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硬汉”的脚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子——海明威,美国式“硬汉”的原型。
  师:大家一定看过《第一滴血》、《终结者》等美国影片吧?谈谈影片的主人公有何特点?
  生:这些电影的主人公都是超级英雄,不怕流血流汗,具有坚强的心和永不退缩的精神。
  师(赞许地):讲得非常好。这类好莱坞影片的主角个个都是“英雄”,都是响当当的“硬汉”,常在危急时刻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除恶扬善。你们知道吗,这是美国精神的一种。
  师:大家想知道哪位人物对这种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吗?
  生:海明威——
  二、初识——海明威,文坛上的“硬汉”。
  师:对,是海明威。为什么海明威会有这么大的影响?谁能告诉我们?
  生:我查过资料,海明威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曾动过12次手术,身上取出过227片弹片,头部缝过57针。因为他的勇敢无畏,才有如此非凡的经历。
  师总结:海明威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硬汉,其笔下的主人公跟他一样是“血性汉子”,临危不惧,而且具有镇定自如的“优雅风度”。正基于此,海明威在事实上成了美国人的一座精神丰碑。海明威所创造的“硬汉精神”,迎合了美国民众的内心需要,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热爱自由独立的精神。
  当然,在时下的中国,这种“硬汉精神”又何尝不值得我们紧紧追随呢?
  三、深味——圣地亚哥,渔夫?硬汉!
  师:小说对主人公老渔夫圣地亚哥的外貌和生活有哪些详细描写?这说明了什么?
  生:小说中写道,圣地亚哥的“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因为老在用绳拉大鱼的缘故,两只手上都留下了皱痕很深的疤,但是没有一块疤是新的。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那双眼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这说明老人圣地亚哥不怕苦累、不怕伤痛,而且对生活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态度。
  ……
  师:同学们归纳得都非常好,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出,圣地亚哥是一个出色的渔夫。
  师:当圣地亚哥凭自己的智慧与毅力终于捕获大鱼,在返航途中遇到鲨鱼时,他有怎样的表现?
  生:鲨鱼一次次地来袭击他的猎物,固然令他怒不可遏,但他始终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放弃战斗。他先是用自己的鱼叉杀死了一条鲨鱼;鱼叉丢了,老人又用刀砍;刀砍断了,用短棍打;短棍丢了,用船舵砸;舵砸断了,就用断舵跟鲨鱼们搏斗。这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师:战斗到了最后,他既没有武器,又缺少帮助,终于一无所获,他出海打鱼的最后结果只是带回了一副骨架,似乎成了失败者。同学们是怎样看待的?他是不是一个失败者?
  同学们讨论后形成了共识:老人圣地亚哥并没有失败,他既是一名渔夫又是一名勇士。作为一名渔夫,他已经征服了那条大得出奇的马林鱼;作为一名勇士,他在凶猛的鲨鱼接连不断的进攻面前从不畏惧,顽强拼搏,将它们杀的杀、赶的赶;而且回家时,他不仅带回了自己完好的生命,而且带回了一个长达18英尺的马林鱼的骨架——这证明他依旧有信心、有能力出远海捕大鱼!
  四、拓展——追随硬汉脚步,学习无畏精神。
  师:纵观这部作品,你们认为它出色在什么地方?老人圣地亚哥哪方面最值得学习?
  学生讨论形成共识:这部作品的用意显然不在于讲述一个单调的捕鱼故事,而是表现人类与生活抗争的力量。老人在作品里已是整个人类的象征,他的全部行动证明了一个辉煌的真理: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其中洋溢着的是人类永不停歇的战斗精神。
  师总结拓展:“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种硬汉式的铮铮誓言,体现的是对人所拥有的崇高精神的肯定和认定这种精神长存不朽的信心。
  五、启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师:这种顽强的反抗精神使我们想起了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展示图片PPT)。
  神话故事里的西西弗斯明知把巨石推上山顶,它还将滚落下去,每一次劳苦都是为下一次劳动准备条件,然而他朝着不知尽头的痛苦,迈着均匀而沉重的脚步走下山去。
  在短暂的人生中,是做一只快乐的猪还是做一个痛苦的人,生存还是毁灭,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思索的问题。《老人与海》让我们明白:“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一种精神,敢于承受痛苦,敢于蔑视困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能追随“硬汉”的脚步勇往直前,愿老人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支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前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现象,现在语文课花样翻新,有时又华而不实,怎样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语文教师长期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吸引学生是前提,完善知识结构是必备,赏析感悟是提升,学以致用是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教学 几点认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无效教学,是每一个教师无法回避、亟待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改善教学方法等,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本人试图从激发兴趣、强化诵读、重视积累、方法指导、鼓励质疑和重视课外阅读等六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 文言文 教学  新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新一轮的实验,然而文言文教学似乎成为“死角”。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文言文到底应该怎么教?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因为它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好探究性学习呢?本文拟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探究性学习 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正是基于社会背景的前提下,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提出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策略和方向。在素质教育下,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和发现
期刊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1.谈古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教学 生活实际 联系 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
期刊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得好:“作为一线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方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一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而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对此,我的理解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用即真理。  课改的大旗下,我也积极地尝试着课堂改革。以下是我在教坛中的点滴收获:  一、精心
期刊
很喜欢冰心老人的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在教育尤被人们重视的今天,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学生的学习背景也日趋复杂,父母离异、隔代教育、留守、心理障碍等特殊学生已成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作为班主任,如何引导这些特殊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挑战。  现就特殊生的转化浅
期刊
为了让家校联手,合力育人,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幼儿园本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千方百计挖掘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家庭资源、人文资源,倾力探究家园共建的办园策略,走出了一条家园合作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搭建沟通桥梁,笑迎家长进园。为了争取幼儿家长对幼儿园各方面工作的支持,让家园共建常态化,家园配合常规化,增强家园共育的力度,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幼儿园开展了“大手牵小手”亲子
期刊
文章是由内容和形式两大因素构成的。文章的内容就是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蕴含于其中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形式则是指作品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外在的表现形态。二者是互相依存、互为制约和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离开了内容,形式不复存在;离开了形式,内容无法得到表现。教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来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还应从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入手回到语言文字上来,引领学生了解作者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可从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科学的语文教育体系、完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面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展开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学生发展 主体作用  创新教育现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学校教育而言,小学语文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