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境或呓语

来源 :当代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hizunb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内·韦勒克在他著名的《批评的概念》中认为“现实主义”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它内在的暴露了“真实”与“虚幻”在创作状态中的悖论关系。而在汉语语境中,“现实”和“主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词语本身就有多义的理解,“现实”既可以作定语来修饰“主义”构成偏正关系,也可以作主语构成主谓关系。也许对一位以现实品格著称的作家而言,这并不构成一种焦虑,但是从这个角度去阅读阐释他们的创作,我们却可以看出分殊来。在阅读2017年岁末的小说中,我们便有趣地发现,有的小说家更接近于“现实”,力图还原生活实境,写出人囚困于生活的悲凉;有的小说家更接近于“主义”,当然不是那种所谓要写“高于生活”的拔高式的“主义”,而是用一种镜像式的、不无荒诞和寓言化的表现方式,传达对现实的观察、批判和思考。
  杨遥:《火焰》,《山东文学》2017年第12期
  在《火焰》的前半段,叙述者“我”——一个被扶贫办主任介绍到偏远山村去采风的作家——在镇里文书的带领下,千辛万苦地抵达了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废村的目的地,并被村子的破败和荒凉震惊着。通过叙述人与“文书”的对话,作家似乎已经把小说的主旨和盘托出了,无非精准扶贫的设计愿景和基层执行的荒腔走板的巨大背离,乡村空巢化对乡土根脉的致命损毁等。但是等到小说的后半段,当叙述者感受到赵家老人在安静知足的面目下那股“暗藏的波涛”,还有果家母子几口对日子“如果”的期盼,小说的调性开始转换,现实批判的犀利转为沉郁的生命悲歌。在小说的最后,赵家老人以玉石俱焚的方式完成了对即将被彻底放弃的家园的祭奠。他们舍命式的守土之举和果家人对迁居的热盼形成奇异的叙事张力和情感张力。而小说也在此,做出了对“现实”精准扶贫困境的精准隐喻。
  柏祥伟:《生死交集》,《四川文学》2017年第12期
  也许受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柏祥伟的小说素来有较强的道德关怀意识,在他最好的乡情小说里,这种道德关怀并不是孤傲的道德理想或简单归罪的道德评判,而是对善的体恤,对底层民众苦难之下道德困境的同情和分担。在他的小说中泪与笑,戏谑与忧愤,悲与喜,辛辣的讽刺与会心的诙谐常常同时具备。《生死交集》也是如此,小说在很短的篇幅内,不断转换情感的调性。王老根为儿子娶媳妇求爷爷问奶奶般地四处告债,在天神一般降临的刘大虎的帮助下,他拿到了一万块钱,又为了把钱藏到哪里绞尽脑汁。他把钱藏到了喂驴的草料筐里,却不料钱被自家的驴吃了个精光。情节有些匪夷所思,而且似乎也溢出了当下农村的现实逻辑,不过这种荒诞又是一种对现实底层农民生活的本质化提纯。接下来,村民们以买驴肉的方式帮老根渡过难关,而刘大虎的再次现身救急更是让大根开了眼,但洞悉到刘大虎的真实意图之后,大根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他在一天之内感受的苦涩和善意、伪善和真诚、狂喜和失落,其实凝缩了发生本质化转型之后的乡土众多的情感經验和道德事实。
  李世成:《白天不熬夜》,《芳草》2017年第6期
  与前面两篇扎实的书写乡土实境的作品相比,90后小说家李世成的新作《白天不熬夜》则以近似呓语的方式来写部族乡土行将崩坍的命运。小说采用了实验性很强的亡灵叙事,通过第一人称的亡灵叙事者同巫婆一样的老妇人、哥哥、芦笙,以及一对溺毙的布依族姐妹的交流,串联起一个部族的历史记忆和现实遭际。小说最有意味的地方在于,作者是以“附魅”的方式来写神性和巫性失落之后部族的困境,叙述者虽然是一个自由出入各界的亡灵,但是他不能安慰亲人,也无法真正超度自己。在小说的结尾,芦笙与“我”谈起了梦,这既呼应题目,也更坐实了文本的呓语,不过有人是在人生里寻梦,而这个小说却是在梦里探寻人生的。作为一个新锐的青年小说家,李世成在这个小说里展现出了自由又缜密的叙事能力,还有一种对语言作异质性审美传递的自觉,比如:“我把瓦片一角掰碎,朝一颗星星扔去,被它旁边的另一颗星星射出一束星光击落,星光像掷向远方的刀片,发出轻微的震颤声。”这样的句子,让人想起对中国新感觉派作家有着巨大影响的日本小说家横光利一《日轮》里的:“他捡起一块小石头,扔进森林。森林把月光从几片柏树叶子上掸掉,喃喃地自言自语。”阅读这篇小说,确实可以激活我们被惯性的修辞和语法结构弄钝的审美触觉,它不太好读,但很耐读。
其他文献
一  袁家大院,坐落在京城的东郊民巷,可以说是城市的正中,紧挨着天安门广场,寸土寸金。可是,这家的新主人却在寸土寸金的四合院内种起了蔬菜。  谷雨这天,正是种瓜点豆的好日子。66岁的男主人袁大心,开始在院子的犄角旮旯,翻土,松地,施肥,然后,撒下蔬菜的种子。袁大心,个子不高,一米六多一点,不胖不瘦。大眼睛,连毛胡子,确切说,上嘴唇上留的是标准俄罗斯式的八字胡。尽管到了这把年岁,他头上没有几根白发,
期刊
1  盐河在前清康熙年以前,被称为官河。一头连接着淮北盐场,一头连接着淮河,一直承担着运输盐粮的重任。盐河进入海州城以前一分为二,东边的叫东盐河,西边的叫西盐河。  西盐河边上有条马菜巷。其它巷子,大多两边都是建筑。而马菜巷一面临河,一面是住家。  晴天朗日里,马菜巷的人喜欢把小饭桌端出院门,窝在路边吃饭。饭菜香香,河水汤汤。在一片很有规模的吧唧声中,那些踩着饭点闯进马菜巷的人,脚步便有些凌乱。 
期刊
小夕害羞。  他的面皮就像八桥镇古寺檐角上的风铃,经不住风,一吹就叮当作响。走在大街上,小夕最怕遇到老师,因为不知道该怎么主动打招呼。如果不说话,又显得没礼貌。所以,小夕在街上远远地看到老师,就悄悄地拐到另一个巷子里,等老师走远了,才又拐回来,走自己的路。  一天当中,小夕最喜欢黄昏。每到黄昏,小夕就从自家二层小楼上下来,走上头桥。头桥是八桥镇的第一座桥,历史最古老,在镇子的中心。小夕家的楼房可能
期刊
1  我脑海里留下唯一关于爷爷的影像,是他倒开水给我喝的神情。那时候我约莫四岁,但只是推测,因为五岁上幼儿园之后有了较清晰的记忆,而当时爷爷已经消失在生活中。  他缓慢地翻过渍黄的瓷茶杯,提起铝制茶壶,提手上的螺丝微微发出金属的摩擦声。我仰头看他脸上灰白的胡碴,与那种看着遥远记忆似的微笑。然后开水满溢出来,我们安静地看它发生,水漫至桌缘再滴落地板,弄湿了我的拖鞋。  但之后爷爷去了哪里呢?我不知道
期刊
一大早,母亲就在门前“嚓啦嚓啦”地使劲刮着锅底,她发狠说要把它刮得像一张报纸,只塞两把草就能把饭煮熟。民间传言拉锯刮锅驴叫唤为三大难听。我们这儿不常见驴,偶尔听到只觉得新鲜并不觉得有多难听;村里有个老木匠,隔段时间会把锯子锉一锉,但老木匠死了快十年,难听与否也不是那么重要;只有刮锅声每天早上都能听到,主妇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锅拎到外边空地上用锅铲“嚓啦嚓啦”刮锅底。此起彼伏,似无止尽。每当这时,被
期刊
陈新在村子里已经生活了五百多年。五百年前的村子是什么模样?陈新说,有鸟,有风,有沙石,有蝴蝶,有漫山遍野的杂草和一树一树的梨花。陈新是说给自己听的,他是半个哑巴。  两岁多的时候,陈新发高烧,去陈阿土那里打了一针,烧没退,又打了一针,就聋了。世界安静得出奇,鸟儿冲他张开嫩黄色的喙,却没有声音。安静的世界可以让陈新想更多事情,比如风从哪里来,死去的青蛙去了哪里,比如蝴蝶为什么不说话,大山为什么不是沙
期刊
花开花落花无悔,  缘来缘去缘如水。  花谢为花开,  花飞为花悲……  ──李清照〈残花〉  一  普城最热闹的市中心,有一座古老却最权威的纳塞大旅社,里面豪华的大厅,今夜灯火辉煌,人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今夜的选情。两座超大型电视荧幕上,各电视台的主持人正热烈地说三道四。叶欣和几个朋友交换意见,看来,他们全力支持的候选人法兰克,越来越接近胜选。  有人手里端着咖啡或酒杯,口中胡乱吞咽着袖珍三明治、
期刊
我第一次见到她也是在一个晚上。  济南的那个夏天很热,我宿舍里没有空调,只有一台老式的落地扇,一天到晚吱吱呀呀地转着,却带不来多少凉意。有些晚上,实在呆不住了,我便会跑出来,在院子里溜达,或者找个地方坐着。那天晚上,我就是在办公楼后面的小广场上坐着乘凉时见到她的。  那时候天已经很晚了,整个院子和院子外面的世界都已经安静了下来,安静得甚至多少有了些虚假。我坐在小广场的一个长条石凳上,已经有些百无聊
期刊
我想买一些糕点,这个小城里能买到最好的糕点,不管什么价钱、不管是蛋糕或是点心,什么都行,但是要最好的。哪儿有最好的糕点铺呢?我问我的美国朋友、美国教授、美国同学,但是我不能问我的房东。  我的房东是个ABC。美国出生的华人,American Born Chinese,三个英文字的字首字母排起来,刚好是ABC。很多中国人习惯把美国的华人简称为“美籍华人”,其实不对,主次颠倒。“美籍华人”的称呼,“美
期刊
我在电影院,你来吗?齐齐说。这会儿才下午五点,我没有想到齐齐会跑去电影院。你一个人吗?我试着问。一个人,齐齐很肯定地说。她竟然一个人跑去看电影,我又是一个没想到。什么电影?齐齐说,智取威虎山。  离电影开始还有十分钟。我跟齐齐说,算了,跟不上了,你自己看吧。齐齐说,来得及,你出门打个摩的。看来她是真想让我去,连我怎么去,她都替我想好了。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可说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在十分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