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课是当前教学研究领域辟出的一条新途径,是教师集体备课--的新形式,是教师各课的深化和发展,这一新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对激励教师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切磋教学艺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说课活动的不断深化和逐步升华,对说课发展方法的研究必然会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根据自身经验,对说课发展方法做小结。
一、“说课”的内容和要求
(一)说教材:
说出某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特点,并说出该课在本组(单元)课文中的相互联系及其地位,要求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把握准确、目标明确,领会编者意图。
(二)说教法:
说出教本课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注意“高效”、“实用”的原则。
(三)说学法:
说出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要符合教材实际,既要具体明白,又要准确无误。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板书和作业设计、教具运用等,并说出这样教的理论根据。要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合理,板书和作业设计精确适当,善于运用教具,说明这样教的理论要充分、可信,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环环紧扣,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说时要注意普通话,语言要规范、流利、态度自然大方。
二、“说课”活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校交流、评比式“说课”。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学期初。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各学科教师,根究拟定的说课要求和评价标准,利用二至三周时间钻研教学科的教材,然后自选课题,独立备课,在组内进行“交流性”说课,说课后集体评议,指出优缺点。
(二)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评比,对每位教师的说课进行评比,方法可采用抽签等确定各人题目,给一段时间(一天、半天不等)准各,然后参加全校性的说课评比,评比结果列为教师个人业务考核内容之一,存入教师个人档案。
第二、三阶段分别为区级和市级(或更高级)示范竞赛说课。这两个阶段可视各地(校)情况而定,可在期中或期末进行,每校评选出一至两名优胜者(或每学科一人)参加上一级比赛。评比结果公布后,可将优胜者(最好每学科一人)分派到各校进行示范性说课,以进一步推动说课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导向作用。
三、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深化
经过上述工作,会培养一批有信心、有热情、有能力的典型,这些说课优胜者,受到群众的尊重,领导的器重,为了使全校说课活动更上一层楼,学校将他们分配到各学科或各教研组,轮流说课,以点带面,全面开花。一个群众性的说课热潮会在不远的将来形成,学校也会出现人人会说课,人人通说课的新局面。
轰轰烈烈的说课活动,必然会带来压力,青年教师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刚刚走进校门的新教师会心悦诚服地拜师父,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会消除混日子的思想。学理论、探教法、研学法、互教互学。为了进一步提高说课水平,还应让那些初露头角的新秀们走出去、开眼界、长见识。长期以往,整个学校,整个地区,一个说课的新纪元也必定到来。
四、说中有议,及时总结
要想说课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必须对说课及时评价,总结规律,使它有目的、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为了总结规律,我们还要重点对说课的方法和特点进行研究,充分认识其特点:
(一)具有理论性。教师只有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叫,才能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使其符合教学原则。说课要求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则去设计教学程序和选择教学方法。和备课相比较,说课有较强的理论性。
(二)具有高层次性。说课的对象已不再是接受教育的学生,而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和领导。因此,说课者必须对教学思路、教法选择、板书设计、语言的推敲做到慎之又慎,力争自己的说课达到高层次。
(三)具有预见性。教师不仅要讲出怎样教,还要讲出学生怎样学,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差异进行分析,估计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存在什么困难,对问题如何解答等等,都应作出预测和准备。
五、值得注意的误区
(一)流于“过程”。淡化“大纲”。
在实际说课过程中,不少教师认为,在说课中能体现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就是合格、规范的说课。显然,这种流行于就课说课的形式是对说课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充分的表现。教学大纲是说课的依据,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纲”为“纲”,以“纲”为本的原则。
(二)空谈“理论”,忽视“操作”。
说课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但有的教师不是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及教材教法原理牢牢把握说课的内涵,而是脱离实际热衷于理论。其表现在某些说课稿里堆积大量名家论述,时而滥用理论术语,时而拼凑教育观点,其本质就是说理脱节的“花架子”。因此,教师在说课时必须着眼于一个“课”字,使教例与教案水乳交融,有机结合。
(三)照搬“教参”,缺乏“个性”。
不少教师为尽快取得说课的理论依据和教法,采取走捷径的方法——照搬教参,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教材分析或教法选择统统照搬教参,以寻找现成的材料,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及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若教师不顾班级、学生的实际去套用教参,其教法与学法不可能有创新意识,说出的课不可能具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度”,就如“空中楼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受到遏制,实旌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开展说课活动,会调动人们参与意识,及广大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促进每位教师认真学习大纲,深入剖析教材,潜心探讨教法,采百家之长,获新的教学思想。同时对每一位参与者也是一个学习、总结、提高、创新的过稗。
随着说课活动的不断深化和逐步升华,对说课发展方法的研究必然会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根据自身经验,对说课发展方法做小结。
一、“说课”的内容和要求
(一)说教材:
说出某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特点,并说出该课在本组(单元)课文中的相互联系及其地位,要求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把握准确、目标明确,领会编者意图。
(二)说教法:
说出教本课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注意“高效”、“实用”的原则。
(三)说学法:
说出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要符合教材实际,既要具体明白,又要准确无误。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板书和作业设计、教具运用等,并说出这样教的理论根据。要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合理,板书和作业设计精确适当,善于运用教具,说明这样教的理论要充分、可信,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环环紧扣,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说时要注意普通话,语言要规范、流利、态度自然大方。
二、“说课”活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校交流、评比式“说课”。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学期初。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各学科教师,根究拟定的说课要求和评价标准,利用二至三周时间钻研教学科的教材,然后自选课题,独立备课,在组内进行“交流性”说课,说课后集体评议,指出优缺点。
(二)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评比,对每位教师的说课进行评比,方法可采用抽签等确定各人题目,给一段时间(一天、半天不等)准各,然后参加全校性的说课评比,评比结果列为教师个人业务考核内容之一,存入教师个人档案。
第二、三阶段分别为区级和市级(或更高级)示范竞赛说课。这两个阶段可视各地(校)情况而定,可在期中或期末进行,每校评选出一至两名优胜者(或每学科一人)参加上一级比赛。评比结果公布后,可将优胜者(最好每学科一人)分派到各校进行示范性说课,以进一步推动说课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导向作用。
三、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深化
经过上述工作,会培养一批有信心、有热情、有能力的典型,这些说课优胜者,受到群众的尊重,领导的器重,为了使全校说课活动更上一层楼,学校将他们分配到各学科或各教研组,轮流说课,以点带面,全面开花。一个群众性的说课热潮会在不远的将来形成,学校也会出现人人会说课,人人通说课的新局面。
轰轰烈烈的说课活动,必然会带来压力,青年教师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刚刚走进校门的新教师会心悦诚服地拜师父,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会消除混日子的思想。学理论、探教法、研学法、互教互学。为了进一步提高说课水平,还应让那些初露头角的新秀们走出去、开眼界、长见识。长期以往,整个学校,整个地区,一个说课的新纪元也必定到来。
四、说中有议,及时总结
要想说课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必须对说课及时评价,总结规律,使它有目的、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为了总结规律,我们还要重点对说课的方法和特点进行研究,充分认识其特点:
(一)具有理论性。教师只有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叫,才能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使其符合教学原则。说课要求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则去设计教学程序和选择教学方法。和备课相比较,说课有较强的理论性。
(二)具有高层次性。说课的对象已不再是接受教育的学生,而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和领导。因此,说课者必须对教学思路、教法选择、板书设计、语言的推敲做到慎之又慎,力争自己的说课达到高层次。
(三)具有预见性。教师不仅要讲出怎样教,还要讲出学生怎样学,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差异进行分析,估计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存在什么困难,对问题如何解答等等,都应作出预测和准备。
五、值得注意的误区
(一)流于“过程”。淡化“大纲”。
在实际说课过程中,不少教师认为,在说课中能体现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就是合格、规范的说课。显然,这种流行于就课说课的形式是对说课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充分的表现。教学大纲是说课的依据,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纲”为“纲”,以“纲”为本的原则。
(二)空谈“理论”,忽视“操作”。
说课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但有的教师不是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及教材教法原理牢牢把握说课的内涵,而是脱离实际热衷于理论。其表现在某些说课稿里堆积大量名家论述,时而滥用理论术语,时而拼凑教育观点,其本质就是说理脱节的“花架子”。因此,教师在说课时必须着眼于一个“课”字,使教例与教案水乳交融,有机结合。
(三)照搬“教参”,缺乏“个性”。
不少教师为尽快取得说课的理论依据和教法,采取走捷径的方法——照搬教参,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教材分析或教法选择统统照搬教参,以寻找现成的材料,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及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若教师不顾班级、学生的实际去套用教参,其教法与学法不可能有创新意识,说出的课不可能具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度”,就如“空中楼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受到遏制,实旌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开展说课活动,会调动人们参与意识,及广大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促进每位教师认真学习大纲,深入剖析教材,潜心探讨教法,采百家之长,获新的教学思想。同时对每一位参与者也是一个学习、总结、提高、创新的过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