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改下各科教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教育不改革,理念不更新教育就要落后。新课改的实施,正是应了这一潮流。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纷纷被推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但是,有些同行走的是“花”架子,没有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这样才能有效地搞好新课程教学。在物理课的教学中能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就是一种主体性还原,同时也达到了让学生变“学会”物理为“会学”物理的目的。
培养 学习物理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359-01
1敢于提出问题
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前提。中学生受生理、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很多的时候不敢提出问题,一方面怕自己对问题找不准,另一方面怕同学耻笑。故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还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发现问题所在,并勇敢地把问题提出来。教者不要探究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也不要探求学生提出问题的可行性,主要是还学生一个发明创造的起点,形成会学习的开端。
2善于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这是一个在科学基础上要做好的准备。要鼓励学生面对已知和未知的东西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不要拘泥于现成的结论和答案,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矛盾,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为了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我领着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学生轮流用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结果无一名学生刺中。回到座位上,同学们议论纷纷,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大堆学生心目中的问题。通过巧设实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通过实验较好地培养了问题意识。也可通过趣味性实验,使学生由感到惊奇进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促进其产生问题意识。
3勇于提出问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以不同的方式肯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
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勇于反问、在总结知识时还要勇于追问。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演示水杯倒扣实验。拿一个透明的玻璃杯装满水倒扣过来,水立即洒出来。
学生会想到:为什么水会撒出来?再次装满水,用纸片贴在杯口上倒扣过来,水没有洒出来。学生会问:这是为什么?懂得了大气压强的作用,学生还会想到:车胎打进很多气不会爆裂是否与大气压强有关啊?一步一步,一系列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同时,我也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当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有很多,如: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可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比较中提出问题、从错误中发现问题;由已知物理事实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或引导学生从生活与物理、社会与物理、环境与物理、科技与物理等方面去思考并提出问题……
4乐于提出问题
由于知识的继承性,人们的头脑里都会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当某一经验与这个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惊奇开始产生,问题开始出现。这时,如果这个“惊奇”以及由惊奇产生的问题反作用于思维世界,那么便会形成摆脱“惊奇”、消除疑问的愿望,这就是创新的渴望。惊奇摆脱了,思维世界又向前迈进一步,创造的花朵开放了。由此可看出,“提出问题”是创造的重大前提,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是多么的简单,都应积极鼓励。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在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越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好問、多问、深问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及批判性。而教师通过学生所提的问题,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在与学生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二者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引导,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培养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十分重要。以疑引疑,是一种重要方法,即布置预习内容,提供预习提纲,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课前有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也同时为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方法。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的组成这一节时,我给同学布置了几个预习题:给你一个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如何把它们连接成电路,让开关控制小灯泡?假如再给你一个小灯泡,如何让开关同时控制两个小灯泡?这两种连法有什么不同?你们家的灯用的是哪种连接方法?
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深层次解决学生内因的问题,这是一个辩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辩证的思维过程中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懂得道理。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也要遵循这一理论。只有在教学中,学生提出了问题、分析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才能学到真正的物理知识;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变“学会”物理为“会学”物理。
培养 学习物理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359-01
1敢于提出问题
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前提。中学生受生理、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很多的时候不敢提出问题,一方面怕自己对问题找不准,另一方面怕同学耻笑。故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还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发现问题所在,并勇敢地把问题提出来。教者不要探究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也不要探求学生提出问题的可行性,主要是还学生一个发明创造的起点,形成会学习的开端。
2善于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这是一个在科学基础上要做好的准备。要鼓励学生面对已知和未知的东西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不要拘泥于现成的结论和答案,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矛盾,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为了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我领着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学生轮流用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结果无一名学生刺中。回到座位上,同学们议论纷纷,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大堆学生心目中的问题。通过巧设实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通过实验较好地培养了问题意识。也可通过趣味性实验,使学生由感到惊奇进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促进其产生问题意识。
3勇于提出问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以不同的方式肯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
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勇于反问、在总结知识时还要勇于追问。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演示水杯倒扣实验。拿一个透明的玻璃杯装满水倒扣过来,水立即洒出来。
学生会想到:为什么水会撒出来?再次装满水,用纸片贴在杯口上倒扣过来,水没有洒出来。学生会问:这是为什么?懂得了大气压强的作用,学生还会想到:车胎打进很多气不会爆裂是否与大气压强有关啊?一步一步,一系列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同时,我也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当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有很多,如: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可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比较中提出问题、从错误中发现问题;由已知物理事实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或引导学生从生活与物理、社会与物理、环境与物理、科技与物理等方面去思考并提出问题……
4乐于提出问题
由于知识的继承性,人们的头脑里都会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当某一经验与这个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惊奇开始产生,问题开始出现。这时,如果这个“惊奇”以及由惊奇产生的问题反作用于思维世界,那么便会形成摆脱“惊奇”、消除疑问的愿望,这就是创新的渴望。惊奇摆脱了,思维世界又向前迈进一步,创造的花朵开放了。由此可看出,“提出问题”是创造的重大前提,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是多么的简单,都应积极鼓励。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在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越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好問、多问、深问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及批判性。而教师通过学生所提的问题,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在与学生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二者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引导,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培养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十分重要。以疑引疑,是一种重要方法,即布置预习内容,提供预习提纲,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课前有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也同时为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方法。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的组成这一节时,我给同学布置了几个预习题:给你一个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如何把它们连接成电路,让开关控制小灯泡?假如再给你一个小灯泡,如何让开关同时控制两个小灯泡?这两种连法有什么不同?你们家的灯用的是哪种连接方法?
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深层次解决学生内因的问题,这是一个辩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辩证的思维过程中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懂得道理。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也要遵循这一理论。只有在教学中,学生提出了问题、分析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才能学到真正的物理知识;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变“学会”物理为“会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