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指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效。听了本校叶老师执教的《小珊迪》一课,笔者认为在“把握目标”中预设、在“关注生成”中引入、在“层层深入”中朗读,都能使课堂更有效。
一、在“把握目标”中有效预设
《小珊迪》 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第一课时叶老师预设的目标为:1.读通课文,理解“纠缠”“乞求”等词语的意义。2.有感情朗读课文1— 8自然段。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叶老师预设了相应的教学环节,其中两个环节发人深思。
【教学环节1】
(叶老师检查学生是否读通课文后)
师:读了全文,小珊迪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生:可怜。
师:从哪里看出可怜?
生:他是孤儿。
师:对。还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叫小利比把钱还给“我”,看出他很诚实!
生:还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他都要死了,还对小利比念念不忘!
【教学环节2】
师:对啊,同学们,这么一个可怜的、诚实的、负责任的小男孩,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呢?现在请你快速地浏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
(学生浏览了一分钟左右,纷纷举手回答)
生:小珊迪为“我”换零钱,在往回跑的时候被一辆马车轧死了,临死时托“我”照顾小利比。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一个冬天的晚上,在英国爱丁堡,小珊迪苦苦请求“我”买他的火柴,为“我”换零钱,在往回跑的时候被一辆马车轧死了,临死时托“我”照顾小利比。
……
【思考】
上述的环节中叶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小珊迪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前一个问题看似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后一个问题看似对事件的感知,但其实最终指向的都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在于梳理全文、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能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教学目标2的实现做一下情感上的铺垫,因此这两个问题在外延上和目的上都是一样的,只要选用其中一个就能达到想要的目标。况且这些环节的安排对于目标的实现只起铺垫作用,然而却耗费了7分钟,造成了课堂整体密度不高,课堂时间分配不够科学。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环节是否有价值、是否为了目标的完成、是否重复。对于效果不大、可有可无的环节,为了课堂有效,应毫不犹豫地删掉!让每一个环节在“把握目标”中有效预设,让每一个环节、每一分钟都不浪费!
二、在“关注生成”中有效引入
有时候,有些问题、有些环节的引入,教师可能会费一些口舌、会绕一大圈子,然而关注一些生成、利用一些生成,却会有一针见血的效果,使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
【教学现象】
(1—8自然段的分角色朗读中,叶老师扮演“我”,一学生扮演“小珊迪”,其他学生当评委)
师:评委们,我们读得怎么样?
生:翁亿旋(小珊迪的扮演者)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
生:乞求地说,她读出了乞求的语气!
师:“乞求”是怎样的求?
生:苦苦地哀求。
师:你能读读这句话,读出他的乞求吗?
(生读)
师:小珊迪为什么要从“请求”到“乞求”?请你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字词句说说。
【思考】
因为学生无意的一个评价,叶老师却紧追不舍,引出了“乞求”一词的意义、“乞求”一句的朗读;再用“小珊迪为什么会从请求到乞求”一个问题,引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人物生存状态的思索、人物心里想法的探索,可谓是“神来之笔”。而在预设时,为了自然引入,叶老师想先让学生读对话,再找出对话前的提示语,最后从“请求”引到“乞求”。相比于预设,课堂的环节更加简洁、自然,可见有时候利用一些生成会使课堂少走许多弯路,然而生成是非常多的、不可捉摸的,如何在这些生成中摘取自己有用的信息呢?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关注学生,要忘却自我,做到心中、眼中、意中都是学生。这不是说说废话、也不是喊喊口号,如果有一丝的心不在焉、有一点的不屑,不去认真关注学生的发言,不去思索学生发言的价值,不去判断学生的发言,那就不可能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生成!
其次,教师在课前要熟记教案,对于要实现的目标、要实行的环节都应该胸有成竹,胸有成竹后才能忘却自我,才能在课堂上一心一意地关注学生、关注生成,不露痕迹地把有价值的生成巧加利用。
三、在“层层深入”中有效朗读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教师领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班级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但这些朗读形式中真正有效果的、能激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又有多少呢?我们常常告诉学生用怎样的语气读、用怎样的速度读、用怎样的轻重读,却常常忘了教学生在领悟中读、在情境中读、在层层深入中读。而叶老师对于课文中小珊迪的外貌描写的句子的朗读指导中,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案例】
(出示句子: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小珊迪,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第一次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珊迪很可怜,当时天气很冷,可他只穿了一件单衣,又薄又破,还赤着脚。
生:小珊迪应该又冷又饿,你看他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脚又红又肿。
师:对啊,这些感受是那么强烈,现在你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吗?
(第二次读)
师:小珊迪那么可怜,小珊迪是一个孤儿,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的孩子叫孤儿吗?
生:没有爸爸妈妈,很小的孩子叫孤儿。
师:没有爸爸、没有妈妈,还是个孩子,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没有钱,很穷!
生:没有爱,会被很多人欺负!
生: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孤儿很可怜!
师:是啊,我们的小珊迪是一个孤儿,从小没有了爸爸妈妈,多么可怜,你们看他——(生读这个句子)
(第三次读)
【思考】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是进行有效朗读的关键,而这一切需要教师与学生利用文本进行层层深入的对话。叶老师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请你先自己读读这句话”是初读,把学生引入这一情境——“你有什么想说的?”是细读,让学生在文本中深入体会——“孤儿可能会有哪些困难?”是补充读,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渲染、熏陶,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读出了感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在“把握目标”中有效预设,在“关注生成”中有效引入,在“层层深入”中有效朗读,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有效!
(浙江省象山县文峰学校 315700)
一、在“把握目标”中有效预设
《小珊迪》 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第一课时叶老师预设的目标为:1.读通课文,理解“纠缠”“乞求”等词语的意义。2.有感情朗读课文1— 8自然段。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叶老师预设了相应的教学环节,其中两个环节发人深思。
【教学环节1】
(叶老师检查学生是否读通课文后)
师:读了全文,小珊迪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生:可怜。
师:从哪里看出可怜?
生:他是孤儿。
师:对。还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叫小利比把钱还给“我”,看出他很诚实!
生:还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他都要死了,还对小利比念念不忘!
【教学环节2】
师:对啊,同学们,这么一个可怜的、诚实的、负责任的小男孩,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呢?现在请你快速地浏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
(学生浏览了一分钟左右,纷纷举手回答)
生:小珊迪为“我”换零钱,在往回跑的时候被一辆马车轧死了,临死时托“我”照顾小利比。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一个冬天的晚上,在英国爱丁堡,小珊迪苦苦请求“我”买他的火柴,为“我”换零钱,在往回跑的时候被一辆马车轧死了,临死时托“我”照顾小利比。
……
【思考】
上述的环节中叶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小珊迪给了你怎样的印象?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前一个问题看似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后一个问题看似对事件的感知,但其实最终指向的都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在于梳理全文、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能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教学目标2的实现做一下情感上的铺垫,因此这两个问题在外延上和目的上都是一样的,只要选用其中一个就能达到想要的目标。况且这些环节的安排对于目标的实现只起铺垫作用,然而却耗费了7分钟,造成了课堂整体密度不高,课堂时间分配不够科学。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个环节是否有价值、是否为了目标的完成、是否重复。对于效果不大、可有可无的环节,为了课堂有效,应毫不犹豫地删掉!让每一个环节在“把握目标”中有效预设,让每一个环节、每一分钟都不浪费!
二、在“关注生成”中有效引入
有时候,有些问题、有些环节的引入,教师可能会费一些口舌、会绕一大圈子,然而关注一些生成、利用一些生成,却会有一针见血的效果,使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
【教学现象】
(1—8自然段的分角色朗读中,叶老师扮演“我”,一学生扮演“小珊迪”,其他学生当评委)
师:评委们,我们读得怎么样?
生:翁亿旋(小珊迪的扮演者)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
生:乞求地说,她读出了乞求的语气!
师:“乞求”是怎样的求?
生:苦苦地哀求。
师:你能读读这句话,读出他的乞求吗?
(生读)
师:小珊迪为什么要从“请求”到“乞求”?请你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字词句说说。
【思考】
因为学生无意的一个评价,叶老师却紧追不舍,引出了“乞求”一词的意义、“乞求”一句的朗读;再用“小珊迪为什么会从请求到乞求”一个问题,引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人物生存状态的思索、人物心里想法的探索,可谓是“神来之笔”。而在预设时,为了自然引入,叶老师想先让学生读对话,再找出对话前的提示语,最后从“请求”引到“乞求”。相比于预设,课堂的环节更加简洁、自然,可见有时候利用一些生成会使课堂少走许多弯路,然而生成是非常多的、不可捉摸的,如何在这些生成中摘取自己有用的信息呢?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关注学生,要忘却自我,做到心中、眼中、意中都是学生。这不是说说废话、也不是喊喊口号,如果有一丝的心不在焉、有一点的不屑,不去认真关注学生的发言,不去思索学生发言的价值,不去判断学生的发言,那就不可能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生成!
其次,教师在课前要熟记教案,对于要实现的目标、要实行的环节都应该胸有成竹,胸有成竹后才能忘却自我,才能在课堂上一心一意地关注学生、关注生成,不露痕迹地把有价值的生成巧加利用。
三、在“层层深入”中有效朗读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教师领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班级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但这些朗读形式中真正有效果的、能激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又有多少呢?我们常常告诉学生用怎样的语气读、用怎样的速度读、用怎样的轻重读,却常常忘了教学生在领悟中读、在情境中读、在层层深入中读。而叶老师对于课文中小珊迪的外貌描写的句子的朗读指导中,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案例】
(出示句子: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小珊迪,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第一次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珊迪很可怜,当时天气很冷,可他只穿了一件单衣,又薄又破,还赤着脚。
生:小珊迪应该又冷又饿,你看他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脚又红又肿。
师:对啊,这些感受是那么强烈,现在你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吗?
(第二次读)
师:小珊迪那么可怜,小珊迪是一个孤儿,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的孩子叫孤儿吗?
生:没有爸爸妈妈,很小的孩子叫孤儿。
师:没有爸爸、没有妈妈,还是个孩子,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没有钱,很穷!
生:没有爱,会被很多人欺负!
生: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孤儿很可怜!
师:是啊,我们的小珊迪是一个孤儿,从小没有了爸爸妈妈,多么可怜,你们看他——(生读这个句子)
(第三次读)
【思考】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是进行有效朗读的关键,而这一切需要教师与学生利用文本进行层层深入的对话。叶老师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请你先自己读读这句话”是初读,把学生引入这一情境——“你有什么想说的?”是细读,让学生在文本中深入体会——“孤儿可能会有哪些困难?”是补充读,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渲染、熏陶,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读出了感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在“把握目标”中有效预设,在“关注生成”中有效引入,在“层层深入”中有效朗读,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有效!
(浙江省象山县文峰学校 3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