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热词不断涌现。这些网络热词有的是以通假字的形式呈现的,比较典型的如“悲催”的“催”,“怒怼”的“怼”,“怂包”的“怂”,“干嘛鸭”的“鸭”,等等。它们是适应社会的发展、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其产生的最重要条件是“谐音”,其次要易认、方便打字,能满足人们特别是青年网民求便捷、求新、求异的需要。
关键词:网络用语;通假;谐音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3-0134-03
引言
众所周知,通假字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所谓“通假”,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某个词。因此,谐音是通假字存在的必要条件。离开了谐音,就没有了通假的可能。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不固定的,譬如同一个“归”字,既可以借作“馈”,也可以借作“愧”。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是临时的,一旦离开了上下文,也就不再具有在该句里的那个意义[1]。近年来,网络语言中重现了通假现象——表达某个意思,不用本字,而用别字,如“悲催”的“催”,“怒怼”的“怼”,“切我鸭”的“鸭”,等等。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语言依附于社会,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语言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社会对语言的新需求,促成了某种语言现象的产生[2]。网络语言通假现象,也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下面以“怼”“催”“鸭”为例,论述网络用语通假字问题。
一、“悲催”与“悲摧”
在网络语言中,“悲催”表示“悲伤”“悲惨”“处境困难”“令人沮丧”等意思,即某事情不合自己的心意,心里感到难受;或某件事伤害了自己的感情,心里感到难过;或者处境尴尬、困难。
例1:悲催啊,悲催,我挂科了!
例2:这悲催的世界,悲催的人生,悲催的我。
“悲催”是形容词,可以作定语,修饰、限制其后面的词语,如例2;也可以做谓语,描写主语的状态,如例1。
“悲催”是两个同义词素构成的双音词,其中的词素“催”是“悲伤”的意思,发cui音。然而,发cui音、表示“悲伤”这个意思的汉字,文献中没有写作“催”的,而是写作“摧”或“慛”。因而,我们推断,“悲催”应该是“悲摧”的误写,即将“摧”误写成了“催”。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表示心情不好、处境不好、令人伤心等意思的词,有“悲哀、悲惨、悲愁、悲楚、悲怆、悲悼、悲愤、悲苦、悲凉、悲悯、悲凄、悲戚、悲切、悲伤、悲酸、悲恸、悲痛、悲辛”等,没有“悲催”。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催”字的解释是:(1)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如图书馆来信,叫他还书。(2)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快。催生、催眠、催肥。(3)姓。在这三个义项中,没有一个含有“悲伤”及其有关的意思。可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编者没有认可“悲催”这个词语,也就是它是“不合法”的。
《实用汉字字典》对“催”的释义是“催促,促使”。孟浩然《溯江至武昌》:“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3]可见其没有“悲伤”或相近的意思。
在“悲催”出现之前,汉语中只有“悲摧”这个词,其含义是“悲伤”“哀伤”一类的意思。《周书·晋荡公护传》:“顾视悲摧,心情断絶。”明文徵明《佥宪伊先生感事诗叙》:“至于事变恩移,不能无悲摧感蹙之情,其事足慨也。”词素“摧”含有“悲伤”意义。《联绵字典 卯集 三四〇》:摧怆,心悲也。《三国志·吴志·孙皎传》:“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宜吾意,临书摧怆,心悲泪下。”[4]340
“摧”作“悲伤”“悲痛”解时多为比喻义,如摧心、摧圮、摧裂,其本身并未包含伤痛的意思,因此在“悲摧”“摧怆”中,“摧”可能是“慛”的通假字。《中华大字典》(上)解释“慛”时说:《广韵》:“忧也,伤也。”(中华大字典上,7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8)“慛”可以以叠音形式出现。《联绵字典 卯集 一三七》:“慛慛,”悲也。《广雅 释训》:“慛慛,悲也。”王念孙曰:苏武诗云:“中心怆以摧。摧与慛同。重言之则曰慛慛。”《集韵十五灰》:“摧字纽慛。《博雅》:慛慛,悲也。”[4]137在《辞海》中有“崩摧”一词,是“悲摧”的另一种写法。《辞海》对它的解释是:形容极度悲伤。曹植《王仲宣诔》:“号恸悲摧。”[5]
在《辞源》中,“悲摧”一词解释为“哀伤”。例证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6]虽然“悲催”在正统语言学资料中是没有的,但是在网络世界一直被网友运用,尤其受年轻人的青睐,以致影响了词典的修撰,使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增收了“悲催”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悲催”的解释是:(1)悲情而催人泪下的。例句:这个故事太悲催了。(2)倒霉,不幸。例句:太悲催了!新年第一天就把腿摔伤了[7]。至此,“悲催”得到了“合法化”。
由上可知,“悲催”产生于“悲摧”之后,意思与“悲摧”极其相近,或者说它继承了“悲摧”的意义并有所发展,对其书写形式做了改变,或者称误写。按照传统说法,“催”是“摧”的通假字,即将正字“摧”弃而不用,用一个别字“催”代替它。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催”比“摧”在一般人心目中记得更牢。第二,拼音打字时,“催”排在“摧”的前面,顺手就选择了“催”。第三,网友打字一般图简单快捷,以同音字代替成了习惯,不追求正确,只追求速度,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由于这些原因,在网络世界,“悲催”就非常流行。当然,它并没有彻底取代“悲摧”。打開电脑网页,“悲摧”也还被不少网友所用,如:“悲摧的人就过悲摧的人生”“悲摧的穿越”“无论命运给你带来多少悲摧,强者唯有直面无奈,竭力硬撑。”
二、“怼”与“”
“怼”是个网络热词,不但在网友中广受追捧,在国内门户网站中也颇为流行。就连雅俗共赏的《环球时报》,对于“怼”字也尤其热衷。例如:马杜罗怒怼美国威胁(2017年7月20日),总统怒怼情报界令美震惊(2019年2月1日)。2017年,《环球时报》曾经30次在新闻题目中使用“怼”这个字。2018年使用了27次。2019年,仅一、二月就使用了11次之多[8]。鉴于“怼”字的迅速流行和应用,许多研究者都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对“怼”展开了热烈讨论,但讨论的重点内容都基本相似,主要从追本溯源、语法分析、联系方言、分析流行成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因此本文根据已有资料和成果仅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概述。 在网络中,人们使用“dui(上声)”来表达“打骂、驳斥、表达不满”等意义,借用了字形“怼”。而“怼”这个字,古今都沒有这些意思,它的含义是“怨恨”“凶狠”。所以“怼”不是表达“打骂、驳斥、表达不满”这些含义的本字,表达这些含义的本字,应该是“”。“”本是方言词,流行于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有“捅”“打”“碰撞”“顶撞”等含义,与网络流行的表达“打骂、驳斥、表达不满”这些含义的词“dui(上声)”甚是相合,应该是“dui(上声)”即“怼”的本字或正字。“”之所以用“怼”来书写,是因为它是一个生僻字,一般人不掌握其音义。而“怼”既不像“”那样生僻,又不像同音字“对”“队”“堆”等常见字那么为一般人所熟知,既可以满足人们打字方便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人们“有文化”虚荣心的需求,在打字候选列表中也不太靠后,同时,还具有令人联想其发音的特点。总之,它的优点比较多,正适合年轻人求新、求异又不难掌握的需要。一旦某个网络“领袖”使用了这个字,大家就争相模仿,立刻流行开来了[8]。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无限变化可能的信息化时代,时常面临旧事物的衰败和新事物的诞生,这些网络用语也是如此。因为信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对于大部分网络用语来说,流行和衰败是成正比的。从“怼”这个字来看,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它的本字或者来源,仅是因为网络上有号召力或影响力的博主或新媒体的带动,推动了“怼”字的普及,进而才有很多学者去追本溯源,探寻“怼”与“”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虚拟的网络和现实的生活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怂”与“”
“”,读作sóng。《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这个字的解释是:形容词。讽刺人软弱无能:包/这人真。(第1237页)例句如:看到对面这么强的阵容我立刻就了。
最开始在网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网民们常用“怂”字来表示“软弱无能”的意思,后来在日常生活中着各自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升高。
例1:他真是怂的不能再怂,我受不了他了。
例2:算了算了,我说不过你,我认怂了。
例3:他们说的我们好像认怂一样,你就不能解释一下?
根据已有资料,“怂字”应该是由“怂恿”一词得来的。从人们的心理方面考虑,“怂”字是个常见字,容易辨别,同时方便书写或打字,其读音与“”字相近,就用来表达“”字所表达的意义——“软弱无能”了。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字是个生僻字,且这个字作为名词时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尴尬,用它来表达,显得粗俗不雅,因而被人们所舍弃,开始用“怂”来代替,并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开来。
四、“鸭”与“呀”(啊)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含有“鸭”字的表情包,随着网络用语的发展变化,“鸭”逐步从表情包里脱离出来成为可以自由独立使用的网络语言,作为语气词“鸭”来使用,其使用频率也有很大提高,最终成为了当下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时候,经常用“鸭”代替“呀”作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
例1:新年快乐鸭!
例2:中午我们去吃什么鸭?
例3:我们在这里等你鸭!
例4:我们一起加油鸭!
人们之所以要用“鸭”代替“呀”(啊),有以下两种潜在的原因:一是因为“鸭”与“呀”(啊)发音相同或相近,有相互代替的机理,亦即符合汉语同音通假的原理。二是因为用“鸭”代替“呀”(啊)可以产生特殊的表达功效。也就是说,“鸭”能够弱化语气,起到轻松或亲切的表达效果。请看以下例句:
例1:疫情严重,不能出去旅游,好难过鸭。
例2:这项作业我得认真写,不然影响我的成绩鸭。
例3:兄弟们,父母的催婚,你们是怎么应付的鸭?
例4:花花,我有事先走了,如果要交材料,你帮我交一下鸭。
上面句子带上“鸭”后,语气都有所减弱。例1中的“鸭”减弱了说话人难过的程度,产生了轻松的效果。例2中的“鸭”减轻了严峻语气,提升了乐观情怀。例3、例4中的“鸭”弱化了疑问和祈使的语气,增强了亲切感,减弱了压力感,有利于促进和朋友同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9]。
从以上可以看出,网络用语“鸭”可以被大部分网民轻松接受,其使用率也很高,其原因可能在于:在人们对网络语言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上,首先“鸭”具象化后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可爱的小鸭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消极情绪或氛围,增添了一些活泼俏皮的感觉。其次“鸭”与原本的语气词“呀”(啊)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谐音关系,人们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因此网络用语“鸭”迅速成为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
五、结语
语言和社会息息相关。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无时无刻不依赖于社会;同时,人类社会如果失掉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无法存在下去。有些语言学家把语言和社会的依存关系叫做“共变”关系,是很有道理的。首先,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其次,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人类历史、社会变革是推动语言发展的总动力。语言如果失去这种社会推动力,就会“寸步难行”[10]257-258语言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从田野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大事件,都在语言上留下印记。”语言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日常生活领域。旧词的消失反映旧事物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反映新事物的出现。新词的出现,旧词的消亡和意义的改变,都反映着社会的变革。另外,从词的借入到舍弃以至新词的创造中,我们也能看到社会的演变[10]26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脑、手机等电子交际媒介使用得越来越普遍,人们的交际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所发明并乐于运用的语言。这种网络语言与线下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也有所区别。我们这里所谈的网络语言的文字通假现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是社会交际环境变化和新的交际需要的结果。交际环境变化指的是人们不再主要依赖于纸质媒介,而主要是通过电子工具(电脑、手机等)来完成的。新的交际需要,指的是语言不仅仅能够表情达意就行了,还要产生更好的表达效果(如幽默、轻松、方便等),这样就催生了网络语言文字通假现象。在这里通过几个典型的网络语言文字通假案例,分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及其效果,希望能够为网络语言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兆麟.新著训诂学引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41-43.
[2] 宋振华,刘伶.语言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44.
[3] 实用汉字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95.
[4] 符定一.联绵字典: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4.
[5] 商务印书馆.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37.
[6] 康健,刘柏君.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词语考察[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7] 郑峥.关于“怼”的流行再讨论[J].新乡学院学报,2019(8).
[8] 李鑫艺.语气词“啊”的网络变体“鸭”及其认知功能考察——兼论“啊”音变的发展规律[J].新乡学院学报,2020(7).
作者简介:周轩冰(1997—),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单位为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方言研究与应用。
(责任编辑:朱希良)
关键词:网络用语;通假;谐音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3-0134-03
引言
众所周知,通假字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所谓“通假”,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某个词。因此,谐音是通假字存在的必要条件。离开了谐音,就没有了通假的可能。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不固定的,譬如同一个“归”字,既可以借作“馈”,也可以借作“愧”。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是临时的,一旦离开了上下文,也就不再具有在该句里的那个意义[1]。近年来,网络语言中重现了通假现象——表达某个意思,不用本字,而用别字,如“悲催”的“催”,“怒怼”的“怼”,“切我鸭”的“鸭”,等等。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语言依附于社会,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语言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社会对语言的新需求,促成了某种语言现象的产生[2]。网络语言通假现象,也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下面以“怼”“催”“鸭”为例,论述网络用语通假字问题。
一、“悲催”与“悲摧”
在网络语言中,“悲催”表示“悲伤”“悲惨”“处境困难”“令人沮丧”等意思,即某事情不合自己的心意,心里感到难受;或某件事伤害了自己的感情,心里感到难过;或者处境尴尬、困难。
例1:悲催啊,悲催,我挂科了!
例2:这悲催的世界,悲催的人生,悲催的我。
“悲催”是形容词,可以作定语,修饰、限制其后面的词语,如例2;也可以做谓语,描写主语的状态,如例1。
“悲催”是两个同义词素构成的双音词,其中的词素“催”是“悲伤”的意思,发cui音。然而,发cui音、表示“悲伤”这个意思的汉字,文献中没有写作“催”的,而是写作“摧”或“慛”。因而,我们推断,“悲催”应该是“悲摧”的误写,即将“摧”误写成了“催”。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表示心情不好、处境不好、令人伤心等意思的词,有“悲哀、悲惨、悲愁、悲楚、悲怆、悲悼、悲愤、悲苦、悲凉、悲悯、悲凄、悲戚、悲切、悲伤、悲酸、悲恸、悲痛、悲辛”等,没有“悲催”。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催”字的解释是:(1)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如图书馆来信,叫他还书。(2)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快。催生、催眠、催肥。(3)姓。在这三个义项中,没有一个含有“悲伤”及其有关的意思。可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编者没有认可“悲催”这个词语,也就是它是“不合法”的。
《实用汉字字典》对“催”的释义是“催促,促使”。孟浩然《溯江至武昌》:“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3]可见其没有“悲伤”或相近的意思。
在“悲催”出现之前,汉语中只有“悲摧”这个词,其含义是“悲伤”“哀伤”一类的意思。《周书·晋荡公护传》:“顾视悲摧,心情断絶。”明文徵明《佥宪伊先生感事诗叙》:“至于事变恩移,不能无悲摧感蹙之情,其事足慨也。”词素“摧”含有“悲伤”意义。《联绵字典 卯集 三四〇》:摧怆,心悲也。《三国志·吴志·孙皎传》:“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宜吾意,临书摧怆,心悲泪下。”[4]340
“摧”作“悲伤”“悲痛”解时多为比喻义,如摧心、摧圮、摧裂,其本身并未包含伤痛的意思,因此在“悲摧”“摧怆”中,“摧”可能是“慛”的通假字。《中华大字典》(上)解释“慛”时说:《广韵》:“忧也,伤也。”(中华大字典上,756页,北京:中华书局,1978)“慛”可以以叠音形式出现。《联绵字典 卯集 一三七》:“慛慛,”悲也。《广雅 释训》:“慛慛,悲也。”王念孙曰:苏武诗云:“中心怆以摧。摧与慛同。重言之则曰慛慛。”《集韵十五灰》:“摧字纽慛。《博雅》:慛慛,悲也。”[4]137在《辞海》中有“崩摧”一词,是“悲摧”的另一种写法。《辞海》对它的解释是:形容极度悲伤。曹植《王仲宣诔》:“号恸悲摧。”[5]
在《辞源》中,“悲摧”一词解释为“哀伤”。例证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6]虽然“悲催”在正统语言学资料中是没有的,但是在网络世界一直被网友运用,尤其受年轻人的青睐,以致影响了词典的修撰,使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增收了“悲催”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悲催”的解释是:(1)悲情而催人泪下的。例句:这个故事太悲催了。(2)倒霉,不幸。例句:太悲催了!新年第一天就把腿摔伤了[7]。至此,“悲催”得到了“合法化”。
由上可知,“悲催”产生于“悲摧”之后,意思与“悲摧”极其相近,或者说它继承了“悲摧”的意义并有所发展,对其书写形式做了改变,或者称误写。按照传统说法,“催”是“摧”的通假字,即将正字“摧”弃而不用,用一个别字“催”代替它。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催”比“摧”在一般人心目中记得更牢。第二,拼音打字时,“催”排在“摧”的前面,顺手就选择了“催”。第三,网友打字一般图简单快捷,以同音字代替成了习惯,不追求正确,只追求速度,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由于这些原因,在网络世界,“悲催”就非常流行。当然,它并没有彻底取代“悲摧”。打開电脑网页,“悲摧”也还被不少网友所用,如:“悲摧的人就过悲摧的人生”“悲摧的穿越”“无论命运给你带来多少悲摧,强者唯有直面无奈,竭力硬撑。”
二、“怼”与“”
“怼”是个网络热词,不但在网友中广受追捧,在国内门户网站中也颇为流行。就连雅俗共赏的《环球时报》,对于“怼”字也尤其热衷。例如:马杜罗怒怼美国威胁(2017年7月20日),总统怒怼情报界令美震惊(2019年2月1日)。2017年,《环球时报》曾经30次在新闻题目中使用“怼”这个字。2018年使用了27次。2019年,仅一、二月就使用了11次之多[8]。鉴于“怼”字的迅速流行和应用,许多研究者都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对“怼”展开了热烈讨论,但讨论的重点内容都基本相似,主要从追本溯源、语法分析、联系方言、分析流行成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因此本文根据已有资料和成果仅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概述。 在网络中,人们使用“dui(上声)”来表达“打骂、驳斥、表达不满”等意义,借用了字形“怼”。而“怼”这个字,古今都沒有这些意思,它的含义是“怨恨”“凶狠”。所以“怼”不是表达“打骂、驳斥、表达不满”这些含义的本字,表达这些含义的本字,应该是“”。“”本是方言词,流行于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有“捅”“打”“碰撞”“顶撞”等含义,与网络流行的表达“打骂、驳斥、表达不满”这些含义的词“dui(上声)”甚是相合,应该是“dui(上声)”即“怼”的本字或正字。“”之所以用“怼”来书写,是因为它是一个生僻字,一般人不掌握其音义。而“怼”既不像“”那样生僻,又不像同音字“对”“队”“堆”等常见字那么为一般人所熟知,既可以满足人们打字方便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人们“有文化”虚荣心的需求,在打字候选列表中也不太靠后,同时,还具有令人联想其发音的特点。总之,它的优点比较多,正适合年轻人求新、求异又不难掌握的需要。一旦某个网络“领袖”使用了这个字,大家就争相模仿,立刻流行开来了[8]。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无限变化可能的信息化时代,时常面临旧事物的衰败和新事物的诞生,这些网络用语也是如此。因为信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对于大部分网络用语来说,流行和衰败是成正比的。从“怼”这个字来看,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它的本字或者来源,仅是因为网络上有号召力或影响力的博主或新媒体的带动,推动了“怼”字的普及,进而才有很多学者去追本溯源,探寻“怼”与“”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虚拟的网络和现实的生活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怂”与“”
“”,读作sóng。《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这个字的解释是:形容词。讽刺人软弱无能:包/这人真。(第1237页)例句如:看到对面这么强的阵容我立刻就了。
最开始在网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网民们常用“怂”字来表示“软弱无能”的意思,后来在日常生活中着各自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升高。
例1:他真是怂的不能再怂,我受不了他了。
例2:算了算了,我说不过你,我认怂了。
例3:他们说的我们好像认怂一样,你就不能解释一下?
根据已有资料,“怂字”应该是由“怂恿”一词得来的。从人们的心理方面考虑,“怂”字是个常见字,容易辨别,同时方便书写或打字,其读音与“”字相近,就用来表达“”字所表达的意义——“软弱无能”了。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字是个生僻字,且这个字作为名词时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尴尬,用它来表达,显得粗俗不雅,因而被人们所舍弃,开始用“怂”来代替,并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开来。
四、“鸭”与“呀”(啊)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含有“鸭”字的表情包,随着网络用语的发展变化,“鸭”逐步从表情包里脱离出来成为可以自由独立使用的网络语言,作为语气词“鸭”来使用,其使用频率也有很大提高,最终成为了当下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时候,经常用“鸭”代替“呀”作语气助词,表示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
例1:新年快乐鸭!
例2:中午我们去吃什么鸭?
例3:我们在这里等你鸭!
例4:我们一起加油鸭!
人们之所以要用“鸭”代替“呀”(啊),有以下两种潜在的原因:一是因为“鸭”与“呀”(啊)发音相同或相近,有相互代替的机理,亦即符合汉语同音通假的原理。二是因为用“鸭”代替“呀”(啊)可以产生特殊的表达功效。也就是说,“鸭”能够弱化语气,起到轻松或亲切的表达效果。请看以下例句:
例1:疫情严重,不能出去旅游,好难过鸭。
例2:这项作业我得认真写,不然影响我的成绩鸭。
例3:兄弟们,父母的催婚,你们是怎么应付的鸭?
例4:花花,我有事先走了,如果要交材料,你帮我交一下鸭。
上面句子带上“鸭”后,语气都有所减弱。例1中的“鸭”减弱了说话人难过的程度,产生了轻松的效果。例2中的“鸭”减轻了严峻语气,提升了乐观情怀。例3、例4中的“鸭”弱化了疑问和祈使的语气,增强了亲切感,减弱了压力感,有利于促进和朋友同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9]。
从以上可以看出,网络用语“鸭”可以被大部分网民轻松接受,其使用率也很高,其原因可能在于:在人们对网络语言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上,首先“鸭”具象化后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可爱的小鸭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消极情绪或氛围,增添了一些活泼俏皮的感觉。其次“鸭”与原本的语气词“呀”(啊)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谐音关系,人们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因此网络用语“鸭”迅速成为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
五、结语
语言和社会息息相关。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无时无刻不依赖于社会;同时,人类社会如果失掉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无法存在下去。有些语言学家把语言和社会的依存关系叫做“共变”关系,是很有道理的。首先,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其次,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人类历史、社会变革是推动语言发展的总动力。语言如果失去这种社会推动力,就会“寸步难行”[10]257-258语言是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从田野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大事件,都在语言上留下印记。”语言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日常生活领域。旧词的消失反映旧事物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反映新事物的出现。新词的出现,旧词的消亡和意义的改变,都反映着社会的变革。另外,从词的借入到舍弃以至新词的创造中,我们也能看到社会的演变[10]26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脑、手机等电子交际媒介使用得越来越普遍,人们的交际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所发明并乐于运用的语言。这种网络语言与线下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也有所区别。我们这里所谈的网络语言的文字通假现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是社会交际环境变化和新的交际需要的结果。交际环境变化指的是人们不再主要依赖于纸质媒介,而主要是通过电子工具(电脑、手机等)来完成的。新的交际需要,指的是语言不仅仅能够表情达意就行了,还要产生更好的表达效果(如幽默、轻松、方便等),这样就催生了网络语言文字通假现象。在这里通过几个典型的网络语言文字通假案例,分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及其效果,希望能够为网络语言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兆麟.新著训诂学引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41-43.
[2] 宋振华,刘伶.语言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44.
[3] 实用汉字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95.
[4] 符定一.联绵字典:卯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4.
[5] 商务印书馆.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37.
[6] 康健,刘柏君.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词语考察[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
[7] 郑峥.关于“怼”的流行再讨论[J].新乡学院学报,2019(8).
[8] 李鑫艺.语气词“啊”的网络变体“鸭”及其认知功能考察——兼论“啊”音变的发展规律[J].新乡学院学报,2020(7).
作者简介:周轩冰(1997—),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单位为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方言研究与应用。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