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改作业时,常常发现有学生写出诸如“一棵大树高5厘米”“一张桌子长10厘米”“一根香肠长1米”等错误答案,令人啼笑皆非。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对长度概念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教学片断一:估测线段有多长
教学中,我出示两条长度不同的线段,让学生采用直尺来测量:“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各有几厘米?”学生经过测量后发现,第一条线段比8厘米长一些。“那么,到底如何表示这个长度呢?”学生表述为“比8厘米多一些”。我继续问道:“这样表述并不准确,能否用一个更好的词语来表示呢?”学生提出用“大约”一词,即第一条线段表述为“大约长8厘米”。而后,学生发现第二条线段比8厘米稍短一点。“那么,如何准确地表述这个长度呢?”学生提出也用“大约”一词表述,这样第二条线段的长度也表述为“大约长8厘米”。此时,我进行追问:“这两条线段都表述为‘大约长8厘米’,那么是否两条线段一样长呢?”有学生认为,“大约长8厘米”并不是两根线段的准确长度,而是一个估测的大概数据,不具有准确性,如果想要进行比较,就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还认识到:对于估测的这个8厘米而言,线段的长度有可能比8厘米长一点,也可能短一点。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白当不需要知道物体的准确长度时就可以采用估测的方法,说它大约有多长;当需要知道物体的准确长度时,则需要进行准确的表述。“现在大家拿出学具中的绿色小棒,先估一估它大约有几厘米长,然后用尺子量一量,测出具体有多少厘米,看看估计的长度与具体的长度差别有多少。”学生动手操作后,小组讨论交流。
上述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对线段长度的估测,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认识到估测的价值,不仅有效建立厘米这一长度概念,而且对厘米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和了解,为下一步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厘米单位打好基础。
教学片断二:巧用身上的秘尺
师:生活中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就离不开尺子来测量。实际上,每个人都带着几把隐形的神秘尺子,你知道那是什么吗?(学生立刻有了体验和交流的话题,提出身体上有以下隐形的尺子:一柞、一脚底、一个大步、一个手指的长度、一巴掌的长度)
师:那么,该如何使用这些隐形的秘尺呢?
生1:可以先通过直尺测量,记住这些隐形秘尺的大概长度,然后运用它们来进行估测。
师:如果要估测数学课本的大概长度,你怎么测量呢?
生2:可以用自己的一拃来量。(学生的一拃为14厘米,课本比一拃长一些,估测大概有23厘米)那么,具体到底是多少厘米呢?(学生用直尺测量后得到24厘米)
……
通过运用身上的秘尺来估测物体的长度,使学生积累了直观的估测经验,体验到估测的价值,对长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就更深入了一层。
教学片断三:使用残尺测量长度
师:如果给你一把烧坏的尺子(一部分烧坏,但起点0还在),你能用它来测量吗?
生1:只要起点0还在,就能够用来测量。
师:那如果这把尺子不够量呢?
生2:可以量两次。
师:那如果起点0也没有了呢?
生3:还可以测量,将刻度“1”当作起点。
师:那如果刻度1也没有了呢?
生4:将刻度2当作起点。
师:现在用这把残尺测量这把小刀的长度,你怎么测量?
生5:起点是2厘米,终点是6厘米,小刀的长度就是6厘米减去2厘米,得到4个1厘米。
……
上述教学,通过创设用残尺测量长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经历“大数减小数”这一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明白测量长度必备的两个条件——起点和测量标准,从而深入理解测量的原理和本质。
思考:
对于长度概念教学而言,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出发,找准切入点,使其经历体验的过程。
1.从生活入手,培养估测意识
“大约”这个估测术语的形成和运用,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估测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如估测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文具盒的长度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体验并感受到估测的价值。
2.由活动渗透,提高估测能力
数学活动是一个集体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体验大有帮助。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和活动经验进行总结与反馈,使他们获得科学、合理的估测方法,发展学生将数学运用于生活的能力。
3.灵活应变,提高测量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的操作模式,使其灵活应变,对长度测量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责编 杜 华)
教学片断一:估测线段有多长
教学中,我出示两条长度不同的线段,让学生采用直尺来测量:“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各有几厘米?”学生经过测量后发现,第一条线段比8厘米长一些。“那么,到底如何表示这个长度呢?”学生表述为“比8厘米多一些”。我继续问道:“这样表述并不准确,能否用一个更好的词语来表示呢?”学生提出用“大约”一词,即第一条线段表述为“大约长8厘米”。而后,学生发现第二条线段比8厘米稍短一点。“那么,如何准确地表述这个长度呢?”学生提出也用“大约”一词表述,这样第二条线段的长度也表述为“大约长8厘米”。此时,我进行追问:“这两条线段都表述为‘大约长8厘米’,那么是否两条线段一样长呢?”有学生认为,“大约长8厘米”并不是两根线段的准确长度,而是一个估测的大概数据,不具有准确性,如果想要进行比较,就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还认识到:对于估测的这个8厘米而言,线段的长度有可能比8厘米长一点,也可能短一点。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白当不需要知道物体的准确长度时就可以采用估测的方法,说它大约有多长;当需要知道物体的准确长度时,则需要进行准确的表述。“现在大家拿出学具中的绿色小棒,先估一估它大约有几厘米长,然后用尺子量一量,测出具体有多少厘米,看看估计的长度与具体的长度差别有多少。”学生动手操作后,小组讨论交流。
上述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对线段长度的估测,使他们不知不觉中认识到估测的价值,不仅有效建立厘米这一长度概念,而且对厘米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和了解,为下一步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厘米单位打好基础。
教学片断二:巧用身上的秘尺
师:生活中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就离不开尺子来测量。实际上,每个人都带着几把隐形的神秘尺子,你知道那是什么吗?(学生立刻有了体验和交流的话题,提出身体上有以下隐形的尺子:一柞、一脚底、一个大步、一个手指的长度、一巴掌的长度)
师:那么,该如何使用这些隐形的秘尺呢?
生1:可以先通过直尺测量,记住这些隐形秘尺的大概长度,然后运用它们来进行估测。
师:如果要估测数学课本的大概长度,你怎么测量呢?
生2:可以用自己的一拃来量。(学生的一拃为14厘米,课本比一拃长一些,估测大概有23厘米)那么,具体到底是多少厘米呢?(学生用直尺测量后得到24厘米)
……
通过运用身上的秘尺来估测物体的长度,使学生积累了直观的估测经验,体验到估测的价值,对长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就更深入了一层。
教学片断三:使用残尺测量长度
师:如果给你一把烧坏的尺子(一部分烧坏,但起点0还在),你能用它来测量吗?
生1:只要起点0还在,就能够用来测量。
师:那如果这把尺子不够量呢?
生2:可以量两次。
师:那如果起点0也没有了呢?
生3:还可以测量,将刻度“1”当作起点。
师:那如果刻度1也没有了呢?
生4:将刻度2当作起点。
师:现在用这把残尺测量这把小刀的长度,你怎么测量?
生5:起点是2厘米,终点是6厘米,小刀的长度就是6厘米减去2厘米,得到4个1厘米。
……
上述教学,通过创设用残尺测量长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经历“大数减小数”这一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明白测量长度必备的两个条件——起点和测量标准,从而深入理解测量的原理和本质。
思考:
对于长度概念教学而言,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出发,找准切入点,使其经历体验的过程。
1.从生活入手,培养估测意识
“大约”这个估测术语的形成和运用,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估测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如估测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文具盒的长度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体验并感受到估测的价值。
2.由活动渗透,提高估测能力
数学活动是一个集体交流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体验大有帮助。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和活动经验进行总结与反馈,使他们获得科学、合理的估测方法,发展学生将数学运用于生活的能力。
3.灵活应变,提高测量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的操作模式,使其灵活应变,对长度测量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