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效率尤为重要,本文以苏教版一年级科学课《沙子与黏土》教学为例,以观察记录单为观察活动载体,巧用观察工具与仪器,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并锻炼学生思维,谈谈对提高低年级学生观察效率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低年级;观察;策略
小学科学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知识学段目标的物质科学领域提出学生应学会观察、描述基本物体的基本特征。观察法是人类最早认识自然规律使用的研究方法,同时,观察法是最主要的科学探究方法之一。指导低年级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作者以苏教版一年级科学课《沙子和粘土》教学为例谈提高低年级学生观察效率的一些思考。
一、策略一:以记录单为观察载体
观察记录单的作用是让低年级学生有目的、集中精力的去观察某一事物。观察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科学探索活动。观察活动并不是对事物的自发的、随性的感知,更不是对事物被动的感知,而是有明确目的、具有验证性的对事物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教师立足低年级学生,在科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来了解自然,可是总会发现低年级学生看到的很表面、很浅,只是像平常一样地“看”,而不是观察,真正的观察是像科学家那样要形成对事物的新认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有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观察活动才不至于变成毫无目的的“瞎胡闹”,这种目标指向越明确,观察活动就会越有效。
《沙子与黏土》教学中第二个活动是观察干沙子和干黏土,学会从颗粒大小、细腻还是粗糙、沾不沾手等方面描述和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点。描述和比较沙子与黏土的特征成为本课的重点。为了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我以问题的形式设计了观察记录单,引导学生观察干沙子和干黏土。
记录单要设计观察方法和观察步骤。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首要的方法是用眼睛看,指明观看的部位,同时指导学生用手摸也是必要的观察手段。科学观察讲究观察顺序性,首先是用眼睛观察沙子与黏土颗粒的大小,再次是用手按一按、捻一捻沙子与黏土的感觉。一年级的学生书写有一定的困难,呈现在观察记录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写拼音可以画。合理使用观察记录单可以促使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觀察,让观察活动变的更有趣。通过指向探究目标的具体问题设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观察的内驱力,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指向观察的客体,经历主动发现和获取认知的过程。这样的设计较好地展现了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观察方法,使学生的思考过程有条理、思路清晰,并且便于学生交流汇报、梳理总结。观察记录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记录的过程,科学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通过查阅科学记录的数据和内容可以总结研究结论,观察记录单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品质。
二、策略二:选择合适工具、仪器作为观察手段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感官和选择合适的工具、仪器,观察、描述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观察活动中使用工具和仪器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观察更加有效。
1.使用放大镜、便携式显微镜进行观察。
在“看一看沙子与黏土颗粒有什么不一样”环节中,一般教学是学生利用利用肉眼直接观察,肉眼观察会出现观察不仔细、注意力易分散的现象。沙子与黏土颗粒很小,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活动,将沙子与黏土放大化,可以有效的观察颗粒的不一样。甚至可以让学生使用便携式显微镜,将沙子与黏土颗粒放大60倍,此时学生看到了以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会兴奋的叫起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观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偷偷用便携式显微镜观察自己的衣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明使用放大镜或者便携式显微镜的意义:科学家为了发现沙子与黏土的不同,都会借助放大工具,看得更仔细,我们小朋友要像科学家一样用工具观察。学生在使用放大镜或便携式显微镜会有一种像科学家那样做实验的仪式感。
2.使用电子秤进行观察。
使用电子秤进行观察是扩展实验,对学生高阶思维要求比较高,也可以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学生在观察沙子与黏土颗粒大小时,可以很容易观察到沙子的颗粒大、黏土的颗粒小,教学可以使用电子秤扩展观察活动,在两支相同的小瓶子中,装同样体积的沙子与黏土,比较哪个重?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个现象与沙子、黏土颗粒大小有关。进而引入沙子与黏土渗水实验,比较渗水现象的不同,学生自己做出解释。
三、策略三:总结观察结果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的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我引入思维导图,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沙子与黏土的认识,总结他们的观察记录,得出观察结果。通过提炼主要关键词,提升学生的总结与思维能力,做到观而思。
思维导图对一年学生是一件很新鲜的事物,很多是第一次接触,他们对新鲜事物总会带有一定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思维导图,甚至喜欢上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设计,要有层次感:第一层是观察的事物,沙子与黏土;第二层是观察方法,看、按、捻;第三层是提升总结,描述沙子与黏土的样子。在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并没有按照观察记录单内容进行提炼,思维过于发散,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积极动脑,再正确引导学生对观察记录进行总结,说明小小科学家在总结研究结果时是按照自己的记录总结的,如果你对实验记录有疑惑,可以重新做实验,再对实验记录进行补充。
参考文献
[1]许飞.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及观察活动的设计[J].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7(5):71-73.
[2]包士娟.促进学生的观察更加高效[J].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2):64-65.
◆关键词:低年级;观察;策略
小学科学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知识学段目标的物质科学领域提出学生应学会观察、描述基本物体的基本特征。观察法是人类最早认识自然规律使用的研究方法,同时,观察法是最主要的科学探究方法之一。指导低年级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作者以苏教版一年级科学课《沙子和粘土》教学为例谈提高低年级学生观察效率的一些思考。
一、策略一:以记录单为观察载体
观察记录单的作用是让低年级学生有目的、集中精力的去观察某一事物。观察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科学探索活动。观察活动并不是对事物的自发的、随性的感知,更不是对事物被动的感知,而是有明确目的、具有验证性的对事物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教师立足低年级学生,在科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来了解自然,可是总会发现低年级学生看到的很表面、很浅,只是像平常一样地“看”,而不是观察,真正的观察是像科学家那样要形成对事物的新认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有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观察活动才不至于变成毫无目的的“瞎胡闹”,这种目标指向越明确,观察活动就会越有效。
《沙子与黏土》教学中第二个活动是观察干沙子和干黏土,学会从颗粒大小、细腻还是粗糙、沾不沾手等方面描述和比较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点。描述和比较沙子与黏土的特征成为本课的重点。为了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我以问题的形式设计了观察记录单,引导学生观察干沙子和干黏土。
记录单要设计观察方法和观察步骤。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首要的方法是用眼睛看,指明观看的部位,同时指导学生用手摸也是必要的观察手段。科学观察讲究观察顺序性,首先是用眼睛观察沙子与黏土颗粒的大小,再次是用手按一按、捻一捻沙子与黏土的感觉。一年级的学生书写有一定的困难,呈现在观察记录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写拼音可以画。合理使用观察记录单可以促使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觀察,让观察活动变的更有趣。通过指向探究目标的具体问题设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观察的内驱力,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指向观察的客体,经历主动发现和获取认知的过程。这样的设计较好地展现了学生的探究过程和观察方法,使学生的思考过程有条理、思路清晰,并且便于学生交流汇报、梳理总结。观察记录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记录的过程,科学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通过查阅科学记录的数据和内容可以总结研究结论,观察记录单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品质。
二、策略二:选择合适工具、仪器作为观察手段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感官和选择合适的工具、仪器,观察、描述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观察活动中使用工具和仪器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观察更加有效。
1.使用放大镜、便携式显微镜进行观察。
在“看一看沙子与黏土颗粒有什么不一样”环节中,一般教学是学生利用利用肉眼直接观察,肉眼观察会出现观察不仔细、注意力易分散的现象。沙子与黏土颗粒很小,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活动,将沙子与黏土放大化,可以有效的观察颗粒的不一样。甚至可以让学生使用便携式显微镜,将沙子与黏土颗粒放大60倍,此时学生看到了以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会兴奋的叫起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观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偷偷用便携式显微镜观察自己的衣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明使用放大镜或者便携式显微镜的意义:科学家为了发现沙子与黏土的不同,都会借助放大工具,看得更仔细,我们小朋友要像科学家一样用工具观察。学生在使用放大镜或便携式显微镜会有一种像科学家那样做实验的仪式感。
2.使用电子秤进行观察。
使用电子秤进行观察是扩展实验,对学生高阶思维要求比较高,也可以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学生在观察沙子与黏土颗粒大小时,可以很容易观察到沙子的颗粒大、黏土的颗粒小,教学可以使用电子秤扩展观察活动,在两支相同的小瓶子中,装同样体积的沙子与黏土,比较哪个重?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个现象与沙子、黏土颗粒大小有关。进而引入沙子与黏土渗水实验,比较渗水现象的不同,学生自己做出解释。
三、策略三:总结观察结果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的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我引入思维导图,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沙子与黏土的认识,总结他们的观察记录,得出观察结果。通过提炼主要关键词,提升学生的总结与思维能力,做到观而思。
思维导图对一年学生是一件很新鲜的事物,很多是第一次接触,他们对新鲜事物总会带有一定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思维导图,甚至喜欢上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设计,要有层次感:第一层是观察的事物,沙子与黏土;第二层是观察方法,看、按、捻;第三层是提升总结,描述沙子与黏土的样子。在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并没有按照观察记录单内容进行提炼,思维过于发散,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积极动脑,再正确引导学生对观察记录进行总结,说明小小科学家在总结研究结果时是按照自己的记录总结的,如果你对实验记录有疑惑,可以重新做实验,再对实验记录进行补充。
参考文献
[1]许飞.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及观察活动的设计[J].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7(5):71-73.
[2]包士娟.促进学生的观察更加高效[J].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