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中现代主义和传统主义的体现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d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40是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在1934年所创作。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位偉大的前苏联作曲家,这部作品是他在被苏维埃当局逮捕之前的一部早期作品。这部大提琴奏鸣曲最开始于1934年12月25日列宁格勒艺术学校(leningrad conservatoire)首次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朋友Viktor Kubatsky演奏大提琴,肖斯塔科维奇自己演奏钢琴。这部作品是许多音乐家和室内乐音乐组织钟爱的大提琴室内乐作品,并经久不衰。
  肖斯塔科维奇在这部奏鸣曲中完美地结合了传统的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和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这两个要素。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逐步分析这部奏鸣曲的巧妙结合,即肖斯塔科维奇的作曲技巧,早期苏维埃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肖斯塔科维奇的自身经历。
  在作曲技巧方面,肖斯塔科维奇在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中运用了传统的西方古典音乐作曲形式:奏鸣曲式。这部作品有四个乐章。第一和第三乐章是比较缓慢和低沉的,第二乐章较激动。第二乐章是一个诙谐曲,回旋曲二段曲式Rondo Binary form (A-B-A’),但是这个乐章听上去没有诙谐曲应有的愉悦感。第二乐章是快板Allegro,带有一丝狂躁的情绪,并且与深沉的第一乐章和忧郁的第三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换句话说,轻快的像舞曲的第二乐章连接两个深沉忧郁的乐章。
  在回旋曲二段曲式中,第一段,A段,是从第1小节到第75小节。在第一部分中,大提琴最先开始并且对钢琴进行伴奏,一小节之后,钢琴开始了主题旋律,直到第9小节结束。从第10到第17小节,主题旋律重复一次,大提琴仍然给钢琴伴奏,这里运用了模仿手法。在赋格中,主题的展现是通过模仿的手法。在这首曲子中,肖斯塔科维奇通过不同的乐器对主题进行模仿,在33~34小节中,钢琴从E音开始逐渐升高音高并且推动旋律到大提琴旋律上。从34~52小节,肖斯塔科维奇倒置了钢琴与大提琴的旋律。所以主题旋律开始在大提琴上展现,钢琴形成伴奏声部,这也是一种模仿的手法,从第53~62小节,大提琴的旋律比之前的旋律上升了两个音高重复主题旋律,这也是一种模仿手法。从63~75小节,大提琴继续升高音高重复主题旋律,肖斯塔科维奇不断地通过各种模仿手法去重复主题旋律来强调主题。模仿是西方古典音乐中一个重要的作曲方式。
  第二段,B段,是从第76小节至122小节。大提琴演奏四个小节的伴奏旋律去引出新的主题。大提琴的伴奏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从80~87小节,在大提琴同样的织体伴奏下,钢琴开始了一段新的主题旋律。在88~95小节中,肖斯塔科维奇再一次倒置了大提琴和钢琴的旋律部分,让钢琴与大提琴互相模仿。大提琴开始了新的旋律,钢琴则用琶音织体作为大提琴的伴奏。从96~103小节,肖斯塔科维奇在钢琴上创作了一段新的旋律。同时,大提琴演奏三连音织体对钢琴伴奏。从104~111小节中,钢琴和大提琴对换角色。钢琴演奏三连音进行伴奏,大提琴演奏旋律部分。从112~122小节,钢琴演奏B段最开始的旋律段并且发展旋律直到B段结束。
  第三段是从第123至205小节。从123~131和132~139小节,织体和旋律与A段是相同的,除了钢琴升高了一个八度之外。从140~155小节,从156~174小节,175~184小节和185~197小节,完全重复A段材料。从198~205小节,肖斯塔科维奇运用了B段中间新的材料并发展了这段材料,给听众更加激动和振奋的感觉(向观众传达了更为激动和兴奋的感受)。在这个曲子的结尾,肖斯塔科维奇运用了一种紧密并且清晰的和弦,以完全终止式结尾了整个曲子。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肖斯塔科维奇仍然使用西方古典曲子形式来创作这首奏鸣曲。曲子的整体结构仍然保留西方古典曲式。
  在西方古典音乐的技术上,肖斯塔科维奇运用了许多不同的模仿手法,这在西方古典音乐作曲技法中是一种典型并且基本的技法,特别是在巴洛克时期。肖斯塔科维奇也运用了调的模进。例如,在第34~52小节和53~62小节,肖斯塔科维奇升高两个音高模进同一个旋律。在曲子最后的结尾上,肖斯塔科维奇运用了完全终止结束整曲,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在这部作品中,肖斯塔科维奇也同样注重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他运用了许多的小方块结构Cellular structure以组成大的织体结构layered textures。例如,这个奏鸣曲开始的方块结构Cellular structure是由许多个两个八分音符组成,由此在伴奏部分大提琴形成了一个大的织体结构layered texture。特别是,在第2~4小节,肖斯塔科维奇在钢琴部分运用了四度Guartal harmony和五度和声Quintal harmony。在第2~3小节,由A音和E音组成的音程形成纯五度,并重复一次,这运用了五度和声Quintal harmony。在第3-4小节中,由E音和A音组成的音程形成了纯四度,并重复一次,这运用了四度和声Guartal harmony。另外,从第19~33小节之中,肖斯塔科维奇运用了其他的材料来对比之前的旋律。大提琴声部改变了音乐织体,仅围绕D音来伴奏,并且这一织体是围绕D音的Quintal harmony和Guartal harmony进行的。在钢琴声部,肖斯塔科维奇升高了一个八度并着重于D音,给听众一种很强烈的进展感。此外,肖斯塔科维奇运用了许多不规则强音来有目的的改变其重音,给听众一种强烈的节奏感,例如,在第57~60小节。特别是在27~31小节中,每小节的第一拍是休止。这在西方古典音乐中是很少见的,很好地体现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现代主义思想在音乐上的运用。另外,在第24小节,大提琴演奏不规则强音displaced accent,但是钢琴仍然演奏规则强音regular accent,这反映了肖斯塔科维奇仍然想在传统的音乐风格和现代音乐风格中保持平衡。   在大提琴的演奏技巧上,肖斯塔科维奇在第76~87小节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泛音来给钢琴伴奏,给作品和听众创造了一种奇异的气氛。从这点上,人们可以看出肖斯塔科维奇擅长于挖掘器乐的表现力,这是现代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
  就社会和文化角度而言,这部作品诞生于1934年。当时对于世界格局以及前苏联内部来说,都是一个动荡之年。从全球范围来看,1934年是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之间的年份,各国都致力于修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至于前苏联,1934年正经历一系列混乱和激烈的改革,1905年的改革在俄国是一次失败的暴动,1917年的二月革命是俄国变革的第一阶段,造成了沙皇俄国的瓦解;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俄国变革的第二阶段,建立了布尔什维克政权并且导致了前苏联的内战。这些革命使人民的生活变得贫困和疾苦。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是社会环境的良好反映者。这部作品就是当时社会生活强有力的写照。该作品第一乐章是以不安的情绪为主题,使得音乐像是在表达一个悲剧的角色,以及进行的一场黑暗的葬礼仪式。这就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境地是悲惨、凄楚的。第二乐章则以狂躁,激烈的情绪为主题。这种激烈狂躁的节奏持续了一整个乐章。这就好比疾苦的人民所处在暗无天日的黑暗势力里和混乱不堪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挣扎、欲求生路。此章节所运用的不规则重音则更好地诠释了当时人民心理上的不安和躁动。在第53~62小节和63~75小节中,主题旋律的发展只是上升了一个调的重复, 这形象地反映出了人民与黑暗势力斗争的坚定决心。So-Young Lee认为:“随着他强烈的反对音响,这种快速,三拍子的诙谐曲被认为是俄国民族舞蹈的回忆”。Ian Macdonald 认为这是“一种野蛮的民族舞蹈,充满了笨重的跺脚”。Ian Macdonald认为:“在所有可能中,他一直在讽刺在1928年后斯大林的压迫。 第三乐章,广板,是一种悲伤沉重的情绪。悲伤的大提琴演奏荒凉的声音。最后一个乐章,快板,是快速和激烈的,被认为是人民与黑暗势力最后的斗争。
  肖斯塔科维奇深受斯大林的影响。斯大林是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人,在苏维埃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及影响,他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执政,直至去世(1953年),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开始接管苏维埃政权并建立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斯大林重视文化和思想统治,音乐也不例外。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这部奏鸣曲之后,又创作了一部歌剧 《Lady Macbeth of Mtsensk》并由于这部歌剧被斯大林和苏维埃政府所逮捕。斯大林政府认为他的音乐会玷污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权,是一种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是不纯净和没有逻辑感的音乐。肖斯塔科维奇的遭遇强烈的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情况——一切都取决于斯大林的个人喜好。尽管迫害发生在这部奏鸣曲的创作之后,却仍然反映出当时前苏联作家在岌岌可危的环境中创作音乐,他们想追求现代音乐,但是又必须考虑传统音乐,因为在统治者看来传统音乐才有逻辑性和纯净的感觉。Eric Roseberry于1989年写道:“苏维埃的美学史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之上,认为艺术是反映真实,一种特殊形式的反映和对世界的认知。苏维埃艺术家被要求反映社会的现实,也就是说个人绝不能孤立地从他,投入神秘主义,逃离过去或者宗教安慰的‘鸦片’,成为带有铁锈和模具的悲观主义,用高尔基的话来说。”所以从苏维埃政权背景的分析来说,肖斯塔科维奇运用西方古典音乐作曲技法是因为他需要考虑政府和人民的接受力。如果他创作了一个完全的现代主义音乐,他可能会由此被迫害。
  从肖斯塔科维奇的个人背景来说,他毕业于彼得格勒音乐学校。在音乐学校中,肖斯塔科维奇学习了许多西方古典音乐作曲技巧,这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另一方面,这部奏鸣曲创作于1934年的八月和九月,当时他的妻子与他疏远,肖斯塔科维奇正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他创作了这首奏鸣曲式,在他妻子離开他之后。他对他婚姻的失望反映在这部奏鸣曲中,具体表现为:第一和第三乐章的昏暗和悲痛。第二和第四乐章的紧张和挣扎。
  一言以蔽之,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是他个人经历和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他完美地将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和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结合起来,这使得他的音乐独一无二,别具一格。与此同时,时至今日观赏者仍能从他的音乐中,体会到当时人民的疾苦与社会的压迫。然而即使是身处压迫之中,肖斯塔科维奇仍然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作品,他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
  参考文献:
  [1]David Fanning.Shostakovich Studi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Sofia Moshevich.Dmitri Shostakovich,Pianist[M]. Quebec: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2004.
  [3]Laurel E.Fay. Shostakovich: A life[M].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2005.
  [4]Christophel Norris. Shostakovich: the Man and his Music [M].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5]Gregory L.Freeze, Russia: A Hist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6]Ian Macdonald,The New Shostakovich[M].London: Pimlico,2006.
  (作者单位:美国内华达大学)
其他文献
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日前发布消息说,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教授在内的5位女科学家获得2015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消息说,谢毅教授凭借其在无机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表彰。谢毅是第4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女科学家。(来源:新华网)
期刊
3月2日,爱丁堡皇家学会公布了2015年度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选该学会荣誉院士。与他同期当选的还有3位外籍科学家。爱丁堡皇家学会成立于1783年,是代表英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五大学术院之一。该学会目前有1600位院士,其中包括67位荣誉院士和66位通讯院士。(来源:中国科学院)
期刊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近日陆续公布全国部分高校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截至3月1日,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所备受关注的学府外,全国90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中的85所已先后公布各自招生方案。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发布的信息,在90所全国试点高校中,有77所面向全国招生,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只面向本省招生。(来源:新华网)
期刊
国家林业局3月1日公布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比第三次调查增加268只,增长16.8%,平均种群密度每平方公里0.072只。我国曾于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初开展过3次大熊猫综合调查。与前3次调查相比,本次调查结果呈现以下特点:野生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栖息地范围明显扩大,圈养种群规模快速发展,保护管理能力逐步增强。(来源:中
期刊
摘 要:正义原则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一直受到人类的重视。其中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就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观点——“作为公平的正义”。这种正义是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确立。在正义的制度下,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都要得到平等的分配。而证明这一原则的正是他的两个因素:平等自由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公正的原则。这两个原则堪称人类伦理思想史的重大发现。
期刊
我国是古代诗歌的王国,从春秋战国开始,诗歌就在我国的文学史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数千年来,无数诗人词人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留下的众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1.广东高考诗歌赏析题型的重点内容分析  (1)在高考中设置诗歌赏析题型的作用及目的。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鉴赏优秀的诗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
期刊
本文所说的细节,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会影响发展的细微的行为。二是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类的最小的组成单位。要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  一、关注学生行为,万紫千红才是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常爱“锦上添花”,最怕“雪中送炭”。有的学生长得可爱,学得很快,很容易成为教师的主力、学生的领军,对这些学生我们往往宠爱有加,步步引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课堂教学为例,探讨卓越课堂的实行方式。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进行有效的梳理、总结,使自身的主导地位得以体现。  关键词: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设计  1.有效预习为卓越课堂打下基础  (1)预习准备。教师分发本节课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提示,阅读课本,初步了解生长素的发现史中的重要科学家及其实验设计方案。  (2)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
期刊
摘 要: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版画艺术起到了革命艺术的先锋作用,它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战斗的魂魄,最富有时代精神并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理想追求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十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  关键词:版画;魂魄;影响  诗无画意,便为空诗,画无诗意,便为死画。在鲁迅所构筑的文学世界
期刊
一、新的师生关系:良师·益友·合作  新课程环境下,要求我们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教师单一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走下讲台,和学生打成一片,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我会悄悄地问那些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这个问题你会吗?把这几个简单题目做一下。”当学生遇到个别题目不会时,我会安慰学生:“这个题或许难了一点,只要认真听讲你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