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评孔老夫子的“理想教育课”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圣先师孔子是这样上课的。
  儒家学派乃至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将《论语》推为儒家经典之首。经典也者,自然是极具权威性的著作。如果不是因为这层刺眼的光环的笼罩,我倒觉得读这本书更像是在与一位博学而和善的老人对话。今既为人师,为工作所需,有时不得不去钻钻故纸堆嚼嚼经典,偶尔翻起《论语》,对其中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总感到特别的亲切,觉得它多少有些类似于今天教育杂志上流行的那种“课堂实录”。而这节“课”的主题,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叫它“前途理想教育”应该很合适。以我这后生小子的身份,似乎不该对“祖师爷”指手划脚说三道四,但既是“课堂实录”,看后总该发上几句感想才是。再说,孔老夫子虽贵为“圣人”,却无法决定我的考核评定调资晋级,我也就敢斗胆给他老人家评评这节课了。
  授课方式
  孔子是中國教育界公认的“祖师爷”,可是老人家究竟专攻何种专业,你我恐怕都是一头雾水。查查他的“课程设置”——礼、乐、射、御、书、数,看看他的所用教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他老人家似乎是文理音体兼通、理论实践全包的。这倒真的让当今那些“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理科教师和不晓DNA、微积分、量子力学为何物的文科先生们汗颜。从这节“课”的授课内容来看,老师定一课题(“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不加任何“答题要求”“注意事项”之类的限制,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各言其志”,正是为了让弟子们无所顾忌地去畅谈理想,勾画人生。这与今天我们给旧式教育所下的“一味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断语实在相去甚远。看来,孔子绝不是只管埋头教书、不问学生前途的教学机器。再看授课方式,这节“课”颇有些今天中外教育界时兴的小班化教学、交互式学习的味道。学生仅有四位,并无讲台(这也与当今某些教育改革的前卫人士关于“撤去讲台”的构想不谋而合),方式为“侍坐”(此乃国际流行的“圆桌会议”的模式),看不出一丝的师道尊严,完全是一副师生平起平坐的架势。就这一点来看,孔子“座谈式”的授课方式倒是非常符合今天以“民主、开放、平等”为宗旨的教改精神。
  课堂气氛
  如此民主的授课方式,自然引来活跃的“课堂气氛”。老师话音甫落,学生子路便“率尔而对”。子路年轻气盛,率真自信,甚至有些心高气傲,他胸怀着“兼济天下”之志,一口咬定即便是一个战祸、饥馑频仍的国度,若由他来治理,“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大有整治乱世舍我其谁的气势。初读此文时,我以为首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孔老夫子定会为之击节赞赏,偏偏他老人家却是报以“哂之”,笑而不语。从“课后”他与曾皙的交谈中得知,老人家作出这种反应的原因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我以为不仅如此。联系孔子的人生背景来看,孔子早年亦“积极进取”,求官心切,无奈仕途坎坷,屡遭挫折,遂弃仕从教。子路心比天高的从政理想怎能不使孔子联想到自己跌跌撞撞的青葱岁月?那一“哂”之中所针对的大概还有子路的少不更事、言大语狂吧?可孔老师不在“课”上轻易批评一个敢于亮出真实观点的学生,既保护了学生发表见解的积极性,更维护了学生的自尊。那一笑当中有对子路“其言不让”的善意嗔怪,更多的则是一位长者对后生的包容。再说,谁又能说子路的梦想就一定不能实现?
  就在师兄弟们描摹着自己的理想图景的时候,曾皙却是一门心思地埋头为他们制作着“背景音乐”。直到老师点到他的时候他才“铿尔,舍瑟而作”,为自己描绘出了一幅迥异于其他三人的人生追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我看来,这是多少带有几分出世思想的人生旨趣,当会招致孔老师的贬斥,孰料却激起了老人家的一腔共鸣——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虽说曾皙之语与儒家“兼济天下”的积极入世思想略显龃龉,却与孔子此刻的心境完全吻合。一句话正中老师下怀,让他在学生面前无意间袒露出自己的心扉。这与今天任教某些学科的教师在课堂上弹奏的那些言不由衷的高调相比,孔老师诚挚的话语具有着多么强烈的打动人心的力量!让学生“各言其志”,教师又岂能言不由衷?
  评课记录
  短短三百余字,人物个性鲜明。这有赖于“课堂实录”者不凡的文字功力,更得益于孔老夫子不随意给学生“塑造灵魂”,而“让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其个性,此乃孔子教育第一成功之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给出“标准答案”,不追求结果的统一,不对学生妄加褒贬。在孔子看来,他们都是在“各言其志也已矣”。孔子的弟子中各类奇才毕备,应该说与其师的这种“不拘一格育人才”的教育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
  最触动我的是孔子对学生民主、包容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执着。师生平起平坐,相互交流,已属不易;允许学生“课上”不去听讲,玩弄乐器,又需要怎样的包容心?虽说自己屡遭挫折,仕途不顺,有些心境颓唐,却依然对“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情有独钟,痴心不改。
  恍惚间,我突发奇想:若孔老夫子活在今天,他必定是一位教育改革的前驱,因为他的教育思想处处闪烁着今天教育改革所崇尚的最菁华、最时尚的教育理念的光芒。或者,是否可以说,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正是教育的返璞归真,正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推陈出新呢?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谱写教师幸福感的“乐章”需要学校管理者抓住关键点。  到底什么是“幸福感”?针对不同的个体,幸福的定义是截然不同的。我倒觉得衡量幸福最重要的标准应该是当事人的感觉。比如“教育”这个永恒话题,多少年来一直被绑定上“牺牲自己、成就别人”的“崇高”。可是,“牺牲自己”不也让美好的教育无端蒙上了一层悲催的色彩吗?真若人人追求这样糟糕的结局,又怎能保证教育事业的丰盈与生动。  任何职业都是大家谋生的手段,当
期刊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史上有很多教育名家、文学家、政治家都热衷于游览名山大川,因为它们能让身处其中者对世界有新的认知。  如果教育管理者们,善于发掘名山大川的教育深度,敢于率领团队在富含教育思维的游览路线中洗涤心灵,那么,对于参与的每个人,都将是一次收获颇丰的心灵SPA。  说到名山大川和教育的结缘,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不能不提。“登泰山而小天下”,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这不仅
期刊
命名可以看出一些思维,不当的思维将带来……  近年,教学模式的“数字化命名”现象极为普遍,值得教育学界关注和反思。要避免简单粗暴的教学模式大行其道,必须坚持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探索,深化教学的理论研究,强化教学过程的科学基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奇怪的“数字化命名”  国内基础教育界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用数字或者数字组合给某种所谓的“教学模式”命名。  常见的有“336模式”“271模式
期刊
品牌营销第一步,让客户自己找上门来,学校招生亦可考虑。  福州的闽侯大学城旁开有一家免费租书的店。这家书店看起来不大,陈设很一般,乍一看,很不起眼。可就是依靠这样一家不起眼的书店,老板钟昊的年收入过百万。  分析钟昊的盈利模式,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客户管理和运营很有一套。  改卖为租,圈出大批原始用户  钟昊的大学也是在这个大学城念的,他知道学生都爱看书,所以才在大学城旁边开了这家书店。但刚开这家
期刊
教师品牌的培育之道:学识与人品齐进,激情与理智同行。  北京教育界一个标志性人物——已经去世的名师孙维刚把“数学”上成“人文学”,听过孙维刚课的老师都赞叹:他的课你没法学,他不按课本讲,古今中外、史地生化、音体美,甚至文学、天文都融入数学教学中。有人曾问孙维刚怎么教数学?他转身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一名理科教师的人文素养如此之高,实属不易。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语文老
期刊
近年来,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在校长张克运的带领下,特色办学成效显著,品牌声誉鹊起。张克运运用他的哲学智慧缔造了一个“和美教育”的典范,被誉为“哲学校长”,更有人调侃他为“和美教育田野上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为进一步挖掘张克运的教育思想、管理智慧以及打造幸福教师团队的经验和心得,本刊特别策划本期专访,为读者全方位呈现这位别具风格、集儒雅和智慧于一身的“哲学校长”。  《学校品牌管理》:很多听过您报告的
期刊
树洞  校长的某些行为和决定是不是让人不满?校长的管理艺术是不是亟需完善?对于校长的着装、谈吐是不是想要吐槽?……那些现实中不曾发出的声音,请把它留在这里。诚征关于校长的小故事以及您想要吐槽校长的事件,若希望隐藏身份也可以满足您哦!  征稿要求:以校长为主角的真实故事,字数不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不管您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别歌功颂德,把您看到的说出来,把您的不满表达出来
期刊
与其让学生静静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不如让他们动起来表达爱国热情。  致敬名人,爱国先爱家  学习名人事迹是很多学校国庆活动的常见环节。今年恰逢里约奥运会,广东省广州市某小学开学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奥运健儿事迹,如果自己家乡没有奥运健儿出征,那就找一位家乡的历史名人。这些名人素材都会作为学校“中华名人墙”的布置素材。  还有学校的国庆活动是把校本课程与名人教育结合起来的。因为发现了
期刊
遵循着“万法自然”的国学之道,名师李秀伟的“校长梦”开始起航。  先思考一个问题:世界著名的球星,是否能成为成功的教练?  球王马拉多纳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率领的阿根廷国家足球队星光熠熠,却在2010年世界杯黯然出局;而咱们的“铁榔头”郎平却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无论率领美国女排,还是中国女排,总能所向披靡。  这让我们开始思索一个问题——教育名家能否成为名校长?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再次拜访老
期刊
“智慧校园”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什么改变和挑战?学校在运用中遇到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解决?2016年9月底,由《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编辑部主办的“智慧校园”品牌建设沙龙在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举办。专家及20多位学校代表围绕建设智慧校园、打造智慧校园品牌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深圳乐乐米信息有限公司担任本次会议的技术解疑和支持。  肖川:从教育本质理解智慧校园  知识不等于信息,不像炭、石油这类直接能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