高校应通过加大执行力的建设来优化教学管理,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高校教
刘江导演的都市婚姻轻喜剧《咱们结婚吧》,2013年底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同时开播,创收视率新高,着实“火了一把”。说实在的,一部在2012年7月开机,耗时八个月拍摄的电视剧,能直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自然不能小觑,它必然有独到的艺术魅力,才能被受众接受。笔者认为,是刘江导演这个“大厨”,以精湛的“厨艺”和适时的“火候”,把当下都市大龄青年婚姻、婚外情、老人再婚“这锅夹生饭”给“煮熟”了。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