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的美术作品不是孤立出现的,是和美术大师的艺术人生紧密联系的,浸透着美术大师的全部心血,反映着美术大师所在的社会背景、个人品格、道德观、审美观、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美术作品 艺术人生 对立面 孤独 贫困
著名的美术作品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纵观世界艺术之林,在浩如烟海的著名美术作品中,每一件作品的完成背后,都与美术大师的艺术人生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不是孤立出现的,都浸透着美术大师的全部心血,反映着美术大师的社会背景、品性、道德观、审美观、社会责任感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和对美术大师艺术人生的了解,更深一层地进入艺术殿堂,帮助我们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更好地学习美术。
一、深厚的艺术底蕴
艺术家的艺术技能主要指艺术家掌握和运用艺术种类的专业技术和技法的能力。专业技术包括对工具材料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的掌握,专业技法指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所必须具备的技巧和方法。例如,一个油画家,他必须对油画笔、刮刀有所了解,笔的软硬程度、笔触的宽窄等;对油画颜料的碾制、性能进行调查研究。艺术家专业技法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入门”。有的艺术家从小学画,是所谓的“神童”、“天才”,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三杰”之一的达·芬奇(1452—1519),十多岁学画,21岁创作《圣告图》,31岁画《岩间圣母》,43岁画《最后的晚餐》,50岁画《蒙娜丽莎》,达·芬奇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他集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音乐家、舞蹈动作设计家、建筑家、城市规划家、解剖学家、飞行器设计师、自然学家、军事工程师等等于一身。也有大器晚成的,如中国画大师齐白石(1864—1957)四十岁才开始学画,六十岁才成名,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人们越发称赞,当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艺术家个人技法的形成是痛苦而漫长的,短的几年,长的十几、二十年,必须经过多次蜕变后才能修炼成功。艺术家的艺术底蕴还包括文学修养、历史知识、社会风俗民情和对现时社会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认真观察,收集积累各方面的素材。清代画家石涛画论“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独特的艺术个性
许多著名的艺术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这种独特的艺术个性使艺术更加丰富多彩,这种艺术个性使艺术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1840—1917)曾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而所谓性格不管是美或是丑,“自然界认为丑的往往比美的更显示出其性格”,所以罗丹的作品有丑陋的《欧米埃尔》,有恐惧的《马谷利诺》,有残缺的《行走的人》,有迷惘的《三个影子》,有畸形的《巴尔扎克》。这些作品很难以用美来加以界定,但都是很有性格特征的,其中雕塑《巴尔扎克》受到的谩骂攻击最严重,当作品在沙龙展出时,激起了广泛的社会抨击,作家协会拒绝接受雕像,说是“装在麻袋里的癞蛤蟆”。实际上《巴尔扎克》是罗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罗丹说“它是我一生中创作的大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是我的美学原理的集中体现”,罗丹塑造的是袍内的巴尔扎克,是一个伟大的躯体,包含着一个文学天才的丰富智慧、深蕴的洞察力,以及具有对社会生活的广泛的判断力与理解力,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头脑,而雕像只有头部是引人注目的,这便是罗丹的用意所在。历史证明,雕像《巴尔扎克》最终得到世界的公认。荷兰画家伦勃朗(1606—1669)的艺术人生是很有代表性的,伦勃朗的画常常是很暗的背景中突出形象,而主要形象上都有受光层次的变化,最亮的部分也是形象本质特征的精彩“乐章”,他善于用强烈的色彩真实而生动地揭示对象的本质,能深深扣住观众的心弦,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伦勃朗的强烈色彩”。由于他独特的艺术个性,给他的艺术带来不朽辉煌,同时,也给他的生活带来致命的打击,1642年画家在画《夜巡》时,没有按阿姆斯特丹射手同业会要求画成集体肖像画,他画的不是早已丧失军人热情的洋洋得意的市民,而是根据捍卫民族独立保卫故乡城市的英雄民兵的形象来创作的,画面人物和活动使观赏者意识到荷兰自卫武装人员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足以引起人们对荷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光荣斗争的回忆,这幅画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是伦勃朗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荷兰十七世纪的绘画珍品。但就是这样一幅画,就是由于画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使他成为当时人们的对立面,遭到订画者的诋毁,乃至诉诸法律,伦勃朗的生活因此发生了逆转,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客户,失去了生活的来源,最终于1669年坚强的画家在极端孤独与贫困中逝世,靠教会资助微薄的安葬费才得以归入大地。
三、强烈的艺术情感
每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是与生俱有的,人与人相区别的重要因素,在艺术方面而言,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是他的艺术能力和资源的被唤醒、被激发。也就是艺术“灵感”的迸发。
一件杰出的艺术作品的出世,都是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知道艺术家是社会中的特殊阶层,其特殊性就在于他们是艺术这种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是运用专门的技能创造独特的手段去交流丰富情感的人。1980年我国画家罗中立创作油画《父亲》轰动了当时的中国画坛,《父亲》一个拉粪老农,年老的脸皮被无情的岁月刻成数都数不清的深深的痕沟,在日晒雨淋中脸色呈黑红黑红的,粗糙并沾满污垢的双手端着破烂的茶碗,一脸的尘土上流淌着几行汗水,迷惘的双眼注视着你和我。我们鼻子能嗅到的是“父亲”一身的汗臭和他拉粪带有的恶臭,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把无形的“刺刀”疯狂地抽刺、搅拌。画家罗中立正是饱含强烈的艺术情感,以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画家以敏锐的目光,犀利的画笔深入人类灵魂最深处,勇于披露精神冲突的忏悔意识,不用美来掩饰丑,既确定伦理规范的历史价值,也确定了生命欲望的天然合理性。突破了此前中国美术作品的“高、大、全、真、善、美”人物形象范围。赏析《父亲》比看“青春美女”在心灵上不知强撼多少倍。这种强烈的艺术情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遭遇,这种特殊的或异常的艺术秉赋,往往被人们理解为“疯了”,“一切艺术家都是精神病患者”(斯特格尔)、“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东西都是精神病患者创造的”(普鲁斯特)。著名印象派大师凡·高(1853—1890),在艺术上,强调主观感受和炽烈情绪的表达,善于使用纯度极高的颜色使画面色彩鲜艳、明亮,创造了旋风般的条状笔触以表达热烈的情绪,在抒发个人情绪方面达到了极点,他的作品尤如火光冲天的土地,带有电流的海水,像火舌一样劈啪响的树木和草丛、道路、房舍、丰收麦地的景象和人物形象,所有这些又被打翻、被撬弯、被压扁,这一切所代表的不是地下的怒火,就是情感的烈焰,他说“我不想准确地再现我眼睛所见的事物,而是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用以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凡·高的油画决不是表现画家的不理智状态,他所记录的一切是自身的写照,也是他心灵的真诚倾诉。从现在的艺术角度看,凡·高的艺术确实令20世纪的现代艺术家惊叹,他在绘画所吐露的悲怆、激情和悲欢情绪,正是当初西方艺术所共鸣的思想内涵。凡·高于1890年7月27日开枪自杀,时年37岁。他在极其孤独和艰苦的环境中作画,一生创作了约600幅油画和800幅其它绘画作品。他的叔叔和弟弟都是有名的画商,但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幅油画──《红色葡萄园》,仅得几美元。而1987年3月30日(死后不到100年)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50万美元卖出。之后,他的作品《鸢尾花》以5390万美元卖出。1998年11月19日,《没有胡子的自画像》以7150万美元卖出。1990年5月15日,《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创下了有史以来绘画作品拍卖的最高记录,一个画家的拍卖作品之多、价格之高,凡·高可算引人注目。凡·高的艺术人生呈现给我们的是“生死两重天”。
西方艺术史上出现几次大的分裂,从古典主义分裂到现实主义,从现实主义分裂到浪漫主义,从浪漫主义分裂到印象主义,再从印象主义分裂到现代抽象立体艺术,每一次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处在每一次分裂时期的美术大师,他们都是在进行不断的艺术创新和探索,因为只有创新和探索,他们的艺术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为人类社会奉献辉煌灿烂的精神粮食。
【参考文献】
《达·芬奇传》 温清著[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中国画鉴赏与收藏》许志浩著[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艺术社会学描述》滕守尧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高师《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编写组编著[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M]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5月出版
《欧州美术鉴赏》左庄伟编著[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民族师专西校区)
【关键词】美术作品 艺术人生 对立面 孤独 贫困
著名的美术作品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纵观世界艺术之林,在浩如烟海的著名美术作品中,每一件作品的完成背后,都与美术大师的艺术人生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不是孤立出现的,都浸透着美术大师的全部心血,反映着美术大师的社会背景、品性、道德观、审美观、社会责任感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和对美术大师艺术人生的了解,更深一层地进入艺术殿堂,帮助我们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更好地学习美术。
一、深厚的艺术底蕴
艺术家的艺术技能主要指艺术家掌握和运用艺术种类的专业技术和技法的能力。专业技术包括对工具材料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的掌握,专业技法指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所必须具备的技巧和方法。例如,一个油画家,他必须对油画笔、刮刀有所了解,笔的软硬程度、笔触的宽窄等;对油画颜料的碾制、性能进行调查研究。艺术家专业技法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入门”。有的艺术家从小学画,是所谓的“神童”、“天才”,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三杰”之一的达·芬奇(1452—1519),十多岁学画,21岁创作《圣告图》,31岁画《岩间圣母》,43岁画《最后的晚餐》,50岁画《蒙娜丽莎》,达·芬奇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他集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音乐家、舞蹈动作设计家、建筑家、城市规划家、解剖学家、飞行器设计师、自然学家、军事工程师等等于一身。也有大器晚成的,如中国画大师齐白石(1864—1957)四十岁才开始学画,六十岁才成名,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人们越发称赞,当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艺术家个人技法的形成是痛苦而漫长的,短的几年,长的十几、二十年,必须经过多次蜕变后才能修炼成功。艺术家的艺术底蕴还包括文学修养、历史知识、社会风俗民情和对现时社会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认真观察,收集积累各方面的素材。清代画家石涛画论“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独特的艺术个性
许多著名的艺术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这种独特的艺术个性使艺术更加丰富多彩,这种艺术个性使艺术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1840—1917)曾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而所谓性格不管是美或是丑,“自然界认为丑的往往比美的更显示出其性格”,所以罗丹的作品有丑陋的《欧米埃尔》,有恐惧的《马谷利诺》,有残缺的《行走的人》,有迷惘的《三个影子》,有畸形的《巴尔扎克》。这些作品很难以用美来加以界定,但都是很有性格特征的,其中雕塑《巴尔扎克》受到的谩骂攻击最严重,当作品在沙龙展出时,激起了广泛的社会抨击,作家协会拒绝接受雕像,说是“装在麻袋里的癞蛤蟆”。实际上《巴尔扎克》是罗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罗丹说“它是我一生中创作的大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是我的美学原理的集中体现”,罗丹塑造的是袍内的巴尔扎克,是一个伟大的躯体,包含着一个文学天才的丰富智慧、深蕴的洞察力,以及具有对社会生活的广泛的判断力与理解力,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头脑,而雕像只有头部是引人注目的,这便是罗丹的用意所在。历史证明,雕像《巴尔扎克》最终得到世界的公认。荷兰画家伦勃朗(1606—1669)的艺术人生是很有代表性的,伦勃朗的画常常是很暗的背景中突出形象,而主要形象上都有受光层次的变化,最亮的部分也是形象本质特征的精彩“乐章”,他善于用强烈的色彩真实而生动地揭示对象的本质,能深深扣住观众的心弦,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伦勃朗的强烈色彩”。由于他独特的艺术个性,给他的艺术带来不朽辉煌,同时,也给他的生活带来致命的打击,1642年画家在画《夜巡》时,没有按阿姆斯特丹射手同业会要求画成集体肖像画,他画的不是早已丧失军人热情的洋洋得意的市民,而是根据捍卫民族独立保卫故乡城市的英雄民兵的形象来创作的,画面人物和活动使观赏者意识到荷兰自卫武装人员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足以引起人们对荷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光荣斗争的回忆,这幅画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是伦勃朗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荷兰十七世纪的绘画珍品。但就是这样一幅画,就是由于画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使他成为当时人们的对立面,遭到订画者的诋毁,乃至诉诸法律,伦勃朗的生活因此发生了逆转,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客户,失去了生活的来源,最终于1669年坚强的画家在极端孤独与贫困中逝世,靠教会资助微薄的安葬费才得以归入大地。
三、强烈的艺术情感
每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是与生俱有的,人与人相区别的重要因素,在艺术方面而言,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是他的艺术能力和资源的被唤醒、被激发。也就是艺术“灵感”的迸发。
一件杰出的艺术作品的出世,都是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知道艺术家是社会中的特殊阶层,其特殊性就在于他们是艺术这种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是运用专门的技能创造独特的手段去交流丰富情感的人。1980年我国画家罗中立创作油画《父亲》轰动了当时的中国画坛,《父亲》一个拉粪老农,年老的脸皮被无情的岁月刻成数都数不清的深深的痕沟,在日晒雨淋中脸色呈黑红黑红的,粗糙并沾满污垢的双手端着破烂的茶碗,一脸的尘土上流淌着几行汗水,迷惘的双眼注视着你和我。我们鼻子能嗅到的是“父亲”一身的汗臭和他拉粪带有的恶臭,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把无形的“刺刀”疯狂地抽刺、搅拌。画家罗中立正是饱含强烈的艺术情感,以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画家以敏锐的目光,犀利的画笔深入人类灵魂最深处,勇于披露精神冲突的忏悔意识,不用美来掩饰丑,既确定伦理规范的历史价值,也确定了生命欲望的天然合理性。突破了此前中国美术作品的“高、大、全、真、善、美”人物形象范围。赏析《父亲》比看“青春美女”在心灵上不知强撼多少倍。这种强烈的艺术情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遭遇,这种特殊的或异常的艺术秉赋,往往被人们理解为“疯了”,“一切艺术家都是精神病患者”(斯特格尔)、“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东西都是精神病患者创造的”(普鲁斯特)。著名印象派大师凡·高(1853—1890),在艺术上,强调主观感受和炽烈情绪的表达,善于使用纯度极高的颜色使画面色彩鲜艳、明亮,创造了旋风般的条状笔触以表达热烈的情绪,在抒发个人情绪方面达到了极点,他的作品尤如火光冲天的土地,带有电流的海水,像火舌一样劈啪响的树木和草丛、道路、房舍、丰收麦地的景象和人物形象,所有这些又被打翻、被撬弯、被压扁,这一切所代表的不是地下的怒火,就是情感的烈焰,他说“我不想准确地再现我眼睛所见的事物,而是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用以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凡·高的油画决不是表现画家的不理智状态,他所记录的一切是自身的写照,也是他心灵的真诚倾诉。从现在的艺术角度看,凡·高的艺术确实令20世纪的现代艺术家惊叹,他在绘画所吐露的悲怆、激情和悲欢情绪,正是当初西方艺术所共鸣的思想内涵。凡·高于1890年7月27日开枪自杀,时年37岁。他在极其孤独和艰苦的环境中作画,一生创作了约600幅油画和800幅其它绘画作品。他的叔叔和弟弟都是有名的画商,但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幅油画──《红色葡萄园》,仅得几美元。而1987年3月30日(死后不到100年)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以3950万美元卖出。之后,他的作品《鸢尾花》以5390万美元卖出。1998年11月19日,《没有胡子的自画像》以7150万美元卖出。1990年5月15日,《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创下了有史以来绘画作品拍卖的最高记录,一个画家的拍卖作品之多、价格之高,凡·高可算引人注目。凡·高的艺术人生呈现给我们的是“生死两重天”。
西方艺术史上出现几次大的分裂,从古典主义分裂到现实主义,从现实主义分裂到浪漫主义,从浪漫主义分裂到印象主义,再从印象主义分裂到现代抽象立体艺术,每一次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处在每一次分裂时期的美术大师,他们都是在进行不断的艺术创新和探索,因为只有创新和探索,他们的艺术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为人类社会奉献辉煌灿烂的精神粮食。
【参考文献】
《达·芬奇传》 温清著[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中国画鉴赏与收藏》许志浩著[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艺术社会学描述》滕守尧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高师《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编写组编著[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M]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5月出版
《欧州美术鉴赏》左庄伟编著[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民族师专西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