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感是人类独有的吗?来看看科学家们的新发现。
音乐,人类耳朵独享的“奶酪蛋糕”?
当你看到公园里或者街头上人们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感到奇怪,人类对于音乐的感知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其实,人类并不是唯一的能够跟着音乐节拍舞动的动物,自然界有一些动物也具有这样的“节奏感”。动物对于音乐的这种认知行为到底是由于大脑的特化作用,还是建立在为了行使其他功能而形成的神经回路上的呢?
作为制鼓行业的“老大”,雷莫公司的客户名单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如甲壳虫乐队、齐柏林乐队以及滚石乐队等等。但是,最近的一批玩摇滚的客户可真是另类多了。这帮“玩家” 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什么鼓点都还没有打出来,就已经把鼓搞坏了。不过,你不要太惊讶,这些“玩家”只是一群倭黑猩猩。它们会坐在鼓上,要么在上面撒尿,要么抱起来咬一咬,再不然会撕烂鼓皮什么的。
另外,与理解欣赏和声不同的是,感受节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本领。例如,在一个研究中,一名新生儿听到鼓手在击打乐器。在熟悉一种节拍之后,一旦这名鼓手漏掉了一个节拍,新生儿的脑电图就会显示出一个突增的神经活动,就像他已经感知到这段节拍并意识到这儿有个错误一样。所有这些都说明:感知节奏才是我们拥有的最原始的音乐本领。
不过,其他动物是不是和我们一样拥有感知节奏的能力呢?
美国科学家阿尼鲁德·帕特尔认为,大脑中听觉与运动神经的协作,产生了有节奏感的神经活动,这是语言的产生所依赖的活动,也应该是音乐产生所必经的路径。按照帕特尔的理论,虽然只有人类拥有语言交流的能力,但其他能够灵活地学习发声的动物,如黄莺、鲸和鹦鹉等,都应该能感知到节奏的存在。
2009年的一天,帕特尔的一位同事给他发来了一封电邮,让他关注一个当时很火的视频。视频中,一只名为“雪球”的葵花凤头鹦鹉随着“后街男孩”(一支流行乐队)的曲子有节奏地摆动着自己的身体。帕特尔意识到,验证自己理论的机会到了。他随即联系了“雪球”的主人伊莲娜·舒尔茨。两人一起对“雪球”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雪球”不仅能随着“后街男孩”的曲子跳舞,还能在加快或是减缓曲子节奏的同时,相应地增加或是减缓自己脑袋摆动的频率。这让帕特尔兴奋不已,他意识到:这为以后的研究开了一扇大大的门!
帕特尔的预测是对的。美国哈佛大学的阿迪娜·沙赫纳和她的团队随后梳理了所有流传于网络上的动物跳舞的视频,其结果为帕特尔的理论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他们发现:有14种能够学习发声的动物都有感知节奏的能力,像金刚鹦鹉、长尾小鹦鹉和亚洲象都位列其中;而另外一些只能发出有限音节的动物,如狗、鸭子和猫头鹰等,它们虽然会随着音乐动起来,但却始终合不上拍子。
但是,就在去年,质疑的声音响起了。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海洋研究实验室里,有一只名为“罗南”的海狮。海狮一向被认为是不会学习发声的动物,但经过一年的训练,“罗南”不仅能轻易地和“雪球”一样跳“后街男孩”的曲子,还会随着地风火乐队的名曲“跳上云霄”来劲舞一曲!这可是很有难度的,因为这首曲子中有好几次节奏的变化。尽管更具挑战性,但“罗南”似乎对这首“跳上云霄”情有独钟。如果它的训练师给它播放那首“后街男孩”的乐曲,它一会儿就不高兴并停止跳动了。而这首“跳上云霄”一旦响起,它就会不停地跳,根本不觉得累。直到现在,这首曲子仍然都是它的最爱。
节拍——社会性动物的黏合剂
说到这里,也该灵长类动物粉墨登场了。灵长类动物是和我们人类最接近的动物,多少都有些“能说会道”的保留技能。2013年,日本就有研究人员报道:一只名为“Ai”的黑猩猩能够在键盘上敲出一首简单的曲子。而最近,前文提到的心理学家拉齐更是宣布了自己在美国佛罗里达杰克逊维尔动物园获得的惊人研究结果。 拉齐的实验在动物园里倭黑猩猩的围场上进行。拉齐的团队在那里架起鼓自顾自地演奏起来,没想到瞬间就吸引住了一批狂热的听众。那群倭黑猩猩都跑了过来,围着拉齐他们安静地聆听。它们全神贯注,当演奏停下来时,它们就会发出尖叫声,示意他们继续演奏下去。经过一番诱导后,终于有两只倭黑猩猩加入了演奏行列。这时,早已守在一旁的其他研究人员对倭黑猩猩喜爱的节奏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它们竟然最喜欢278bpm的快节奏劲歌!这样的实验进行了很多次,有近40%左右的时间它们都打出了这样的节拍!
对于这些结果,我们该怎样看待和分析呢?反正帕特尔没有放弃自己的理论。他坚持认为:大多数能够感知节奏的动物仍然是能够学习发声的动物,而且倭黑猩猩面对的只是单一的鼓点,不是复杂而富于层次的音乐。帕特尔承认,“罗兰”这样的特例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但这也只能说明我们对海狮的发声系统知之甚少,说不定它们比我们想象的更爱“嚼舌根”呢!其他大部分科学家则认为,也许是很多种能力综合起来,才促使某些动物能够跟上音乐节拍,而学习发声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是,也许节奏和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关联,特别是当一个群体需要协作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节奏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动物群体的社会“黏合剂”。 海狮“罗兰”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要知道,海狮捕猎的时候都是群体行动,大家会一起把密集的鱼群分成许多小群以便于猎食。另外,倭黑猩猩和黑猩猩都生活在相对较大的群体中,这就需要每个个体都能对其他个体的动作拥有评估和回应的能力。有时候是为了跟上大家移动的时机,有时候是想要附和其他同伴的行为。总之,生活在群体里,许许多多这样的情况都会促使个体发展出与节奏相关的神经回路。
我们人类的祖先也是一样的,在制作工具时、狩猎时或是准备食物时,都需要大家一起协作才能完成。久而久之,这些行为经过一次次地重复而变得有节奏了起来。这时,人们只需要跟着这个节奏就知道该如何变换姿势或调整动作,就像我们曾经在三峡听过的“船工号子”一样。又如当轮船在大海上航行时,海员只需要喊着海员号子,大家就能各守其职又相互协作,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不仅如此,这样有节奏的共同行动还会帮助群体成员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加深成员间的社会联系。这一点,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如果让一群小孩先在一起跳舞,那么,接下来的游戏中,他们会表现得更有合作精神;如果一个成年人,参加过教堂唱诗班、参过军,或是在公益组织里做过志愿者……这都会促使他更愿意为他所在的团体奉献自己;而当两个人按照稳定的节奏一起行动时,这两人之间对彼此个性的认同甚至会大于一对随时间流逝渐行渐远的夫妻。
几千年来,比起拉齐的那群倭黑猩猩,我们感知节奏的能力已经大大地拓宽了人类音乐的范畴。不管我们是否在舞池里翩翩起舞,拥有节奏感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不同于“雪球”“罗兰”和其他活跃在网上的那些会跳舞的动物,我们人类才是天生的舞王!
音乐,人类耳朵独享的“奶酪蛋糕”?
当你看到公园里或者街头上人们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感到奇怪,人类对于音乐的感知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其实,人类并不是唯一的能够跟着音乐节拍舞动的动物,自然界有一些动物也具有这样的“节奏感”。动物对于音乐的这种认知行为到底是由于大脑的特化作用,还是建立在为了行使其他功能而形成的神经回路上的呢?
作为制鼓行业的“老大”,雷莫公司的客户名单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如甲壳虫乐队、齐柏林乐队以及滚石乐队等等。但是,最近的一批玩摇滚的客户可真是另类多了。这帮“玩家” 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什么鼓点都还没有打出来,就已经把鼓搞坏了。不过,你不要太惊讶,这些“玩家”只是一群倭黑猩猩。它们会坐在鼓上,要么在上面撒尿,要么抱起来咬一咬,再不然会撕烂鼓皮什么的。
另外,与理解欣赏和声不同的是,感受节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本领。例如,在一个研究中,一名新生儿听到鼓手在击打乐器。在熟悉一种节拍之后,一旦这名鼓手漏掉了一个节拍,新生儿的脑电图就会显示出一个突增的神经活动,就像他已经感知到这段节拍并意识到这儿有个错误一样。所有这些都说明:感知节奏才是我们拥有的最原始的音乐本领。
不过,其他动物是不是和我们一样拥有感知节奏的能力呢?
美国科学家阿尼鲁德·帕特尔认为,大脑中听觉与运动神经的协作,产生了有节奏感的神经活动,这是语言的产生所依赖的活动,也应该是音乐产生所必经的路径。按照帕特尔的理论,虽然只有人类拥有语言交流的能力,但其他能够灵活地学习发声的动物,如黄莺、鲸和鹦鹉等,都应该能感知到节奏的存在。
2009年的一天,帕特尔的一位同事给他发来了一封电邮,让他关注一个当时很火的视频。视频中,一只名为“雪球”的葵花凤头鹦鹉随着“后街男孩”(一支流行乐队)的曲子有节奏地摆动着自己的身体。帕特尔意识到,验证自己理论的机会到了。他随即联系了“雪球”的主人伊莲娜·舒尔茨。两人一起对“雪球”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雪球”不仅能随着“后街男孩”的曲子跳舞,还能在加快或是减缓曲子节奏的同时,相应地增加或是减缓自己脑袋摆动的频率。这让帕特尔兴奋不已,他意识到:这为以后的研究开了一扇大大的门!
帕特尔的预测是对的。美国哈佛大学的阿迪娜·沙赫纳和她的团队随后梳理了所有流传于网络上的动物跳舞的视频,其结果为帕特尔的理论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他们发现:有14种能够学习发声的动物都有感知节奏的能力,像金刚鹦鹉、长尾小鹦鹉和亚洲象都位列其中;而另外一些只能发出有限音节的动物,如狗、鸭子和猫头鹰等,它们虽然会随着音乐动起来,但却始终合不上拍子。
但是,就在去年,质疑的声音响起了。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海洋研究实验室里,有一只名为“罗南”的海狮。海狮一向被认为是不会学习发声的动物,但经过一年的训练,“罗南”不仅能轻易地和“雪球”一样跳“后街男孩”的曲子,还会随着地风火乐队的名曲“跳上云霄”来劲舞一曲!这可是很有难度的,因为这首曲子中有好几次节奏的变化。尽管更具挑战性,但“罗南”似乎对这首“跳上云霄”情有独钟。如果它的训练师给它播放那首“后街男孩”的乐曲,它一会儿就不高兴并停止跳动了。而这首“跳上云霄”一旦响起,它就会不停地跳,根本不觉得累。直到现在,这首曲子仍然都是它的最爱。
节拍——社会性动物的黏合剂
说到这里,也该灵长类动物粉墨登场了。灵长类动物是和我们人类最接近的动物,多少都有些“能说会道”的保留技能。2013年,日本就有研究人员报道:一只名为“Ai”的黑猩猩能够在键盘上敲出一首简单的曲子。而最近,前文提到的心理学家拉齐更是宣布了自己在美国佛罗里达杰克逊维尔动物园获得的惊人研究结果。 拉齐的实验在动物园里倭黑猩猩的围场上进行。拉齐的团队在那里架起鼓自顾自地演奏起来,没想到瞬间就吸引住了一批狂热的听众。那群倭黑猩猩都跑了过来,围着拉齐他们安静地聆听。它们全神贯注,当演奏停下来时,它们就会发出尖叫声,示意他们继续演奏下去。经过一番诱导后,终于有两只倭黑猩猩加入了演奏行列。这时,早已守在一旁的其他研究人员对倭黑猩猩喜爱的节奏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它们竟然最喜欢278bpm的快节奏劲歌!这样的实验进行了很多次,有近40%左右的时间它们都打出了这样的节拍!
对于这些结果,我们该怎样看待和分析呢?反正帕特尔没有放弃自己的理论。他坚持认为:大多数能够感知节奏的动物仍然是能够学习发声的动物,而且倭黑猩猩面对的只是单一的鼓点,不是复杂而富于层次的音乐。帕特尔承认,“罗兰”这样的特例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但这也只能说明我们对海狮的发声系统知之甚少,说不定它们比我们想象的更爱“嚼舌根”呢!其他大部分科学家则认为,也许是很多种能力综合起来,才促使某些动物能够跟上音乐节拍,而学习发声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是,也许节奏和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关联,特别是当一个群体需要协作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节奏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动物群体的社会“黏合剂”。 海狮“罗兰”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要知道,海狮捕猎的时候都是群体行动,大家会一起把密集的鱼群分成许多小群以便于猎食。另外,倭黑猩猩和黑猩猩都生活在相对较大的群体中,这就需要每个个体都能对其他个体的动作拥有评估和回应的能力。有时候是为了跟上大家移动的时机,有时候是想要附和其他同伴的行为。总之,生活在群体里,许许多多这样的情况都会促使个体发展出与节奏相关的神经回路。
我们人类的祖先也是一样的,在制作工具时、狩猎时或是准备食物时,都需要大家一起协作才能完成。久而久之,这些行为经过一次次地重复而变得有节奏了起来。这时,人们只需要跟着这个节奏就知道该如何变换姿势或调整动作,就像我们曾经在三峡听过的“船工号子”一样。又如当轮船在大海上航行时,海员只需要喊着海员号子,大家就能各守其职又相互协作,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不仅如此,这样有节奏的共同行动还会帮助群体成员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加深成员间的社会联系。这一点,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如果让一群小孩先在一起跳舞,那么,接下来的游戏中,他们会表现得更有合作精神;如果一个成年人,参加过教堂唱诗班、参过军,或是在公益组织里做过志愿者……这都会促使他更愿意为他所在的团体奉献自己;而当两个人按照稳定的节奏一起行动时,这两人之间对彼此个性的认同甚至会大于一对随时间流逝渐行渐远的夫妻。
几千年来,比起拉齐的那群倭黑猩猩,我们感知节奏的能力已经大大地拓宽了人类音乐的范畴。不管我们是否在舞池里翩翩起舞,拥有节奏感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不同于“雪球”“罗兰”和其他活跃在网上的那些会跳舞的动物,我们人类才是天生的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