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项目学习理论来探讨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问题,希望通过对项目学习理论在教学问题上的应用能彻底解决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课程教学 项目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6-01
1.问题提出
随着成人教育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学习已经融入了各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之中。计算机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电视大学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问题分析
2.1学生兴趣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水平不同
电视大学的生源主要是由已经工作多年的成年人和一些中专、技校和职高的学生组成。中专、技校和职高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大部分都接触过计算,但是那些工作的成年学生中,由于年龄较大,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段、接受能力慢,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有的甚至就没有基础,这就出现了学生入学前计算机知识水平不一致的现象。
2.2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操作能力变差
计算机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要求我们不断的更新和扩充教学内容,从以前的DOS、FOXBASE等到现在的Windows Vista、OFFICE 2010、网络基础知识等,所以教学内容越来越多,知识点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这对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教师为了讲授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只能减少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这就造成学生上机的时间不断减少,造成这个知识点还没有完全理解又要学习下一个知识点,而学生原来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又不是很高,这样就造成学生的操作能力较弱的现象。
2.3教学手段落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很多电视大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方式大多采用的是幻灯片课件形式,虽然比以前的“粉笔+黑板”方式有了一定改善,极大的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比以前的教学方式直观形象了很多。但还有很大的不足,如学生在学习过程还是以教师为主,幻灯片的信息量增加了,教师讲课的速度也增快了,学习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并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有点基础的学生觉得老师讲的好像明白了,就不想听课了;而没有基础的学生因为信息量较大,觉得老师讲的内容太多了根本接受不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慢慢的没有了。
2.4教学资源还不完善,教材内容,实训教材比较缺乏,没有专业特色
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都非常快,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更新却落后于计算机知识的更新。
2.5评价方式简单,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进行有效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很多电视大学学校还采用试卷和上机相结合的方式,这样的评价不能很好的测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已经有一些院校采用了上机操作的考核方式,但由于考试系统本身存在的局限,也不能很好的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
3.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解决方案
基于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一种革新传统教学的新理念,这种学习模式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探究。通常其流程或操作程序分为设计项目、项目介绍、学生分组、小组项目立项、自主学习项目展开、阶段小结、交流和成果提交、评价等七个步骤。
3.1设计项目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与学生的专业和其他具体情况相联系,由教师帮助确定整个课程的教学项目。
3.2项目介绍
项目内容确定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这个项目相关的优秀设计作品,让学生明确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怎么完成任务,得出什么样的成果。
3.3学生分组
学生分组感觉是一件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但小组整体的学习效果由分组是否合理来决定,学生分组既可以由教师来分也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一般小组成员由6-8人构成,在分组时尽量保证小组之间水平基本一致。并要确定一名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主要对项目进行分工并监督管理项目的执行,同时组长对本小组成员也有监督的义务。
3.4小组项目立项
各个项目小组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初步确定本小组的项目内容。然后由教师安排一个合理的时间让每个小组讲解自己小组的项目构想、要完成的任务及作品形式等。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探讨每个小组讲解的项目是否具备可行性,并给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3.5自主学习、项目开展
各个小组的项目方案确定后,各个小组要写出项目的计划书,并做好小组内成员的分工然后进行自主学习。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相关知识,需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3.6阶段小结、交流
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各个小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整个项目设计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的计划阶段;第二阶段,项目计划书的撰写阶段;第三阶段,项目的完善、实践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小组需完成相应的项目设计任务,并且准备好阶段性总结。如果完成的项目不能达到要求,那么就要重新学习重新去做项目。
3.7成果提交、评价
各小组都完成了相应的项目计划书中规定的项目后,综合运用自评、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组间评价主要是根据成果的完成情况去评价;教师评价主要是根据组内自评每个人的成绩、组间评价的成绩及每个小组的成果来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
4.结论
项目教学法不仅仅局限于某门课程、某一个专业领域,是一种跨专业、多学科综合、多知识交叉的教学活动,它提倡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更多地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在电视大学成人教育过程中运用得当,相信一定能够达到电视大学的培养目标、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5.展望
由于时间、条件和本人的能力等方面限制。本人只能对基于项目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做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所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应该增加案例研究来验证理论推导。未来的研究可在这一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延梅.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80-82.
[2]任英杰.网络环境下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57—60.
[3]龙怡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7,(10):110.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课程教学 项目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6-01
1.问题提出
随着成人教育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学习已经融入了各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之中。计算机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电视大学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问题分析
2.1学生兴趣有较大的差异,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水平不同
电视大学的生源主要是由已经工作多年的成年人和一些中专、技校和职高的学生组成。中专、技校和职高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大部分都接触过计算,但是那些工作的成年学生中,由于年龄较大,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段、接受能力慢,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有的甚至就没有基础,这就出现了学生入学前计算机知识水平不一致的现象。
2.2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操作能力变差
计算机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要求我们不断的更新和扩充教学内容,从以前的DOS、FOXBASE等到现在的Windows Vista、OFFICE 2010、网络基础知识等,所以教学内容越来越多,知识点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这对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教师为了讲授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只能减少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这就造成学生上机的时间不断减少,造成这个知识点还没有完全理解又要学习下一个知识点,而学生原来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又不是很高,这样就造成学生的操作能力较弱的现象。
2.3教学手段落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很多电视大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方式大多采用的是幻灯片课件形式,虽然比以前的“粉笔+黑板”方式有了一定改善,极大的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比以前的教学方式直观形象了很多。但还有很大的不足,如学生在学习过程还是以教师为主,幻灯片的信息量增加了,教师讲课的速度也增快了,学习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并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有点基础的学生觉得老师讲的好像明白了,就不想听课了;而没有基础的学生因为信息量较大,觉得老师讲的内容太多了根本接受不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慢慢的没有了。
2.4教学资源还不完善,教材内容,实训教材比较缺乏,没有专业特色
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都非常快,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更新却落后于计算机知识的更新。
2.5评价方式简单,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进行有效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很多电视大学学校还采用试卷和上机相结合的方式,这样的评价不能很好的测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已经有一些院校采用了上机操作的考核方式,但由于考试系统本身存在的局限,也不能很好的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
3.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解决方案
基于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一种革新传统教学的新理念,这种学习模式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探究。通常其流程或操作程序分为设计项目、项目介绍、学生分组、小组项目立项、自主学习项目展开、阶段小结、交流和成果提交、评价等七个步骤。
3.1设计项目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与学生的专业和其他具体情况相联系,由教师帮助确定整个课程的教学项目。
3.2项目介绍
项目内容确定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这个项目相关的优秀设计作品,让学生明确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怎么完成任务,得出什么样的成果。
3.3学生分组
学生分组感觉是一件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但小组整体的学习效果由分组是否合理来决定,学生分组既可以由教师来分也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一般小组成员由6-8人构成,在分组时尽量保证小组之间水平基本一致。并要确定一名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主要对项目进行分工并监督管理项目的执行,同时组长对本小组成员也有监督的义务。
3.4小组项目立项
各个项目小组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初步确定本小组的项目内容。然后由教师安排一个合理的时间让每个小组讲解自己小组的项目构想、要完成的任务及作品形式等。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探讨每个小组讲解的项目是否具备可行性,并给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3.5自主学习、项目开展
各个小组的项目方案确定后,各个小组要写出项目的计划书,并做好小组内成员的分工然后进行自主学习。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相关知识,需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3.6阶段小结、交流
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各个小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整个项目设计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的计划阶段;第二阶段,项目计划书的撰写阶段;第三阶段,项目的完善、实践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小组需完成相应的项目设计任务,并且准备好阶段性总结。如果完成的项目不能达到要求,那么就要重新学习重新去做项目。
3.7成果提交、评价
各小组都完成了相应的项目计划书中规定的项目后,综合运用自评、小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组间评价主要是根据成果的完成情况去评价;教师评价主要是根据组内自评每个人的成绩、组间评价的成绩及每个小组的成果来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
4.结论
项目教学法不仅仅局限于某门课程、某一个专业领域,是一种跨专业、多学科综合、多知识交叉的教学活动,它提倡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更多地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在电视大学成人教育过程中运用得当,相信一定能够达到电视大学的培养目标、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5.展望
由于时间、条件和本人的能力等方面限制。本人只能对基于项目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做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所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应该增加案例研究来验证理论推导。未来的研究可在这一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延梅.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80-82.
[2]任英杰.网络环境下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57—60.
[3]龙怡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7,(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