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数学情景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1.要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可以讲故事引入:夏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2.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3.动手实践让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发现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其他文献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思则进矣”。一篇课文,惟有引导学生反复口诵心惟,熟读成诵,咀嚼品味,方能悟其内蕴。而在这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赏,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这种训练与那种单项分解知识点的训练不同,前者是动态的、活的训练,后者是静态的、死的训练。  1.引导学生诵读潜思培养语感  驱遣想象,诱发语感。古人强调读书要读进去,想出来。就是说,阅读与想
期刊
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导入如同桥梁,衔接起新旧知识;如同戏剧的序幕,预示着戏剧的高潮和结局;如同故事的开头,让人产生继续朗读的欲望。科学合理的导入设计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优化设计导入环节,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下面有如下的几种导入法。  1.游戏、童话、故事导入法  课堂上,教师灵活采用游戏活动进行导入,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是摆在我们数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特征,课堂的学习活动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而教师的任务是按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发现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我们在教学中意识到,在未来的社会里,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些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讲,数学课堂教学只有通过饶有兴趣的活动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去调动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才能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老师愉快的教,学生愉快的学。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会趣味盎然,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1.创设趣
期刊
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很多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学生容易混淆。学生大多以这两类诗形成的年代来划分,普遍认为,唐代以前的诗是古体诗,唐以后的诗是近体诗。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呢?  古体诗通常是和近体诗相对而言的。古体诗形成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虽然近体诗已经盛行,但古体诗并没有衰落,依然和近体诗并行发展。杜甫的《石壕吏》岑
期刊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 环境;能力 气氛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
期刊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提供友好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激发小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其创新之处在于把语文分成识字、阅读、习作几个环节,激发小学生们对各个环节的兴趣,从而培养小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 培养 兴趣 识字 阅读 习作  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从而导致学生上课时兴致不高,不认真听课,下课后写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向学生们学好语文就要是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期刊
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第五章173页至17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在学生获得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以及方法的掌握,把促进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内在的思维发现规律,并能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正所谓“授之以渔养其终身”。“授之以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