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天地大 探究学习开奇葩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ba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这片广袤的自由天地里,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研究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应把富有情感、独具个性的学生作为个体,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自主发展的需要,独辟蹊径的引导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在探究中创新,努力转变教师单纯地“教语文”变为学生创造性的“学语文”,建立起开放而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The language classroom world big inquisition studies the rare and beautiful flowers——to discuss to the student language zetetic study raise
  Zhang Jie
  【Abstract】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is piece of length’s and breadth’s free world, the teacher should raise the initiative which, self-consciousness, investigative the student studies, initiates, the cooperation, the inquisition study method independently positively. Should the rich emotion, the alone individuality student take the individual, maximum limit satisfies their independent need to develop, develops one’s own style the guidance student develops in the initiative, increases in the cooperation, innovates in the inquisition, transforms the teacher “to teach the language” diligently to become the student creatively purely “study the language”, the establishment opens puts, but rich cre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assroom.
  【Key words】Independent; Cooperation; Inquisition
  
  新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探索、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少年儿童与生俱来的认知方式。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这片广袤的自由天地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研究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笔者作了初步尝试,并深有感触:
  1. 巧妙设问,诱发想象,训练思维 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否可以体现探索精神,教师应巧设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使学生思维形成“发散——集中——发散——集中”的过程,不断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和创造性方面发展。如在讲授《荔枝》一课中,“在儿子给妈妈买荔枝的同时,得知儿子将要回来,年迈的母亲也给儿子买来了沙果,并精心一一洗得干干净净”时,我启发引导学生,在洗沙果时妈妈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在仔细读课文、经过认真思考后,各抒己见:“‘妈妈一定在想,我的儿子爱吃水果,看到我买的水果,他一定很高兴’;‘沙果虽然很便宜,可我买来给儿子吃,他一定很爱吃’”都谈出了文章所要体现的母亲对儿子的爱。此举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以,巧设悬疑,点燃学生思维的灵感,让学生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促进学生智能的和谐发展。
  2. 因势利导,融入情感,培养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出发,明确规定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应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富有情感、独具个性的学生作为个体,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自主发展的需要,独辟蹊径的引导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在探究中创新,努力转变教师单纯地“教语文”变为学生创造性的“学语文”,从而建立起开放而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教学课堂。《一夜的工作》,作者何其芳以自己亲眼看到总理一夜工作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抓住总理“工作劳苦”“生活俭朴”两方面,歌颂了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的事业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在总结课文内容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作者看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而你又想对总理说什么呢?学生满怀深情地说:“总理,您辛苦了,可要保重身体啊!”“敬爱的总理,您为了人民,辛苦工作了一夜,可吃的却如此简单!”“总理,您为人民日夜操劳,我们怎能不感动呢?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3. 创设情境,产生共鸣,渗透德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写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一定要创设情境气氛,凸显人文内涵,使学生通过教学文本产生共鸣。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需要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之中,巧妙的运用:“入情通文”,学生入了境,就通了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学伊始,出示课件,很快把学生带入“荒草萋萋、断壁残垣、惨不忍睹”的已成为废墟的圆明园之中,进入到课文蕴含的情景中,指导学生读课文,使他们做到“初读课文理思路,细读课文抓重点,精读课文学欣赏”,然后给学生创设“悟”“说”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展开联想,构思陈说,促使他们情动情动而辞发,学生“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纷纷陈说读课文后自己的感想,表达了对侵略者野蛮无耻的切齿痛恨,和对清政府腐败无能、懦弱腐朽的无比痛惜,充分关注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突出了新课标的“以人为本”,尊重了学生个性的思维。
  “幸遇三杯酒美,况逢一朵花新?”这是梁实秋先生笔下表露心中快慰的感觉。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里,我们教师运用高妙的教艺手段,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提高语文课多姿多彩的美妙滋味,让听者如沐春风,让学生感悟到语文花园里:雨的趣,情的妙,联想“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的怡人景致,感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惬意,岂不妙哉?
  收稿日期:2009-05-13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的更加美好的事业。这样的育人任务是由教师完成的,需要教师有很高的专业化水平,需要教师本人就拥有美好的人性,美好的人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时时、处处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力争做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自己的学生;要有终身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书;育人    The t
期刊
【摘要】当代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现代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职业素质不仅要求教师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做支撑、知识技能做奠基、更要求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做导航。要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必须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质量,培养一支现代的心理健康之师。角色认识、心理环境、人际关系、健全人格四个方面有助教师心理健康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角色认识;心理环境;人际关系;健全人格 
期刊
1.两个史无前例的后果  第一,统治中国千年之久的社会基础之本——意识形念认同的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观与社会变动,“仁政”所代表的社会价值观受到冲击,儒生的反省精神超越了民族情绪,出现了一个到敌国去学习的热潮,中国儒家意识形念千年稳固的基础终于首次出现了裂痕并由此迅速扩大,中国的声誉与地位在国际上落千丈。战前,作为清帝国子民的华侨在日本极为神气,战后,情况正好相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街头行走时,连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激活英语课堂,为学生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主动地学、快乐地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实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实效呢?  1. 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 《新课程标准》提倡平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的学习过程,都会导致他们自我表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的降低,甚至发展为害怕上体育课。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创造愉悦的课堂气氛,使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为新世纪的产物,它的问世为新世纪的课堂教学掀开了新的一页,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新鲜血液,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之路。电化教学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高开辟了美好的前景。它通过“实物演示,音乐烘托,图画再现,语言描述,想象创造来渗透教学,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学习之门就会迅速打开,培养了学生的自觉学习地态度,老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身心投入,眼、耳、口、手、脑多方位调动。因而能极
期刊
进入新课改几年来,作为参加教改的一线实践者,对很多问题:如怎样和孩子们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怎样建立互动关系?怎样让孩子们喜欢历史课?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等问题,有些体会也有很多困惑,今天与同仁们一起探讨。  1. 树立崇高的教学理想,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是说对历史教学的态度问题。这个问题说起来有点大,好象也有点老套,但在教学工作中确实起着很大的作用。对中学历史教学工作你是把它当成职业呢
期刊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美感,全面发展个性的活动。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具有特殊性。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直接交往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印刷物、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网络等手段开展。  1.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应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
期刊
【摘要】联合办学背景下家校互助德育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经验、家庭和社会的需要和问题进行的课程,利用教师、家长自身的优势,结合社区的资源,为学生道德情操的体验、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补充了学校教育资源,满足了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家庭发展的需要,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打开了另一扇视窗。  【关键词】联合办学;兴贤护苗;家校互助;体验探究;德育实践  家校互助德育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家长的参与
期刊
1. 问题背景 前不久,笔者听了本校一节高一政治公开课,内容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从这堂公开课的教学流程来看,授课的青年教师课前的预设是非常精确到位的,课堂进展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下。一个刚工作仅两年的年轻教师能把课上到这样的程度已着实不易了。若不是课堂中出现的一个小小的插曲,笔者可能和其他在座的听课教师一样,提不出更多的意见,这堂课的教学研究价值就可能又一次在肯定声中悄然失落,使公开课再次流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