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n_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企业调研,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出专业课程体系。最后形成与企业要求相适应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调研;课程体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唐红春(1976-),女,湖北安陆人,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周丹江(1973-),男,湖北浠水人,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湖北 武汉 43041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5-0048-02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改革的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根据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适时地进行调整与修订。制定一个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的根本保证。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想要达到“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具体要求,首先要对教育部2006颁发的16号文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充分理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到相关企业去做调研,确定工作岗位,对典型的工作任务与相关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让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能参与方案的制订,构建出一个真正面向工作岗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第三,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质量。建立学院、教师、企业、社会、毕业生等多方位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能及时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流程为:
  (1)立项学院下达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2)调研对象:武汉城市圈地区模具制造业。方式:问卷、座谈。
  (3)分析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结构。
  (4)起草专业负责人、企业专家组成起草组。
  (5)讨论教研活动。
  (6)征求意见主管部门,企业,校外专家(个别征求意见)。
  (7)修改起草小组修改。
  (8)论证专家论证会。
  (9)定稿最后一次修改定稿。
  (10)审批报学院专家委员会审定,主管院长签批。
  1.专业背景与人才需求调研
  我国模具工业近十年来一直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模具销售额达到610亿元人民币,居日本、美国之后列第三位;2006年模具销售额达到720亿元人民币,模具大国地位已得到世界公认。
  湖北省的模具产业基本格局为:以十堰、襄樊、随州为中心的汽车模具;以鄂州、黄石为中心的塑料模具;以荆州、宜昌为中心的轻工、军工模具。近年来,湖北省汽车、纺织、机械等产业发展加速,为模具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湖北省内约有300多家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某些领域还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为准确把握区域内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开展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被调研的企业包括武钢集团江北公司、中冶连铸易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五矿钢铁(武汉)有限公司、一冶建安公司、武汉烽火科技集团金工部等周边数家企业,其中模具类企业3家,机械类企业3家;调研的对象包括企业高层、人力资源主管以及生产一线的毕业生技术骨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采用座谈、信函访问等方式。
  调研的主要内容有:(1)专业的社会与行业背景。(2)行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3)岗位的工作任务。(4)岗位的素质要求。(5)岗位的能力要求。(6)岗位的知识要求。(7)岗位需要的职业资格。
  2.依据专业调研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就业岗位
  (1)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长三角及湖北省先进制造业,重点是武汉城市圈地区的模具制造企业、机电产品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电子电器制造企业与轻工制造企业。服务于机械制造行业,适应制造、加工业生产第一线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具备模具设计能力及模具制造工艺知识,能熟练运用设计制造软件及操作数控机床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2)主要就业岗位:模具结构设计员、数控编程员、模具制造工、模具加工工艺员、2D/3D绘图员、模具维护与维修工。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着学校与市场对接、课程与岗位(群)对接的理念,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分析、适应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高职课程体系框架。
  (1)基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图(如图2)。
  (2)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按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过程构建了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具体如图3所示。
  (3)根据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出专业主要核心学习领域,每个核心学习领域选取若干项目或任务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或任务训练中。具体如表1所示。
  (4)学习领域的课程安排,如表2。
  注:表中带▲的为专业核心课程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保障条件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构建好“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外,还必须配置好实施项目教学的软、硬件资源系统,才能顺利地进行教学工作。否则人才培养方案将沦为一纸空谈。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保障条件主要包括:(1)建设一支能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学团队。(2)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3)精品课程的建设;(4)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的建设;(5)建立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认定平台;(6)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标准建设;(7)教学过程监控体系建设(教学检查制度、教师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8)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信息反馈体系建设。这些条件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需逐步创建落实,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五、结束语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按照“分析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的路径,构建出专业课程体系,最后形成与企业要求相适应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本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就业面更加宽广,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满足社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7,(7).
  [3]白坤海,沈梅.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
  (责任编辑:麻剑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从高等院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新时期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优化高校选调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优化高校选调生工作的原则以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选调生;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王鹤云(1985-),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少平(1957-),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研究员。(福建福州350108)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在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式。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体系、课程体系,有重点有计划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以预防为主,以发展性目标为核心,要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知识化和讲授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构  作者简介:张彦军(1977-),男,甘肃酒泉人,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期刊
摘要:本文对大学后教育的特点和人才转型的社会需求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后教育在人才转型中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大学后教育;人才转型;终身教育  作者简介:解建红(1966-),女,山西闻喜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张毓华(1958-),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图书馆书记兼副馆长,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校级教育教学与改革研究项目(
期刊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安徽理工大学在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以优势传统产业和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为平台,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方法与形式改革为核心,以高水
期刊
摘要:为了实现职业期望,大学生会在学杂费和基本生活费之外投入一定资金以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素质和能力,这种基于职业期望的非学费投入在不同层次院校的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层次院校大学生基于职业期望的非学费投入的差异和特征,分析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所揭示的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期望;非学费投入;院校差异  作者简介:高飞(198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既懂英语又通晓英美国家文化的复合型商贸人才。英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学生应在课上课下多学习英美文化和相关的商贸文化的内容,使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提高,为将来在贸易职场上扬帆远航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跨国贸易  作者简介:张莹(1981-),男,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讲师
期刊
摘要:高职人才培养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在阐述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三种典型模式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并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趋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趋势  作者简介:林宙(1975-),女,广东雷州人,私立华联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广东广州510663)肖文强(197
期刊
摘要: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全国、各省市、高校广泛开展了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对这一被教育部列为大学生9项科技竞赛之一的赛事进了多方面的研究,能为参赛队员准备比赛提供全面的信息。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研究;指导  作者简介:顾凌赟(1990-),女,江苏太仓人,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本科生;殷怡(1990-),女,江苏常州人,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本科生
期刊
摘要:介绍高职人才精细化培养的概念及培养体系建设的内容,基于工作过程全面优化、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接产业,校企一体、工学结合。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发了精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精细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将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教师的施教行为更加规范,学院的管理更加有序。  关键词:精细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开发  作者简介:成立平(1962-),男,湖南
期刊
摘要: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解决了双方的需求,文中介绍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含义以及类型,阐述了高技能型人才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探讨走适合教育特点的校企办学之路,总结了校企联合办学的特点及应当引起重视的环节。  关键词:校企联合办学;办学类型;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刘莲秋(1964-),女,辽宁盖州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副教授;姜涛(1981-),男,黑龙江五常人,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