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高校国际化为背景,以浙江大学学生交流项目为出发点,对学生交流项目的形式和规模、积极作用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关于学生交流项目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国际化 学生交流项目 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交流是全球化发展、科技文化不断进步的必然产物,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标识和衡量其国际化程度和规模的重要尺度,对推动国家人文外交、民间外交,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其国际知名度等均有毋庸置疑的积极意义。
浙江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之一,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各个层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交流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拟对浙大国际化进程中的学生交流项目作了梳理,并对如何优化学生交流项目的形式、扩大其规模、提高其质量和影响力进行了探讨。
一、学生交流项目的形式和规模
近年来,浙大与国外合作院校举办的学生交流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包括校级和学部(院、系)层面开展的学位和非学位的、单向和双向的各种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从交流的不同层面来说,校级的交流项目一般对全校多个或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专业要求比较宽泛,学生可根据网上公布的具体要求自由报名,经过所在院系审核推荐和相关职能部门统一选拔,被录取后参与该项目。学部(院、系)的学生交流项目则主要面向本学部(院、系)的学生设置,相对而言有更专业的学科背景要求,校内的删选工作也主要由学部(院、系)自主完成。
无论校级还是学部(院、系)层面的学生交流均分为学位和非学位项目。其中的学位项目顾名思义,学生将通过相应时间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在交流院校获得更高学位或双学位,如学校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开展“3 2”联合培养项目,被录取的学生先在浙大学习3年本科课程,然后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习两年硕士课程;成绩合格者在第四学年末即可获得浙大授予的本科学位,最后一学年末则可获得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授予的非论文硕士学位。
非学位项目的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从几周至一学年不等。如我校与瑞典乌特勒支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芬兰奥拓大学、捷克布拉格技术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技术及经济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众多校际合作院校开展了为期半年至一学年的交流项目,参与交流的学生可在国外期间选修所在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程或进入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在此期间获得的学分可在回校后转换为必修或选修学分。学校还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加拿大阿德莱德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开展为期半月至一个月的暑期班或寒假班文化项目,学生可在暑假或寒假期间前往国外院校提高外语运用能力和水平,了解所在国的社会生活,体验不同的文化习俗。另外,学校还有一系列短期科研实习项目,如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组织的暑期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学生赴美期间均加入到各自导师(赴美之前双向选择确定)的课题组中参与科研工作。
上述学生交流项目既有单向的交流,即浙大单方面向合作院校派出学生或只接受合作院校的学生前来交流学习,如大部分寒暑假文化班、部分学位项目等;又有双向的合作交流,如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学习交流项目等。
从交流的规模而言,浙大近年来的学生交流数目呈直线上升的趋势。2007-2008年浙大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人数,接近当年招生人数的20%,近几年每年划拨400万元经费用于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十一五期末参加国际活动的学生人数提高到当年招生数的50%[1];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学生出国出境交流人数分别达到了1530人/次、1569人/次和2025人/次。
学生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日益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从各个层面大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另一方面是由于受经济和科技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学生的国际意识也明显增强,希望用国外优秀的科技文化和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广泛活跃参与各个交流项目。
二、学生交流项目的积极作用及面临的问题
人员自由流动和科学知识共享被看成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原则。[2]而大学生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3]学生交流项目的蓬勃开展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带来持久的冲击及不容忽视的正面影响,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出国交流的学生得以直接接触优秀的学者和导师,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能提高外语交际能力,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丰富人生阅历,为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国际化的工作学习环境提供保障和机遇。
其次,学校通过不同的交流项目有更多机会借鉴和引进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通过与本土资源的有机结合和嫁接,因地制宜地探索高校自身的科学发展之道,从而建立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最后,留学生的加入对营造校园的国际化氛围、提高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教师的外语教学水平和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等均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从狭义上而言,学生交流项目的开展对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和提高国际声誉,促进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广义上讲,对提高本地区的国际知名度,促进国家的人文外交和民间外交也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
但是,受科学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交流项目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是学校开设的非英语专业的全英文授课科目太少,双语课程则大多数是采用英文教材、中文课堂授课,导致没有中文基础的国外交流生选课和听课都比较困难,有时不能选到派出学校要求的学分,从而制约了接收交流生的数量;由于交流项目多数要求在项目执行期间达到双方交流人数的平衡,长远而言也影响了学校派出交流生的规模。
二是学校的国际化软环境尚有待改善,包括留学生的住宿条件、校园的各类指示牌英文标识、各部门的英文网站建设程度和行政人员的英语交流能力等都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空间。
三是学生参加交流项目虽然能得到学校和政府的经费支持,但是主要的经费来源仍然是学生自己及其家庭;而出国交流的学费和生活费相对国内而言都比较昂贵,使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学生无法参与各类交流项目。
四是需要提高交流院校的水平和层次,实现交流项目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在交流项目中更有收获。
三、学生交流项目发展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分析,浙大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以发展学生交流项目,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包括:
一是实施国际开放课程建设计划,突破英语授课课程缺乏的瓶颈。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各学部(院系)建设英语授课专业课程体系,对承担英语授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教学津贴、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根据计划到2013年各学部需要至少完成1个本科、1个硕士专业英语授课专业建设;到2020年,完成学校基础大类课程国际开放课程建设,半数以上研究生专业英语授课专业建设。
二是建设国际开放课程的师资队伍,保障英语课程建设和高水平科研任务的完成。大力引进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并有双语教学经验的人才,着力培养具有承担国际开放课程能力的师资队伍,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给予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师特别评价和特殊津贴。预计至2013年建立一支500人左右的国际开放课程教师队伍。
三是通过提高留学生住宿条件、加快英文选课系统及各部门的英文网站建设、加强对行政人员的英语能力培训、推广校园指示牌的英语标识等,优化校园的国际化环境,营造国际化氛围。
四是强化对学生出国交流的支持力度,继续利用“985”平台、政府奖学金、企业赞助、校友捐赠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学生交流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尤其是对优秀贫困生的经费资助力度,以扩大学生交流项目的受益面,提高和扩大学生参与交流项目的积极性和规模。
五是致力发展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联系与合作,包括综合排名世界前列的高校和专业排名世界前列的院校;创新学生交流项目模式,实现项目转型和突破,重点以学科对接为目标,加强“n n”联授及互授学位等联合培养和合作办学的模式,突破扁平的短期学生交流项目。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张永华.推动大学生国际交流的困境与对策.科技通报,2009,25,(4):530~53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刘芳,赵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继续教育研究,2007,(1):114.
关键词: 国际化 学生交流项目 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交流是全球化发展、科技文化不断进步的必然产物,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标识和衡量其国际化程度和规模的重要尺度,对推动国家人文外交、民间外交,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其国际知名度等均有毋庸置疑的积极意义。
浙江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之一,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各个层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交流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拟对浙大国际化进程中的学生交流项目作了梳理,并对如何优化学生交流项目的形式、扩大其规模、提高其质量和影响力进行了探讨。
一、学生交流项目的形式和规模
近年来,浙大与国外合作院校举办的学生交流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包括校级和学部(院、系)层面开展的学位和非学位的、单向和双向的各种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从交流的不同层面来说,校级的交流项目一般对全校多个或所有专业的学生开放,专业要求比较宽泛,学生可根据网上公布的具体要求自由报名,经过所在院系审核推荐和相关职能部门统一选拔,被录取后参与该项目。学部(院、系)的学生交流项目则主要面向本学部(院、系)的学生设置,相对而言有更专业的学科背景要求,校内的删选工作也主要由学部(院、系)自主完成。
无论校级还是学部(院、系)层面的学生交流均分为学位和非学位项目。其中的学位项目顾名思义,学生将通过相应时间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在交流院校获得更高学位或双学位,如学校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开展“3 2”联合培养项目,被录取的学生先在浙大学习3年本科课程,然后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学习两年硕士课程;成绩合格者在第四学年末即可获得浙大授予的本科学位,最后一学年末则可获得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授予的非论文硕士学位。
非学位项目的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从几周至一学年不等。如我校与瑞典乌特勒支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芬兰奥拓大学、捷克布拉格技术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技术及经济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众多校际合作院校开展了为期半年至一学年的交流项目,参与交流的学生可在国外期间选修所在院校的相关专业课程或进入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在此期间获得的学分可在回校后转换为必修或选修学分。学校还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加拿大阿德莱德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开展为期半月至一个月的暑期班或寒假班文化项目,学生可在暑假或寒假期间前往国外院校提高外语运用能力和水平,了解所在国的社会生活,体验不同的文化习俗。另外,学校还有一系列短期科研实习项目,如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组织的暑期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学生赴美期间均加入到各自导师(赴美之前双向选择确定)的课题组中参与科研工作。
上述学生交流项目既有单向的交流,即浙大单方面向合作院校派出学生或只接受合作院校的学生前来交流学习,如大部分寒暑假文化班、部分学位项目等;又有双向的合作交流,如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学习交流项目等。
从交流的规模而言,浙大近年来的学生交流数目呈直线上升的趋势。2007-2008年浙大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的人数,接近当年招生人数的20%,近几年每年划拨400万元经费用于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十一五期末参加国际活动的学生人数提高到当年招生数的50%[1];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学生出国出境交流人数分别达到了1530人/次、1569人/次和2025人/次。
学生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日益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从各个层面大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另一方面是由于受经济和科技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学生的国际意识也明显增强,希望用国外优秀的科技文化和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广泛活跃参与各个交流项目。
二、学生交流项目的积极作用及面临的问题
人员自由流动和科学知识共享被看成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原则。[2]而大学生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3]学生交流项目的蓬勃开展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带来持久的冲击及不容忽视的正面影响,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出国交流的学生得以直接接触优秀的学者和导师,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能提高外语交际能力,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丰富人生阅历,为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国际化的工作学习环境提供保障和机遇。
其次,学校通过不同的交流项目有更多机会借鉴和引进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通过与本土资源的有机结合和嫁接,因地制宜地探索高校自身的科学发展之道,从而建立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最后,留学生的加入对营造校园的国际化氛围、提高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教师的外语教学水平和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等均有积极的影响。
此外,从狭义上而言,学生交流项目的开展对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和提高国际声誉,促进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广义上讲,对提高本地区的国际知名度,促进国家的人文外交和民间外交也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
但是,受科学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交流项目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困难:
一是学校开设的非英语专业的全英文授课科目太少,双语课程则大多数是采用英文教材、中文课堂授课,导致没有中文基础的国外交流生选课和听课都比较困难,有时不能选到派出学校要求的学分,从而制约了接收交流生的数量;由于交流项目多数要求在项目执行期间达到双方交流人数的平衡,长远而言也影响了学校派出交流生的规模。
二是学校的国际化软环境尚有待改善,包括留学生的住宿条件、校园的各类指示牌英文标识、各部门的英文网站建设程度和行政人员的英语交流能力等都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空间。
三是学生参加交流项目虽然能得到学校和政府的经费支持,但是主要的经费来源仍然是学生自己及其家庭;而出国交流的学费和生活费相对国内而言都比较昂贵,使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的学生无法参与各类交流项目。
四是需要提高交流院校的水平和层次,实现交流项目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在交流项目中更有收获。
三、学生交流项目发展策略
针对上述情况分析,浙大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以发展学生交流项目,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包括:
一是实施国际开放课程建设计划,突破英语授课课程缺乏的瓶颈。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各学部(院系)建设英语授课专业课程体系,对承担英语授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教学津贴、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根据计划到2013年各学部需要至少完成1个本科、1个硕士专业英语授课专业建设;到2020年,完成学校基础大类课程国际开放课程建设,半数以上研究生专业英语授课专业建设。
二是建设国际开放课程的师资队伍,保障英语课程建设和高水平科研任务的完成。大力引进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并有双语教学经验的人才,着力培养具有承担国际开放课程能力的师资队伍,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给予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师特别评价和特殊津贴。预计至2013年建立一支500人左右的国际开放课程教师队伍。
三是通过提高留学生住宿条件、加快英文选课系统及各部门的英文网站建设、加强对行政人员的英语能力培训、推广校园指示牌的英语标识等,优化校园的国际化环境,营造国际化氛围。
四是强化对学生出国交流的支持力度,继续利用“985”平台、政府奖学金、企业赞助、校友捐赠等多种途径加大对学生交流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尤其是对优秀贫困生的经费资助力度,以扩大学生交流项目的受益面,提高和扩大学生参与交流项目的积极性和规模。
五是致力发展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联系与合作,包括综合排名世界前列的高校和专业排名世界前列的院校;创新学生交流项目模式,实现项目转型和突破,重点以学科对接为目标,加强“n n”联授及互授学位等联合培养和合作办学的模式,突破扁平的短期学生交流项目。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张永华.推动大学生国际交流的困境与对策.科技通报,2009,25,(4):530~53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刘芳,赵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继续教育研究,200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