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谁在不高兴》这本书出版得有点晚了,没赶上“不高兴”浪潮的火爆时机。但对有足够省思能力的人来说,是否属于潮流书并不要紧。
在互联网的浩渺天地里,在各种思潮的混杂下,在各种政治议题的杂陈中,愤青与反愤青的拉锯式争论常与现实政治相互印证。直接点说,两者的交战处于很不平衡的状态,后者常常被压抑。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网络舆论生态。知识分子对愤青的攻击通常会以比较文明的方式加以反驳,但谁知道这种文质彬彬的反驳有多少效果?
《中国谁在不高兴》的反击,或许可以对此困境有所启发。这本书在立场上继承了公共知识分子的主张,但它在文风上与它所反对的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或说是“以子之矛,攻之子盾”也罢,或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好,这种文字上的特殊性也许会令自由知识分子不大舒服。但走不出书斋的理论若想找到承接的渠道,便不能排除尝试更活泼、更有黏合性的言行。放低身段,使得無论反愤青也好,还是厘清其他不合时宜的潮流也好,都能利用最流行的网络方式。这不是粗鄙的尝试,更不是甘愿流于粗鄙。
有时我们不得不认为,在启蒙的广度和深度上,仅有阳春白雪般的宣教是不够的,还当发明多种多样的讲话方式。很多时候,人们不是因为讲话的内容远离我们,而是忌惮于发言的方式方法。
在互联网的浩渺天地里,在各种思潮的混杂下,在各种政治议题的杂陈中,愤青与反愤青的拉锯式争论常与现实政治相互印证。直接点说,两者的交战处于很不平衡的状态,后者常常被压抑。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网络舆论生态。知识分子对愤青的攻击通常会以比较文明的方式加以反驳,但谁知道这种文质彬彬的反驳有多少效果?
《中国谁在不高兴》的反击,或许可以对此困境有所启发。这本书在立场上继承了公共知识分子的主张,但它在文风上与它所反对的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或说是“以子之矛,攻之子盾”也罢,或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好,这种文字上的特殊性也许会令自由知识分子不大舒服。但走不出书斋的理论若想找到承接的渠道,便不能排除尝试更活泼、更有黏合性的言行。放低身段,使得無论反愤青也好,还是厘清其他不合时宜的潮流也好,都能利用最流行的网络方式。这不是粗鄙的尝试,更不是甘愿流于粗鄙。
有时我们不得不认为,在启蒙的广度和深度上,仅有阳春白雪般的宣教是不够的,还当发明多种多样的讲话方式。很多时候,人们不是因为讲话的内容远离我们,而是忌惮于发言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