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丰随笔二题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onk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趋光性
  一种未知的光是存在的,它神秘、恒定,却无处不在,哪怕是最深的夜或最深的泥土。没有是它所不在的。你能看到它、感知它,却无法破译它;纵然破译它,却也无法理解它。因为它先在、未知、神秘(神圣)、恒定,它是万有之有。它虽时远时近、时冷时热、时旱时涝地波动和变幻无穷;但人们并不憎恨它,反而更加激起对它涌泉般的深爱与感恩。因为所有这些都不是它的问题,它从来没有不正常,它是恒在的。它分娩了世界所有的光芒,它是一切的根据;它最完美最完善,它是光中之光,善上之善。因为它像水一样无偿地泼洒于大地,从无回溯、回馈和回收,只有输出与赠予,且生生不息、源源不断…… 它的光里有召唤有恩慈有万物苏醒,它的潮汐日夜召唤和抚慰着生者逝者以及无限之潜在者;它平均平等平衡、一视同仁,没有高低贵贱贫富之分,它象征天父的临在。
  万物归一,它是源泉,是天光。
  人是特别趋光的一种智慧生物,对光最敏感(尤其天光),就像一只夜虫,漫漫长夜茕茕孤履,人需要光亮。没有光勿宁死。
  光是什么?
  光就是自由,光就是精神,光就是集结号,光就是道路。
  光可以播入最深的泥土最黑的夜。
  每一只夜虫都趋光,(负趋光性或趋暗性,是存在的,但是少见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负趋光性或趋暗性仍属趋光性的;光诞生万物,因此万物都趋光。)所以每一只夜虫都会拎着自己的(或明或暗的)小灯笼、拎着小灯芯(心),借光;借他人的火种,也给他人以火种,互相借火;点亮自己,也点亮他人;照明自己,也照明他人。每一只夜虫都在苦苦寻觅,寻索光源,寻找另一只夜虫,另一盏灯或另一只小灯笼。彼此发光互相照亮(互文),大家都照亮,共度寒宵。天父高兴。但人的光芒是不能持久的,人的光芒只是天光的复本。它只有引向、汇入和接通万有的天父之大光,得到天光的滋养才能持存。人是有理由和有能力获得永恒和持存的光芒的,天父早就有这种暗示。十字架已然指明道路。十字架的意义在于,天父的恩典和福音无处不在,时刻围浸(我们),并持久洋溢。否则,我无法理解诗人魏克。魏克似乎受到了天启,因为他的起点写作就已然呈现出某种端倪和某种趋势(趋光性),已然从不自觉到自觉完成了“趋光”转捩。仿佛秉承某种天意。他的出壳的灵魂是蓝色的,释放着湛蓝而持久的光芒。所以,我感到很亲切,很高兴走近、走入他的诗、他的“城堡”(他的堂奥),并着迷于他的“闪闪发光”的“北方”、着迷于他的“万丈阳光”和构筑于高台之上的“魏克城堡”。
  ——因为我是一只趋光的夜虫。
  魏克有这种奇特的能量。他是一个具有特别思想的诗人和献身精神的艺术家。就像一只雄鹰,他穿透层层的乌云,直逼苍穹;就像一个骑士,他正冲击最后一道“高岗”;但更像一个西西弗斯,他已N次周而复始把巨石推向山顶。他一直在行动,一直在路上;他一直在写作,一直在作画……
  无限行动就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就是无限行动……
  他的很多诗都很高迈,能量很大,一触即“发”(电),欲罢不能,很震动!在他的诗作和艺术里我看到了暴雨也浇不灭的那盏灯塔,熠熠闪光,我很认同他的光。不管世界的“风”有多大,魏克的火种不灭。魏克就是魏克。魏克就在那里。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敢于与“大风”作战的人,一个“忧急如焚……打马狂奔”一路向北的人、一个动用了“很多人(甚至几代人的一生)很多块巨石”也要建立一座“魏克城堡”的人,一个已然“死去很久”却还忧心忡忡、牵挂着去营救一只同样“死去多年而无法再死的猫”的人,一个在时间的隧道里不断往返家园的人。
  ——这就是魏克。
  仿佛很矛盾。他既“打马向北”,又折转向南;既趋光,又寻梦;既具(长江流域)高山般隆起的父性,又具黄河母亲九曲的慈柔;既具有骑士的、勿宁说西西弗斯永远进击永不言败的精神,又具有圣徒之神秘宗教的情怀。
  向南向北,不仅是他,也是所有人的,两种基本向度和归途。
  向南向北,不能具象化。向南,可以是他的故乡安徽(肥东县陈集乡小魏村),但安徽远不能真正成其为精神故乡的标识;向南,只是另一种姿态、一种精神向度。没有向南就无法“向北”;同理,没有“向北”,也无以向南。就像人脑的左半球与右半球一样。趋光与做梦,是一致的。趋光,不一定是他的全部梦想,但趋光一定会走向他的永梦;而他的永梦一定是趋光的。两者既统一,又有细微的分野。他的“光”具有很强的思想成分,他的梦则具有十分浓郁的乌托邦气息。只有南北展开,他的梦他的鲲鹏之翼才是完备的,只有左半球右半球共构,他的梦之思、思之诗才完整。否则,不符合善和智慧的原则。
  這就是魏克的南北。
  什么是“魏克城堡”?为啥要建一座这样的“魏克城堡”,且耗资巨大也在所不惜?
  一言以蔽之——需要。
  “我”需要,“我”的灵魂需要,魏克及所有的人类都需要(这样一个避风港)。
  魏克之于“城堡”,就像史蒂文斯之于“坛子”、瓦雷里之于“海滨墓园”、艾略特之于“荒原”一样。“风太大”。否则,一个人就会真正地死去,死到不能再死。
  魏克是一个宁可“甩掉了肉体”(以致肉体消亡),也不愿灵魂消亡的人。
  魏克是一个相信灵魂不灭的人。
  魏克是一个相信永恒和永生、人的灵魂永在的人。
  所以他创造了“魏克城堡”。他创造了他的父亲杜甫(杜曾遗叹: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城堡,创造了柳宗元、李商隐的甚至兰波等人未及创造的城堡,他创造了所有无法安居的漂泊者的灵魂的城堡。
  城堡,让“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有的风暴和声音都会在它的远处停息  飘散/所有往日和来世的记忆  观念  价值  意义 生死/以及人们不值一提的心灵之累/都将在城堡本身失去衡量的可能”。“所有往日和来世的记忆  观念  价值  意义 生死”以及“心灵之累/都将在城堡本身”中“失去衡量的可能”,——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城堡?答案只有一个:永恒城堡。因为时间在那里是停止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这就意味着人的灵魂不灭,人之永生。就像上帝的“伊甸园”,——这就是“魏克城堡”。   他的后期的诗可以说是这一永恒思想的拓进。
  蝶 变
  归零。
  一切皆空。
  这是一种感觉。完成一部(首)作品之后或开始一部(首)作品之前,都有类似这样的一种感觉。仿佛从未写作。心如处子。
  什么叫归零?
  归零,就是回到原处,回到低地,回到泪点,回到底部。
  一切写作,都必须回到这里。写诗,更应这样,必须回到低地、回到泪点、回到大海的底部。
  重新结丹,制作一粒药丸,给自己吃。
  重新吐丝,结网,布阵,耕耘,收获。
  回到泪点,但不是回到晦暗的盐碱地,不是回到孤绝的沙漠;回到泪点,即回到苦众之中、回到自己的黑暗里、回到一只知更鸟的午夜,去抢救一个“词”(或词根),去抢救因大雪压境濒临灭绝的梦虫和弱民的呜咽,而不是去拯救一个玩能指的“句子”,不是去拯救一篇雄文,或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共通体”。不能让一个“词”(或词根)咯血和昏厥,不能让它们没有尊严,不能让它们冷、再冷,更不能让其沦陷和消亡于泛滥成灾的语法、指令、词牌和堆砌的辞藻中。词语正在加速堕落、异化和沙化,“词语一再碰撞冰凉的石境”。词语的尖叫就是全部。
  词是什么?
  词是诗的“个别”细节,词中隐匿着我们祖先的眼睛。一首诗从构思一个词、从构思一种“个别的事物”(海德格尔语)开始。构思,但必须体现一种词的蝶变。
  词,从本质上看,它既自转,又公转;既所指,又能指;既遮蔽,又敞亮。
  一首诗不是高高在上的、鼻孔朝天的。
  它是低俯的,诗在低地、低处;在词的根部。
  有时,低处,就是高处;一切的底部,也就是一切的峰顶。
  而一首诗必须是从底部涌至峰顶、从泪点涌至恩点的。循环往复。恩点是“全部泪水都升上天空”的前提,同时,恩点也是泪点不被沙漠化、不被盐碱化的可靠保证。因为父在泪中,泪在恩典中。不然,泪水就成了人的受难的永夜、人的永远的渊薮,泪中就永远只有血腥和历难。
  在一个词中,见证真理和我们的父。
  而每一首诗,又必须是一个又一个的“蝶变”过程。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现代诗,一次次“蝶变”。
  归零,是“蝶变”的前提。蝴蝶必须回到“一棵树”,回到它的内心、回到它的根部。暗能量在这里涌动。到时说有蛹,就有了蛹。蛹化蝶。“蝶”是从潮湿的泥土、从根部、从树心飞出来的。它的光艳耀眼、摄魂夺目,它的变化无穷。它飞得像没有一只蝶在飞,飞得像一个梦幻在飞,飞得像一个天使在飞,飞得像一个圣灵在飞,飞得像你的父在飞。这是一只忧郁而惆怅的蝴蝶,这是一只升空的蝴蝶,这是一只超拔于平仄和语法指令的蝴蝶,这是一只读过《圣经》的蝴蝶,这是一只饮鸩止渴的蝴蝶,这是一只穿越《离骚》和踢踏了乌龟戾气的蝴蝶……
  它的一翼向内、一翼向外,它有点玄幻,而它的身体却是处于“中道”部位的。它飞得扑朔迷离。它将飞往哪里?东土西土。未知。
  这就是诗。
  好的诗有很大的区域是未知的、晦暗不明的。
  一个诗人必须抽丝,结茧,成蛹,化“蝶”。“蝴蝶”是最后的美丽,但不是全部;“蝴蝶是这个下午的一半/另一半,我想起了落叶叫喊”。“落叶叫喊”是“蝶变”的全部根据。西班牙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认为“诗歌是忧郁的载体”。但仅限于“忧郁”是不够的,诗的一翼可能是忧郁的、是“落叶叫喊”,另一翼却是白日梦的,甚至直指“形而上”、直指“前语言”。“前语言”是什么?即那种我们永远无法言说的“言说”。
  所有写作最终在于指向并言说一种不可言说,指向并言说天地万物之深奥。指向并无限切近这种感性背后最本质的存在。指向并非沉默论者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之所谓“对不可言说的必须沉默”。
  “如果存在某种不可说但对人类意义深远的真实,那么,人们怎么能言说这种真实呢?不可说的怎样变得可以说?”这就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由哲学家H·奥特提出并在他那里解決,“在此重要的是不可说的必须作为不可说的说出。‘不可说性’、神秘没有被消除”。——那么,如何使“不可说的”作为“不可说的”说出,又保持了它们的“不可说性”与“神秘” 呢?(《一种地理的言说》)
  这就是诗的“深度形式”要处理的。
  深度形式——“震惊”,一直是我所追求的,也一直深深地折磨着我。因为我一直追求思想的深度。其实,形式与深度并非水火不容,不是分裂的,它们是一体的;还有形式与内容也不是分裂的,也是一体的。并且我确信:形式就是内容本身。一种具有思和启思的形式,是存在的。这种“深度形式”尽管不能一蹴而就,却能启智,引发无穷的“言说”。所以,它一直陷我于沉思之中,不敢有须臾的懈怠。
  究竟如何才能创造或发现这种“深度形式”?
  首先你的根须必须牢牢扎于一种“磐石之内”,这一“磐石”就是艺术的源头,“创作的起源比创作的结果来得更重要,而演变又远优于存在”(歌德语),这实际上是向后看,写作总是向后的,向后就是在始祖鸟化石的原欲中谛听父的中音;其次是向内,向内就是朝向生命的黑暗内部,回到自身的“牢笼”,一旦我们的写作“归零”,就必须回到这里,在这里成“蛹”。我相信“蛹”的能产和暗物质的不可穷尽。“深度形式”必然从内部诞生,“来自事物最内在的叫喊和欲望”。
  我们的诗,不是修辞不够,我感觉修辞似乎表现过剩,动不动就堆砌,倒是深度非常欠缺。必须深,一深,再深……  因为大雪还在加强,寒意还在加深…… 所以一首诗必须高度精警和最大限度地体现生命内部的“雪崩”(或生命事件),体现一种冰的火。一个诗人绝对不能任其大雪“封山”,任其笔管里充斥冰碴,绝不能把你的冷毫不负责地加诸比你更冷的人们。你的笔管应该接通你的地火,把你炽烈的熔浆和你的最大的悲悯推进“橡皮管”,推进你的创造性的笔尖。
  每一首诗都必须是最后的诗。
  每一次飞行都必须是极地或地狱的飞行。
  每一次写作都必须把自己耗尽。
  为啥“每一个克利都是不同的克利”(杜尚语),为啥克利的画作随处都是“伸手可及的‘音乐’。它们动人心魄,却无从倾听……不可预期”(刘云卿语),这里自有不为人知的成因。
  诗歌的质量除了“深度”以外,其次它“是由速度和果断性决定的。”(希尼语);而“诗人的质量,在于他与生命与文明的充分接触程度,在于他粉碎这个世界、放射自我生命的力度、速度和简洁度”。
  诗歌是超音速的,也是超时代的。它的回音也许很远,远到我们无法估量。一个诗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先知,就是预言家。
  我们的汉语是很具有能产性的,它很古老很悠久,它的黏土层很潮湿很神奇,可以“唤醒一种根源性的想象”,用它来创造一种“超音速”的、世界一流的诗歌,或诞生一批划时代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思想先知是完全可以的。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拉开窗帘,明亮的阳光涌进来,暖暖的。欣彤甩甩长发,2020年,她终于回到这个城市,開始新的生活。  小熊起床啦,想你。欣彤给他发完微信,出了房间。爸妈在餐桌旁等她吃早饭,小声议论着武汉发现的不明病毒。  管它什么病毒,我饿了。欣彤嘻嘻笑着。从今天起她不再是护士,不再转几趟车去小镇卫生院上班,不再关心打针和病患。  已经开始死人了。老爸白了她一眼。  死人了?职业敏感让欣彤止住笑,她迅速掏出手机,查
期刊
1  我得知滨海要在海底筑起一条直通韩国的隧道。得知的时间已经模糊不清,遗忘了从哪张报纸上,或者新闻,网络,又或者人群的闲谈间,对未来的胡乱憧憬中,有时,我甚至觉得那是一个人的自我杜撰,一切都是因为小娜。  面对秦丽,我把那条还未存在的海底隧道比喻成即将拉开的古老弓箭。这天,秦丽正在厨房的酒柜里翻找我们仨的高脚杯,我的屋子里就到处挤满了叮叮当当碰撞的清脆声响。这声音似乎很久远,忽略了小娜走的时间,
期刊
“还没回来?”向来心无旁骛的释眉方丈微微挑动了一下眉头。  “是的,他陪我下山后就不見了。”知客僧说,“会不会尘缘未了?”  “不会!”释眉坚定地回答。他非常清楚,释静虽年仅二十三岁,却圆融通透,慧根极深。他早已用实际言行证明,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他向佛的诚心。这个俗名为邵平的沙弥曾是本地神童,从小学到高三,别人用了十二年,他只用了七年,原因在于他一直跳级。十五岁那年,他以H市总分第一的高考成绩考上复
期刊
1  李启海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纸质泛黄的“犯人登记卡片”。  这是他爷爷李芝茂判刑入狱时的“犯人登记卡片”,卡编号、年龄、成份、出身、包括出生地、案情、刑期等都记录在里面。  那年他爷爷34岁,比人到中年李启海的年龄还要小。再小,李芝茂也是李启海的爷爷。从卡片看李启海爷爷年轻时的黑白照,他爷爷确实很帅,是个美男子,英俊眉宇间透出忧郁和绝望,大概是入狱前拍的照片。  这张卡片上的内容归纳起来,说明几个
期刊
张老师年仅二十八岁就秃了顶。他是个聪明人,从十七岁高中毕业当小学教员起,无论是教启蒙班,还是教毕业班,成绩在全乡都名列前茅。用当地的话说,他就是个响当当顶呱呱的老师。由于他治学严谨,纪律严明,也招来一些调皮娃儿在背地里骂娘,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张癞子”。  其实,大家都知道张老师头上没长癞子,可在农村“癞子”有晦气之意。说来张老师还真有点走背时运,他在这个山村小学当了十多年的民办教师,也没个转正的机
期刊
我的书游荡世界的经历  为了这个题目,我统计了迄今为止在中国和中文以外的出版情况(不包括中国的7种少数民族语言和盲文),有42种语言和46个国家。国家比语种多的原因主要是英文版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出版,葡萄牙语版在巴西和葡萄牙出版,塞尔维亚语在塞尔维亚和波黑出版,阿拉伯语版在埃及、科威特和沙特出版;也有相反的情况,西班牙出版了两种语言,西班牙语和加泰罗尼亚语,印度出版了三
期刊
七月的鸟声  就在我书房窗子的对面,每到七月  都有一只鸟在整天嘎嘎地叫着  一个不称职的歌手,然而热心  我不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有人说是  喜鵲,但喜鹊真的会叫得这样难听?  而我仍然喜欢,至少它使这个夏天  显得不那么沉寂。对面的院落  野草在天空下绝望地生长,它的巢穴一定在  其中的某棵树上。废弃的仓库,或厂房  主厂区关闭了,两座高楼拔地而起  伴着搅拌机巨大的轰响  它们待在这里的日子
期刊
好看的女人  她在我记忆里  或许还有雨夜,新鲜的湿泥与树叶  的味道。  远远地她拎着灯上楼,整座楼  因而很轻  有一种稍纵即逝,几乎觉察不到  明亮的清脆。  然后,才是她弯腰  登上楼梯的样子。  裙子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几近折叠重合  以透明的姿态,漂浮在空中。  孕育着,怀里的  一颗灯。  也许,还带有神圣的意味。  但那些并不重要。  那只是我在一瞬间  在大海的怒涛声、雨水与
期刊
1  很小的时候,我热衷于躺在床上思考世界。床像一个本领高强的魔术师,能够变化出各种各样的梦。我喜欢梦中的自己,他总能给我带来惊喜,不像我的白天那样碌碌无为。认真说来我是一个装睡的孩子,我找各种理由赖床。外婆说我是瞌睡虫变的,她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  每一张床都铺着厚厚的秘密,这是我用身体睡出来的警句。如果我是包子那么床就是笼屉,它让我感到温暖,让我的身体热气腾腾。我对世界的最初想法,对黑夜的认识
期刊
己亥之秋  枯竭一点点加深,山崖  吐出恒久黑褐的心。  水低至脚踝,白石隆起  匆匆赶赴云端纷飞的际会。  秋浦竞白头:河流啊  天空啊,野鸭叫了三声。  夹岸的路上,一辆上世纪的拖拉机  为空阔疲于奔命。  譬如朝露  途中丢失的,时间会把它们送还。  树叶回到枝头,花儿重新绽放  萬物循环往复地复制……  镜子里,你问我:  “我老了吗?”  昨日偶遇:某人走了——  又一株树,在日光里倒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