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通假字现象探析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nlongb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热词不断涌现。这些网络热词有的是以通假字的形式呈现的,比较典型的如“悲催”的“催”,“怒怼”的“怼”,“怂包”的“怂”,“干嘛鸭”的“鸭”,等等。它们是适应社会的发展、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其产生的最重要条件是“谐音”,其次要易认、方便打字,能满足人们特别是青年网民求便捷、求新、求异的需要。
  关键词:网络用语;通假;谐音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3-0134-03
  引言
  众所周知,通假字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所谓“通假”,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某个词。因此,谐音是通假字存在的必要条件。离开了谐音,就没有了通假的可能。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不固定的,譬如同一个“归”字,既可以借作“馈”,也可以借作“愧”。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是临时的,一旦离开了上下文,也就不再具有在该句里的那个意义[1]。近年来,网络语言中重现了通假现象——表达某个意思,不用本字,而用别字,如“悲催”的“催”,“怒怼”的“怼”,“切我鸭”的“鸭”,等等。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语言依附于社会,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语言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社会对语言的新需求,促成了某种语言现象的产生[2]。网络语言通假现象,也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下面以“怼”“催”“鸭”为例,论述网络用语通假字问题。
  一、“悲催”与“悲摧”
  在网络语言中,“悲催”表示“悲伤”“悲惨”“处境困难”“令人沮丧”等意思,即某事情不合自己的心意,心里感到难受;或某件事伤害了自己的感情,心里感到难过;或者处境尴尬、困难。
  例1:悲催啊,悲催,我挂科了!
  例2:这悲催的世界,悲催的人生,悲催的我。
  “悲催”是形容词,可以作定语,修饰、限制其后面的词语,如例2;也可以做谓语,描写主语的状态,如例1。
  “悲催”是两个同义词素构成的双音词,其中的词素“催”是“悲伤”的意思,发cui音。然而,发cui音、表示“悲伤”这个意思的汉字,文献中没有写作“催”的,而是写作“摧”或“慛”。因而,我们推断,“悲催”应该是“悲摧”的误写,即将“摧”误写成了“催”。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表示心情不好、处境不好、令人伤心等意思的词,有“悲哀、悲惨、悲愁、悲楚、悲怆、悲悼、悲愤、悲苦、悲凉、悲悯、悲凄、悲戚、悲切、悲伤、悲酸、悲恸、悲痛、悲辛”等,没有“悲催”。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催”字的解释是:(1)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如图书馆来信,叫他还书。(2)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快。催生、催眠、催肥。(3)姓。在这三个义项中,没有一个含有“悲伤”及其有关的意思。可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编者没有认可“悲催”这个词语,也就是它是“不合法”的。
  《实用汉字字典》对“催”的释义是“催促,促使”。孟浩然《溯江至武昌》:“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3]可见其没有“悲伤”或相近的意思。
  在“悲催”出现之前,汉语中只有“悲摧”这个词,其含义是“悲伤”“哀伤”一类的意思。《周书·晋荡公护传》:“顾视悲摧,心情断絶。”明文徵明《佥宪伊先生感事诗叙》:“至于事变恩移,不能无悲摧感蹙之情,其事足慨也。”词素“摧”含有“悲伤”意义。《联绵字典 卯集 三四〇》:摧怆,心悲也。《三国志·吴志·孙皎传》:“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宜吾意,临书摧怆,心悲泪下。”[4]340
  “摧”作“悲伤”“悲痛”解时多为比喻义,如摧心、摧圮、摧裂,其本身并未包含伤痛的意思,因此在“悲摧”“摧怆”中,“摧”可能是“慛”的通假字。《中华大字典》(上)解释“慛”时说:《广韵》:“忧也,伤也。”(中华大字典上,7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8)“慛”可以以叠音形式出现。《联绵字典 卯集 一三七》:“慛慛,”悲也。《广雅 释训》:“慛慛,悲也。”王念孙曰:苏武诗云:“中心怆以摧。摧与慛同。重言之则曰慛慛。”《集韵十五灰》:“摧字纽慛。《博雅》:慛慛,悲也。”[4]137在《辞海》中有“崩摧”一词,是“悲摧”的另一种写法。《辞海》对它的解释是:形容极度悲伤。曹植《王仲宣诔》:“号恸悲摧。”[5]
  在《辞源》中,“悲摧”一词解释为“哀伤”。例证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6]虽然“悲催”在正统语言学资料中是没有的,但是在网络世界一直被网友运用,尤其受年轻人的青睐,以致影响了词典的修撰,使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增收了“悲催”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悲催”的解释是:(1)悲情而催人泪下的。例句:这个故事太悲催了。(2)倒霉,不幸。例句:太悲催了!新年第一天就把腿摔伤了[7]。至此,“悲催”得到了“合法化”。
  由上可知,“悲催”产生于“悲摧”之后,意思与“悲摧”极其相近,或者说它继承了“悲摧”的意义并有所发展,对其书写形式做了改变,或者称误写。按照传统说法,“催”是“摧”的通假字,即将正字“摧”弃而不用,用一个别字“催”代替它。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催”比“摧”在一般人心目中记得更牢。第二,拼音打字时,“催”排在“摧”的前面,顺手就选择了“催”。第三,网友打字一般图简单快捷,以同音字代替成了习惯,不追求正确,只追求速度,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由于这些原因,在网络世界,“悲催”就非常流行。当然,它并没有彻底取代“悲摧”。打開电脑网页,“悲摧”也还被不少网友所用,如:“悲摧的人就过悲摧的人生”“悲摧的穿越”“无论命运给你带来多少悲摧,强者唯有直面无奈,竭力硬撑。”
  二、“怼”与“”
  “怼”是个网络热词,不但在网友中广受追捧,在国内门户网站中也颇为流行。就连雅俗共赏的《环球时报》,对于“怼”字也尤其热衷。例如:马杜罗怒怼美国威胁(2017年7月20日),总统怒怼情报界令美震惊(2019年2月1日)。2017年,《环球时报》曾经30次在新闻题目中使用“怼”这个字。2018年使用了27次。2019年,仅一、二月就使用了11次之多[8]。鉴于“怼”字的迅速流行和应用,许多研究者都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对“怼”展开了热烈讨论,但讨论的重点内容都基本相似,主要从追本溯源、语法分析、联系方言、分析流行成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因此本文根据已有资料和成果仅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概述。   在网络中,人们使用“dui(上声)”来表达“打骂、驳斥、表达不满”等意义,借用了字形“怼”。而“怼”这个字,古今都沒有这些意思,它的含义是“怨恨”“凶狠”。所以“怼”不是表达“打骂、驳斥、表达不满”这些含义的本字,表达这些含义的本字,应该是“”。“”本是方言词,流行于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有“捅”“打”“碰撞”“顶撞”等含义,与网络流行的表达“打骂、驳斥、表达不满”这些含义的词“dui(上声)”甚是相合,应该是“dui(上声)”即“怼”的本字或正字。“”之所以用“怼”来书写,是因为它是一个生僻字,一般人不掌握其音义。而“怼”既不像“”那样生僻,又不像同音字“对”“队”“堆”等常见字那么为一般人所熟知,既可以满足人们打字方便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人们“有文化”虚荣心的需求,在打字候选列表中也不太靠后,同时,还具有令人联想其发音的特点。总之,它的优点比较多,正适合年轻人求新、求异又不难掌握的需要。一旦某个网络“领袖”使用了这个字,大家就争相模仿,立刻流行开来了[8]。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无限变化可能的信息化时代,时常面临旧事物的衰败和新事物的诞生,这些网络用语也是如此。因为信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对于大部分网络用语来说,流行和衰败是成正比的。从“怼”这个字来看,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它的本字或者来源,仅是因为网络上有号召力或影响力的博主或新媒体的带动,推动了“怼”字的普及,进而才有很多学者去追本溯源,探寻“怼”与“”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虚拟的网络和现实的生活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怂”与“”
  “”,读作sóng。《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这个字的解释是:形容词。讽刺人软弱无能:包/这人真。(第1237页)例句如:看到对面这么强的阵容我立刻就了。
  最开始在网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网民们常用“怂”字来表示“软弱无能”的意思,后来在日常生活中着各自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升高。
  例1:他真是怂的不能再怂,我受不了他了。
  例2:算了算了,我说不过你,我认怂了。
  例3:他们说的我们好像认怂一样,你就不能解释一下?
  根据已有资料,“怂字”应该是由“怂恿”一词得来的。从人们的心理方面考虑,“怂”字是个常见字,容易辨别,同时方便书写或打字,其读音与“”字相近,就用来表达“”字所表达的意义——“软弱无能”了。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字是个生僻字,且这个字作为名词时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尴尬,用它来表达,显得粗俗不雅,因而被人们所舍弃,开始用“怂”来代替,并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开来。
  四、“鸭”与“呀”(啊)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含有“鸭”字的表情包,随着网络用语的发展变化,“鸭”逐步从表情包里脱离出来成为可以自由独立使用的网络语言,作为语气词“鸭”来使用,其使用频率也有很大提高,最终成为了当下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时候,经常用“鸭”代替“呀”作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
  例1:新年快乐鸭!
  例2:中午我们去吃什么鸭?
  例3:我们在这里等你鸭!
  例4:我们一起加油鸭!
  人们之所以要用“鸭”代替“呀”(啊),有以下两种潜在的原因:一是因为“鸭”与“呀”(啊)发音相同或相近,有相互代替的机理,亦即符合汉语同音通假的原理。二是因为用“鸭”代替“呀”(啊)可以产生特殊的表达功效。也就是说,“鸭”能够弱化语气,起到轻松或亲切的表达效果。请看以下例句:
  例1:疫情严重,不能出去旅游,好难过鸭。
  例2:这项作业我得认真写,不然影响我的成绩鸭。
  例3:兄弟们,父母的催婚,你们是怎么应付的鸭?
  例4:花花,我有事先走了,如果要交材料,你帮我交一下鸭。
  上面句子带上“鸭”后,语气都有所减弱。例1中的“鸭”减弱了说话人难过的程度,产生了轻松的效果。例2中的“鸭”减轻了严峻语气,提升了乐观情怀。例3、例4中的“鸭”弱化了疑问和祈使的语气,增强了亲切感,减弱了压力感,有利于促进和朋友同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9]。
  从以上可以看出,网络用语“鸭”可以被大部分网民轻松接受,其使用率也很高,其原因可能在于:在人们对网络语言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上,首先“鸭”具象化后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可爱的小鸭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消极情绪或氛围,增添了一些活泼俏皮的感觉。其次“鸭”与原本的语气词“呀”(啊)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谐音关系,人们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因此网络用语“鸭”迅速成为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
  五、结语
  语言和社会息息相关。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无时无刻不依赖于社会;同时,人类社会如果失掉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无法存在下去。有些语言学家把语言和社会的依存关系叫做“共变”关系,是很有道理的。首先,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其次,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人类历史、社会变革是推动语言发展的总动力。语言如果失去这种社会推动力,就会“寸步难行”[10]257-258语言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从田野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大事件,都在语言上留下印记。”语言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日常生活领域。旧词的消失反映旧事物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反映新事物的出现。新词的出现,旧词的消亡和意义的改变,都反映着社会的变革。另外,从词的借入到舍弃以至新词的创造中,我们也能看到社会的演变[10]26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脑、手机等电子交际媒介使用得越来越普遍,人们的交际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所发明并乐于运用的语言。这种网络语言与线下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也有所区别。我们这里所谈的网络语言的文字通假现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是社会交际环境变化和新的交际需要的结果。交际环境变化指的是人们不再主要依赖于纸质媒介,而主要是通过电子工具(电脑、手机等)来完成的。新的交际需要,指的是语言不仅仅能够表情达意就行了,还要产生更好的表达效果(如幽默、轻松、方便等),这样就催生了网络语言文字通假现象。在这里通过几个典型的网络语言文字通假案例,分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及其效果,希望能够为网络语言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兆麟.新著训诂学引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41-43.
  [2] 宋振华,刘伶.语言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44.
  [3] 实用汉字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95.
  [4] 符定一.联绵字典: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4.
  [5] 商务印书馆.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37.
  [6] 康健,刘柏君.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词语考察[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7] 郑峥.关于“怼”的流行再讨论[J].新乡学院学报,2019(8).
  [8] 李鑫艺.语气词“啊”的网络变体“鸭”及其认知功能考察——兼论“啊”音变的发展规律[J].新乡学院学报,2020(7).
  作者简介:周轩冰(1997—),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单位为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方言研究与应用。
  (责任编辑:朱希良)
其他文献
摘要:青海地处我国西北边陲,近代以来受经济、政治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新式教育发展缓慢且不平衡。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国民政府时期,为了巩固边疆局势、发展当地教育,1934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决定在康定、肃州、西宁、包头四地成立分校。1934年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的建立,1940年中央政治学校包头分校迁入后两校合并,更名为“国立西宁师范学校”。该学校的发展见证了民国时期西北边疆地区师
期刊
摘要: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工业建设史上的重要事件,其有效推进离不开政治动员的策略选择。通过对三线建设期间政治动员政策与宣传口号的梳理,发现衡量政治动员实效,除去传统的将动员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主要标准之外,还应当结合动员对象的个体反馈进行评价。三线建设政治动员宣传口号从动员客体的青年群体特征与行为方式出发,实现了动员客体的有效反馈,促成三线建设者的积极参与。结合青年群体特征进行动员策略选择也是新时代青
期刊
摘要:美国著名法学家霍菲尔德将法律关系划分为相反和相关两大类,并提出了8个法律概念,由这些概念构成的8对法律关系,其中包括4对相关关系与4对相反关系。霍菲尔德权利理论对物关系与对人关系进行了重构,认为个人信息权具备权利的三种要素,个人信息上升为权利是可能的,同时也符合现实需要,并且具有一定的基础。根据霍菲尔德权利理论,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提出应构建以信息支配权、信息知情权、信息更改权、信息删
期刊
摘要:对于非遗标示商标的保护不能只保护其文化价值目标,而是要把对非遗标示商标的保护作为非遗衍生知识产权利益法律保护的一种具体模式。对于非遗标示商标,无须要求其认定与普通注册商标一样,在面对非遗标示恶意抢注问题中,要证明非遗商标“在先使用”的属性,并对非遗商标的知名度作出判断。为有效防范非遗文化标示注册商标的非法抢注现象,要明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对非遗标示商标的适用标准与条件,根据所要保护的非遗标
期刊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相关问题予以专章规定。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社区矫正法》中构建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法律制度进行评析。研究发现,《社区矫正法》第七章确立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各方主体义务承担合理,执行底线明确,但在对“跨年龄阶段”社区矫正对象的执行适用问题上尚有欠缺。  关键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法律评析  中图分类号:D926
期刊
摘要:中华法系是我国在长达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形成的法律体系,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影响深远。通过对《唐律疏议》法律条文的分析和整理,归纳出了中华法系的五个特征:(一)德主刑辅,礼法结合;(二)重视教化,宽仁慎刑;(三)家族本位,维护伦理;(四)贵贱有等,尊卑有序;(五)皇权至上,政法合一。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法系不仅推动了古代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如日本、高句丽等法律制度的发展,而且对当代中国的
期刊
摘要: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专题研究成为热点。国家科研基金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黄河专题立项课题为切入点,以长江为比较对象,分析黄河专题立项的总体特征、内容图谱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一是立项具有战略导向性,黄河社科立项内容演进经历了流域开发、可持续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体现了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思想的转变过程。二是立足现实需求和资源禀
期刊
摘要:寇松总督的任期处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适逢英国对印度的统治进入帝国主义殖民阶段。随着殖民压迫日益沉重,英属印度的民族主义也从萌芽逐渐向成熟发展,民族教育也乘势而起,加之官办教育的弊端日益显露,尤以高等教育为甚,殖民统治者不得不进行教育改革。1904年《印度大学法》的颁布是寇松对英印殖民教育政策的一次调整,意图巩固殖民当局的统治。该法案的改革措施虽对印度现代教育发展有其建设性的作用,但是难掩
期刊
摘要:以物质为衡量标准的“伪精致”青年在当今社会掀起了一股奢靡之风,这种畸形的价值观是现代个人主义文化困境的表现所在。综观查尔斯·泰勒的“本真性”思想全貌,认为现代性三大隐忧使人陷入了非本真状态。从泰勒的本真思想来管窥当代“伪精致”青年自我性滑落的现状,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泛滥、工具理性的主导和自由的丧失。探寻其本真自我缺失的根源,内因是人的本性内在深度的缺失,外因是社会结构的分裂。“伪精致”青年的
期刊
摘要:运用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理论、本能与力比多理论、“俄狄浦斯”情结、梦的解析理论分析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不同人物的无意识心理和意象的潜在含义。研究发现,维梅尔三重人格的矛盾撕扯构成了他充满艺术的绘画作品;葛丽叶在性本能的驱动下积累力比多,在梦境中不断成长成熟;俄狄浦斯情结在科妮莉亚的逆反情绪和冲突行为中得以印证。珍珠耳环承载了情欲的流转和表露,嘴唇成为性本能表达的依托,空间的划分区隔了葛丽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