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教师解读具体文本时,解读不到位和解读过度都是有害的。解读不到位是“失位”,会使教学失之于浅;解读过度是“越位”,会使教学失之于偏。
一、“失位”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失位”的表现通常有三种:一是教师解读文本时没有标杆和尺度,完全受制于他人的思想而人云亦云;二是教师仅仅抓住个别词语和句子,就对文本做出想当然的分析;三是教师仅仅抓住文本表面的意思,对其做出浅尝辄止的分析。
比如: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的解读仅仅停留于“唐雎是个有勇有谋的英雄、秦王是个贪生怕死的暴君”上,并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讨。这样的解读,就是一种“失位”的表现。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要联系历史,具体分析,避免认知的肤浅。《唐雎不辱使命》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秦王想巧取豪夺安陵国的土地,唐雎奉命出使秦国的故事。常言道,弱国无外交,小国弱国使臣出使大国强国,不仅有可能完不成任务,而且可能有性命之忧。然而,唐雎最终靠自己的胆识和才能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这十分难得。明白这一点,对于理解唐雎的形象十分重要。二是要还原场景,揆情度理,避免主观臆断。比如:站在唐雎的立场可以思考,面对秦王劈头盖脸的责问,一般人会如何表现,唐雎是如何应对的?面对秦王的恫吓,一般人会如何表现,唐雎又是如何面对的?反过來,还可以站在秦王的角度思考,面对唐雎的针锋相对以及以命相搏,一般的君王会怎样,秦王又是如何反应的?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就会丰满起来:唐雎有勇有谋、有礼有节,他的所言所行是建立在对秦王、事態、时局做出宏观、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秦王并非“贪生怕死”,他提出易地要求,企图不战而夺人之国,从战略上看,这是高招;使臣到来,先给个下马威,不失为先声夺人;战争威胁,对小国弱臣是最厉害的招数;唐雎要拼命时,马上软化,不失为明智之举,当然还有英雄相惜的意味。这样丰满的形象,岂是“贪生怕死”“暴君”所能概括的?
经过这样一番解读后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就会更全面,更深刻。
二、“越位”的表现及解读策略
“越位”的表现通常有两种:一是解读过深,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超过了文本本身的蕴含,或者超过了学生在某一个年龄阶段所能达到的理解上限;二是理解过偏,解读时不从整体入手,不注重作者写作的具体背景,而是抓住某一个片段、某一个情节作出不符合文本本意,或者是牵强附会的解读。
还是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有的教师解读时旁征博引,考证“秦王”就是秦昭王,并列举了秦国历史上坑蒙拐骗、巧取豪夺邻国领土的例子来证明此次易地是个阴谋;有的教师通过对春秋战国时外交礼仪的考据,认为使臣上殿是不可能带剑的,从而证明此文是伪作;还有的通过对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具体考证,证明唐雎刺杀秦王,成功的概率有多大。这些解读与原文的主旨南辕北辙、背道而驰,都“越位”了。
如何预防“越位”的问题呢?一是要回归文本,抓住具体文字去分析文本,而不要以主观的理论分析代替文本的具体描叙。就《唐雎不辱使命》而言,文中的“秦王”究竟是秦昭王还是秦始皇并不影响文本的思想及主旨。这个问题,教师解读文本时可以研究,但不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二是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以及学者对所解读文本的评价,防止解读片面化。比如,有位教师教学这篇文章时,扣住文中的“士之怒”,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士”的身份、作用、定义,体会唐雎作为一个“士”有智谋、有担当、有才干,进而理解人物形象,体悟思想情感。这样的解读基于文本、基于学生,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远安县河口乡中小学)
一、“失位”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失位”的表现通常有三种:一是教师解读文本时没有标杆和尺度,完全受制于他人的思想而人云亦云;二是教师仅仅抓住个别词语和句子,就对文本做出想当然的分析;三是教师仅仅抓住文本表面的意思,对其做出浅尝辄止的分析。
比如: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的解读仅仅停留于“唐雎是个有勇有谋的英雄、秦王是个贪生怕死的暴君”上,并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讨。这样的解读,就是一种“失位”的表现。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要联系历史,具体分析,避免认知的肤浅。《唐雎不辱使命》讲述的是战国时期,秦王想巧取豪夺安陵国的土地,唐雎奉命出使秦国的故事。常言道,弱国无外交,小国弱国使臣出使大国强国,不仅有可能完不成任务,而且可能有性命之忧。然而,唐雎最终靠自己的胆识和才能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这十分难得。明白这一点,对于理解唐雎的形象十分重要。二是要还原场景,揆情度理,避免主观臆断。比如:站在唐雎的立场可以思考,面对秦王劈头盖脸的责问,一般人会如何表现,唐雎是如何应对的?面对秦王的恫吓,一般人会如何表现,唐雎又是如何面对的?反过來,还可以站在秦王的角度思考,面对唐雎的针锋相对以及以命相搏,一般的君王会怎样,秦王又是如何反应的?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就会丰满起来:唐雎有勇有谋、有礼有节,他的所言所行是建立在对秦王、事態、时局做出宏观、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秦王并非“贪生怕死”,他提出易地要求,企图不战而夺人之国,从战略上看,这是高招;使臣到来,先给个下马威,不失为先声夺人;战争威胁,对小国弱臣是最厉害的招数;唐雎要拼命时,马上软化,不失为明智之举,当然还有英雄相惜的意味。这样丰满的形象,岂是“贪生怕死”“暴君”所能概括的?
经过这样一番解读后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就会更全面,更深刻。
二、“越位”的表现及解读策略
“越位”的表现通常有两种:一是解读过深,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超过了文本本身的蕴含,或者超过了学生在某一个年龄阶段所能达到的理解上限;二是理解过偏,解读时不从整体入手,不注重作者写作的具体背景,而是抓住某一个片段、某一个情节作出不符合文本本意,或者是牵强附会的解读。
还是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有的教师解读时旁征博引,考证“秦王”就是秦昭王,并列举了秦国历史上坑蒙拐骗、巧取豪夺邻国领土的例子来证明此次易地是个阴谋;有的教师通过对春秋战国时外交礼仪的考据,认为使臣上殿是不可能带剑的,从而证明此文是伪作;还有的通过对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具体考证,证明唐雎刺杀秦王,成功的概率有多大。这些解读与原文的主旨南辕北辙、背道而驰,都“越位”了。
如何预防“越位”的问题呢?一是要回归文本,抓住具体文字去分析文本,而不要以主观的理论分析代替文本的具体描叙。就《唐雎不辱使命》而言,文中的“秦王”究竟是秦昭王还是秦始皇并不影响文本的思想及主旨。这个问题,教师解读文本时可以研究,但不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研究。二是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创作背景以及学者对所解读文本的评价,防止解读片面化。比如,有位教师教学这篇文章时,扣住文中的“士之怒”,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士”的身份、作用、定义,体会唐雎作为一个“士”有智谋、有担当、有才干,进而理解人物形象,体悟思想情感。这样的解读基于文本、基于学生,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远安县河口乡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