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3~6岁的幼儿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较弱,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张贴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是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规则意识的有效方式。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彩,每一项活动都蕴含着安全教育的因素,教师要细心观察,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的有效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自我保护教育。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十分宽泛,在幼儿一日生活与游戏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安全因素,仅仅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危险事物存在于幼儿身边。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挖掘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构建安全自护的知识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
教育环境 互动 自我保护 教育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3~6岁的幼儿由于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完善,对生活中的危险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判断,无法预见行为后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此,幼儿园应适时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安全常识,积累安全自护的知识经验,学会自我保护。
一、在教育环境中体现幼儿自我保护的教育内容
幼儿园的环境应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教师要通过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形成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张贴安全标识
3~6岁的幼儿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较差,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张贴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是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规则意识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适当的位置张贴上下楼梯时不要拥挤、走廊内不要打闹、上厕所按脚印排队、不攀爬楼梯、不爬窗户和阳台、小心触电、不要把剪刀对准他人或者自己等安全提示图片。
(二)建立安全常识角
在班级建立“安全常识角”,是幼儿了解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需要,或结合当今社会频发的安全事故,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图文或影像资料,让幼儿在阅读、分享与交流中了解安全常识。
例如地震频发期间,我园大班利用安全常识角,为幼儿提供有关地震方面的图文及影像资料,让幼儿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地震来临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等。
(三)设置安全宣传板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设置“安全宣传板”,将安全常识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环境中。“宣传板”上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例如选择交通安全、雷雨天气、户外游戏、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火灾、地震等方面。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与幼儿一同了解“宣传板”上的安全常识,帮助幼儿加深对日常生活中安全知识的理解,积累安全自护的经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在日常的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加强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彩,每一项活动都蕴含着安全教育的因素,教师要细心观察,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的有效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自我保护教育。
幼儿就餐后,需要把自己的羹匙放到指定位置。可是,有些幼儿常常愿意将羹匙放进嘴里叼着,边走边玩,很危险。教师发现后,及时制止并提醒小朋友不要将羹匙放在嘴里,边走边玩,容易划伤其他小朋友,如果跌倒,有可能会触伤自己的口腔或咽喉等。再如一次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发现孩子们在相互嬉闹和奔跑时,不能及时躲闪周围的“障碍物”,很容易发生跌倒或相互碰撞现象。这时,教师没有简单制止,而是采取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我是小司机”游戏的方式,教会幼儿怎样控制和协调自己的动作,学会躲闪周围的障碍物。
三、开展以“幼儿自我保护”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构建安全自护的知识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十分宽泛,在幼儿一日生活与游戏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安全因素,仅仅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危险事物存在于幼儿身边。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挖掘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构建安全自护的知识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前不久,我市一处居民楼发生火灾,大班孩子听说之后稍有议论,说的最多的是:“着火可吓人了!楼房都能烧黑!人也会受伤!”从他们惊讶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开始关注“火灾”。 为此,教师设计并开展了以“远离火灾”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火灾有什么危害,如何避免火灾,着火了应该怎么办等相关安全常识。
四、创设突发火灾、地震、拥挤等事件的情景环境,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6岁的幼儿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无法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突发地震、火灾、拥挤等事件模拟演练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学习并掌握自护、自救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在“地震来了”安全模拟演练中,教育幼儿地震发生时不要慌张,12秒内,可以暂时躲在坚固的床或桌子底下,也可以躲在狭小的空间。12秒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撤离,同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等。
五、家园合作,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将幼儿自我保护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之中,使每一位家长都能认识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采取合作、互动的方式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安全意识的形成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例如我园大班针对目前交通安全现状,结合本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开展的“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各班教师根据文明乘车、交通安全我知道、我是安全小卫士、小小安全排查员等系列活动的目标要求,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观察、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行为表现,和幼儿一起收集交通安全标识,了解交通安全常识,遵守交通规则,和幼儿共同建立良好的交通规则意识等。
总之,幼儿园在为幼儿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与游戏环境的同时,应适时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安全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6岁的幼儿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较弱,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张贴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是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规则意识的有效方式。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彩,每一项活动都蕴含着安全教育的因素,教师要细心观察,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的有效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自我保护教育。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十分宽泛,在幼儿一日生活与游戏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安全因素,仅仅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危险事物存在于幼儿身边。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挖掘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构建安全自护的知识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
教育环境 互动 自我保护 教育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3~6岁的幼儿由于生理、心理发育尚未完善,对生活中的危险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判断,无法预见行为后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此,幼儿园应适时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安全常识,积累安全自护的知识经验,学会自我保护。
一、在教育环境中体现幼儿自我保护的教育内容
幼儿园的环境应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教师要通过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形成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张贴安全标识
3~6岁的幼儿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较差,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张贴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是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规则意识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适当的位置张贴上下楼梯时不要拥挤、走廊内不要打闹、上厕所按脚印排队、不攀爬楼梯、不爬窗户和阳台、小心触电、不要把剪刀对准他人或者自己等安全提示图片。
(二)建立安全常识角
在班级建立“安全常识角”,是幼儿了解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需要,或结合当今社会频发的安全事故,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图文或影像资料,让幼儿在阅读、分享与交流中了解安全常识。
例如地震频发期间,我园大班利用安全常识角,为幼儿提供有关地震方面的图文及影像资料,让幼儿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地震来临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等。
(三)设置安全宣传板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设置“安全宣传板”,将安全常识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环境中。“宣传板”上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例如选择交通安全、雷雨天气、户外游戏、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火灾、地震等方面。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与幼儿一同了解“宣传板”上的安全常识,帮助幼儿加深对日常生活中安全知识的理解,积累安全自护的经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在日常的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加强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彩,每一项活动都蕴含着安全教育的因素,教师要细心观察,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的有效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的自我保护教育。
幼儿就餐后,需要把自己的羹匙放到指定位置。可是,有些幼儿常常愿意将羹匙放进嘴里叼着,边走边玩,很危险。教师发现后,及时制止并提醒小朋友不要将羹匙放在嘴里,边走边玩,容易划伤其他小朋友,如果跌倒,有可能会触伤自己的口腔或咽喉等。再如一次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发现孩子们在相互嬉闹和奔跑时,不能及时躲闪周围的“障碍物”,很容易发生跌倒或相互碰撞现象。这时,教师没有简单制止,而是采取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我是小司机”游戏的方式,教会幼儿怎样控制和协调自己的动作,学会躲闪周围的障碍物。
三、开展以“幼儿自我保护”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构建安全自护的知识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十分宽泛,在幼儿一日生活与游戏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安全因素,仅仅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危险事物存在于幼儿身边。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挖掘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构建安全自护的知识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前不久,我市一处居民楼发生火灾,大班孩子听说之后稍有议论,说的最多的是:“着火可吓人了!楼房都能烧黑!人也会受伤!”从他们惊讶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开始关注“火灾”。 为此,教师设计并开展了以“远离火灾”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火灾有什么危害,如何避免火灾,着火了应该怎么办等相关安全常识。
四、创设突发火灾、地震、拥挤等事件的情景环境,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6岁的幼儿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无法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突发地震、火灾、拥挤等事件模拟演练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学习并掌握自护、自救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在“地震来了”安全模拟演练中,教育幼儿地震发生时不要慌张,12秒内,可以暂时躲在坚固的床或桌子底下,也可以躲在狭小的空间。12秒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撤离,同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等。
五、家园合作,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将幼儿自我保护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之中,使每一位家长都能认识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采取合作、互动的方式开展各项安全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安全意识的形成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例如我园大班针对目前交通安全现状,结合本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开展的“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各班教师根据文明乘车、交通安全我知道、我是安全小卫士、小小安全排查员等系列活动的目标要求,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观察、指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行为表现,和幼儿一起收集交通安全标识,了解交通安全常识,遵守交通规则,和幼儿共同建立良好的交通规则意识等。
总之,幼儿园在为幼儿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与游戏环境的同时,应适时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安全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