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生活经验 妙解数学疑难 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學处处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呢?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课堂教学入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73-01
  一、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1.转移思维对象,暴露思维本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的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我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四年级有学生30人,比五年级少4人,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有一部分同学随口答道:“34人(30+4)。”我没有立即评判,而是指名他们当中的一名同学回答:“你比姐姐小2岁,意思是说姐姐只有2岁吗?”这名学生很快明白了自己没有仔细读题、认真分析题意。我趁热打铁,引导:“请大家仔细地想一想,怎样才能求出两个年级的总人数呢?”片刻的思考过后,学生明白了:要想计算两个年级的总人数,需要把四、五年级的人数加起来;五年级的人数是未知的,得先算出来。一道容易出错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2.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每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都充满着无比的好奇。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生活情境,设疑引思,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追及问题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张三要追上李四,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同学们大都摇头不解,我话锋一转,又问道:“一个老奶奶步行能追上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吗?”同学们立即答到:“追不上。”“为什么呢?”“因为老奶奶速度慢,而汽车速度快。”“那好,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第一个问题,张三要想追上李四,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张三的速度必须比李四快。”“对”,我立即引入了“速度差”这个概念,告诉学生,张三比李四单位时间内多行的路程就是“速度差”。
  二、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1.联系实际,把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历,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之前,我先让全班学生从分配打扫操场的任务入手,让他们自主研究这项任务的分配方案,来揭示分配的内涵,在讨论中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从分配方案的不合理到合理,他们终于找到了科学的解决方案——按比例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创设活动情境,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有没有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法,既能发展学生智力,又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我请同学们想办法量一量讲台的面积。大家非常踊跃,一名学生一下子蹿上讲台,用手中1平方分米的纸板开始测量起来。他铺好一个就用粉笔做一个记号,又接着铺下一个,累得满脸通红。这时,有一个同学说:“老师,这太慢了,我猜想肯定还有比平方分米更大的面积单位,正好用来测量讲台的面积。”“嗯”,我微笑着点头,“大家还有什么发现?”有一名同学说:“我想还应该有平方米、平方千米等单位”这时,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我及时肯定了大家合理的想法,然后趁势引入了“平方米”的认识。
  3.精心设计,把枯燥的练习生活化
  学生往往厌倦做练习,觉得练习是单调的、枯燥乏味的。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目,把枯燥的练习生活化,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华家的楼层高3.7米,他的身高是1.73米,小华站在一张高0.8米的桌子上打扫家里的卫生,请你想想,小华能够擦到天花板上的灯吗?为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论起来,最后使问题明朗化:3.7-(1.73+0.8)=1.17(米),而手臂长度肯定小于1.17米,所以不能擦到灯。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使练习环节更富有情趣,学生自然也就变得爱学数学了。
  大家都知道,“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逐步建立起“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沈为祥.巧借等差数列凸显妙解之美——例谈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117-118.
  [2]田生明.巧借数学思想,妙解化学计算[C].甘肃省化学会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2009.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上好加法结合律这一节公开课,为了了解学生真实的数学思维,在备课时,从教学引入、教学方法、不同层次学生上课、听课老师的意见这几个方面产生了疑惑并由疑惑寻求对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获取关于教学加法结合律的收获。  【关键词】加法结合律 数学活动 数学思维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47-02  在多如繁星般的
期刊
【摘要】本文归纳总结了反意疑问句的用法:如疑问句部分的主语、谓语动词、肯定与否定等问题。  【关键词】反意疑问句 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08-02  近年来,随着我市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反意疑问句在试题中的比例不断加大,也是教学大纲强调的一个重要教学点。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反意疑问句的用法归纳如下:  
期刊
【摘要】在新課改的大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主人从“教师”变成了“学生”,课堂主要任务从“传授知识”变成了“探究知识”。而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师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活动,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因而,本文就课堂的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新课改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本文就在营造氛围、合作分工以及创新合作模式相关基础上,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小组合作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64-01  一、营造合作氛
期刊
【摘要】注重动手操作的内化,是开展数学活动必要的后续工作,这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是内化压缩的过程。本文将以《长方形的面积》为例,谈谈从活动的外在(起点)引申到活动的内在意义(终点)的思考。  【关键词】动手操作 内化 起点 终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70-02  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提出“数学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37-01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热”点。作为研究解析几何的重要工具——几何画板,给出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启示:那就是抓住运动和变化过程中几何对象的“基本图形的性质”,即定义和性质。  因此,解决中学解析几何动态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本文以两个高中数学解析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时往往难以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巧妙地借用手指开展数学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较为形象,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手指的妙用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手指 小学数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
期刊
【摘要】高校朋辈教育作为教育理念运用到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中,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心理学家班杜拉1952年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强调“通过示范所进行的”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我国高校朋辈导师教育就是通过榜样展示,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大学生学会积极探索自我,为有序的大学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朋辈导师教育 高校 学生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思政课题,项目号1
期刊
【摘要】在大学物理理论教学中融入仿真演示实验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是培养出新时代需求物理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大学物理理论教学融入仿真演示实验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大学物理理论教学融入仿真演示实验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演示实验 大学物理理论教学 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白云学院“演示型大学物理多媒体实验研究”,编号:2017BYKY31。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建构多元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教师要借助互动讨论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学生全面优化学习效率奠定基础。本文从情境导入、实验教学以及现代化教学方式三个层面对初中物理课堂互动讨论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互动讨论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