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洞庭湖已镂刻成古色的酒葫芦,新墙河就是系在葫芦口子上的一条曲曲折折的白色缎练。从破岚口出发,一路的懵懵懂懂,我行吟在新墙河的历史与现实的时光隧道中。
新墙河古称微水,在众丘之下,山陵之中,是河流千年淤积的平畈,平坦坦舒展在丘陵山脚下,有时看起来好像是静止的,实际上在流淌着,微微地……我想,郦道元著《水经注》时,一定来过新墙河,否则不会有这么贴切的名字——微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年以降,新墙河这微微一河水,竟也把两岸的人们弄活了,还弄出了这个姑且称著“新墙河文化”的东西。
在水雾朦胧中,我远远就看见了相公岭,“香草环生,此地曾为夫子迹;楚王何在?至今犹道相公家”,这副对联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限怀念。如今,相公庙(纪念屈原的专祠)在抗日战争时期已毁,我去看的时候,只有在那“天无老子,地无娘”霸气生长的植物丛中的残砖断瓦,青青的,像历史釉化的颜色包裹着残破的沧桑,我可以想象出当年峨冠的夫子是怎么在相公岭上以泪洗面,奋笔疾书《九章》《天问》等,相公岭啊!你原来早就浸满了爱国者的血与泪、人气和文气,难怪,两千多年后的新墙河战役,国民党第九战区的官兵,为阻止日军南侵,奋战于斯,血染于斯,魂断于斯,也许是有感于夫子的精神吧。
至三港咀,我迟疑了,到底是沿蜿蜒新墙河的南源沙港而行,还是从北源游港而上呢?我的右脑与左脑激烈争吵,右脑告诉左脑,沿沙港而上吧,那里有秀丽清冽的铁山水库。绿水、青山、白鹭,将铁山水库勾勒得如诗如画,一声鹭鸣,我仿佛听到了为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建设者含笑的呻吟。越过水库,你还能看见另一位爱国者的灵魂——平江县境内的杜甫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我知道,杜甫到达洞庭湖的时候已是老病缠身,有许多人说他是从汨罗江至平江的小田村的,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他是依新墙河至平江后入小田的。小时候,我听我老爷爷说过,光绪年间,新河墙能行千石巨舰,可见那以前的新墙河的水运是多么的发达,一条小小的河流,在历史长河中竞舟载过两代炳耀千秋的爱国大诗人,这是何等的荣耀,难怪此后,在两岸竟也文炳千秋:游港畔的石柳家,元末明初,一门五进士,柳乐,元朝至正年进士,任湖广长沙知府;兄柳栗,元朝至正年进士,任广东道;弟柳棠,洪武进士,任陕西道;洪武二十年,柳乐的儿子柳贵中探花,任长史,官封太师;其孙辈柳尚义,字宗正,明弘治十二年,第三甲一百零六名,赐进士出身,授知县,内调御史,累官至佥都御史。一门五进士,可谓不易,旧时建有上马桥,下马墩,文官到了要下桥,武官到了要下马;做官带过湖南一省的明朝户部尚书方钝就出自沙港之畔的沙壁方,清朝的“湖南才子”吴獬又出生于游港岸边的临湘桃林竹箕塘村落,原国家领导人毛致用先生也是生于新墙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葬于新墙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
左脑告诉右脑,沿北源上吧!南源太直了,河床直,故事也直,北源有个千古之谜呢?比大宁河的悬铁官和古栈道还神奇,經不起引诱的我,从北源来到游港的发源地——龙窖山,经初步考证,这就是千百年来,全球三百万瑶胞,梦里千呼万唤的精神圣地——千家峒。“日头早照青山,千家洞口雾缤纷。云雾飞散日当照,牯牛犁田早出门……月落白石岭北庄,姊妹齐齐过莲塘,莲塘水面白净朵,手迎莲子四行香……日落江月,牯牛里累下江归……”这是在瑶族明民间千古流传的《千家峒歌》,其中描绘的“三关九锁”石屋、古井、狗肉坑、吊脚楼、青石塘,如今在龙窖山一一得以证实,千年古银杏树依旧青绿,青砖残瓦在茂密的树林中随处可见,可是新的谜接踵而来。是什么原因使瑶族祖先在这块安居乐业的土地上如此大迁移呢?如今,瑶族同胞已遍布全球,我想,当年他们的祖先一定是沿河出走的。
如今,当我回到现实的时候,我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河床抬高一二米的河畔,杨林乡中杨树早已不在,石柳家的柳已折光,桃林也只是徒有空名……树没了,河床空了,山洪过后,河床上只剩下被时间磨得光滑的鹅卵石,在刺眼的阳光下,发着白光,一如死人风化的累累白骨,而今,这白骨都没有了,沙子和鹅卵石都一车一车地送进城里做了房子,修了马路,河床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河堤垮的垮,倒的倒……
幸好现在,我们的胡乱挖沙被禁了,老百姓也有了保护自己家园的意识,依着新墙河的山又重新绿了,水也清了……
责任编辑:秀丽
新墙河古称微水,在众丘之下,山陵之中,是河流千年淤积的平畈,平坦坦舒展在丘陵山脚下,有时看起来好像是静止的,实际上在流淌着,微微地……我想,郦道元著《水经注》时,一定来过新墙河,否则不会有这么贴切的名字——微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年以降,新墙河这微微一河水,竟也把两岸的人们弄活了,还弄出了这个姑且称著“新墙河文化”的东西。
在水雾朦胧中,我远远就看见了相公岭,“香草环生,此地曾为夫子迹;楚王何在?至今犹道相公家”,这副对联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限怀念。如今,相公庙(纪念屈原的专祠)在抗日战争时期已毁,我去看的时候,只有在那“天无老子,地无娘”霸气生长的植物丛中的残砖断瓦,青青的,像历史釉化的颜色包裹着残破的沧桑,我可以想象出当年峨冠的夫子是怎么在相公岭上以泪洗面,奋笔疾书《九章》《天问》等,相公岭啊!你原来早就浸满了爱国者的血与泪、人气和文气,难怪,两千多年后的新墙河战役,国民党第九战区的官兵,为阻止日军南侵,奋战于斯,血染于斯,魂断于斯,也许是有感于夫子的精神吧。
至三港咀,我迟疑了,到底是沿蜿蜒新墙河的南源沙港而行,还是从北源游港而上呢?我的右脑与左脑激烈争吵,右脑告诉左脑,沿沙港而上吧,那里有秀丽清冽的铁山水库。绿水、青山、白鹭,将铁山水库勾勒得如诗如画,一声鹭鸣,我仿佛听到了为水库建设而牺牲的建设者含笑的呻吟。越过水库,你还能看见另一位爱国者的灵魂——平江县境内的杜甫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我知道,杜甫到达洞庭湖的时候已是老病缠身,有许多人说他是从汨罗江至平江的小田村的,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他是依新墙河至平江后入小田的。小时候,我听我老爷爷说过,光绪年间,新河墙能行千石巨舰,可见那以前的新墙河的水运是多么的发达,一条小小的河流,在历史长河中竞舟载过两代炳耀千秋的爱国大诗人,这是何等的荣耀,难怪此后,在两岸竟也文炳千秋:游港畔的石柳家,元末明初,一门五进士,柳乐,元朝至正年进士,任湖广长沙知府;兄柳栗,元朝至正年进士,任广东道;弟柳棠,洪武进士,任陕西道;洪武二十年,柳乐的儿子柳贵中探花,任长史,官封太师;其孙辈柳尚义,字宗正,明弘治十二年,第三甲一百零六名,赐进士出身,授知县,内调御史,累官至佥都御史。一门五进士,可谓不易,旧时建有上马桥,下马墩,文官到了要下桥,武官到了要下马;做官带过湖南一省的明朝户部尚书方钝就出自沙港之畔的沙壁方,清朝的“湖南才子”吴獬又出生于游港岸边的临湘桃林竹箕塘村落,原国家领导人毛致用先生也是生于新墙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葬于新墙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
左脑告诉右脑,沿北源上吧!南源太直了,河床直,故事也直,北源有个千古之谜呢?比大宁河的悬铁官和古栈道还神奇,經不起引诱的我,从北源来到游港的发源地——龙窖山,经初步考证,这就是千百年来,全球三百万瑶胞,梦里千呼万唤的精神圣地——千家峒。“日头早照青山,千家洞口雾缤纷。云雾飞散日当照,牯牛犁田早出门……月落白石岭北庄,姊妹齐齐过莲塘,莲塘水面白净朵,手迎莲子四行香……日落江月,牯牛里累下江归……”这是在瑶族明民间千古流传的《千家峒歌》,其中描绘的“三关九锁”石屋、古井、狗肉坑、吊脚楼、青石塘,如今在龙窖山一一得以证实,千年古银杏树依旧青绿,青砖残瓦在茂密的树林中随处可见,可是新的谜接踵而来。是什么原因使瑶族祖先在这块安居乐业的土地上如此大迁移呢?如今,瑶族同胞已遍布全球,我想,当年他们的祖先一定是沿河出走的。
如今,当我回到现实的时候,我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河床抬高一二米的河畔,杨林乡中杨树早已不在,石柳家的柳已折光,桃林也只是徒有空名……树没了,河床空了,山洪过后,河床上只剩下被时间磨得光滑的鹅卵石,在刺眼的阳光下,发着白光,一如死人风化的累累白骨,而今,这白骨都没有了,沙子和鹅卵石都一车一车地送进城里做了房子,修了马路,河床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河堤垮的垮,倒的倒……
幸好现在,我们的胡乱挖沙被禁了,老百姓也有了保护自己家园的意识,依着新墙河的山又重新绿了,水也清了……
责任编辑: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