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早上,我在学校门口,正好听到一位家长与上五年级的儿子的对话:
“妈妈,以后我自己回家,你就不用来接我。”
“儿子,路上要过好几个路口,车来车往,不太安全,还是妈妈接你为好!”
“我能行!”
“乖乖听话!”
每当放学时,我们在学校门口能看到很多孩子都是由家长或亲戚来接,家长是一手拉着孩子,一手拎着书包。看着这个画面,不由让人有种老牛舐犊之感,同时也不免有一丝忧虑: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孩子没有了自信,谈何自强?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愚蠢的观念。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一、放手,做好“放飞”的准备
对孩子“包办代替”,往往会妨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使他们变得胆怯、依赖心重、神经质,不敢做任何尝试,而且不易与人接近。所以,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应放手让他自己去做。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只要求他们好好读书,根本不让做任何事情。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差,对以后的成长很不利。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如学会整理自己的文具,在家庭里让孩子有自己的桌子、小柜子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自己处理自己用品的习惯,告诉孩子蜡笔、尺子等学习用品应放在自己的抽屉里,玩具放在玩具箱内,图书放在小书柜,弄乱了自己整理好,孩子在处理这些事情时不知不觉就会养成独立的个性;让孩子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提供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每次吃完东西,让孩子帮忙擦桌子、洗碗筷等,客厅桌子和地面上的果皮和瓜子壳都由孩子收拾;上街买东西的时候,问路、问价钱、请售货员过来、辨别商品等简单的事情。都由孩子出面去办。让孩子从小多做事,并不是因为需要他分担家务,而是让学生多动手、多办事,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使孩子更有责任感,不仅培养孩子生活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还有助于使其养成尊敬父母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经常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大扫除、值日劳动,对培养孩子的集体感、责任心有很大帮助,父母决不可代替孩子完成这项活动。为孩子将来的“放飞”做好准备。
二、放心,营造“放飞”的空间
有些父母因孩子的动作慢,索性代劳,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完整时,父母却抢着说,这种不耐心的结果,会干扰孩子创造性的思考过程,使他变得沉默、依赖。要知道,孩子的独立性不仅依赖于身心发展的成熟,也需要靠后天的学习。因此父母一定得有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有位家长问我:“我的孩子现在无法无天,谁都管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反问:“你给孩子经常叠被吗?”
家长:“是的,经常叠。”
我又问:“你给孩子经常擦鞋吗?”
家长:“不错,经常擦。”
我说:“原因就在这里。”
我又问他,如果你的孩子拿着杯子晃晃悠悠地走过来,一下把水泼在沙发上,你是否把孩子赶到一边,心疼地去收拾残局呢?孩子早上起来自己穿衣服,却总是把袖子穿反,把裤子拧成一团,你是否会因为他耽误了时间而大声禁止他,并动手代劳呢?你是否每天让孩子自己洗脸、洗脚、洗袜子、整理床铺呢?他默不作声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任性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因此,做父母的要知道,独立生活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要从小加以培养,首先就要培养他们逐步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习惯,为孩子将来的“放飞”提供了自由空间。
三、放权。实现“放飞”的梦想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他们都很想拥有“做”的权利,“做”是他们锻炼的机会。孩子一会走路时就有帮助妈妈的愿望,2岁的孩子就会帮大人拿东西、跑跑腿;3岁的孩子自立愿望非常强烈,什么事情都想去干,但是他们还太小,独立活动能力还很差,常常会把事办糟。这时,家长就应鼓励他们试试:“你自己去倒水喝!”孩子把水泼在沙发上了,你不要责怪他,因为保护孩子的心灵远比你的沙发重要。这对他们来说,只是犯了个小小的“可爱”的错误。这样的失误,随着他们长大就会避免了。孩子动作发展成熟了,具备一定的能力了,不要总认为孩子小就替他做这做那。孩子只有通过独立做事,才能体验到各种感情,这种感情与别人代替他们或强迫他们做时大不一样的。苏姆林斯基说:“一个儿童为了浇花,提了一小桶水,接着又提第二桶、第三桶、第四桶,他累得满头大汗。你不必担心。对他来说,这是世界上任何别的喜悦都不能比拟的真正的喜悦。在这种劳动中,人不仅可以了解世界,而且可以了解自己。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这种自我了解是愉快的。一个5岁的小孩栽了一棵玫瑰,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他不仅惊讶地观看自己双手劳动的成果,而且还观看自己本身:‘难道这是我自己做成的吗?’这样,儿童在体验无与伦比的劳动乐趣的同时,还可以认识自己。”父母代替孩子做事,不仅不会给他们带来幸福,相反,他们会因失去自己做事的机会而苦恼,他们既尝不到成功的快乐,也体会不到失败的痛苦,他们品尝的是成人禁止他们做事的悲伤和怨恨,这对孩子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凡是孩子自己能办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尝试,让孩子出马,自己退在后面。孩子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具备了自理能力,他就摆脱了成人的照顾,向自主迈出了一大步。为将来的“起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去接受浪花的吹打,风帆只是一块破布;没有经历大海的咆哮,小船只是一块腐木;未能品尝烈火的烘烤,钢铁只能困于顽石……大自然是如此,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是一棵幼苗,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要懂得孩子每个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对于孩子的事情不能包办,得放得开,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要“放手”,对孩子的办事能力要“放心”,在孩子的管理上要学会“放权”。这样,孩子就会在一个和谐的环境“放飞”自己的梦想,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 福建安溪县金谷中心学校
“妈妈,以后我自己回家,你就不用来接我。”
“儿子,路上要过好几个路口,车来车往,不太安全,还是妈妈接你为好!”
“我能行!”
“乖乖听话!”
每当放学时,我们在学校门口能看到很多孩子都是由家长或亲戚来接,家长是一手拉着孩子,一手拎着书包。看着这个画面,不由让人有种老牛舐犊之感,同时也不免有一丝忧虑: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孩子没有了自信,谈何自强?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愚蠢的观念。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一、放手,做好“放飞”的准备
对孩子“包办代替”,往往会妨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使他们变得胆怯、依赖心重、神经质,不敢做任何尝试,而且不易与人接近。所以,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应放手让他自己去做。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只要求他们好好读书,根本不让做任何事情。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差,对以后的成长很不利。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如学会整理自己的文具,在家庭里让孩子有自己的桌子、小柜子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自己处理自己用品的习惯,告诉孩子蜡笔、尺子等学习用品应放在自己的抽屉里,玩具放在玩具箱内,图书放在小书柜,弄乱了自己整理好,孩子在处理这些事情时不知不觉就会养成独立的个性;让孩子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提供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每次吃完东西,让孩子帮忙擦桌子、洗碗筷等,客厅桌子和地面上的果皮和瓜子壳都由孩子收拾;上街买东西的时候,问路、问价钱、请售货员过来、辨别商品等简单的事情。都由孩子出面去办。让孩子从小多做事,并不是因为需要他分担家务,而是让学生多动手、多办事,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可以使孩子更有责任感,不仅培养孩子生活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还有助于使其养成尊敬父母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经常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大扫除、值日劳动,对培养孩子的集体感、责任心有很大帮助,父母决不可代替孩子完成这项活动。为孩子将来的“放飞”做好准备。
二、放心,营造“放飞”的空间
有些父母因孩子的动作慢,索性代劳,当孩子想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完整时,父母却抢着说,这种不耐心的结果,会干扰孩子创造性的思考过程,使他变得沉默、依赖。要知道,孩子的独立性不仅依赖于身心发展的成熟,也需要靠后天的学习。因此父母一定得有耐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有位家长问我:“我的孩子现在无法无天,谁都管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反问:“你给孩子经常叠被吗?”
家长:“是的,经常叠。”
我又问:“你给孩子经常擦鞋吗?”
家长:“不错,经常擦。”
我说:“原因就在这里。”
我又问他,如果你的孩子拿着杯子晃晃悠悠地走过来,一下把水泼在沙发上,你是否把孩子赶到一边,心疼地去收拾残局呢?孩子早上起来自己穿衣服,却总是把袖子穿反,把裤子拧成一团,你是否会因为他耽误了时间而大声禁止他,并动手代劳呢?你是否每天让孩子自己洗脸、洗脚、洗袜子、整理床铺呢?他默不作声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的任性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因此,做父母的要知道,独立生活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要从小加以培养,首先就要培养他们逐步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习惯,为孩子将来的“放飞”提供了自由空间。
三、放权。实现“放飞”的梦想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他们都很想拥有“做”的权利,“做”是他们锻炼的机会。孩子一会走路时就有帮助妈妈的愿望,2岁的孩子就会帮大人拿东西、跑跑腿;3岁的孩子自立愿望非常强烈,什么事情都想去干,但是他们还太小,独立活动能力还很差,常常会把事办糟。这时,家长就应鼓励他们试试:“你自己去倒水喝!”孩子把水泼在沙发上了,你不要责怪他,因为保护孩子的心灵远比你的沙发重要。这对他们来说,只是犯了个小小的“可爱”的错误。这样的失误,随着他们长大就会避免了。孩子动作发展成熟了,具备一定的能力了,不要总认为孩子小就替他做这做那。孩子只有通过独立做事,才能体验到各种感情,这种感情与别人代替他们或强迫他们做时大不一样的。苏姆林斯基说:“一个儿童为了浇花,提了一小桶水,接着又提第二桶、第三桶、第四桶,他累得满头大汗。你不必担心。对他来说,这是世界上任何别的喜悦都不能比拟的真正的喜悦。在这种劳动中,人不仅可以了解世界,而且可以了解自己。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这种自我了解是愉快的。一个5岁的小孩栽了一棵玫瑰,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他不仅惊讶地观看自己双手劳动的成果,而且还观看自己本身:‘难道这是我自己做成的吗?’这样,儿童在体验无与伦比的劳动乐趣的同时,还可以认识自己。”父母代替孩子做事,不仅不会给他们带来幸福,相反,他们会因失去自己做事的机会而苦恼,他们既尝不到成功的快乐,也体会不到失败的痛苦,他们品尝的是成人禁止他们做事的悲伤和怨恨,这对孩子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凡是孩子自己能办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尝试,让孩子出马,自己退在后面。孩子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具备了自理能力,他就摆脱了成人的照顾,向自主迈出了一大步。为将来的“起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去接受浪花的吹打,风帆只是一块破布;没有经历大海的咆哮,小船只是一块腐木;未能品尝烈火的烘烤,钢铁只能困于顽石……大自然是如此,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孩子是一棵幼苗,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要懂得孩子每个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对于孩子的事情不能包办,得放得开,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要“放手”,对孩子的办事能力要“放心”,在孩子的管理上要学会“放权”。这样,孩子就会在一个和谐的环境“放飞”自己的梦想,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 福建安溪县金谷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