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角》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教学内容,课前,学生对角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但大多停留在“角是尖尖的”这个认识上。这种原有经验,一方面支撑着学生去正确认识角及其特征,另一方面又干扰着学生对角的全面认识。杜威曾经说过,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走向经验的正确一方,并通过对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完成学习任务。本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做了以下实践和思考。
【教学过程】
一、巧设疑点,引入新课
师:(出示☆和▲)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有角。(板书:角)
师:它们的角在哪里呢?
生1:这里,这里。(指角的顶点)
生2:这里,尖尖的,戳到手上很疼。
……
师:哦!能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纸板上尖尖的点)
师:这是角吗?
生:(多数)是的!
(老师慢慢地把三角形纸板往下垂直移动,这时,黑板上留下的是一个“●”)
师:这是角吗?
生:(不情愿地)不是。
师:同学们不要泄气,(指着“●”)这一点,也就是尖尖的地方,虽然不是角,但它和角是有关系的,后面我们会学到。
师:那么,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角)
思考:直接从比较五角星和三角形活动中引出“角”,让学生说出自己原来认为的角,真实地还原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再通过“●”的画出与观察,让学生对原有经验产生怀疑、无措,产生了“角是什么呢”的求知愿望。这里,教师对学生的原有经验做了客观评价,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更为后面的经验改造、完成认识做了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指角
师:(拿着▲)谁再上来指指角在哪里?
生:(比划着三个角)这都是角。
师:老师帮你把其中的一个角描下来,现在把三角形拿走(留下“<”),留在黑板上的还是角吗?
生:(异口同声地)是的!
师:看来光指一个点并不是角,角还应该有(拉长声音)……
生:两条直直的线。
……
师:是啊,角不仅仅有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线。
思考:其实,学生原来说“尖尖的是角”是受到角的主要特征的强力刺激和生活感受,而忽视、屏蔽了“角还有两条边”的感受和记忆。这里,让学生继续指角,学生说出“角还有两条线”,这就真实地还原了学生原有的全部经验,为下面的教学找到了正确的起点和行进方向。
2.摸角
师:请同学拿出三角尺,选一个角用手掌去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1:直直的、痒痒的。
生2:平平的。
……
3.找角
师:老师这里有几样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剪刀、三角板、作业本、闹钟)
学生上台规范地指角,教师课件演示学生找出的角。
4.记角
师: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把角的样子记在脑海里。
教师慢慢地说:角有尖尖的地方,两条线是直直的。
师:把角的形状用手比划一下(请一位学生上台比划)。老师把你比划的角在黑板上画下来。
思考:心理学认为感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摸角”活动给予学生感觉;“找角”活动即是知觉的层面;“记角”的活动中,学生用一个角代表所有的角,然后把那个图形保持在头脑里,形成了关于角的初步表象。接下来,教师设计紧密相连的三个小环节:在头脑里想图形—用手比划图形—将图形画出来,让学生充分经历图形抽取的过程。
5.认角
师:刚才你们说的尖尖的地方,我们称它为角的“顶点”;这两条线,我们称它为角的“边”(板书)。我们用这样的弧线符号表示这个角。现在,你知道角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吗?你能说说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吗?(指名说、反复说)
师:之前我们所说的尖尖的地方不是角,而是角的顶点,再添上两条边,才是一个角。
思考:虽然学生们对于“角”的前概念有点不准确,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和后续学习的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即尖尖的点不是角,而是和角有关,其实是顶点。本环节的设计就是对学生片面的观念进行关照,回头一望,让学生加深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认知。
师:以后我们指角的时候就这样指:“一个顶点两条边,这是一个角。”伸出小手和老师边指边说。(学生指角)
思考:整个认角过程,教师先利用画出来的图形讲解角的组成——顶点和两条边;再引导学生“回头一望”;最后指导指角,一气呵成,让学生了解角的组成,获得对角的全面认识。学生从感知,经过表象再到形成概念,保留了数学的本质,排除了非本质成分,完成了对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原有的不完备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逐步从零落的生活经验走向系统的数学概念,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
三、辨析明理、应用拓展
1.找一找
师:角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在桌面上找一个角吗?能在教室里找到角吗?能在教室外找到角吗?自己先找一找,再指一指。
学生叙说。(电脑配合演示图片)
师(补充):像牛角、墙角、羊角、豆角、亭子等之类的角,也是角,但不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数学上的角。
思考:再回到生活中找角,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角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加深对角的认识。这里,教师有意在图片中出示牛角、豆角、亭子的斗角等,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对角的认知的泛化,也淡淡地抹上了数学文化的色彩。 2.画一画
判断角。出示“想想做做1”。
3.数一数
数角。出示“想想做做2”。
[( )个][( )个][( )个][( )个]
4.做一做
师:同学们都认识角、会数角了,你们能不能自己做一个角呢?
出示要求:
(1)每人从信封里抽一个任务要求。(画一画、拼一拼、演一演、折一折)
(2)选出材料想办法做一个角。
(3)说说自己的做法。
学生四人一组,用手中的材料:纸笔、毛线、吸管、小棒等根据要求做角,教师巡视、指导。
总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虽然我们用的材料不同,但只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而且边是直的,做成的都是角。
思考:做角,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活动,一方面是的加固对角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是为下面的“比一比”教学环节提供现场学习材料和经验。
5.比一比
(1)知道角有大小。
出示用硬纸条做的角(如下图):
……
师:(两个角再次重叠)怎么样?
生:一样大!
师:想说什么?
生: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板书)
回顾: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角的大小和它的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它的边的长短无关,现在会比较角的大小了吧。
思考:通过经历观察、判断、比较、验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并初步感受角的大小比较,既丰富了角概念的外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思考
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数学活动的源头活水和思维根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部分。数学学习是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展成数学认识的过程,其中学习者需要经历经验的还原、分析、改造和提升四个环节,最终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更加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经历“经验—认识”的过程。
一是暴露不足,还原经验。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长的过程,这种生长是他人不可取代的,它是由内而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而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应该全面关注所有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真实的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想法出发展开教学,不能覆盖或替代学生头脑中已有的不准确观念和不完善想法。笔者在课堂中将学生原有对“角”的经验还原出来,即“尖尖的”地方就是“角”。虽然这只是学生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或者是不那么严格的隐性认识,但这种经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是思考校正,分析经验。对于新知的学习,学生已有经验和认识,可能是客观的认识也可能是主观的判断;可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也可能只是片面粗浅的了解;可能有正确的因素也可能有错误的成分。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学生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控思维冲突,突破认知瓶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数学思考。
三是概念建构,改造经验。认知心理学提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教师应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通过活动促进经验的生长,促成知识经验的重组、转换、改造。”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只有经历探索过程,才能够深刻体会、理解知识本质,改造片面经验。初步认识“角”的形状之后,让学生经历“摸一摸”“看一看”“指一指”“记一记”“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在操作中观察、思考、探索、验证等,真正地建构“角”的概念。
四是练习巩固,提升经验。练习活动可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能力得到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发展数学经验的重要平台,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而且有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所以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优化教学效果。
从经验到认识,是一个经验还原、分析、改造和提升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获取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认知行进过程。?
【教学过程】
一、巧设疑点,引入新课
师:(出示☆和▲)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有角。(板书:角)
师:它们的角在哪里呢?
生1:这里,这里。(指角的顶点)
生2:这里,尖尖的,戳到手上很疼。
……
师:哦!能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纸板上尖尖的点)
师:这是角吗?
生:(多数)是的!
(老师慢慢地把三角形纸板往下垂直移动,这时,黑板上留下的是一个“●”)
师:这是角吗?
生:(不情愿地)不是。
师:同学们不要泄气,(指着“●”)这一点,也就是尖尖的地方,虽然不是角,但它和角是有关系的,后面我们会学到。
师:那么,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角)
思考:直接从比较五角星和三角形活动中引出“角”,让学生说出自己原来认为的角,真实地还原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再通过“●”的画出与观察,让学生对原有经验产生怀疑、无措,产生了“角是什么呢”的求知愿望。这里,教师对学生的原有经验做了客观评价,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更为后面的经验改造、完成认识做了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指角
师:(拿着▲)谁再上来指指角在哪里?
生:(比划着三个角)这都是角。
师:老师帮你把其中的一个角描下来,现在把三角形拿走(留下“<”),留在黑板上的还是角吗?
生:(异口同声地)是的!
师:看来光指一个点并不是角,角还应该有(拉长声音)……
生:两条直直的线。
……
师:是啊,角不仅仅有尖尖的点,还有两条线。
思考:其实,学生原来说“尖尖的是角”是受到角的主要特征的强力刺激和生活感受,而忽视、屏蔽了“角还有两条边”的感受和记忆。这里,让学生继续指角,学生说出“角还有两条线”,这就真实地还原了学生原有的全部经验,为下面的教学找到了正确的起点和行进方向。
2.摸角
师:请同学拿出三角尺,选一个角用手掌去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1:直直的、痒痒的。
生2:平平的。
……
3.找角
师:老师这里有几样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剪刀、三角板、作业本、闹钟)
学生上台规范地指角,教师课件演示学生找出的角。
4.记角
师: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把角的样子记在脑海里。
教师慢慢地说:角有尖尖的地方,两条线是直直的。
师:把角的形状用手比划一下(请一位学生上台比划)。老师把你比划的角在黑板上画下来。
思考:心理学认为感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摸角”活动给予学生感觉;“找角”活动即是知觉的层面;“记角”的活动中,学生用一个角代表所有的角,然后把那个图形保持在头脑里,形成了关于角的初步表象。接下来,教师设计紧密相连的三个小环节:在头脑里想图形—用手比划图形—将图形画出来,让学生充分经历图形抽取的过程。
5.认角
师:刚才你们说的尖尖的地方,我们称它为角的“顶点”;这两条线,我们称它为角的“边”(板书)。我们用这样的弧线符号表示这个角。现在,你知道角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吗?你能说说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吗?(指名说、反复说)
师:之前我们所说的尖尖的地方不是角,而是角的顶点,再添上两条边,才是一个角。
思考:虽然学生们对于“角”的前概念有点不准确,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和后续学习的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即尖尖的点不是角,而是和角有关,其实是顶点。本环节的设计就是对学生片面的观念进行关照,回头一望,让学生加深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认知。
师:以后我们指角的时候就这样指:“一个顶点两条边,这是一个角。”伸出小手和老师边指边说。(学生指角)
思考:整个认角过程,教师先利用画出来的图形讲解角的组成——顶点和两条边;再引导学生“回头一望”;最后指导指角,一气呵成,让学生了解角的组成,获得对角的全面认识。学生从感知,经过表象再到形成概念,保留了数学的本质,排除了非本质成分,完成了对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原有的不完备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逐步从零落的生活经验走向系统的数学概念,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
三、辨析明理、应用拓展
1.找一找
师:角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在桌面上找一个角吗?能在教室里找到角吗?能在教室外找到角吗?自己先找一找,再指一指。
学生叙说。(电脑配合演示图片)
师(补充):像牛角、墙角、羊角、豆角、亭子等之类的角,也是角,但不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数学上的角。
思考:再回到生活中找角,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角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加深对角的认识。这里,教师有意在图片中出示牛角、豆角、亭子的斗角等,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对角的认知的泛化,也淡淡地抹上了数学文化的色彩。 2.画一画
判断角。出示“想想做做1”。
3.数一数
数角。出示“想想做做2”。
[( )个][( )个][( )个][( )个]
4.做一做
师:同学们都认识角、会数角了,你们能不能自己做一个角呢?
出示要求:
(1)每人从信封里抽一个任务要求。(画一画、拼一拼、演一演、折一折)
(2)选出材料想办法做一个角。
(3)说说自己的做法。
学生四人一组,用手中的材料:纸笔、毛线、吸管、小棒等根据要求做角,教师巡视、指导。
总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虽然我们用的材料不同,但只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而且边是直的,做成的都是角。
思考:做角,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活动,一方面是的加固对角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是为下面的“比一比”教学环节提供现场学习材料和经验。
5.比一比
(1)知道角有大小。
出示用硬纸条做的角(如下图):
……
师:(两个角再次重叠)怎么样?
生:一样大!
师:想说什么?
生: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板书)
回顾: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角的大小和它的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它的边的长短无关,现在会比较角的大小了吧。
思考:通过经历观察、判断、比较、验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并初步感受角的大小比较,既丰富了角概念的外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思考
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数学活动的源头活水和思维根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部分。数学学习是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展成数学认识的过程,其中学习者需要经历经验的还原、分析、改造和提升四个环节,最终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更加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经历“经验—认识”的过程。
一是暴露不足,还原经验。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长的过程,这种生长是他人不可取代的,它是由内而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而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应该全面关注所有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真实的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想法出发展开教学,不能覆盖或替代学生头脑中已有的不准确观念和不完善想法。笔者在课堂中将学生原有对“角”的经验还原出来,即“尖尖的”地方就是“角”。虽然这只是学生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或者是不那么严格的隐性认识,但这种经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是思考校正,分析经验。对于新知的学习,学生已有经验和认识,可能是客观的认识也可能是主观的判断;可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也可能只是片面粗浅的了解;可能有正确的因素也可能有错误的成分。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学生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控思维冲突,突破认知瓶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数学思考。
三是概念建构,改造经验。认知心理学提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教师应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通过活动促进经验的生长,促成知识经验的重组、转换、改造。”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只有经历探索过程,才能够深刻体会、理解知识本质,改造片面经验。初步认识“角”的形状之后,让学生经历“摸一摸”“看一看”“指一指”“记一记”“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在操作中观察、思考、探索、验证等,真正地建构“角”的概念。
四是练习巩固,提升经验。练习活动可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能力得到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发展数学经验的重要平台,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而且有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所以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优化教学效果。
从经验到认识,是一个经验还原、分析、改造和提升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获取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认知行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