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幸福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学习的价值、在幸福中体会成长的意义。为了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幸福感,需要注重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在师生互动中获得幸福感,需要建立民主师生关系、在平等中体会幸福感。
关键词:幸福教育;幸福课堂;专业化教师队伍;和谐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414
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个人体验。美国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对幸福和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全新的解读 “幸福教育就是在明示的需要和推断的需要之间建立一种基于持续对话的平衡”,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开展积极的对话,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获得幸福感。
一、现行教学行为中融入幸福教育的必然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职责是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教师也要承担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重任,在教学行为中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提升学生追求幸福的能力,使学生在感受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幸福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互动中难以真正融入幸福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落实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无法真正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达成一致,学生的情感体验难以激发,幸福教育就难以落实,幸福目标就难以达成。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职业角色、教育观念、学生的逆反心理等因素影响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师生之间的思想活动和情感沟通不顺畅,关系的疏离导致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无法体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价值观的融入缺席,则进一步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塑造,影响幸福教育目标的达成。
二、建构幸福课堂的策略
在德育课中开展幸福教育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幸福教育,需要打造专业化的幸福教师队伍,做有温度的教师;需要建构幸福课堂,挖掘幸福资源,对初中生进行幸福感、幸福观、幸福能力的教育;需要发扬教育民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平等中体会幸福感。
(一)建设专业化的幸福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幸福观教育能力的提升是直接决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幸福观教育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内涵丰富。”[1]教师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在面对青少年学生时,他的眼神、言语、行为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教师幸福观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的重视,学校应该关注教师发展的精神需要,完善精神激励机制,健全教师学习机制,为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例如:可以举办与幸福教育相关的教育专题培训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面的发展平台,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充足的条件。
教师追求自我发展是教师幸福观能力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追求幸福人生的权利。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的更新知识,完善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观念,把幸福教育落到教学中去,在教育中创造幸福;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摈弃枯燥乏味的教育工作,让教学工作更富有乐趣性,在教学中积累自信,在挑战中突破自我,在学生的成长中体会幸福。
(二)注重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在互动中获得幸福感
“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教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在于给每个人以精神生活的幸福。”[2]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以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真实的情境,在互动中培养幸福能力。因此,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从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等方面完善教学行为。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可以组织情景剧表演、小小记者采访、小小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会情感。通过创设各种情景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全心全意地参与其中,引发学生的共情。比如:在讲授《单音与和声》时,通过“浩浩的班级生活”这一情景剧探讨“集体中的成员关系”这个话题,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班级中成员和谐关系的意义。感受群体成员之间的彼此接纳、彼此欣赏,赋予学生归属感和幸福感;反向引导学生学会处理集体中存在的不和谐的声音,在找到自己节奏的同时,奏响集体的旋律。体验式的教学活动能够实现学生知行合一,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感受知识传递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三)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平等中体会幸福感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人本理念指导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只有学生的人格受到教师的尊重,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断收获学习的幸福。新课标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热爱学生、民主平等。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只有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才能与教师建立充分的信任感;在课堂上教师多用亲切的语言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若有失公允,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学生幸福感的达成。
初中阶段是学生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感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才能使每个孩子逐渐走向成熟,体会生命的意义和美好。教师是幸福课堂的建构者,在教学中注重幸福教育是教师的职责,幸福教育也是教师通过师生互动获得幸福的渠道。
参考文献
[1][美]诺丁斯.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5.
[2]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75.
关键词:幸福教育;幸福课堂;专业化教师队伍;和谐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414
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个人体验。美国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对幸福和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全新的解读 “幸福教育就是在明示的需要和推断的需要之间建立一种基于持续对话的平衡”,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开展积极的对话,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获得幸福感。
一、现行教学行为中融入幸福教育的必然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职责是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教师也要承担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重任,在教学行为中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提升学生追求幸福的能力,使学生在感受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幸福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互动中难以真正融入幸福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落实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无法真正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达成一致,学生的情感体验难以激发,幸福教育就难以落实,幸福目标就难以达成。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职业角色、教育观念、学生的逆反心理等因素影响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师生之间的思想活动和情感沟通不顺畅,关系的疏离导致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无法体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价值观的融入缺席,则进一步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塑造,影响幸福教育目标的达成。
二、建构幸福课堂的策略
在德育课中开展幸福教育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幸福教育,需要打造专业化的幸福教师队伍,做有温度的教师;需要建构幸福课堂,挖掘幸福资源,对初中生进行幸福感、幸福观、幸福能力的教育;需要发扬教育民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平等中体会幸福感。
(一)建设专业化的幸福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幸福观教育能力的提升是直接决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幸福观教育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内涵丰富。”[1]教师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在面对青少年学生时,他的眼神、言语、行为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教师幸福观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的重视,学校应该关注教师发展的精神需要,完善精神激励机制,健全教师学习机制,为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例如:可以举办与幸福教育相关的教育专题培训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面的发展平台,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充足的条件。
教师追求自我发展是教师幸福观能力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追求幸福人生的权利。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的更新知识,完善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观念,把幸福教育落到教学中去,在教育中创造幸福;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摈弃枯燥乏味的教育工作,让教学工作更富有乐趣性,在教学中积累自信,在挑战中突破自我,在学生的成长中体会幸福。
(二)注重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在互动中获得幸福感
“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教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在于给每个人以精神生活的幸福。”[2]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以满足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真实的情境,在互动中培养幸福能力。因此,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从新课导入、新课讲授等方面完善教学行为。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可以组织情景剧表演、小小记者采访、小小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会情感。通过创设各种情景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全心全意地参与其中,引发学生的共情。比如:在讲授《单音与和声》时,通过“浩浩的班级生活”这一情景剧探讨“集体中的成员关系”这个话题,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班级中成员和谐关系的意义。感受群体成员之间的彼此接纳、彼此欣赏,赋予学生归属感和幸福感;反向引导学生学会处理集体中存在的不和谐的声音,在找到自己节奏的同时,奏响集体的旋律。体验式的教学活动能够实现学生知行合一,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感受知识传递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三)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平等中体会幸福感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人本理念指导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只有学生的人格受到教师的尊重,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断收获学习的幸福。新课标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热爱学生、民主平等。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只有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才能与教师建立充分的信任感;在课堂上教师多用亲切的语言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若有失公允,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教师自身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学生幸福感的达成。
初中阶段是学生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感知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才能使每个孩子逐渐走向成熟,体会生命的意义和美好。教师是幸福课堂的建构者,在教学中注重幸福教育是教师的职责,幸福教育也是教师通过师生互动获得幸福的渠道。
参考文献
[1][美]诺丁斯.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5.
[2]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