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想法是在生活事件刺激下,快速进入个人头脑中的似乎有效或真实的想法。有些想法可能是不现实的,甚至是非常荒谬的,但人们却很少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想法的真实性有多少,而总是任这些想法在大脑中盘旋不止,影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而当你真正坐下来,直面分析这些负性自动想法时,它们便像纸老虎一样不攻自破了。
本案例中,笔者运用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化技术,通过层层深入和步步询问的方式,协助来访者直面头脑中那些负性想法,通过分析认识到原有的担心和忧虑是不必要的,从而宣泄了负面情绪,解除了心理困扰。
来访者基本情况如下:女,高一,16岁,身体健康,未患重大疾病。家中长女,有一弟。父母务农,不善言谈,极少表露情感。此次在同学陪同下来咨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下面是笔者与来访者的对话摘录:
来访者:我上课的时候老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咨询师:可以具体说说吗?
来访者:上课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我会浮想联翩,想到别的事情。上自习的时候容易发呆,还容易被别人打扰,比如我在写作业,旁边有声音(指指旁边的同学),我们俩同桌,她思考时喜欢转笔,笔掉在桌子上,我听见声音就烦,学不下去。还有,我做作业的时候容易急躁,写这科作业的时候,心里面想着另外一科,着急拿起另一科写一会,又想着这科作业,心总是不安定。晨读的时候,看着书就容易发呆,半天才回过神来,但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了。这该怎么办呢?
咨询师:一直都这样吗?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注意力不集中、爱浮想联翩这个问题的?
来访者:从初三开始,基本上一年都如此。
咨询师:当时是什么情况?
来访者:当时上物理课,我们换了一位物理老师,讲课我不喜欢听,上课就想东想西的。
咨询师:现在呢?上所有的课都注意力不集中吗?
来访者:不是,主要是化学课。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会做的科目,上课很积极,不会走神。
咨询师:化学课为什么走神?
来访者;我们化学老师是外地人,有口音,我听不太懂,后来化学课就落下了,上课觉得没意思,总想别的事情。
咨询师:这样看来,你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走神,只是在听不懂或者不喜欢的课堂上才会如此,是吗?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这种情况很正常,任何一个人,面对自己不感兴趣、不喜欢的课,都不能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思想都会开小差,这种现象很普遍。
来访者: (展露笑容)是这样啊……
咨询师:是的,不过你可以想想,如果你要改掉这个毛病,主要的障碍是什么呢?
来访者:可能是我先要听懂课,把课程学会吧!
咨询师:你的认识能力很强!那你想怎么办呢?
来访者:我可以在课前先预习,我的化学基础不是很牢固,我要把初中的化学课本拿出来,利用周末的时间补一补,课堂上实在听不懂,上课老师讲的时候自己学,课后与同学讨论,交流。
咨询师:看,你自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你的计划非常棒!这样做很好,我想如果你课前做好预习的话,听懂课应该是没问题的。
来访者:(点头,笑)是这样……(沉默)
咨询师:那你觉得自习课上心情烦乱的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主要是我规划得不好,我以前先做数学作业,结果数学作业有时候很难,一节自习课还没完成一道题,导致其他作业没时间做。现在要规定时间,数学只能写半个小时,时间一到,立刻做其他作业,不管做完没做完都停下;或者合理规划一下,最后做数学作业。
咨询师:我发现你很聪明,领悟能力很强!不仅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而且知道该怎样做,这很好,我很高兴!
来访者笑了,一脸灿烂。之后她向我谈论起自己的家庭、生活经历等,由此,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优秀孩子的内心世界,她渴望师长的关心和鼓励,就像久早盼雨那样迫切。而这才是来访者此次来访的真正需要。我积极倾听、适时鼓励,最后,来访者说:“这样一说出来,我感觉好像没什么问题了!”
以上这段咨询对话中,来访者自认为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很苦恼。但把问题具体化后,发现真正的原因是老师上课有口音,听不懂,才容易走神,因此问题就在于如何听懂课,对此来访者自己知道该怎么办。对于解决自习课心烦、走神问题,来访者都有对策。这样,通过引导,来访者自己便把问题解决了,这就是具体化技术的应用。但仔细分析,来访者开始抛出的问题是个假问题,而宣泄负面情绪、获得情感支持才是真问题。
在心理辅导中,一方面,通过具体化技术,帮助来访者澄清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具体含义,提高了来访者对负性自动想法的分析和认识;另一方面,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发现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很重要,是促进来访者自我成长的基础。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来访者自己提出的,更能促使其做出详细的计划,展开积极的行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化,我了解到求助者真正的心理需求。
总之,此次咨询也让我更加深刻领悟了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含义,面对来访者,相信并尊重他们自我成长的能力,帮助他们发现、发掘出这种能力来,是心理咨询最应注重的。同时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敏锐性,善于辨别心理问题的真伪,于纷纭现象中发现求助者内心的真正需求,以便从根源为其解开心结。
(栏目编辑 孙 利)
本案例中,笔者运用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化技术,通过层层深入和步步询问的方式,协助来访者直面头脑中那些负性想法,通过分析认识到原有的担心和忧虑是不必要的,从而宣泄了负面情绪,解除了心理困扰。
来访者基本情况如下:女,高一,16岁,身体健康,未患重大疾病。家中长女,有一弟。父母务农,不善言谈,极少表露情感。此次在同学陪同下来咨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下面是笔者与来访者的对话摘录:
来访者:我上课的时候老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咨询师:可以具体说说吗?
来访者:上课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我会浮想联翩,想到别的事情。上自习的时候容易发呆,还容易被别人打扰,比如我在写作业,旁边有声音(指指旁边的同学),我们俩同桌,她思考时喜欢转笔,笔掉在桌子上,我听见声音就烦,学不下去。还有,我做作业的时候容易急躁,写这科作业的时候,心里面想着另外一科,着急拿起另一科写一会,又想着这科作业,心总是不安定。晨读的时候,看着书就容易发呆,半天才回过神来,但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了。这该怎么办呢?
咨询师:一直都这样吗?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注意力不集中、爱浮想联翩这个问题的?
来访者:从初三开始,基本上一年都如此。
咨询师:当时是什么情况?
来访者:当时上物理课,我们换了一位物理老师,讲课我不喜欢听,上课就想东想西的。
咨询师:现在呢?上所有的课都注意力不集中吗?
来访者:不是,主要是化学课。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会做的科目,上课很积极,不会走神。
咨询师:化学课为什么走神?
来访者;我们化学老师是外地人,有口音,我听不太懂,后来化学课就落下了,上课觉得没意思,总想别的事情。
咨询师:这样看来,你并不是所有的科目都走神,只是在听不懂或者不喜欢的课堂上才会如此,是吗?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这种情况很正常,任何一个人,面对自己不感兴趣、不喜欢的课,都不能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思想都会开小差,这种现象很普遍。
来访者: (展露笑容)是这样啊……
咨询师:是的,不过你可以想想,如果你要改掉这个毛病,主要的障碍是什么呢?
来访者:可能是我先要听懂课,把课程学会吧!
咨询师:你的认识能力很强!那你想怎么办呢?
来访者:我可以在课前先预习,我的化学基础不是很牢固,我要把初中的化学课本拿出来,利用周末的时间补一补,课堂上实在听不懂,上课老师讲的时候自己学,课后与同学讨论,交流。
咨询师:看,你自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你的计划非常棒!这样做很好,我想如果你课前做好预习的话,听懂课应该是没问题的。
来访者:(点头,笑)是这样……(沉默)
咨询师:那你觉得自习课上心情烦乱的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主要是我规划得不好,我以前先做数学作业,结果数学作业有时候很难,一节自习课还没完成一道题,导致其他作业没时间做。现在要规定时间,数学只能写半个小时,时间一到,立刻做其他作业,不管做完没做完都停下;或者合理规划一下,最后做数学作业。
咨询师:我发现你很聪明,领悟能力很强!不仅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而且知道该怎样做,这很好,我很高兴!
来访者笑了,一脸灿烂。之后她向我谈论起自己的家庭、生活经历等,由此,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优秀孩子的内心世界,她渴望师长的关心和鼓励,就像久早盼雨那样迫切。而这才是来访者此次来访的真正需要。我积极倾听、适时鼓励,最后,来访者说:“这样一说出来,我感觉好像没什么问题了!”
以上这段咨询对话中,来访者自认为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很苦恼。但把问题具体化后,发现真正的原因是老师上课有口音,听不懂,才容易走神,因此问题就在于如何听懂课,对此来访者自己知道该怎么办。对于解决自习课心烦、走神问题,来访者都有对策。这样,通过引导,来访者自己便把问题解决了,这就是具体化技术的应用。但仔细分析,来访者开始抛出的问题是个假问题,而宣泄负面情绪、获得情感支持才是真问题。
在心理辅导中,一方面,通过具体化技术,帮助来访者澄清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具体含义,提高了来访者对负性自动想法的分析和认识;另一方面,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发现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很重要,是促进来访者自我成长的基础。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来访者自己提出的,更能促使其做出详细的计划,展开积极的行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化,我了解到求助者真正的心理需求。
总之,此次咨询也让我更加深刻领悟了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含义,面对来访者,相信并尊重他们自我成长的能力,帮助他们发现、发掘出这种能力来,是心理咨询最应注重的。同时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敏锐性,善于辨别心理问题的真伪,于纷纭现象中发现求助者内心的真正需求,以便从根源为其解开心结。
(栏目编辑 孙 利)