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enhui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改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浪潮下,许多教师与学者开始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进行研究。但是很多研究都脱离了教学实践,与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并不相符。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信息化教学之前与之后的教学内容、教学经验,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在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提供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课程 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存在的问题
  1.传统观念的制约
  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制约,即以老师教为主,学生的任务就是听,缺乏积极性与创造力,而老师讲课的方式也仅限于语言与黑板,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信息技术强调的是通过网络科技与计算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力,使其由被迫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维持原有的教育模式。
  2.缺乏教学实践
  目前中国有许多教师及学者都在进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是脱离教学实践的。他们仅仅是将信息技术当做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辅助工具来研究,而没有真正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换言之,即没有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的改革,这样就无法达到课改的目标,也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3.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一线数学教师往往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充分、恰当地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所带来的不利之处就是,他们对于新技术——信息技术的理解与掌握就会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比如在简单的课件制作上,很多的教师并不懂得或者不能灵活地制作教学课件,他们要完成课件的制作往往依赖于信息技术教师,而信息技术教师对于数学内容又知之甚少,沟通、理解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困难。
  4.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从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来说,很多学校,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院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不具备能够整合的客观条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要进行整合,必须以基础设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师”为支撑,否则就不能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但是很多学校在硬件设备的配备上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一定的硬件设备,但是因为不够重视等原因,往往只是将其当成一种摆设,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间久了,这些设备就达到了报废的等级,必须予以处理。
  二、加速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对策
  1.加强领导重视
  任何一项改革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与推进,领导支持、制度完善是开展信息化教育及现代教育的保证。所以,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需要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最高领导直接管理,统一调配,落实具体的操作人员。除此之外,领导还应该定期进行相关教学整合研究,统一安排,并加大宣传力度,使所有的数学教师都能够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能。在经费方面,应进行专款专用,同时加大款项使用的监督,提高经费的利用率。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现如今我国中学开展信息化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这是由我国的客观国情所决定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校与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对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如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进行普及。学校应配备计算机房,学生能够免费使用一定的时限,使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性的同时,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
  3.加强师资培训
  虽然有些学校已经购进相应的基础设备,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设备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其中教师缺乏相关的意识与能力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一线数学教师往往更偏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因为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也很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对于信息化教学会存在一定的抵触与排斥心理。这就会造成他们在意识上对信息化教学的不重视,因而也就不愿意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所以要想进行信息化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必然要提高相关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操作水平。
  4.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受到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尤其是老师更偏爱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上课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限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性,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违背的。所以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浪潮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更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国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教育,大家都在热烈讨论着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让经济、政治还有教育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信息化教育改革被提上了日程。但是改革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教育改革也是如此。在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信息化教学是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我们应该对其持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杨红云.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4).
  [2]梁敏.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6).
  [3]田进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5(3).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主要渠道。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又是思维的起点和创造的起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着提问流于形式、提问问题过难、提问没有针对性等现象,故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十分重要。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原则 方法
摘 要: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想提高质量和效率,教师就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教学方式,采用高效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尝试构建起高中数学课堂高质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知识点,让学生不再惧怕高中数学,甚至能够从容面对高中数学的各项知识点,为之后学习高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策略 教学质量  所谓的要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有
摘 要: 数学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在实际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而数学相对比较繁杂而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因而如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数学教师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作者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做了阐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知识体系 教学手段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学习专业课知识的重要工具。所以中职数学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专业理论课中。如何结合专业理论课的需要进行数学教学,是中职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目前中职机电专业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对数学教学怎样为专业课服务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机电专业课 服务  一、中职数学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的需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素以严谨著称,教与学都讲究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死板、缺乏生动性。在教学中,该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并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呢?我考虑到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在数学课上合理使用多媒体,把图、文、声有机融入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数学课堂“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模糊为清晰,更能使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动教变为学生
高二那年,我被选为学校文学社社长,社联老师雯姐组织了一场会议,简单交代完工作事项后,还特意嘱咐我们:当社长不能光有特长,外在形象也得精致些.社长好看了,纳新时报名的同学
期刊
母亲总对纤细的女孩们投去欣赏的目光,然后扭头不耐烦地看着胖胖的我.她的不满意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我幻想着变成身材纤细的姑娘,穿上漂亮可爱的花裙子.rn我开始尝试:先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互动式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当今的数学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生成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互动 实践活动  一、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营造和谐的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思考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设计和安排综合体验的学习活动上,而且体现在每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