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多数中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是学生头脑里缺少写作材料。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重积累写作材料,才有可能写出内容丰富并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本文就如何积累写作素材谈了三方面的做法和体会。通过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 积累材料 做法体会
长期以来,很多中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每逢作文,他们总是叫苦连天,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绞尽脑汁的也还是写不出好文章来。即使写了也只能是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一些假话。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我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应从如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倡读书,积累书本素材
学生作文苦于无法下笔,主要是头脑中装的东西太少了。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便是学生作文的素材。而中学生还未走上社会,生活经历少,阅历浅,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美德的认识以及生活经验主要来自书本。可以说,书籍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和间接生活经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海洋。皮罗果夫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难怪冰心老人在《忆读书》中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朱熹在《观书有感》里也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阅读是“源头”,作文就是“活水”。
(一)读好教材,积累课本素材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它本身就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迹……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尤其是作为写议论文的论据材料,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比如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烛之武退秦师》可用来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失败是一种考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观点。再如七年级语文下册的《骆驼寻宝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成功的取得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且还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以此可以论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志者事竟成”“坚持就是胜利”等觀点。这样的材料不胜枚举。
(二)广泛阅读,积累课外读物素材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广泛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基石。冰心老人曾寄语中学生“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语文的门户开得大大的,一定要除了课本外,个人自己找书看”。但据有关调查得知,我国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特别是农村学生更谈不上有多少阅读时间和数量。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也有不少学生 “重理轻文”,以致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不要说课外阅读,就是课文也懒得读背。由于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因而对作文望而生畏。 “源”的问题没解决,哪来的“流”呢?因为文章是由字、词、句、片断组成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词语、词汇,具备了表达的基本功,具备了丰富的史料、知识、道理、信息,借鉴别人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写景状物,议论抒情,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
当然,在学生广泛读书背书积累书本材料时,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关于书籍的选择与阅读的方法等,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还要让学生准备语言积累本,摘抄从课本中学到的,从词典、字典、杂志、散文、诗歌中看到的古诗文名句、典故、轶事、优美词句、格言警句、歇后语、谚语等等,让其熟记常背。张志公先生就说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背文章的习惯,一定要背些。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
但要注意的是,仅仅靠多读多背还是不够的,位居“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句话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叶圣陶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们真正地成为能自如进出头脑的语言材料, 学会迁移。作文时才能随心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收到“形神兼备、文采飞扬”之效。
二、关注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也就是要深入生活,作生活的有心人。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 可见,作文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和探究,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纸上再现。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细心观察是写作的前提。作文教学应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
(一)走进校园,感受生活
有的学生总认为校园生活单调、枯燥、乏味,与外界接触太少,见闻浅薄,视野狭隘。其实,校园生活是最值得留念和回味的。学生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令人振奋或感动的人和事,比如师生互动的课堂、振奋人心的国旗下讲话、花样繁多的美食、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精彩激烈的体育运动、扎实紧张的学习与交流、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温馨热闹的集体宿舍等等,它们无不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果学生能捕捉住校园生活中的这些点点滴滴,来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人,描校园里的景,从中感受师生情、同学情,感悟校园环境之优雅,学习生活的苦乐,那么写出的作文定会是生动而又富有真情实感的,这样的文章会远远胜过那些用假话、空话、套话凑成的华丽词章。
(二)走出校门,丰富生活
俗话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也主要来自生活实践。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比如带学生郊游、观看文艺演出或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就是要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有句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把观察到的内容真实写出来,比用华丽的词藻叙述要好得多。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感知祖国美好的大好河山,感知五彩缤纷的社会,积累各种各样的写作材料。总之,面向生活,重在积累,就能解决“无米下锅的问
题”,而珍视生活,利用生活,创设生活,必然会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
三、关注媒体,积累新闻素材
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组织、指导学生接触各种传媒,如订报刊,看电视、电影,上网等。关注焦点新闻时事,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既可培养鉴赏、思辩能力,又对写议论文有帮助。因为近年来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作文总是与时事相关联,所以观察生活,多在电视上、网络上搜集有用的材料,同时灵活运用材料,是中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我校有个教师的女儿读初一时,就能用网络写了一系列的作文,有短诗、随笔、小小说,其思想与文笔十分成熟,令人难以相信是出自初中生之手。这就是平时注意积累材料并灵活运用,作文用功的实际例子。
荀子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厚积薄发。所以,面对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无真情实感等问题,语文教师除了要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等之外,还应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材料,进而能写作文,愿写作文,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进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只要作文质量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这是我的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2]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3]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 积累材料 做法体会
长期以来,很多中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每逢作文,他们总是叫苦连天,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绞尽脑汁的也还是写不出好文章来。即使写了也只能是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一些假话。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我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应从如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倡读书,积累书本素材
学生作文苦于无法下笔,主要是头脑中装的东西太少了。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便是学生作文的素材。而中学生还未走上社会,生活经历少,阅历浅,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美德的认识以及生活经验主要来自书本。可以说,书籍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和间接生活经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海洋。皮罗果夫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难怪冰心老人在《忆读书》中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朱熹在《观书有感》里也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阅读是“源头”,作文就是“活水”。
(一)读好教材,积累课本素材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它本身就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迹……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尤其是作为写议论文的论据材料,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比如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烛之武退秦师》可用来论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失败是一种考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观点。再如七年级语文下册的《骆驼寻宝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成功的取得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且还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以此可以论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志者事竟成”“坚持就是胜利”等觀点。这样的材料不胜枚举。
(二)广泛阅读,积累课外读物素材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广泛阅读是提高写作的基石。冰心老人曾寄语中学生“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语文的门户开得大大的,一定要除了课本外,个人自己找书看”。但据有关调查得知,我国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特别是农村学生更谈不上有多少阅读时间和数量。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也有不少学生 “重理轻文”,以致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不要说课外阅读,就是课文也懒得读背。由于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因而对作文望而生畏。 “源”的问题没解决,哪来的“流”呢?因为文章是由字、词、句、片断组成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词语、词汇,具备了表达的基本功,具备了丰富的史料、知识、道理、信息,借鉴别人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写景状物,议论抒情,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
当然,在学生广泛读书背书积累书本材料时,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关于书籍的选择与阅读的方法等,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还要让学生准备语言积累本,摘抄从课本中学到的,从词典、字典、杂志、散文、诗歌中看到的古诗文名句、典故、轶事、优美词句、格言警句、歇后语、谚语等等,让其熟记常背。张志公先生就说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背文章的习惯,一定要背些。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装着几百篇好文章的。”
但要注意的是,仅仅靠多读多背还是不够的,位居“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句话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叶圣陶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们真正地成为能自如进出头脑的语言材料, 学会迁移。作文时才能随心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收到“形神兼备、文采飞扬”之效。
二、关注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也就是要深入生活,作生活的有心人。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 可见,作文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和探究,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纸上再现。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细心观察是写作的前提。作文教学应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
(一)走进校园,感受生活
有的学生总认为校园生活单调、枯燥、乏味,与外界接触太少,见闻浅薄,视野狭隘。其实,校园生活是最值得留念和回味的。学生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令人振奋或感动的人和事,比如师生互动的课堂、振奋人心的国旗下讲话、花样繁多的美食、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精彩激烈的体育运动、扎实紧张的学习与交流、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温馨热闹的集体宿舍等等,它们无不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果学生能捕捉住校园生活中的这些点点滴滴,来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人,描校园里的景,从中感受师生情、同学情,感悟校园环境之优雅,学习生活的苦乐,那么写出的作文定会是生动而又富有真情实感的,这样的文章会远远胜过那些用假话、空话、套话凑成的华丽词章。
(二)走出校门,丰富生活
俗话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也主要来自生活实践。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比如带学生郊游、观看文艺演出或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就是要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有句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把观察到的内容真实写出来,比用华丽的词藻叙述要好得多。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感知祖国美好的大好河山,感知五彩缤纷的社会,积累各种各样的写作材料。总之,面向生活,重在积累,就能解决“无米下锅的问
题”,而珍视生活,利用生活,创设生活,必然会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
三、关注媒体,积累新闻素材
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组织、指导学生接触各种传媒,如订报刊,看电视、电影,上网等。关注焦点新闻时事,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既可培养鉴赏、思辩能力,又对写议论文有帮助。因为近年来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作文总是与时事相关联,所以观察生活,多在电视上、网络上搜集有用的材料,同时灵活运用材料,是中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我校有个教师的女儿读初一时,就能用网络写了一系列的作文,有短诗、随笔、小小说,其思想与文笔十分成熟,令人难以相信是出自初中生之手。这就是平时注意积累材料并灵活运用,作文用功的实际例子。
荀子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厚积薄发。所以,面对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无真情实感等问题,语文教师除了要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等之外,还应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材料,进而能写作文,愿写作文,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进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只要作文质量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这是我的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2]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3]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