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语文,理解语言的意义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运用是“言语”。理解语言和言语是学习语文的两个主要部分。把语言学习放在言语中完成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文章用清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安详的景象,抒发了在特殊背景下对现实不满的淡淡哀愁和幻想得到超脱现实后的喜悦之情。本文行文清晰,结构明了,所描绘的内容层次分明,又表现了人物思想感情和行文的表达技巧,作为言语学习的基本任务已完成,但并未落实在语言上。可有了对言语作品的总体理解,对语言的理解也就有了依托。
试析一句像诗一般的语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是对荷塘月色的正面描写。作者写月光,巧妙地用“泻”字写出了月光自上而下照射的情态。具体表现了哪些内容呢?联系上下文,可知其一的是,前半句把月光比作流水,后半句用“泻”与之妙配,写月光从高处往下照射,如同水往下直泻一样,给人以动态的感觉。其二,“泻”字前用“静静地”加以修饰,既是对夜深人静环境的具体写照,又是对温柔、娴静的月色描绘。这样就突出了荷塘的恬静,月色柔美的意境。
此处作者用“泻”字形象地表现出荷塘月色的静谧、柔和之美,与文章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言,似是暂时找到了一种解脱,但又让人清楚地感到淡淡的哀愁。
语言总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把语言单位和具体的、个人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形成言语,言语作品就体现为语言运用的情境上。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进入语文情境中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
一般来说,把语言学习放在言语的环境中去理解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在准确把握语言的基本意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如“海”在句子“东海之滨”中是海的基本义,指大洋靠近陆地部分。在句子“他一气灌下三海碗”是用其引申义,指“大”的。在句子“广场上人山人海”中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
第二,利用语言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读《拿来主义》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开头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指出“闭关主义”的罪恶,可接着作者论述“送去”应该是对中国古今文化的弘扬,何况作者自己也说:“也可算是显出一点进步了。”怎么是该批判的呢?如果只从语言本身孤立地从颂扬中国古代文明的角度去理解,好似是。可联系全篇,乃至时代特征,那就别有意味了。原文中还有这样的话:“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但把这些语言放到语境中去理解,问题就可得到解决。首先,联系前文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只能说明中国旧政府是在执行了一个极端的闭关自守政策而导致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的,即“送去”那实在是他们的无法之举。其次,文章指出送出去的由“一批”到“几张”到“活人”,从措辞和语气上都暗示了学艺上的东西相当贫乏,快到没有可“送”的地步。而句中用以表达“发扬国光”的动词“捧”又极言郑重、敬慕,不仅表现其寒伧,更指出了他们的自欺欺人之可笑行径。再次,从送的结果看是“但终不知后事如何”,无不暗示出其打着“发扬国光”的幌子作出媚外的卖国行为。最后还可从后文用尼采之妙喻类比说明送去主义者媚外求荣、欺世惑众之丑陋,揭露其所谓“丰富”与“大度”是自欺欺人,其结果只有灭亡。
总之,作者在此处借用当时封建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和卖国求荣恶毒论调,辛辣地讽刺其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卖国主义行为,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第三,语境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作者在作品中运用语言技巧。《梁生宝买稻种》中有这样一句话:“列车把旅客抛在淋着雨的小站。”我们不禁要问:把人“抛”下,可能吗?可想象为:在灰暗的雨蒙蒙的色调中,孤零零一座工棚外,旅客和梁生宝无处藏身,烘托出梁生宝在雨中孤寂无依无靠的凄凉,就如一个被社会抛弃的死角,而火车拖着轰鸣声头也不回地一去不复返了。再联系下文,梁生宝为了节省公家两毛钱宁可在屋檐下过夜,突出了梁生宝克己奉公的美德。
“一字而情境出”,这“抛”字用得妙。如果孤立地去理解此字,就无从体会作家选字诗意的匠心,也学不到运用语言的技巧了。
所以,理解语言应结合语言的运用实际,联系联系语言所处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联系具体的事,语言才有生命力,才能充分了解语言的内涵。◆(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文章用清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安详的景象,抒发了在特殊背景下对现实不满的淡淡哀愁和幻想得到超脱现实后的喜悦之情。本文行文清晰,结构明了,所描绘的内容层次分明,又表现了人物思想感情和行文的表达技巧,作为言语学习的基本任务已完成,但并未落实在语言上。可有了对言语作品的总体理解,对语言的理解也就有了依托。
试析一句像诗一般的语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是对荷塘月色的正面描写。作者写月光,巧妙地用“泻”字写出了月光自上而下照射的情态。具体表现了哪些内容呢?联系上下文,可知其一的是,前半句把月光比作流水,后半句用“泻”与之妙配,写月光从高处往下照射,如同水往下直泻一样,给人以动态的感觉。其二,“泻”字前用“静静地”加以修饰,既是对夜深人静环境的具体写照,又是对温柔、娴静的月色描绘。这样就突出了荷塘的恬静,月色柔美的意境。
此处作者用“泻”字形象地表现出荷塘月色的静谧、柔和之美,与文章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言,似是暂时找到了一种解脱,但又让人清楚地感到淡淡的哀愁。
语言总是用来表达思想的,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把语言单位和具体的、个人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形成言语,言语作品就体现为语言运用的情境上。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进入语文情境中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
一般来说,把语言学习放在言语的环境中去理解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在准确把握语言的基本意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如“海”在句子“东海之滨”中是海的基本义,指大洋靠近陆地部分。在句子“他一气灌下三海碗”是用其引申义,指“大”的。在句子“广场上人山人海”中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
第二,利用语言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读《拿来主义》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开头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指出“闭关主义”的罪恶,可接着作者论述“送去”应该是对中国古今文化的弘扬,何况作者自己也说:“也可算是显出一点进步了。”怎么是该批判的呢?如果只从语言本身孤立地从颂扬中国古代文明的角度去理解,好似是。可联系全篇,乃至时代特征,那就别有意味了。原文中还有这样的话:“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但把这些语言放到语境中去理解,问题就可得到解决。首先,联系前文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只能说明中国旧政府是在执行了一个极端的闭关自守政策而导致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的,即“送去”那实在是他们的无法之举。其次,文章指出送出去的由“一批”到“几张”到“活人”,从措辞和语气上都暗示了学艺上的东西相当贫乏,快到没有可“送”的地步。而句中用以表达“发扬国光”的动词“捧”又极言郑重、敬慕,不仅表现其寒伧,更指出了他们的自欺欺人之可笑行径。再次,从送的结果看是“但终不知后事如何”,无不暗示出其打着“发扬国光”的幌子作出媚外的卖国行为。最后还可从后文用尼采之妙喻类比说明送去主义者媚外求荣、欺世惑众之丑陋,揭露其所谓“丰富”与“大度”是自欺欺人,其结果只有灭亡。
总之,作者在此处借用当时封建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和卖国求荣恶毒论调,辛辣地讽刺其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卖国主义行为,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第三,语境帮助学生领会课文作者在作品中运用语言技巧。《梁生宝买稻种》中有这样一句话:“列车把旅客抛在淋着雨的小站。”我们不禁要问:把人“抛”下,可能吗?可想象为:在灰暗的雨蒙蒙的色调中,孤零零一座工棚外,旅客和梁生宝无处藏身,烘托出梁生宝在雨中孤寂无依无靠的凄凉,就如一个被社会抛弃的死角,而火车拖着轰鸣声头也不回地一去不复返了。再联系下文,梁生宝为了节省公家两毛钱宁可在屋檐下过夜,突出了梁生宝克己奉公的美德。
“一字而情境出”,这“抛”字用得妙。如果孤立地去理解此字,就无从体会作家选字诗意的匠心,也学不到运用语言的技巧了。
所以,理解语言应结合语言的运用实际,联系联系语言所处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联系具体的事,语言才有生命力,才能充分了解语言的内涵。◆(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