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灰椋鸟》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论述深度的“泛·参与式”的课堂教学应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建立伙伴间的学习关系,学会协作、学会互补、学会欣赏,共同提高。
【关键词】泛·参与式 《灰椋鸟》 教学设计 评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100-03
在我校开展省级课题“儿童公共生活视域下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清醒地看到,儿童是作为未来的社会人存在着的,学校是儿童走向未来首先接触到的小型社会。基于教育的社会性,我们认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积淀素养,培养能力。因此,我们尝试让公共生活理论实现从哲学的、社会学的层面到学校教育层面再到课堂教学层面的三级降落,让课堂教学研究实现从技术改革走向生命发展的重大跨越,着力构建“泛·参与式”课堂,建立具有广泛参与、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等特征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使课堂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环境,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探究世界的旅行。下面,我们以《灰椋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与评析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泛·参与式”学习。
【教材分析】《灰椋鸟》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人与自然”中的一篇散文,是作者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写的一篇日记。这篇文章描绘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文章共六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讲了灰椋鸟开始归林、归林之时的景象以及归林之后作者的感想。文章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了场面描写,气势恢弘。纵观全文,语言生动传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灰椋鸟、对林场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理解文本对于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难点。同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感悟作者的情感也是水到渠成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真正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呢?经过研读课文,我们认为高年级的语文课更为重要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和掌握表达技巧,由一篇课文导出一类文章,最终尝试迁移运用。这才是教学的关键、课堂的生长点。同时,一堂课上,几个、十几个学生始终积极热烈地思考、发言不足为奇,若能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并建立伙伴式的学习关系,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会互补、学会欣赏,共同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泛·参与式”学习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初谈“归林”印象
教师出示图文让学生读“灰椋鸟尖尖的嘴巴……黑乎乎的”这一段,让学生感知灰椋鸟的样子。(不好看)
师:作者原来认为灰椋鸟不好看,但去林子观察之后,对灰椋鸟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是什么使作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归林场面)
师:回想起灰椋鸟归林的场面,你脑海中冒出的词是什么?(壮观、浩浩荡荡、热烈、排山倒海……)
师:这些词语主要从哪些方面写群鸟归林的场面?(看到的、听到的)
【教学评析】课堂导入避免了无病呻吟,而是直奔学习重点,让学生畅谈,重视学习的“广泛参与”,激发了每一名学生的参与意识,“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观察与联想相结合,赏读“归林”壮美
(一)导学第四自然段,明确“观察”“联想”在表达上的特点
师:作者怎么写出“排空而至”的画面的?圈画出相关语句,感受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带给读者的视觉冲击。
教师出示“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会合”的段落,让学生自由交流,同时在屏幕上对重点词加红(倾诉、呼唤、应和)。教师讓学生想象鸟儿还会讲什么。(叽叽啾啾,叽叽啾啾,……)
师(小结):观察实实在在,联想精彩生动,正是这样的描写让声声鸟鸣充满灵性! (板书:联想 灵性)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教学评析】对于制订切合学生最佳学习生长点的教学目标,以达到“活泛学习”的目的,季老师非常独到地选准了“观察+联想”的语文要素进行突破,并展开一系列带有浓浓语文味的课堂教学。“观察+联想”是阅读的思路,更是写作的思路。课堂上,季老师抓住作者观察到的“归林鸣叫”这一现象,紧扣“倾诉、呼唤、应和”,带领学生把这几处联想丰富、灵动起来。季老师引导学生在“叽叽啾啾,叽叽啾啾”中展开合理想象,使学生灵动地读厚了文本,更深刻地感悟到这一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由此可见,联想让文本焕发生命的光彩,联想让景象呈现人性之美,联想更让表达呈现无限的张力。
(二)交流“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带来的阅读感受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五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文中“观察+联想”的描写方法还有几处,找到后圈画出来,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出示小组活动要求:找一找→圈画→讨论)在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并适时点拨。再让全体学生交流阅读体验,教师相机朗读指导,鼓励个性化的朗读,并鼓励学生在文本的留白处补充自己的联想:
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 ;
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
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联想补充的句子后,教师小结:这一次又一次的联想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听的震撼,更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最后,师生合作朗读3~5段,完整地感受一下群鸟归林的场面。(师小结:作者的观察很真切,联想很丰富,你能不能像作者一样试着说一下自己对于这个场面的认识)
【教学评析】课堂上,季老师让学生朗读、评议、练说,使学生从初识到感悟,从阅读到习得,课堂生动灵活。同时,从现场看,季老师始终把学生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主体,把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引导学生在组内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生间沟通、交流、包容的能力,使有差异的学生能在组内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提高。因此,课堂上讨论热烈,学生会学了,也活学了。 三、介绍写作手法,了解“先抑后扬”
师:作者在观察中融入丰富的联想,使描写精彩生动。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灰椋鸟的喜爱,但却从灰椋鸟的不好看写起(出示:“灰椋鸟尖尖的嘴巴……有什么好看的?”)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交流):这样写与后文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灰椋鸟归林场面的壮观。
师(小结):浓墨重彩地描写归林的壮观,叫“扬”,为了突出这一壮观,作者故意从灰椋鸟的平常写起(板书“抑”),这样的写法叫做先抑后扬(板书:“先、后”),在抑、扬变化中,作者的情感鲜明,读者的印象深刻。
【教学评析】季老师没有满足于板块二“观察+联想”写作方法的学习,而是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充分感悟“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较好地呈现了“泛·参与式”课堂的又一核心思想“宽泛涉及”。毕竟每个孩子的认知、理解、生长都是不同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更是不尽相同,满足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恰到好处地增量于每一个学生的学力培养,是需要教师教学的精心与尽心、精妙与巧妙。
四、选读《崇宁读物》,欣赏经典文笔
师:“观察+联想”是状物写景类散文常用的写法。课前,大家应该已经精读了《崇宁读物》中的几篇散文(出示篇目),你最喜欢哪一篇?(让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组成学习小组,师协调人数)
在小组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参与。在小組展示后,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关注大师笔下“观察+想象”结合描写所表现出的精彩、生动和真挚情感。
师:《索溪峪的“野”》中猴子与人亲热的样子在作者笔下是“难以言状”的,你能不能展开联想,把猴子与人的亲热写生动,挑战作家的文笔呢?
【教学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实施应是“用教材学”——学生通过参与语文课程建构的实践,促进自己和语文能力一起发展,更是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崇宁读物》是我校的语文校本教材,共12册,配套于各册语文教材。在使用校本教材的过程中,季老师充分发挥校本教材有机、有效补充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语文阅读必须“精泛结合”。学生如果掌握这一写作方法,就能立足教材,拓展读本,更会在课外阅读中超越文本,有效实现由篇到类的迁移式阅读和理解。同时,季老师采用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的方式,既让学生间促进交往、互助,更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萌发。
五、布置作业
(一)熟读积累3~5自然段的语言
(二)今日作业:(基础作业人人完成,二星和三星作业选做。)
☆背诵课文3~5自然段。(基础作业)
☆☆继续阅读《崇宁读物》(五下)《海燕》《春》《索溪峪的“野”》,结合课堂的交流,选一处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作业)
☆☆☆展开联想,把《索溪峪的“野”》中猴子与人亲热的样子写生动。(挑战作业)
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
【教学评析】一课一得,重锤重敲,即时迁移,巩固所学,这样的教学让课堂学习的热情不减,让学生实现人人参与,让师生的学习携手走向深度,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总评】“泛·参与式”学习模式下的课堂转型是我校教师的一种教育追求,希望能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真实发生。于是,教师们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思考和有价值的实践,在处理“教材”这一学习媒介时,重在宽泛涉及和精泛并举;在引导“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时,重在广泛参与、活泛学习;在发挥“教师”这一学习推动作用时,重在理念的更新、教材的解读和策略的选择。很明显,季老师在这节课将这些思考一一体现,她能够基于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站在儿童的角度选择最适合最需要的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切的方法重锤重敲,在品析、品读、品味中慢慢打开学生思维,有机地将知识统整起来并逐步走向深厚,使学习方法得到建构并逐步走向深刻。
这堂课还有一个成功之处,即教师角色定位非常准确,课堂上教师时而是一名导师,或引导学生朝着目标思考,或围绕发现的问题适时解答,品味文学的魅力;时而是一名学伴,在情境中和学生一起陶醉,一起赏析,感受场面的美丽。每个学生的学习激情都被点燃,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都得到最大的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被激发起来,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获得了选择阅读篇目的自由和选择小组合作伙伴的自由,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生生合作、平等交往、共同发展成为了可能。当心自由了,一切皆有可能。事实上,学生参与的广度确保了学习的真正发生,参与的热度助推了课堂学习的效度,而活泛的学习和宽泛的涉及更是让学习走向深度,走向智慧。
当然,公共生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变革还属于起步阶段,“泛·参与式”课堂这一教学范式尚是雏形。怀着一份教育人的使命和情怀,我们将始终坚信“课堂是儿童向他人和世界开放、习得公民生活方式、获得公共价值体验、培育公共精神、启迪公民德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场域”。语文课堂转型,需要教师力图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文体的不同特征、文字的表情达意、表达的精到方法,推进师生关系的变革、学法的变革乃至于评价的变革。相信我校研究的“儿童公共生活关系良好态势”下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路径,定能形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样态和最佳效果,最终实现儿童的成长。
注: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儿童公共生活视域下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课题编号B-b/2016/02/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泛·参与式 《灰椋鸟》 教学设计 评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100-03
在我校开展省级课题“儿童公共生活视域下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清醒地看到,儿童是作为未来的社会人存在着的,学校是儿童走向未来首先接触到的小型社会。基于教育的社会性,我们认为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积淀素养,培养能力。因此,我们尝试让公共生活理论实现从哲学的、社会学的层面到学校教育层面再到课堂教学层面的三级降落,让课堂教学研究实现从技术改革走向生命发展的重大跨越,着力构建“泛·参与式”课堂,建立具有广泛参与、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等特征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使课堂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环境,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探究世界的旅行。下面,我们以《灰椋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与评析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泛·参与式”学习。
【教材分析】《灰椋鸟》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人与自然”中的一篇散文,是作者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写的一篇日记。这篇文章描绘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文章共六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讲了灰椋鸟开始归林、归林之时的景象以及归林之后作者的感想。文章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了场面描写,气势恢弘。纵观全文,语言生动传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灰椋鸟、对林场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理解文本对于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难点。同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感悟作者的情感也是水到渠成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真正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呢?经过研读课文,我们认为高年级的语文课更为重要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和掌握表达技巧,由一篇课文导出一类文章,最终尝试迁移运用。这才是教学的关键、课堂的生长点。同时,一堂课上,几个、十几个学生始终积极热烈地思考、发言不足为奇,若能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并建立伙伴式的学习关系,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会互补、学会欣赏,共同提高,才能真正实现“泛·参与式”学习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初谈“归林”印象
教师出示图文让学生读“灰椋鸟尖尖的嘴巴……黑乎乎的”这一段,让学生感知灰椋鸟的样子。(不好看)
师:作者原来认为灰椋鸟不好看,但去林子观察之后,对灰椋鸟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是什么使作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归林场面)
师:回想起灰椋鸟归林的场面,你脑海中冒出的词是什么?(壮观、浩浩荡荡、热烈、排山倒海……)
师:这些词语主要从哪些方面写群鸟归林的场面?(看到的、听到的)
【教学评析】课堂导入避免了无病呻吟,而是直奔学习重点,让学生畅谈,重视学习的“广泛参与”,激发了每一名学生的参与意识,“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观察与联想相结合,赏读“归林”壮美
(一)导学第四自然段,明确“观察”“联想”在表达上的特点
师:作者怎么写出“排空而至”的画面的?圈画出相关语句,感受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带给读者的视觉冲击。
教师出示“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会合”的段落,让学生自由交流,同时在屏幕上对重点词加红(倾诉、呼唤、应和)。教师讓学生想象鸟儿还会讲什么。(叽叽啾啾,叽叽啾啾,……)
师(小结):观察实实在在,联想精彩生动,正是这样的描写让声声鸟鸣充满灵性! (板书:联想 灵性)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教学评析】对于制订切合学生最佳学习生长点的教学目标,以达到“活泛学习”的目的,季老师非常独到地选准了“观察+联想”的语文要素进行突破,并展开一系列带有浓浓语文味的课堂教学。“观察+联想”是阅读的思路,更是写作的思路。课堂上,季老师抓住作者观察到的“归林鸣叫”这一现象,紧扣“倾诉、呼唤、应和”,带领学生把这几处联想丰富、灵动起来。季老师引导学生在“叽叽啾啾,叽叽啾啾”中展开合理想象,使学生灵动地读厚了文本,更深刻地感悟到这一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由此可见,联想让文本焕发生命的光彩,联想让景象呈现人性之美,联想更让表达呈现无限的张力。
(二)交流“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带来的阅读感受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五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文中“观察+联想”的描写方法还有几处,找到后圈画出来,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出示小组活动要求:找一找→圈画→讨论)在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并适时点拨。再让全体学生交流阅读体验,教师相机朗读指导,鼓励个性化的朗读,并鼓励学生在文本的留白处补充自己的联想:
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 ;
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
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联想补充的句子后,教师小结:这一次又一次的联想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听的震撼,更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最后,师生合作朗读3~5段,完整地感受一下群鸟归林的场面。(师小结:作者的观察很真切,联想很丰富,你能不能像作者一样试着说一下自己对于这个场面的认识)
【教学评析】课堂上,季老师让学生朗读、评议、练说,使学生从初识到感悟,从阅读到习得,课堂生动灵活。同时,从现场看,季老师始终把学生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主体,把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引导学生在组内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生间沟通、交流、包容的能力,使有差异的学生能在组内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提高。因此,课堂上讨论热烈,学生会学了,也活学了。 三、介绍写作手法,了解“先抑后扬”
师:作者在观察中融入丰富的联想,使描写精彩生动。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灰椋鸟的喜爱,但却从灰椋鸟的不好看写起(出示:“灰椋鸟尖尖的嘴巴……有什么好看的?”)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交流):这样写与后文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灰椋鸟归林场面的壮观。
师(小结):浓墨重彩地描写归林的壮观,叫“扬”,为了突出这一壮观,作者故意从灰椋鸟的平常写起(板书“抑”),这样的写法叫做先抑后扬(板书:“先、后”),在抑、扬变化中,作者的情感鲜明,读者的印象深刻。
【教学评析】季老师没有满足于板块二“观察+联想”写作方法的学习,而是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充分感悟“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较好地呈现了“泛·参与式”课堂的又一核心思想“宽泛涉及”。毕竟每个孩子的认知、理解、生长都是不同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更是不尽相同,满足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恰到好处地增量于每一个学生的学力培养,是需要教师教学的精心与尽心、精妙与巧妙。
四、选读《崇宁读物》,欣赏经典文笔
师:“观察+联想”是状物写景类散文常用的写法。课前,大家应该已经精读了《崇宁读物》中的几篇散文(出示篇目),你最喜欢哪一篇?(让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组成学习小组,师协调人数)
在小组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参与。在小組展示后,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关注大师笔下“观察+想象”结合描写所表现出的精彩、生动和真挚情感。
师:《索溪峪的“野”》中猴子与人亲热的样子在作者笔下是“难以言状”的,你能不能展开联想,把猴子与人的亲热写生动,挑战作家的文笔呢?
【教学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的实施应是“用教材学”——学生通过参与语文课程建构的实践,促进自己和语文能力一起发展,更是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崇宁读物》是我校的语文校本教材,共12册,配套于各册语文教材。在使用校本教材的过程中,季老师充分发挥校本教材有机、有效补充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语文阅读必须“精泛结合”。学生如果掌握这一写作方法,就能立足教材,拓展读本,更会在课外阅读中超越文本,有效实现由篇到类的迁移式阅读和理解。同时,季老师采用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的方式,既让学生间促进交往、互助,更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萌发。
五、布置作业
(一)熟读积累3~5自然段的语言
(二)今日作业:(基础作业人人完成,二星和三星作业选做。)
☆背诵课文3~5自然段。(基础作业)
☆☆继续阅读《崇宁读物》(五下)《海燕》《春》《索溪峪的“野”》,结合课堂的交流,选一处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作业)
☆☆☆展开联想,把《索溪峪的“野”》中猴子与人亲热的样子写生动。(挑战作业)
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
【教学评析】一课一得,重锤重敲,即时迁移,巩固所学,这样的教学让课堂学习的热情不减,让学生实现人人参与,让师生的学习携手走向深度,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总评】“泛·参与式”学习模式下的课堂转型是我校教师的一种教育追求,希望能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真实发生。于是,教师们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思考和有价值的实践,在处理“教材”这一学习媒介时,重在宽泛涉及和精泛并举;在引导“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时,重在广泛参与、活泛学习;在发挥“教师”这一学习推动作用时,重在理念的更新、教材的解读和策略的选择。很明显,季老师在这节课将这些思考一一体现,她能够基于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站在儿童的角度选择最适合最需要的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切的方法重锤重敲,在品析、品读、品味中慢慢打开学生思维,有机地将知识统整起来并逐步走向深厚,使学习方法得到建构并逐步走向深刻。
这堂课还有一个成功之处,即教师角色定位非常准确,课堂上教师时而是一名导师,或引导学生朝着目标思考,或围绕发现的问题适时解答,品味文学的魅力;时而是一名学伴,在情境中和学生一起陶醉,一起赏析,感受场面的美丽。每个学生的学习激情都被点燃,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都得到最大的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被激发起来,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获得了选择阅读篇目的自由和选择小组合作伙伴的自由,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生生合作、平等交往、共同发展成为了可能。当心自由了,一切皆有可能。事实上,学生参与的广度确保了学习的真正发生,参与的热度助推了课堂学习的效度,而活泛的学习和宽泛的涉及更是让学习走向深度,走向智慧。
当然,公共生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变革还属于起步阶段,“泛·参与式”课堂这一教学范式尚是雏形。怀着一份教育人的使命和情怀,我们将始终坚信“课堂是儿童向他人和世界开放、习得公民生活方式、获得公共价值体验、培育公共精神、启迪公民德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场域”。语文课堂转型,需要教师力图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文体的不同特征、文字的表情达意、表达的精到方法,推进师生关系的变革、学法的变革乃至于评价的变革。相信我校研究的“儿童公共生活关系良好态势”下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路径,定能形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样态和最佳效果,最终实现儿童的成长。
注: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儿童公共生活视域下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课题编号B-b/2016/02/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