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主要特点。花鼓灯舞蹈语汇有一定的程式与规律,但不同派别的艺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表演不尽相同。本文以安徽冯派和陈派花鼓灯的舞蹈语汇进行比较。
关键词:舞蹈语汇;花鼓灯;冯派;陈派;安徽
舞蹈不但是需要用眼睛去看的,更是需要用心灵去解读的,就像语言需要一个一个的句子组成的那样,舞蹈也有专门的舞蹈语汇,一个成功的舞蹈,是由很多舞蹈造型拼成的,拼得少的叫舞句,拼得多的叫舞段,舞句和舞段经过累积慢慢就变成了舞蹈语汇,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舞蹈语汇,花鼓灯舞蹈也不例外。除安徽以外,花鼓灯艺术还在淮河流域的河南、山东、江苏三省部分地区流传,因为地域的不同,导致各区域、各流派的花鼓灯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别。
一、冯陈两派“风摆柳”
“风摆柳”这个动作是花鼓灯舞蹈中的典型动作,与音乐节奏同型同步进行。行进时脚下为平足步,落下时脚的外沿自然着地,头部始终保持平稳;脚迈动的同时,腰部呈弧线形轻微摆动,此动作多作于贯穿舞台调度或急速动作之前后的缓冲与铺垫。冯派的这一动作,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向前三步風摆柳,向后三步牡丹开”就是说冯派的艺人将农村姑娘谈情说爱时那种腼腆而害羞神情表现得惟妙惟肖。“风摆柳”是花鼓灯舞蹈中一个简单的连接动作,但通过对两个流派代表人物的观察,笔者发现两派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从臂部动作的幅度来看,陈敬之大臂的幅度偏大,甚至与肩膀平行,扇花开阔、张扬;而冯国佩则在大臂的轻微带动下(基本上是夹着的),以肘为中心连接小臂与腕部的运动,不漏痕迹突出了小臂的适中摆幅。这样,既摆脱了因大臂幅度过大而产生的动作“形散”之感;又掩饰了因过分强调腕部而显现“动作小气”的尴尬,恰到好处地平衡了臂部的幅度问题,扇花自然飘逸、圆润。从下肢步伐来看,陈敬之是微呈半脚尖的颠颤步,步伐偏于急促、气息紧凑,导致身体较直,胯部的扭动比较夸张,富有戏剧性。而冯国佩则比较偏向自然:自然状态行进的平足步,随之自然摆动的腰和胯,整体动作在自然状态中的和谐美,他的步幅比陈敬之的小,身体平稳,这一细节表明冯派并不追求陈派“颠颤僵直”的喜剧效果,而冯派气息的松弛更使动作秀美、从容呼之欲出。陈派的““风摆柳”追求的则是喜剧和大开大合的艺术效果。
二、冯派“野鸡溜子”
“野鸡溜子”是冯派冯国佩的代表动作之一,具体的表现如下:锣鼓过门时快起步,第一拍就是原地旋转的“野鸡溜子”,伴着急促的鼓声。将扇尖和头的方向保持一致,脚下迅速平步倒脚,显示了技巧,两个八拍后,又以“单拐弯”连接向后方碎步疾行,其身体始终保持向圆心倾、拧、靠的体态,同时带动脚下快速流动,后两拍又顺势将身体留住,笔者刚被他的娇媚之态所吸引,提着的气也刚刚吁出来,他便又重复刚刚的动作快速行进,充分体现出他“溜得起,刹得住”的特点。他动作轻、重、缓、急掌握得非常到位,急促过后,第四个八拍开始“双环步”稳态前行,接着双膝相靠,脚随节奏一拍一步,重心平稳地前行,一个八拍行至台中,右脚向后错步自转一圈,左、右手同时打开,转身形成脚下踏步。左手端于胸前,右手三位翻扇的造型。冯派的“野鸡溜子”舞段优美流畅,动作间启承转合的衔接自然,连接动作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舞蹈最美之处不在于单一动作,而是动作间自然顺畅的连接。在连接过程中,那些拧、倾、腆、斜各种各样的身姿体态以及演员自身独有的”小范儿”,就全部展现出来。花鼓灯舞蹈中,当一个动作过渡到另一个动作时往往是艺人最出彩最叫好的地方,冯派的动作特色强调连贯,冯国佩将这些连接动作巧妙穿引,不仅使整个舞段的疾缓,收放顺畅自如,还使一些连接动作成为了舞段中最有神韵的地方。
三、陈派“三调弯”
陈派花鼓灯舞蹈在身段上的特点也是独树一帜的,最为典型的当属掌门人陈敬之先生创造的”三调弯”(也有称“三掉弯”)。”三调弯”既是舞蹈动作,又是造型姿势。虽然不少舞蹈种类都有三调弯的造型,但唯陈派中的”三调弯”最为典型。”三调弯”要求重心在后一条腿上及双膝内关节上,身向右后侧拧,出左胯,提右肘,做挺拔向上的曲线造型,形成以肩、腰、腿为突出点的“S”形姿态,以表现女性曲线美,这正体现了东方舞蹈的重要美学特征。形体上的”三调弯”常与”颤、颠、抖”步法和动作相结合,与拐弯类动作相结合,产生多姿多彩的韵律,表现出韵律美。可以说,”三调弯”和”颤、颠、抖”是陈敬之先生的绝技。他肩部、腰部、腿部可做波浪形抖动。耸肩时,肩胛可以前后上下颤动,身上其他部位的肌肉都能活动。总之,大颤的大开大合,云颤的快捷匀称,旋颤的三维律动,加之肢体的颠和抖的运用,把人体的旋律展现得神韵无限。
当然,冯陈两派还有很多绝活,比如冯派的斜塔、拐弯等,陈派的踏车步、割麦花等等,在此不能一一分析,仅分析上面几个,让读者能体会到冯陈两派的动作特点与区别。总体而言,花鼓灯的429个语汇,50多种基本步伐,记录了淮河流域花鼓灯文化和肢体语言符号发展的轨迹。花鼓灯肢体舞蹈语汇来源于淮河地区人民劳动生产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下,它在身体的曲线变化、在空中的站位,以及身体各部分的支配使用,都非常的合理和科学。
参考文献:
[1]韩 枫.安徽花鼓灯优质基因的传承与保护[J].大舞台,2010(06) .
[2]孙 婕.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02)
[3]支运波.花鼓灯起源诸说及辨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1) .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
关键词:舞蹈语汇;花鼓灯;冯派;陈派;安徽
舞蹈不但是需要用眼睛去看的,更是需要用心灵去解读的,就像语言需要一个一个的句子组成的那样,舞蹈也有专门的舞蹈语汇,一个成功的舞蹈,是由很多舞蹈造型拼成的,拼得少的叫舞句,拼得多的叫舞段,舞句和舞段经过累积慢慢就变成了舞蹈语汇,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舞蹈语汇,花鼓灯舞蹈也不例外。除安徽以外,花鼓灯艺术还在淮河流域的河南、山东、江苏三省部分地区流传,因为地域的不同,导致各区域、各流派的花鼓灯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别。
一、冯陈两派“风摆柳”
“风摆柳”这个动作是花鼓灯舞蹈中的典型动作,与音乐节奏同型同步进行。行进时脚下为平足步,落下时脚的外沿自然着地,头部始终保持平稳;脚迈动的同时,腰部呈弧线形轻微摆动,此动作多作于贯穿舞台调度或急速动作之前后的缓冲与铺垫。冯派的这一动作,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向前三步風摆柳,向后三步牡丹开”就是说冯派的艺人将农村姑娘谈情说爱时那种腼腆而害羞神情表现得惟妙惟肖。“风摆柳”是花鼓灯舞蹈中一个简单的连接动作,但通过对两个流派代表人物的观察,笔者发现两派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从臂部动作的幅度来看,陈敬之大臂的幅度偏大,甚至与肩膀平行,扇花开阔、张扬;而冯国佩则在大臂的轻微带动下(基本上是夹着的),以肘为中心连接小臂与腕部的运动,不漏痕迹突出了小臂的适中摆幅。这样,既摆脱了因大臂幅度过大而产生的动作“形散”之感;又掩饰了因过分强调腕部而显现“动作小气”的尴尬,恰到好处地平衡了臂部的幅度问题,扇花自然飘逸、圆润。从下肢步伐来看,陈敬之是微呈半脚尖的颠颤步,步伐偏于急促、气息紧凑,导致身体较直,胯部的扭动比较夸张,富有戏剧性。而冯国佩则比较偏向自然:自然状态行进的平足步,随之自然摆动的腰和胯,整体动作在自然状态中的和谐美,他的步幅比陈敬之的小,身体平稳,这一细节表明冯派并不追求陈派“颠颤僵直”的喜剧效果,而冯派气息的松弛更使动作秀美、从容呼之欲出。陈派的““风摆柳”追求的则是喜剧和大开大合的艺术效果。
二、冯派“野鸡溜子”
“野鸡溜子”是冯派冯国佩的代表动作之一,具体的表现如下:锣鼓过门时快起步,第一拍就是原地旋转的“野鸡溜子”,伴着急促的鼓声。将扇尖和头的方向保持一致,脚下迅速平步倒脚,显示了技巧,两个八拍后,又以“单拐弯”连接向后方碎步疾行,其身体始终保持向圆心倾、拧、靠的体态,同时带动脚下快速流动,后两拍又顺势将身体留住,笔者刚被他的娇媚之态所吸引,提着的气也刚刚吁出来,他便又重复刚刚的动作快速行进,充分体现出他“溜得起,刹得住”的特点。他动作轻、重、缓、急掌握得非常到位,急促过后,第四个八拍开始“双环步”稳态前行,接着双膝相靠,脚随节奏一拍一步,重心平稳地前行,一个八拍行至台中,右脚向后错步自转一圈,左、右手同时打开,转身形成脚下踏步。左手端于胸前,右手三位翻扇的造型。冯派的“野鸡溜子”舞段优美流畅,动作间启承转合的衔接自然,连接动作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舞蹈最美之处不在于单一动作,而是动作间自然顺畅的连接。在连接过程中,那些拧、倾、腆、斜各种各样的身姿体态以及演员自身独有的”小范儿”,就全部展现出来。花鼓灯舞蹈中,当一个动作过渡到另一个动作时往往是艺人最出彩最叫好的地方,冯派的动作特色强调连贯,冯国佩将这些连接动作巧妙穿引,不仅使整个舞段的疾缓,收放顺畅自如,还使一些连接动作成为了舞段中最有神韵的地方。
三、陈派“三调弯”
陈派花鼓灯舞蹈在身段上的特点也是独树一帜的,最为典型的当属掌门人陈敬之先生创造的”三调弯”(也有称“三掉弯”)。”三调弯”既是舞蹈动作,又是造型姿势。虽然不少舞蹈种类都有三调弯的造型,但唯陈派中的”三调弯”最为典型。”三调弯”要求重心在后一条腿上及双膝内关节上,身向右后侧拧,出左胯,提右肘,做挺拔向上的曲线造型,形成以肩、腰、腿为突出点的“S”形姿态,以表现女性曲线美,这正体现了东方舞蹈的重要美学特征。形体上的”三调弯”常与”颤、颠、抖”步法和动作相结合,与拐弯类动作相结合,产生多姿多彩的韵律,表现出韵律美。可以说,”三调弯”和”颤、颠、抖”是陈敬之先生的绝技。他肩部、腰部、腿部可做波浪形抖动。耸肩时,肩胛可以前后上下颤动,身上其他部位的肌肉都能活动。总之,大颤的大开大合,云颤的快捷匀称,旋颤的三维律动,加之肢体的颠和抖的运用,把人体的旋律展现得神韵无限。
当然,冯陈两派还有很多绝活,比如冯派的斜塔、拐弯等,陈派的踏车步、割麦花等等,在此不能一一分析,仅分析上面几个,让读者能体会到冯陈两派的动作特点与区别。总体而言,花鼓灯的429个语汇,50多种基本步伐,记录了淮河流域花鼓灯文化和肢体语言符号发展的轨迹。花鼓灯肢体舞蹈语汇来源于淮河地区人民劳动生产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下,它在身体的曲线变化、在空中的站位,以及身体各部分的支配使用,都非常的合理和科学。
参考文献:
[1]韩 枫.安徽花鼓灯优质基因的传承与保护[J].大舞台,2010(06) .
[2]孙 婕.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02)
[3]支运波.花鼓灯起源诸说及辨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1) .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