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g912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描”原来是绘画的一种方法。把它移植到作文教学中,称作素描写文,主要以课堂和校园作为观察的基本阵地,以日常生活现象作为写作对象,分单元、循序渐进地进行“素描”训练。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可以较快地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内素描” 实施步骤 命题能力
  1.“课内素描”实施步骤
  1.1范文引路,读写结合。
  “从仿到写”,是中年级学生学写作文的一条好途径。开学初,先将教材课文全部浏览一遍,然后分析、归类,通盘考虑。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写作实际,决定把写作练习的重点放在人物的动作、外貌和“对话”的“素描”上,同时也搞一点小动物和自然景物的“素描”。可以按专题编排成四个部分,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第一部分,人物动作的“素描”:几乎所有描写人物的课文中,都有相应的部分作为范文。例如《第一次跳伞》、《捞铁牛》等。
  第二部分,人物对话的“素描”:以《捉鱼》、《视死如归》、《列宁和卫兵》等课文充当范文。
  第三部分,人物外貌的“素描”:以《爷爷》、《我的老师》等课文为范文。
  第四部分,景物一角的“素描”:以《人民大会堂》、《美丽的大兴安岭》等课文作为范文。
  1.2指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
  “课内素描”由于观察的对象明确、时间集中,教师就易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观察品质。观察是顺序知觉的过程,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和各种特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注意培养观察的循序性,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例如在学习习作例文《松鼠》时,引导学生掌握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观察顺序,告诉学生这篇例文抓住了松鼠的特点,层层剖析,具体形象。如第一段是写松鼠的外形,开头两句话指出松鼠“美丽”、“乖巧”、“驯良”、“四肢灵活”和“行动敏捷”,概括了它的特点。接着具体描写“玲珑的小面孔”,“闪闪发光的小眼睛”,毛“光滑得好像擦搽过油”,大尾巴“毛茸茸的”向上翘,这些正是松鼠最有特色的地方。又如学习了《松鼠》以后,我把一对可爱的长毛兔抱进教室,要求学生参照《松鼠》一文进行观察,结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的“素描”都言之有序,生动活泼。
  1.3选择生动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情景,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这时教师就不能拘泥于原定的写作计划,而要及时“捕捉”住這些情景,让学生描写。例如在教室里辟有一个供学生观察的“生物角”,那里养着一只大龙虾,最受大家珍爱。有一天早上,学生突然发现大龙虾不见了,都急切地四处寻找起来,最后终于在墙角边找到了。教师就抓住这件事,启发学生写《大龙虾到哪里去了》。由于大家感情真切,观察细致,语言表达很生动。
  热情的鼓励,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有效办法。教师在教学中从不全盘否定一个学生的“素描”,而时常把所有作文中最好的段落集中起来,面向全体学生朗读,用以表扬和示范。有的学生即使只写了寥寥几行,但其中哪怕有一点点可取之处,也进行表扬。这样不但使他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的地方,而且在全班同学中起到了交流提高的作用。
  1.4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积极思维。
  发展智力的关键是培养想象力和思维力。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一定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运用联想、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事物、环境,渲染气氛。一般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扩写课文中的一句话或一小段话。例如教学《小英雄努尔古丽》以后,让学生扩写努尔古丽和“哈斯木失散以后,又独自摸回驼群待的地方”一句话。我说:“让我们想一想,努尔古丽在找驼群的时候会碰到哪些困难?”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当时风很大,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痛。”有的说:“雪花像棉絮一样一片片地飘下来,冻得努尔古丽簌簌发抖。”还有的说:“努尔古丽已经好长时间没吃东西了,她饿极了!”……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她是怎样找到驼群的?是什么力量促使她坚持的?”在口述的基础上,再请学生写《找驼群》以弥补课文的不足。学生兴趣盎然,结果不少人写得很成功。
  在设计“课内素描”时,要尽量安排一些可供学生想象的内容;当然,想象不仅要大胆,而且要合理,更要以事实作为基础。例如描写小白兔,把它的眼睛想象成“两小颗红宝石”是可以的,但想象成“两颗赤豆”就不符合实际,因为兔子的眼睛是晶莹透亮的。我们常把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想象读出来让大家讨论,使他们从比较和鉴别中学会正确地想象。
  在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三年级的“课内素描”主要是写“段”和“篇”。“段”和“篇”没有截然的界限,“段”应该在意思上相对独立,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也可以加上标题,成为“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段”就是小的“篇”,或者叫做“小作文”。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自己命题和表达中心思想,帮助他们学会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和演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训练学生命题能力
  2.1教师告诉学生:题目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概括。
  可以包含下述内容:其一,文章材料的性质。例如《我的老师》是记人,《爷爷教我做算术》是记事,《参观自然博物馆》是记活动。其二,文章材料的范围。题目有“宽题”和“窄题”之分,例如《在语文课上》是宽题,《记一堂语文课》是窄题,它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其三,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可爱的校园》,“可爱”即是文章的中心。为文章命题时应该考虑到以上要求。
  2.2让学生练习修改作文题目。
  例如有个学生在一篇题为《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里,描写了他参观空军机场时所见到的空中打靶表演。教师朗读了这篇文章后,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文章内容真实,语言也很生动,可惜标题和内容不一致。”有的说:“‘有趣’就是有趣味,令人发笑。而文章中介绍的是各种军用飞机和空中歼敌表演,用‘有趣’不够确切。”经过讨论,大家为这篇作文设想了这样一些题目:《看空战演习》、《空中歼“敌”》、《参观机场》、《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一见难忘的事》,等等。
  2.3在“素描”课上,让学生为自己的小作文命题,训练学生的命题能力。
  丰富“素描”的情节,从“段”过渡到“篇”,增加命题和表现中心思想的难度。例如,有一次我请小李上黑板默写一个句子。小李上黑板时洋洋得意,但当默到“游泳”的“游”字时,他愣住了,抓耳挠腮想不出。我就启发他:“你想想看,游泳是在哪里游的?”他恍然大悟,终于把个“游”字默写出来,面红耳赤地走回座位。我就不失时机地启发大家:“这次课堂提问说明什么问题?”“学习要苦练基本功,一丝不苟。”“自满是学习的敌人。”……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就让他们自己确定题目,把这次课堂提问描写出来,并且要求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和遣词造句,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写得较好,说明进行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一年多“课内素描”的实践表明,从培养观察力着手进行写作训练,学生不仅提高了独立写作的能力,而且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词汇不断增加,“双基”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他们对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要在40分钟的目标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尽量在“趣”字上做文章。其实,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多种,下面我就根据教学经验和体会,谈谈一些做法。  一、从课堂导入
1.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事实证明,要想学好语文,仅靠学习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便会主动阅读课外读物。随着课外阅读量的不断增长,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便能随之大幅度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够,我便向家长建议,给孩子买图文并茂的图画书。起初,学生只看图不认字,后来,他们慢慢愿意接受生字,尝试利用拼音拼读。  2.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要鼓励学
摘 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成为改革的重点,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从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年級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1.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的能力,而不需要老师或家长等人的帮助就能够实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
摘 要: 文章立足于课程理念精神,剖析如何采用习作导学策略,引发学生积极参与习作活动,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词: 导学策略 训练方法 习作技巧  教师立足于2011年版语文课程理念精髓,优化习作导学策略,引发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表达与交流各自的感受。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学要求,创造性地开拓学生的习作思维,引导学生娴熟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遣词造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生活中的客观现实,充分表达情感。在
摘 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好词佳句 积累 训练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是阅读教学,其关注的重点是文本“说了什么”,而忽视文本是“怎样说的”。因此,很多时候,阅读教学常常带着学生在获取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缺乏敏感和
在工业炉窑烟气余热利用时,由于炉窑排出的烟气往往含有较多烟尘,会造成余热锅炉受热面的积灰,因此,积灰问题也一直伴随着余热锅炉技术的发展.余热锅炉受热面积灰是影响其安
摘 要: 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也就是说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方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师生关系 教学氛围 教学技巧  高效课堂,不仅是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高效课堂更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体现了以人为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