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余万,占全国儿童的20%左右。据悉,长期的亲情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时候有被遗弃之感,逾四成的留守儿童感到孤僻,三成以上的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调查表明,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大多数孩子对情感呵护的需求远远大于对物质的渴望。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班主任,从事班主任工作12年,每学期接触到的“留守儿童”占班级人数的五分之一,他们普遍少言寡语,不爱学习,和父母关系不太融洽,不听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教导。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谈谈在班主任工作中关爱留守儿童的四个做法。
1疏导“留守儿童”心理,让心灵不再孤单
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抚养,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动向、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在通过经常家访摸清每个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我将班级留守儿童分成几个小组,建立详细的心理档案。平时一周或两周会与这些孩子单独交流一次,询问他们的心情和生活情况,并要求班上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邀请“留守儿童”到同学家里做客。这样,既可给“留守儿童”增加倾诉的对象,又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
2热情关心“留守儿童”的吃穿冷暖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心里话无处倾诉,委屈无处诉说,孩子来到学校,班主任既要做老师,又要做家长。早餐是在学校一起吃的,遇上学生没带餐具,我会让他们到办公室借用空闲的盆吃早餐,吃完让他们洗干净再拿回来。有时候没带学习用品,我会让周围的同学借给他们,或者自己准备一些,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同学的关心。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从心理上感受到他们和别的学生一样并不孤单。
3感化“留守儿童”,学会为他人着想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祖孙同堂”,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就是家庭的“老大”。只求得到他人的关爱,却很少关爱他人。在班会课上,我让孩子观看父母辛苦打工的视频,明确地告诉他们父母并非不爱他们,而是不得不为整个家庭挑起重担,选择出路。让学生学会体谅别人,理解家长舍弃他们的苦衷,从而消除对亲人产生的误会、不满和怨恨。让他们知道:家长的选择出于无奈,但目的是让他们将来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鼓励他们自强、自立,不断战胜自我,勇敢面对现实,让他们懂得感恩!每月和父母通电话,及时让父母分享自己进步和荣誉,点燃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亲人的热情。
4多表扬,树立“留守儿童”的信心
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总有一些孩子不够自觉。班里的韦敬江,随外婆生活,他做作业总需要外婆催促,平时完成作业也拖拉,但接受能力不差,上课时而能听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抓住这一点,我在课堂上注意他的表现,每当他表现好的时候我就会大声表扬,还让小组长帮助他,结果,他再也不拖拉了,总是认真完成作业,外婆也说他变了,变得爱学习了。
总之,班主任不仅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知心姐姐”,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心和责任心,把“留守儿童”放在心上,孩子们就会回报给我们更多的感动!
1疏导“留守儿童”心理,让心灵不再孤单
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抚养,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动向、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在通过经常家访摸清每个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我将班级留守儿童分成几个小组,建立详细的心理档案。平时一周或两周会与这些孩子单独交流一次,询问他们的心情和生活情况,并要求班上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邀请“留守儿童”到同学家里做客。这样,既可给“留守儿童”增加倾诉的对象,又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
2热情关心“留守儿童”的吃穿冷暖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心里话无处倾诉,委屈无处诉说,孩子来到学校,班主任既要做老师,又要做家长。早餐是在学校一起吃的,遇上学生没带餐具,我会让他们到办公室借用空闲的盆吃早餐,吃完让他们洗干净再拿回来。有时候没带学习用品,我会让周围的同学借给他们,或者自己准备一些,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同学的关心。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从心理上感受到他们和别的学生一样并不孤单。
3感化“留守儿童”,学会为他人着想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祖孙同堂”,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就是家庭的“老大”。只求得到他人的关爱,却很少关爱他人。在班会课上,我让孩子观看父母辛苦打工的视频,明确地告诉他们父母并非不爱他们,而是不得不为整个家庭挑起重担,选择出路。让学生学会体谅别人,理解家长舍弃他们的苦衷,从而消除对亲人产生的误会、不满和怨恨。让他们知道:家长的选择出于无奈,但目的是让他们将来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鼓励他们自强、自立,不断战胜自我,勇敢面对现实,让他们懂得感恩!每月和父母通电话,及时让父母分享自己进步和荣誉,点燃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父母、亲人的热情。
4多表扬,树立“留守儿童”的信心
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总有一些孩子不够自觉。班里的韦敬江,随外婆生活,他做作业总需要外婆催促,平时完成作业也拖拉,但接受能力不差,上课时而能听到他回答问题的声音。抓住这一点,我在课堂上注意他的表现,每当他表现好的时候我就会大声表扬,还让小组长帮助他,结果,他再也不拖拉了,总是认真完成作业,外婆也说他变了,变得爱学习了。
总之,班主任不仅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知心姐姐”,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心和责任心,把“留守儿童”放在心上,孩子们就会回报给我们更多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